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世間養發方千萬,何以單味勝群方?"
嘉靖年間,一位白發滿頭的富商這樣質疑李時珍。
彼時醫圣已年過七旬,卻鬢發如墨,濃密異常。
富商遍尋名醫,服過何首烏、當歸、黑芝麻等十幾味大補之藥,非但無效,反而白發愈發。
時珍淡然一笑:"君知桂花為何百年不衰?根深故也。人之發如桂之葉,根在髓海,源在腎精。世人養發,皆治其標,少有固其本者。"
《本草綱目》中暗藏一味古方,歷經九轉炮制,專入腎經填髓海。
此法源于《太清經》,能令"白發轉黑,齒落更生"。然制法繁復,知者寥寥,連宮中太醫也只知其名,不知其法。
髓海空虛為何物?單味古方何以勝過復雜配方?
嘉靖三十九年秋,蘄州城外藥王廟會。四方藥商云集,各顯神通。一位須發皆白的富商,身著錦袍,卻掩不住滿面愁容,慕名求見李時珍。
"李大夫,在下年僅五十,卻已白發滿頭。"富商拱手而立,聲音沙啞,"遍訪名醫,服過十幾種名貴藥材,非但無效,反而白發愈多。"
時珍細觀其人,面色萎黃,眼袋深重,雖衣著華貴,卻透著一股疲憊之氣。"君可是商賈出身?"
"正是。家中經營茶葉生意,近年來為了擴展商路,日夜奔波。"富商苦笑道,"夜不能寐,食不甘味,頭發白得一天比一天快。"
正說間,一位年輕書生匆匆而來,頭戴儒巾,卻面帶菜色:"李大夫,學生年僅二十五,太陽穴兩側已現白發,實在惶恐不安。"
時珍打量書生,見其額頭寬闊,雙目有神,卻眉間深鎖:"你可是為科舉發愁?"
書生大驚:"先生如何得知?學生為了三年后的會試,日夜苦讀,常常挑燈至天明。近來發現鬢角竟生白發,心中驚懼,生怕年紀輕輕就..."
"哈哈哈!"時珍突然朗笑三聲,"有趣,有趣!一商一儒,年紀相差二十五載,卻都為同樣的問題而來。"
富商和書生面面相覷,不知時珍為何發笑。
"二位可知,為何滿大街的藥鋪都在賣何首烏、當歸、黑芝麻,聲稱能治白發,你們卻服之無效?"
富商連連點頭:"正是此事讓我困惑不已。難道是藥材不正宗?"
"藥材倒是真的。"時珍搖頭,"只是世人不得其法。"
書生急切問道:"那正確的方法是什么?"
時珍起身,走向藥架,隨手取出一塊何首烏,與案上另一塊并排放置:"你們看,這兩塊何首烏有何不同?"
二人湊近細看,一塊色澤普通,質地松軟;另一塊卻漆黑如墨,堅硬如石,散發著淡淡的藥香。
"這黑色的看起來..."富商驚訝地說,"好像完全不是同一種藥材!"
"制法不同,藥效天壤之別。"時珍將那塊黑色何首烏放在手心把玩,"此物經過特殊炮制,與尋常何首烏已是兩樣東西。"
書生好奇道:"是如何炮制的?"
時珍神秘一笑,將二人引至后院。只見院中擺放著數個大陶罐,散發著濃郁的豆香。爐火正旺,上面架著竹制蒸籠,氤氳的水蒸氣中夾雜著藥材的清香。
"這些都是在制作何首烏?"富商驚嘆不已。
"正是。"時珍指著那些陶罐,"這些黑豆汁已經熬煮了三天三夜,專門用來浸泡何首烏。而那些蒸籠中的,有的已經蒸制了兩次,有的三次,還有的已經到了第七次。"
書生不解:"為何要如此繁復?"
"昔年我游歷峨眉山,偶遇一位道人。此人年逾九十,卻鬢發如墨,步履如飛。我好奇詢問其養生之道,道人只說了八個字:'九轉功成,藥化神丹。'"
富商和書生都被這神秘的話語所吸引。
"那道人還在嗎?"書生問道。
時珍搖頭嘆息:"再去尋找時,已杳無音信。只留下一本古籍,記載著這種特殊的炮制之法。"
他從懷中取出一本發黃的古書,封面上寫著《太清服藥經》幾個古字。
"此書記載,尋常何首烏雖好,但藥性平和,難以深入。唯有經過九次蒸制,九次晾曬,每次都用新鮮黑豆汁浸潤,方能激發其真正的藥效。"
富商湊近觀看,只見書中密密麻麻記載著各種炮制細節,每一步都有嚴格的時間和火候要求。
"這需要多長時間?"
"從開始到完成,需要整整三個月。"時珍合上古書,"而且每一步都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前功盡棄。"
書生咋舌:"如此繁復,難怪世人不知!"
"不僅繁復,而且成本極高。"時珍苦笑道,"一斤普通何首烏,經過九制后只能得到三兩成品。加上黑豆、人工、時間成本,價格是普通何首烏的二十倍。"
富商沉吟道:"如此珍貴,效果想必..."
"效果自然非凡。"時珍點頭,"但真正的奧秘,還不在制法本身。"
二人齊聲問道:"那在何處?"
時珍走到院中那棵百年桂樹下,仰頭望著繁茂的枝葉:"你們看這棵桂樹,為何能百年長青,花開不敗?"
富商和書生不明其意,只是靜靜等待下文。
時珍撫摸著粗糙的樹皮:"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世人養發,多治其表,少養其根。"
"那根在何處?"書生追問。
時珍的目光變得深邃:"這個問題,正是今日要告訴你們的最大秘訣..."
這時,一陣秋風吹過,院中桂花飄香。時珍凝視著那棵老桂樹,忽然仰天長嘆:"世人皆言何首烏神奇,卻不知真正的秘密并非在于九制之法!"
富商和書生大驚失色,異口同聲道:"不在九制之法?那在何處?"
時珍緩緩搖頭:"九制何首烏雖珍貴,但只是載體。真正讓白發轉黑的,是一個被世人遺忘的古老原理。"他用手輕撫桂樹粗糙的樹皮,"就如這桂花百年不衰的秘密一樣。"
"什么原理?"書生急切追問。
時珍深深望了他們一眼:"髓海空虛,世人皆知補腎填精。然而,為何單一味古方勝過復雜配方?為何簡單勝過復雜?"
他指著那些蒸制中的何首烏:"這其中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關乎天地運行,關乎人體奧秘,更關乎為何我七十高齡仍發如墨絲的根本原因。"
富商屏息凝神:"這個秘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