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毛主席特選一人為第九屆中央委員,并說:他是我的老朋友
1969年4月1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內氣氛緊張。中共九大第二次全體會議進行到最后發言環節。一位陌生面孔走上發言臺,引起眾人疑惑。突然,毛澤東主席笑著介紹“這是我的老朋友,家是山西的,長期在河南工作。”全場嘩然。這個被稱為“老朋友”的46歲年輕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時光倒流到1988年,一則消息震驚全國原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5歲。許多人扼腕嘆息,為何這位曾經的政壇新星如此英年早逝?
紀登奎的人生軌跡堪稱傳奇。從山西農村娃到國家領導人,他的崛起之路充滿戲劇性。但鮮為人知的是,他的成功與一次偶然的列車相遇密不可分。
1951年春天,毛澤東乘專列南下視察。列車經過河南許昌時,28歲的紀登奎作為地方干部登上專列匯報工作。這次看似平常的會面,卻為紀登奎的仕途帶來轉機。
當時的紀登奎,穿著樸素,說話直來直去。毛主席問他“你挨過整嗎?”紀登奎實話實說“挨過兩次。”毛主席又問“那是對了還是錯了?”紀登奎毫不猶豫“兩次都是錯的。”這番對話,讓毛主席對這個年輕人印象深刻。
從那以后,紀登奎的仕途如同坐上了火箭。他先后擔任洛陽礦山機器廠廠長、洛陽地委書記、河南省委常委等職務。每到一處,他都兢兢業業,深得民心。
有趣的是,紀登奎并非科班出身。他靠自學成才,甚至能熟練操作車床。這種實干精神,正合毛主席的心意。
1967年,毛主席再次見到紀登奎,親切地稱他為“老朋友”。這一稱呼,讓紀登奎在政壇上聲名鵲起。全國上下都在傳頌“向紀登奎同志學習”的口號。
然而,真正讓紀登奎成為全國焦點的,是1969年的那次中共九大。當時,紀登奎作為河南代表出席會議。輪到他發言時,毛主席破天荒地親自介紹。這一幕,讓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會后,紀登奎順利當選中央委員。緊接著,他又被任命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從地方干部到中央高層,紀登奎用了不到20年時間。
有人說,紀登奎是靠運氣上位的。但事實并非如此。他的成功,源于過人的才干和難能可貴的坦率。在那個特殊年代,能夠始終保持本心,實屬不易。
更讓人敬佩的是,紀登奎并沒有被權力迷惑。在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期間,他仍然保持著對基層的關注。退休后,他主動請纓到農村做調研,繼續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紀登奎的人生如同一部精彩的小說。從窮苦農家子弟到國家領導人,他用自己的經歷詮釋了什么是“為人民服務”。可惜的是,他最終沒能實現晚年到大學教書的愿望。
回顧紀登奎的一生,不禁讓人感慨萬千。有人說,他是那個年代的幸運兒,趕上了好時候。也有人說,正是他的才能和品格,成就了他的傳奇人生。無論如何,紀登奎的故事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從中汲取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