文|袁淑秀
你是不是不自覺地成為其中的一員:
明明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一個尚算溫馨的家庭,身體也并無大恙,朋友圈里偶爾也曬得出幾分歲月靜好。在外人看來,這已然是“好好的人生”的標配。
然而,撥開這層光鮮的表象,內心的劇場卻可能正上演著一場永不停歇的焦慮獨角戲。
眉頭習慣性地微蹙,睡眠總是不那么安穩,對未來的擔憂如同背景噪音般揮之不去,一點風吹草動便能激起情緒的千層浪。
為什么?為什么明明握著一手尚算不錯的牌,我們卻常常將這好好的人生,活成了一個個焦慮的“樣本”?
這并非簡單的“不知足”或“想太多”就能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