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一聲清脆的玻璃破碎聲在百盛商場三樓奢侈品專區炸響,瞬間打破了周六下午的寧靜。
價值80萬元的1935年珍藏茅臺在眾目睽睽之下摔得粉碎,琥珀色的酒液濺了一地,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酒香。
所有人都以為要看到一場哭天搶地的"天價賠償"鬧劇,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驚掉了下巴。
那個打碎酒瓶的58歲農村大媽王桂英,不僅沒有驚慌失措,反而淡定得像是打碎了一個五塊錢的玻璃杯。
更讓人震驚的是,當她打開那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黑色手提包時,里面整整齊齊地摞著一沓沓嶄新的百元鈔票...
圍觀的人群發出一陣陣驚嘆聲,有人舉起手機拍照,有人竊竊私語。
商場的工作人員也都傻了眼,這種場面他們還是頭一次見到。
就在大媽數完最后一張鈔票,準備笑著離開的時候,商場老板卻緊皺著眉頭,對身邊的保安低聲說道:"不對勁,趕緊報警!"
01
那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周六下午,秋日的陽光透過百盛商場的玻璃天頂灑在大理石地面上,金黃色的光斑在地面上搖曳,整個商場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購物的人群中有帶著孩子的年輕媽媽,有手挽手的情侶,還有三三兩兩的中年婦女在討論著哪家的化妝品打折。
王桂英提著一個黑色的人造革手提包,這個包已經用了好幾年,邊角有些磨損,但她保養得很好,看起來還算整潔。
王桂英今年58歲,從市紡織廠退休已經三年了。
她有一張典型的中國農村婦女的臉,皮膚有些粗糙,但眼神很清澈,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笑一笑。
平時最大的樂趣就是去菜市場買菜時和鄰居大媽們聊聊家常,誰家的兒子找到工作了,誰家的女兒要結婚了,這些瑣碎的事情構成了她退休生活的全部。
"桂英啊,你兒子明天就要帶女朋友回來見面了,你可得好好準備準備。"
昨天下午三點多,鄰居張大姐在樓下曬被子時,一邊拍打著被子一邊這樣提醒她,"人家城里姑娘見多識廣,你可別讓小偉丟了面子。"
王桂英的兒子小偉今年30歲了,在深圳一家電子廠打工已經快十年,從普通工人一步步做到了車間主管。
前段時間突然打電話回來,興奮地說要帶女朋友回來見父母。
"媽,你別緊張,小雅人很好的,很好相處。"
小偉在電話里反復安慰她,"你就正常對待就行,不用特意準備什么。"
但王桂英哪能不緊張?
她聽說那個叫小雅的姑娘是本科畢業,在深圳一家公司做會計,家里條件也不錯。
相比之下,她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村老太太,真的很擔心給兒子拖后腿。
"我得給未來兒媳婦準備點像樣的禮物,買點好東西,讓人家看看我們家也不是那么寒酸。"
但商場里的環境讓王桂英有些不適應,這里和她平時去的農貿市場完全不同到處都散發著一種她說不出名字的香味,是香水、化妝品和各種高檔商品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她緊緊抱著手提包,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弄臟了什么或者碰壞了什么。
"媽媽,那個奶奶的包包好舊啊。"
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指著王桂英的手提包,大聲對她媽媽說道。
年輕的媽媽趕緊捂住女兒的嘴,不好意思地朝王桂英笑了笑:"小孩子不懂事,您別介意。"
王桂英擺擺手,笑著說:"沒事沒事,小孩子說話直。"
一樓是化妝品和服裝區,王桂英走馬觀花地看了看,那些價格標簽讓她咋舌:一支口紅要三百多,一條裙子要兩千多。
她心想這些東西確實不適合她,還是去看看別的吧。
二樓是電器和數碼產品,王桂英對這些東西完全不懂,只是匆匆路過。
三樓是奢侈品專區,王桂英在電梯口猶豫了好久才走出來。
電梯里的其他乘客都是穿著時髦的年輕人或者氣質優雅的中年人,她感覺自己像個誤入豪門的村姑。
她聽說這里有賣很貴的酒,想著買瓶好酒給未來親家,也顯得自己有誠意。
02
"歡迎光臨百盛商場!"
一個穿著黑色西裝的年輕導購員見到王桂英,臉上露出職業性的笑容,禮貌地點了點頭。
導購員是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化著精致的妝容,一看就是經過專業培訓的。
王桂英有些緊張,不知道該說什么,只是木訥地點了點頭,心里想著:這些年輕人說話都這么客氣,看起來挺有素質的。
奢侈品專區的裝修比樓下更加豪華,大理石地面紋路清晰,墻上掛著名畫的復制品,各種展示柜都是進口的,在燈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這里的客人明顯少了很多,而且大多都是穿著考究的中產階級或者富人。
酒類專區位于三樓的西南角,整個區域被裝修得富麗堂皇。
各種名酒被放在透明的玻璃柜臺里,燈光從上方打下來,把每一瓶酒都照得琳瑯滿目。
有法國的干邑白蘭地,蘇格蘭的威士忌,還有各種年份的茅臺、五糧液等中國名酒。
王桂英看著那些她從來沒見過的洋酒,心里直打鼓,上面的價格標簽讓她眼花繚亂:1888元、3600元、8888元...
"大姐,您是要買酒嗎?"
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導購員走了過來,他叫小陳,在這里工作已經五年了,很會察言觀色。
他一眼就看出王桂英不是這里的常客,但出于職業素養,還是保持著禮貌的態度。
"啊,是的,我想買瓶好點的酒。"
王桂英有些拘謹地說道,聲音比平時小了很多。
她感覺這里的每一樣東西都很貴重,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您的預算大概是多少呢?這樣我好為您推薦合適的產品。"
小陳職業性地詢問,這是他們的標準流程,先了解客戶的消費能力,再進行針對性推薦。
王桂英想了想,她原本計劃花個五六百塊錢,但看到這里的價格后覺得可能不夠,"一千塊錢左右吧,能買到什么好酒?"
小陳心里有些意外,這個看起來很樸素的大媽居然要買一千塊錢的酒。
在這個商場里,一千塊錢的預算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正好處于中等消費的范圍。
他熱情地介紹起來:"那您可以看看這些茅臺酒,"
王桂英聽到"茅臺"兩個字眼睛一亮。
她雖然不懂酒,但茅臺的名字還是如雷貫耳的,據說是國酒,拿出去很有面子。
而且她記得以前看新聞,說什么重要場合都用茅臺酒。
"茅臺好啊,茅臺有名氣,就要茅臺。"
王桂英連連點頭,覺得買茅臺絕對不會錯。
小陳帶著她走到茅臺酒的專門展示區域。
這里有一個單獨的精美玻璃柜臺,里面陳列著各種不同年份和規格的茅臺酒。
柜臺上方有專門的射燈,把每一瓶酒都照得晶瑩剔透。
最顯眼的位置,在柜臺的正中央,放著一瓶包裝特別精美的茅臺,外包裝是深紅色的絲綢盒子,上面用金絲繡著龍鳳圖案,看起來非常華貴。
旁邊的價格標簽用金色的字體寫著一個讓王桂英看了一眼就移不開視線的數字。
"80萬?"
王桂英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或者是價格標簽放錯了位置。
"是的,這是1935年的珍藏茅臺,全球限量版,據說全世界只有99瓶,是我們店里的鎮店之寶。"
小陳解釋道,聲音里帶著一種自豪感,"這瓶酒有著80多年的歷史,是真正的古董級別的收藏品。不過這個價格確實比較..."
"這么貴的酒,肯定很好吧?"
王桂英打斷了他的話,眼神中有種說不出的復雜表情,既有好奇,也有一種莫名的興奮。
小陳有些尷尬,他擔心這個大媽會被這個價格嚇到,"是的,這確實是頂級的收藏品,但是這個價格確實超出了您的預算很多,我建議您還是看看這些普通裝的茅臺..."
03
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
王桂英似乎對那瓶80萬的珍藏茅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想要湊近看看,想透過玻璃看得更清楚一些。
她彎下腰,幾乎把臉貼在了玻璃柜臺上,想仔細看看這瓶傳說中的珍品到底長什么樣。
或許是因為緊張,或許是因為不熟悉這種高檔柜臺的結構,她的黑色手提包無意中碰到了展示柜的邊角。
這個展示柜雖然看起來很穩固,但邊角設計得比較尖銳,王桂英的包帶剛好卡在了邊角上。
展示柜輕微晃動了一下,發出"咔嚓"一聲輕響。
小陳注意到了異常,趕緊上前想要穩住展示柜,嘴里還說著:"大姐,您小心點..."
但已經晚了。
那瓶價值80萬的珍藏茅臺由于柜臺的晃動,從原本穩固的展示架上慢慢滑落下來。
時間突然變慢了,小陳眼睜睜地看著那瓶酒向前傾斜,然后失去平衡。
王桂英意識到了危險,本能地想要用手去接住那瓶正在下墜的酒瓶。
但她畢竟是個58歲的老太太,反應速度不如年輕人,而且這種緊急情況下,她的動作顯得笨拙而緩慢。
"砰!"
清脆的玻璃破碎聲在整個酒類專區響起,聲音特別刺耳,就像是有人在安靜的圖書館里突然大聲尖叫一樣。
琥珀色的液體瞬間濺了一地,在大理石地面上形成了一攤不規則的形狀,空氣中立刻彌漫著濃烈的酒香,那種經過幾十年陳化的特殊香味。
那瓶傳說中的1935年珍藏茅臺,就這樣在眾目睽睽之下碎成了一地的玻璃片,深紅色的絲綢包裝盒也摔變了形,原本華貴的外表變得破爛不堪。
時間靜止了幾秒鐘。
整個酒類專區突然變得鴉雀無聲,連遠處的背景音樂都顯得格外清新。
小陳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紙,他蹲下身子看著地上的碎片和酒液,手都在微微顫抖。
這五年來,他見過客戶打碎過各種商品,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昂貴的東西被損壞。
他的薪水一個月只有四千塊,這瓶酒的價值相當于他十六年的工資!
附近的幾個導購員聽到巨響都跑了過來,看到眼前的景象,大家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有人甚至忍不住捂住了嘴巴。
"我的天哪..."一個年輕的女導購員小聲驚呼。
"完了,完了..."小陳的聲音都有些發抖,"這可怎么向經理交代啊?"
但最讓人意外的是王桂英的反應。
她站在那里,看著地上的碎片和酒液,臉上的表情很平靜,甚至可以說是淡定得有些不尋常。
她既沒有驚慌失措,也沒有聲嘶力竭地道歉,而是靜靜地站在那里,好像這件事與她無關一樣。
"大媽,這...這可怎么辦啊?"
小陳急得都快哭了,他拉著頭發,聲音都變了調,"這酒價值80萬啊!整整80萬啊!"
周圍開始聚集越來越多的人,有正在購物的顧客,有其他區域的工作人員,還有路過的保安。
大家都對這個突發狀況感到震驚,紛紛拿出手機開始拍照和錄視頻。
"什么情況?發生什么事了?"
"我去,80萬?真的假的?"
"一瓶酒80萬?這么貴?"
"這老太太這下慘了,傾家蕩產都賠不起啊..."
"80萬啊,我一輩子都掙不到這么多錢!"
各種議論聲此起彼伏,現場越來越嘈雜,但王桂英就靜靜地站在那里,表情依然很平靜。
商場的保安也聞訊趕了過來,開始維持現場的秩序,讓圍觀的群眾不要離得太近,以免踩到玻璃碎片或者影響處理事故。
04
酒類專區的主管,一個四十多歲名叫劉主管的中年女人,聽到下屬的緊急匯報后急匆匆地從辦公室趕到了現場。
她穿著一身深藍色的職業套裝,平時以嚴厲著稱,但看到眼前的場景也愣住了。
"怎么回事?到底怎么回事?"
劉主管看到地上的碎片和那個破爛的包裝盒,臉色也變了,"那瓶1935年的茅臺...真的碎了?"
小陳戰戰兢兢地解釋了事情的經過,聲音都在顫抖:"就是這位大姐想看看那瓶酒,然后不小心碰到了展示柜,酒就...就掉下來了。"
劉主管聽完后,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后轉頭看向王桂英。
她在這個商場工作了八年,處理過各種突發事件,但像這樣損失慘重的事故還是第一次遇到。
"大姐,這個事情...您看..."
劉主管的語氣很為難,她也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種情況。
按理說顧客有責任賠償,但80萬的數額實在太大了,她擔心會引起什么糾紛。
王桂英這時候開口了,她的聲音很平靜,沒有絲毫的慌張:"請問這瓶酒多少錢?"
"80萬。"
劉主管如實回答,聲音都有些顫抖。
"那我賠。"
王桂英的回答簡單明了,沒有絲毫的猶豫,就像是在回答"今天天氣怎么樣"這樣的日常問題。
現場的人都愣住了,這個回答完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退休大媽,居然說要賠償80萬?
這是什么概念?在這個二線城市,80萬可以買一套不錯的房子了!
"大媽,您...您確定嗎?"
劉主管也有些不敢相信,她重復了一遍,"是80萬,不是8萬,也不是800..."
"我知道,80萬。"
王桂英點點頭,聲音依然很堅定,"這酒是我弄壞的,當然要我賠。"
說著,她彎下腰,開始小心翼翼地收拾地上的玻璃碎片,動作很輕柔,仿佛在處理什么珍貴的文物,"麻煩您找個袋子,我把這些碎片收拾一下。"
圍觀的人群開始議論紛紛:
"這老太太是認真的嗎?"
"80萬啊,她哪來這么多錢?"
"會不會是什么隱形富豪?"
"說不定是拆遷戶,現在拆遷能分不少錢。"
消息很快傳到了商場老板李明那里。
李明正在三樓后面的辦公室里處理一些財務報表,這是他每周六下午的固定工作。
他今年45歲,中等身材,頭發有些稀少,但精神很好。
他在這個城市經營高檔商場已經十幾年了,從最初的小本買賣做起,現在已經擁有了這個占地五千平米的大型商場。
辦公室的門突然被敲響,他的助理小王氣喘吁吁地推門進來。
"李總,出事了!"
小王的臉色很慌張,"三樓酒類專區有顧客打碎了那瓶80萬的茅臺!"
李明正在查看本月的銷售報表,聽到這話手中的筆突然停了下來。
他抬起頭,以為自己聽錯了:"你說什么?80萬的茅臺?我們店里哪瓶?"
"是的李總,就是那瓶1935年的珍藏版!"
小王擦了擦額頭的汗,"但是更奇怪的是,那個打碎酒瓶的大媽說要賠償,而且...而且她真的拿出錢來了!"
李明放下手中的文件,皺著眉頭仔細看著小王:"你再說一遍?有顧客說要賠償80萬?她是什么人?"
"就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大媽,穿著很樸素,但是她真的說要賠,現場很多人都聽到了!"
小王的語速很快,顯然還處在震驚之中,"劉主管讓我趕緊來匯報,說這事兒太大了,必須您親自處理。"
李明站起身來,整理了一下衣服:"我馬上下去看看。"
李明是個很有商業頭腦的人,這些年見過各種各樣的客戶和突發事件。
在他的經驗里,普通人面對80萬這樣的巨額賠償,要么當場暈倒,要么撒潑打滾拒絕承認,要么就是試圖逃跑。
很少有人會主動承認并表示愿意賠償,特別是看起來經濟條件一般的人。
05
當李明從辦公室走到三樓酒類專區的時候,圍觀的人群已經越來越多了。
他擠過人群,看到了站在破碎玻璃旁邊的王桂英。
李明做了十幾年的生意,練就了很敏銳的直覺,他能從一個人的穿著、氣質、說話方式等細節判斷出對方大概的經濟狀況。
眼前這個叫王桂英的大媽,從頭到腳都透露著普通工薪階層的樸素,手提包是人造革的,毛衣雖然干凈但明顯洗了很多次,布鞋的款式至少是十年前的。
怎么看都不像是能輕松拿出80萬現金的人。
"大姐,您好,我是這個商場的老板。"
李明走上前,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客氣一些,"聽說您要賠償這瓶酒的損失?"
王桂英抬起頭看了看李明,這個中年男人看起來很精神,說話的語氣也很客氣,不像是那種蠻不講理的商人。
她點點頭:"是的,是我不小心碰壞的,當然要賠。"
"大姐,這酒的價格確實比較高..."
李明想要緩解一下局面,畢竟80萬不是小數目,如果真的鬧起來對商場的聲譽也不好,"要不我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通過其他方式解決?比如分期付款,或者..."
"不用商量,該多少就是多少。"
王桂英打斷了他的話,聲音很堅定,"我現在就可以賠給你們。既然是我弄壞的,我就得負責任。"
說著,王桂英打開了她的黑色手提包。
在場的所有人都把視線集中在了那個看起來很普通、甚至有些陳舊的手提包上。
包的拉鏈有些生銹,發出輕微的"嘶嘶"聲。
包拉開的那一瞬間,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包里整整齊齊地摞著一沓沓嶄新的百元鈔票,紅艷艷的,在商場明亮的燈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刺眼。
每一沓鈔票都用銀行的專用紙條捆扎著,看起來就像是剛從銀行取出來的一樣。
"我的天哪..."
人群中有人忍不住發出了驚嘆聲。
"這么多現金?真的假的?"
"現在還有人帶這么多現金出門?"
王桂英從包里拿出鈔票,開始一沓一沓地往外掏。
她的動作很熟練,就像是平時經常做這種事情一樣。
每掏出一沓,她就輕輕地放在展示柜的臺面上,動作輕柔而有條理。
"一萬,兩萬,三萬..."
王桂英一邊數著,一邊把鈔票整齊地擺在臺面上。
她的聲音很清晰,在嘈雜的環境中顯得格外突出。
現場的人群開始騷動起來,大家都在小聲議論:
"天哪,她真的有這么多錢?"
"這些錢是哪來的?不會是..."有人欲言又止。
"現在誰還用現金啊?都用手機支付了。"
"這老太太不簡單啊,深藏不露。"
"會不會是騙子?這些錢會不會是假的?"
手機拍照和錄像的聲音此起彼伏,閃光燈不停地閃爍。
已經有人開始在微信群里分享這個奇特的場景,有的人甚至開始了直播。
王桂英對周圍的議論聲充耳不聞,繼續專心地數著鈔票。
十萬,二十萬,三十萬...臺面上的鈔票越摞越高,紅艷艷的一片,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商場的保安都圍了過來,他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現金集中出現在商場里。
為了防止意外,他們開始在周圍拉起警戒線,同時通知了派出所。
劉主管緊張地站在一旁,不知道該說什么好。
她在商場工作這么多年,見過各種各樣的客戶,但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李明看著眼前的場景,心里的疑惑越來越深。
這個看起來很普通的大媽,為什么會隨身攜帶這么多現金?
而且她的神態太淡定了,淡定得讓人覺得不太正常。
一般人面對80萬的損失,怎么可能這么平靜?
"四十萬,五十萬,六十萬..."
王桂英的聲音在人群的議論聲中依然清晰可辨。
06
當她數到七十萬的時候,圍觀的人群已經完全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著這個不可思議的場面。
"七十五萬,七十六萬,七十七萬,七十八萬,七十九萬..."
王桂英的手提包里的鈔票明顯少了很多,但還沒有見底。
她繼續掏著,每掏出一沓,現場的氣氛就更加緊張一分。
"八十萬。"
王桂英數完最后一沓鈔票,把它輕輕地放在臺面上,然后拍了拍手,仿佛剛才只是在做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數好了,正好八十萬。"
現場安靜得出奇,所有人都看著臺面上那堆紅艷艷的鈔票,誰都沒想到這個大媽真的能拿出這么多現金。
"大姐,您...您這錢..."主管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錢沒問題,都是真的。"
王桂英很平靜地說道,"你們可以驗一下。"
李明走上前,拿起一沓鈔票仔細看了看。
鈔票確實是真的,而且都很新,像是剛從銀行取出來的。
但正是這種"太新"讓他覺得更加奇怪。
"大姐,能問一下您這些錢是..."
李明試探性地問道。
"這是我的錢。"
王桂英的回答很簡單,"合法收入,有什么問題嗎?"
李明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從法律上講,只要錢是真的,人家愿意賠償,他們商場當然求之不得。
但從常理上講,這整個事情都透著不尋常。
圍觀的人群中開始有各種猜測:
"會不會是哪個富豪的老媽?"
"或者是拆遷戶?"
"現在拆遷能分這么多錢嗎?"
"說不定人家就是低調的有錢人呢。"
王桂英聽著周圍的議論,臉上依然保持著淡淡的笑容。
她把空了的手提包重新拉好拉鏈,然后看向李明。
"老板,錢我已經賠了,我可以走了嗎?"
李明看著臺面上的80萬現金,又看看眼前這個神秘的大媽,心里的疑惑越來越重。
他在商場這么多年,練就了很敏銳的直覺,而現在他的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情絕對不簡單。
"當然,當然可以。"
李明表面上很客氣,"不過大姐,您要不留個聯系方式?萬一后續有什么事情需要聯系您..."
"不用了。"
王桂英擺擺手,"錢已經賠了,沒什么后續的事情了。"
說完,她轉身準備離開。
看著王桂英匆忙離開的背影,李明心里五味雜陳。
他慢慢走回臺前,盯著那堆整整齊齊的80萬現金,突然想到了什么?
這些錢...不對!想到這里,李明徹底傻眼了
他猛地抓住身邊保安的胳膊,語氣急促地說道:"不對勁!這些錢有問題!趕緊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