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在西點軍校強調,美國的工作“不是舉辦變裝秀,也不是改變外國文化”,而是擊敗敵人。美國副總統萬斯則在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典禮上罕見地承認“美國絕對主導世界的時代已經結束了”,美國不會再投入不明確的軍事任務,而是回到以現實為本的戰略。那么,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正副總統的這番話?
當前,美國正處在戰略轉型的十字路口。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便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精簡行政機構、裁減人員,削減開支,節約成本。其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于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美國國際開發署早在 1961 年成立,其設立初衷是鞏固美國對外援助項目,擴大美國軟實力并制衡蘇聯的影響力。自冷戰以來,美國國際開發署一直是“掛羊頭賣狗肉”,其實質是美式霸權的“白手套”,打著對外援助的旗號,對他國進行政治滲透,甚至推動顛覆他國政權。
近年來,美國國際開發署頻曝丑聞,使美國的“軟實力”屢次蒙羞。馬斯克毫不諱言地宣稱該機構為“犯罪組織”,利用美國納稅人的資金資助了“生物武器研究”。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沃洛金也宣稱,美國國際開發署已經淪為“犯罪團伙”,其 反人類罪行”包括,在烏克蘭資助生物武器研究;在格魯吉亞、摩爾多瓦、亞美尼亞等眾多國家籌備和組織政變;贊助包括美國和俄羅斯被禁止的“基地”組織等恐怖組織;助長毒品在世界各地蔓延等。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反映出,美國在全球戰略層面的重大調整。
日前,特朗普在沙特利雅得的“沙美投資論壇” 的開幕式上就公開表示,美國將停止“民主輸出”,不再指導其他國家如何生活,并強調過去美國和西方國家推行的全球主義政策是災難性且行不通的 。這一系列表態意味著美國將從全球干預轉向本土防衛,從理想主義轉向現實主義。從萬斯的講話來看,美國將進行軍事戰略收縮,不再做“世界大警察”,這也就意味著未來美國將減少國際干預,降低多邊軍事承諾。
具體到臺灣問題上,從特朗普政府過往的表態來看,其對臺政策充滿了利益算計。特朗普作為商人出身的總統,其對臺政策帶有濃厚的利益置換色彩。再次入主白宮前,他就曾表示美國沒有義務“保臺”,一切都可以談,包括臺灣問題。此前他在白宮舉行記者會,評論中美貿易談判成果將有利于“統一與和平”。顯然,在特朗普的眼中,臺灣只是其印太棋局中的一枚籌碼。更明確地說,是美國對華討價還價的籌碼,而不是美國可以為之一戰、為之生死的極端重要的利益。
目前來看,美國正處于戰略收縮期,特朗普政府秉持美國利益中心主義、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觀念,并按照“外交服務內政,有限干預”的思路,注重運用霸權實力,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過去,美國依靠科技霸權、軍事霸權和美元霸權,過著“巧取豪奪”的舒服日子。在經濟上是 “別人生產我出圖,分多分少我做主”,在安全上是 “他人苦干我玩槍,他家就是我貨倉”。
然而,這種靠輕松盤剝的日子最終導致美國產業空心化、經濟金融化,再加上美國連年對外征戰,過度透支了美國的戰略資源。昔日最大的債權國已經淪為最大的債務國,其國家債務總額已經超過36萬億美元。19世紀以來百年頭號制造業大國地位喪失;2013年戰后保持半個世紀的頭號貿易大國寶座拱手讓人。與此同時,美國內部又陷入通脹危機、財政危機,種族危機。特朗普政府本想通過關稅戰挽救美國霸權的衰落,結果卻事與愿違引發眾怒,在國際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局面。
如今,美國在科技、軍事和經濟上對華打壓、遏制與圍堵已經失敗,特朗普手上已經沒有好牌可打了。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丹?凱恩在提名聽證會上表示美國應避免與中國大陸直接軍事沖突。美國副總統萬斯更是承認美國主導世界格局的時代結束,這也預示著美國在全球影響力的下滑。
要知道,美國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它也不敢跟實力對等的強國、大國打仗。如果美國在臺海與中方發生沖突,不僅會空耗國力,加速美國的衰落,而且還無法阻擋兩岸的統一。因此,隨著中美實力對比的此長彼消以及雙方利益再平衡,美方放棄“以臺制華”,轉而尋求對華合作,是挽救美國加速衰落唯一正途,這也就意味著“臺獨”勢力的好日子到頭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