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根據真實社會事件改編,人物姓名均為化名,部分情節為合理推演。
"請問您是陳建國先生嗎?我是加拿大溫哥華的律師,關于您在海外的一對雙胞胎子女..."
陳建國猛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手中的茶杯重重摔在地上,茶水濺了一地,"什么?什么雙胞胎?"
"陳先生請冷靜,這兩個孩子現在29歲,他們的母親叫李雅琴..."
"李雅琴?!"陳建國感覺天旋地轉,扶著墻才沒有摔倒,"她...她還活著?!"
"很遺憾,李雅琴女士三年前已經去世了。臨終前她告訴孩子們,他們的父親在重慶..."
"不可能!我這輩子都沒結過婚,沒碰過女人,哪來的孩子?!你們是騙子!"
01
2023年臘月二十三,重慶渝中區一棟老舊居民樓里傳出激烈的爭吵聲。
"建國,你瘋了嗎?63歲的人了,還相信這種鬼話?"鄰居老王紅著臉和陳建國大聲爭論,"這明擺著就是電信詐騙!"
"我沒有被騙!"陳建國也急了,"他們說的那些事情,除了我和雅琴,沒有第三個人知道!"
"雅琴雅琴,你都念叨了30年了!人家要是想回來,早就回來了!"老王氣得直拍桌子,"現在突然蹦出兩個孩子,你就信了?"
陳建國死死盯著老王:"你懂什么?你根本不懂!"
"我不懂?我看是你被騙昏了頭!"老王站起身,"你想想,一個女人在國外30年,生活是什么樣的?那兩個孩子真的是你的?"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砸在陳建國心上。他癱坐在椅子上,雙手捂著臉。是啊,李雅琴在國外30年,她的生活他一無所知。那兩個孩子...真的是他的嗎?
房間里安靜下來,只聽見陳建國粗重的呼吸聲。
老王看他這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建國,我也是為了你好。你一個人過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攢點錢,可別被人騙光了。"
陳建國抬起頭,眼中布滿血絲:"老王,如果...如果那兩個孩子真的是我的呢?"
"那你就做DNA檢測啊!別的什么都別信,科學說話!"
這句話提醒了陳建國。對,DNA檢測,科學不會撒謊。
02
那通電話是在一個普通的下午打來的。
陳建國剛從菜市場買菜回來,正準備做飯。
電話鈴聲響得很急促,他還以為是推銷電話,差點沒接。
"喂?"
"請問是陳建國先生嗎?"一個女人用帶著口音的中文說道。
"我是,你哪位?"
"我是溫哥華華人律師事務所的翻譯,我們受當事人委托,尋找他們在中國的父親..."
陳建國皺了皺眉:"你們找錯人了,我沒有孩子。"
"請等等,陳先生。這兩個當事人的母親叫李雅琴,1992年從重慶前往加拿大,您認識這個人嗎?"
李雅琴!這個名字像閃電一樣擊中了陳建國的心臟。
他握著話筒的手開始顫抖。
"你...你怎么知道這個名字?"
"因為這是她臨終前告訴孩子們的。陳先生,李雅琴女士在臨終前說,孩子們的父親叫陳建國,住在重慶渝中區,是個很好很好的人..."
陳建國感覺呼吸困難,他靠著墻慢慢坐了下來。
"她...她死了?"
"是的,三年前因為癌癥去世。她留下了一對雙胞胎,現在29歲,他們一直在尋找自己的父親。"
陳建國閉上眼睛,眼淚流了下來。雅琴死了,他再也見不到她了。
"陳先生,您還在嗎?"
"在...在的。"陳建國聲音哽咽。
"我們可以安排視頻通話,讓您見見這兩個孩子。他們很想見見父親。"
"我...我需要想想。"
"當然可以。不過陳先生,有一件事我必須告訴您。這兩個孩子很優秀,男孩是計算機工程師,女孩是律師。”
“他們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父親在中國,一直在學習中文,希望有一天能回到祖國。"
掛斷電話后,陳建國坐在客廳里發呆了很久。
如果李雅琴真的有了他的孩子,為什么不告訴他?為什么要瞞著他?
03
1990年初冬的重慶,霧蒙蒙的天空下著小雨。
解放碑附近的夜市剛剛興起,小商販們在濕滑的石板路上鋪著塑料布,擺放著各種小商品。
30歲的陳建國下班路過這里,看到一個瘦弱的女孩蹲在雨中收拾著被淋濕的商品,神情焦急。
"姑娘,這些都濕了,還能賣嗎?"陳建國停下腳步問道。
李雅琴抬起頭,露出一張被雨水打濕的清秀臉龐:"應該...應該還能賣。"
她的聲音帶著明顯的四川口音,眼中有些慌亂。
"你從哪里來的?"
"南充。"李雅琴站起身,"師傅,您要買點什么嗎?這些頭花很便宜的,兩塊錢一個。"
陳建國看著她瑟瑟發抖的樣子,心里涌起一股保護欲:"行,我全要了。"
"啊?"李雅琴愣住了,"您說什么?"
"這些頭花,我全要了。"陳建國從口袋里掏出錢,"多少錢?"
"師傅,您...您要這么多頭花干什么?"
"送人。"陳建國隨口說道,其實他根本不知道送給誰。
李雅琴數了數商品:"一共38塊錢。"
陳建國給了她40塊錢:"不用找了,剩下的當做雨天補貼。"
看著陳建國離去的背影,李雅琴眼中閃過一絲暖意。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里,還有人愿意幫助她。
第二天傍晚,陳建國又路過了那里。李雅琴看見他,主動打了招呼。
"師傅,昨天謝謝您了。"
"沒什么,舉手之勞。"陳建國看著她整齊擺放的商品,"今天生意怎么樣?"
"還行,賣了十多塊錢。"李雅琴笑了笑,"您還要買頭花嗎?"
"我一個大男人要那么多頭花干什么?"陳建國也笑了。
兩人就這樣聊了起來。李雅琴告訴他,自己是獨女,父母都是農民,家里很窮。
她不想一輩子種地,就來重慶打工,希望能攢點錢開個小店。
"一個人在外面不容易,要多保重身體。"陳建國關切地說。
"謝謝師傅關心。"李雅琴眼中有些濕潤,"您人真好。"
從那天開始,陳建國每天下班都會路過李雅琴的攤位。
有時買點小東西,有時只是聊幾句話。慢慢地,兩人熟悉起來。
04
1991年春天,重慶的天氣開始轉暖。陳建國和李雅琴的關系也在悄悄升溫。
"建國哥,您怎么還沒娶媳婦?"一個暖和的傍晚,李雅琴一邊整理商品一邊問道。
陳建國有些不好意思:"一直沒遇到合適的。"
"您這么好的人,肯定有很多姑娘喜歡。"
"哪有,我就是個普通工人,有什么好的。"陳建國看著李雅琴,"你呢?有男朋友了嗎?"
李雅琴臉紅了:"我一個鄉下丫頭,有什么人要。"
"誰說的?你這么好看,又這么能干,肯定有人要。"
兩人對視了一眼,都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
那個春天,陳建國開始主動幫李雅琴。
下雨天給她送傘,生病了給她買藥,甚至還幫她搬東西。李雅琴也開始依賴這個憨厚的重慶男人。
"建國哥,我有時候想,如果我哥哥還活著,應該就是您這樣的人。"李雅琴說道。
"你還有哥哥?"
"有過,小時候溺水死了。"李雅琴眼中閃過一絲悲傷,"所以我特別珍惜對我好的人。"
陳建國心里一動,伸手輕撫了一下她的頭發:"以后我保護你。"
李雅琴看著他,眼中滿含淚水:"建國哥,您真的愿意要我這個鄉下丫頭嗎?"
"傻丫頭,我愛的就是你這個人。"
那天夜里,在嘉陵江邊,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確定了戀愛關系。
05
1991年的夏天是陳建國最快樂的時光。他和李雅琴每天都會見面,一起吃飯,一起散步,一起規劃著美好的未來。
"建國,等我攢夠了錢,我們就結婚,好不好?"李雅琴靠在陳建國懷里說道。
"好,我已經在看房子了。"陳建國溫柔地撫摸著她的頭發,"到時候我們買個兩室一廳的,要個孩子。"
"我想要個男孩,長得像你一樣老實。"
"我想要個女孩,長得像你一樣漂亮。"
兩人相視而笑,未來充滿了希望。
但是好景不長。
1992年初,改革開放的浪潮越來越猛烈。
沿海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出國熱也悄然興起。
李雅琴的老鄉從廣州回來,帶來了一個讓她心動的消息。
"雅琴,有個機會你要不要考慮?"老鄉神秘地說。
"什么機會?"
"加拿大那邊要招工人,餐廳服務員,工資是這邊的十倍!"
李雅琴心動了。
十倍的工資!
那意味著她可以很快攢到錢,回來和陳建國過更好的生活。
"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出去的,現在過得可好了。"
老鄉壓低聲音,"不過名額有限,而且要花不少錢辦手續。"
李雅琴想了一夜,最終決定把這個消息告訴陳建國。
當她說出這個想法時,陳建國的臉色瞬間變了。
"出國?那么遠?"陳建國緊緊握住她的手,"雅琴,我舍不得你走。"
"建國,就幾年時間,等我攢夠了錢就回來。"李雅琴眼中閃著淚光,"到時候我們買大房子,開店鋪,過更好的日子。"
"可是...可是萬一你在那邊遇到危險怎么辦?萬一你不回來了怎么辦?"
李雅琴緊緊抱住陳建國:"不會的,我一定會回來的。建國,你相信我,好不好?"
看著李雅琴渴望的眼神,陳建國最終點了點頭:"好,我相信你。但是你要答應我,一定要平安回來。"
"我答應你!"
那一夜,兩人緊緊相擁,誰都舍不得松手。
06
1992年7月15日,重慶的夏天炎熱難耐。
陳建國請了假,陪李雅琴度過在重慶的最后幾天。
這幾天里,兩人去了所有他們約會過的地方。
解放碑的夜市,嘉陵江邊的石階,南山上的小茶館...
每一個地方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和回憶。
"建國,你說我們以后還能在這些地方走走嗎?"李雅琴拉著陳建國的手,聲音有些哽咽。
"當然能,等你回來,我們天天來這里走。"陳建國緊握著她的手,"雅琴,無論過多久,我都會等你。"
"那你要答應我,不許找別的女孩。"
"傻丫頭,除了你,我誰都不要。"
第二天早晨,陳建國送李雅琴到機場。
那時候的重慶機場還很簡陋,但對于他們來說,這里就是分離的地方。
"建國,我一定會回來的。"李雅琴眼中滿含淚水。
"我等你,不管多久我都等。"陳建國用力點頭。
飛機起飛的時候,陳建國站在機場外面,看著那個小黑點消失在云層中。
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的心也被掏空了一般。
07
李雅琴走后的頭幾個月,兩人還能保持書信聯系。
李雅琴的信件讓陳建國了解到她在溫哥華的生活。
"建國,這里真的很冷,比重慶的冬天冷多了。我在中餐廳當服務員,工作很辛苦,但老板說我做得不錯。“
”我住在唐人街的一個小房間里,雖然簡陋,但比在重慶的時候好一些。"
"我每天都在學這里的語言,很難學,但我一定要堅持。只有學會了,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才能早點攢夠錢回來和你結婚。建國,你要等我,我們的約定你記得嗎?"
陳建國把每一封信都小心收藏著,一遍遍地讀。
他也會給李雅琴寫信,告訴她重慶的變化,自己的生活,還有對她無盡的思念。
但是從1993年開始,李雅琴的信越來越少,內容也變得很簡短。
"建國,我這邊工作很忙,不能經常寫信。你要照顧好自己,不要擔心我。"
陳建國感覺到了異常,他開始頻繁地給李雅琴寫信,詢問她的情況。
但回復變得更加稀少。
1994年春節前,陳建國收到了李雅琴的最后一封信。那封信只有幾行字,但每個字都像針一樣刺在他的心上。
"建國,我可能回不去了。這邊出了一些狀況,我被卷進了麻煩里。你不要等我了,忘了我,找個好姑娘結婚吧。對不起。"
陳建國拿著那封信,手抖得厲害。他不相信李雅琴會這樣拋棄他,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他開始瘋狂地給李雅琴寫信,但再也沒有收到回復。
他托人打聽,甚至找到了當時幫李雅琴辦手續的那個老鄉,但那人也說不清楚具體情況。
"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麻煩,具體的我也不知道。"老鄉說得很含糊。
08
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陳建國像變了個人。
白天在工廠里埋頭苦干,晚上一個人坐在宿舍里發呆。
同事們勸他找個對象,他總是搖頭拒絕。
"建國,雅琴都走了這么久了,你還等什么?"工友老張勸他。
"我答應過她,要等她回來。"陳建國固執地說。
"可是她都明確說了不回來了啊?"
"她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難,等困難解決了,她就會回來的。"
老張看著他那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
90年代中后期,國營企業改制潮來臨。
陳建國所在的機械廠也面臨倒閉的危險。
很多同事都另謀出路,但陳建國選擇了堅守。
"建國,廠子都要倒了,你還不走?"老張不解地問。
"萬一雅琴回來找不到我怎么辦?"陳建國說道,"我得在這里等她。"
"你瘋了吧?為了一個不回來的女人,毀了自己的前程?"
"她會回來的,我相信她。"
最終,機械廠還是倒閉了。陳建國失業在家,靠著微薄的失業金度日。
但他依然沒有離開重慶,依然在等待著李雅琴的歸來。
09
2000年進入新世紀,重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輕軌開通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整個城市煥然一新。
但陳建國的生活依然簡單重復。
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工資不高,但能維持基本生活。
空閑時間,他就坐在以前和李雅琴約會的地方,回憶著過去的美好時光。
"師傅,您天天坐在這里,在等什么人嗎?"一個小姑娘好奇地問他。
"等我的愛人回家。"陳建國淡淡地說。
"她去哪里了?"
"很遠很遠的地方。"
小姑娘歪著腦袋:"那她什么時候回來?"
"不知道,但我會一直等。"
2010年,50歲的陳建國學會了上網。
他開始在網上搜索李雅琴的信息,加入各種尋人網站,發布尋人啟事。
"尋找李雅琴,女,1965年生,四川南充人,1992年前往加拿大。如有消息,請聯系陳建國..."
但網絡世界茫茫,想找一個人談何容易。
幾年下來,陳建國花了不少錢,找了不少人,但始終沒有李雅琴的任何消息。
有時候他也會懷疑,也許李雅琴真的忘記了他,也許她在加拿大重新開始了生活。
但每當這種想法出現時,他就會想起離別那一夜李雅琴的眼淚,想起她說的"我一定會回來"。
10
2018年,陳建國58歲了。
這一年,他從保安工作上退休,開始享受微薄的退休生活。
一個人的日子很孤單,特別是過年過節的時候。看著別人家團團圓圓,陳建國心里總是空蕩蕩的。
"建國,你真的不后悔嗎?"老同事來看他時,忍不住問道。
"后悔什么?"陳建國平靜地問。
"為了一個不知道還在不在世的女人,耽誤了自己一輩子。你看看你現在,孤苦伶仃的,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陳建國沉默了很久,才開口:"愛情就是這樣,你愛一個人,就要無條件地相信她,等待她。"
"可是都26年了!"
"26年又怎么樣?我答應過她,要等她回來。我陳建國說話算話。"
老同事看著他那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
陳建國一個人在家隔離了幾個月,那段時間是他最難熬的日子。
沒有人說話,沒有人陪伴,只有電視里的新聞和手機里的短視頻。
有時候他會對著李雅琴的照片說話,把這些年的心里話都說給她聽。
"雅琴,你現在過得好嗎?你還記得我嗎?我已經60歲了,頭發都白了,但我還在等你。不管你在哪里,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我都會一直等下去。"
疫情過后,陳建國的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各種老年病接踵而來。
醫生建議他找個人照顧,但陳建國拒絕了。
"萬一雅琴回來了,看到家里有別的女人,她會怎么想?"陳建國對醫生說。
醫生搖了搖頭,這個老人太固執了。
11
2023年臘月二十三,就是那個改變陳建國命運的日子。
接到律師電話后,陳建國整個人都懵了。
李雅琴有孩子?還是雙胞胎?這怎么可能?
當晚,陳建國一夜沒睡。他翻來覆去地想,李雅琴什么時候懷孕的?
為什么不告訴他?這兩個孩子真的是他的嗎?
第二天,律師約定了視頻通話。陳建國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了手機。
屏幕里出現了兩個年輕人的面孔。男孩高大英俊,女孩清秀漂亮。
"您好,我是陳志華,這是我妹妹陳志美。"男孩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道,"我們的媽媽說,我們的爸爸在重慶。"
陳建國看著屏幕,眼淚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
這兩個孩子的眼睛里有一種熟悉的神情,那是李雅琴特有的堅定和倔強。
"你們...你們真的是雅琴的孩子?"陳建國哽咽著問。
"是的,媽媽經常跟我們說起您。她說您是世界上最好的人。"陳志美也哭了,"爸爸,我們找您找了好久好久。"
視頻通話持續了兩個小時。
陳志華和陳志美詳細講述了他們的成長經歷,以及母親李雅琴這些年在加拿大的生活。
聽著他們的講述,陳建國的心情越來越復雜。
掛斷視頻電話后,陳建國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更讓他糾結的是老王的話:"一個女人在國外30年,誰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那兩個孩子真的是你的?"
第二天,陳建國決定去做DNA檢測。他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證明真相。
在去檢測中心的路上,陳建國心情忐忑不安。
如果檢測結果證明這兩個孩子不是他的,那他該如何面對?如果是他的,那李雅琴為什么要瞞著他?
檢測過程很簡單,只需要提供一些口腔細胞樣本。但等待結果的三天時間,對陳建國來說卻度日如年。
第三天下午,陳建國拿到了檢測報告。
看到結果的那一刻,他整個人癱坐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