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小伙子,你真是個好人啊!"老奶奶握著我的手,眼中含著眼淚。
那是一個陰天的下午,我剛從公司開會出來,準備回家。
走到十字路口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驚叫。
我轉頭一看,一個70多歲的老奶奶摔倒在人行道上,手里的菜籃子散了一地,青菜蘿卜滾得到處都是。
周圍有不少路人,但大家都只是圍觀,沒有人敢上前扶她。
我知道大家在擔心什么,現在網上那些"扶老人被訛"的新聞太多了,誰都怕惹麻煩。
但看著老奶奶痛苦的表情,我還是走了過去。
我媽常說,做人要有良心,看到需要幫助的人就應該伸手。
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一個老人躺在地上沒人管。
那一刻,我怎么也想不到,這個善良的舉動會給我帶來怎樣的麻煩......
我叫張志明,今年28歲,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師。
我從小就是個熱心腸,看到別人有困難總是忍不住要幫一把。
我媽總說我心太軟,但我覺得這沒什么不好的。
那天下午大概是4點鐘,天空陰沉沉的,看起來要下雨了。
我剛開完一個項目會議,心情還不錯,因為客戶對我們的方案很滿意。
走到公司樓下的十字路口時,我正準備過馬路回家,突然聽到"哎呀"一聲驚叫。
我循聲望去,看到一個穿著灰色外套的老奶奶倒在人行道上,旁邊散落著一地的蔬菜。
老奶奶看起來70多歲,頭發花白,身材瘦小。
她側身躺在地上,一只手扶著腰,表情很痛苦。
可能是剛才摔得不輕,她試圖自己爬起來,但試了幾次都沒成功。
周圍已經圍了七八個路人,大家都在議論紛紛。
"這老太太摔得不輕啊。"
"是啊,看起來挺嚴重的。"
"誰敢扶啊?現在這種事情太多了。"
"萬一被訛上怎么辦?"
我聽著這些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雖然我也知道現在確實有一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但總不能因為害怕就見死不救吧?
我走到老奶奶身邊,蹲下來關切地問:"奶奶,您怎么樣?哪里摔疼了?"
老奶奶看到我,眼中閃過一絲希望:"小伙子,我...我剛才沒看到這里有個坑,一腳踩空就摔倒了。
現在腰疼得厲害,爬不起來。"
我仔細看了看,確實,人行道上有個不大不小的坑,可能是因為年久失修造成的。
老奶奶應該是沒注意到,一腳踩空才摔倒的。
"您別著急,我扶您起來。"我說著,小心翼翼地扶住老奶奶的胳膊。
周圍的路人都在看著我們,有的在竊竊私語。
我聽到有人說:"這小伙子膽子真大,萬一出事怎么辦?"
還有人說:"現在這種好人不多了,但也要小心點。"
我沒有理會這些議論,專心幫助老奶奶。
我用一只手扶著她的胳膊,另一只手輕輕托著她的后背,慢慢地幫她站起來。
"慢點,別著急。"我安慰她。
老奶奶終于站起來了,但我能感覺到她在顫抖,應該是摔得不輕。
她站穩后,緊緊握住我的手,眼中含著眼淚:"小伙子,謝謝你!真是太謝謝你了!"
"不用謝,這是應該的。"我說,"您感覺怎么樣?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我...我覺得腰有點疼,但應該沒什么大問題。"
老奶奶說著,試圖彎腰去撿散落的蔬菜。
"您別動,我來撿。"我趕緊制止她,開始幫她收拾地上的蔬菜。
青菜、蘿卜、土豆,還有幾個西紅柿,有些已經被摔壞了。
我把能要的都撿起來放回菜籃子里,壞的就扔到了旁邊的垃圾桶。
"小伙子,真是麻煩你了。"老奶奶感激地說。
"沒關系,舉手之勞。"
我把菜籃子遞給她,"奶奶,您確定不用去醫院檢查一下嗎?
摔倒的話,有時候當時沒感覺,過一會兒可能會疼。"
老奶奶搖搖頭:"不用了,我覺得還好。
而且去醫院要花錢,我一個老太婆,能省就省點。"
看她這么說,我有些不放心。
雖然她說沒事,但我看得出來她走路的時候還是有些不太自然。
"這樣吧,我開車送您回家,順便看看您有沒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我提議道。
"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能回去。"
老奶奶連忙擺手,"已經很麻煩你了。"
"不麻煩,我的車就停在那邊。"我指了指路邊的停車位,"您一個人回去我不放心。"
在我的堅持下,老奶奶最終同意了。
我扶著她慢慢走到車邊,幫她打開車門,小心地讓她坐進去。
"奶奶,您家住在哪里?"我發動車子問道。
"就在前面的和諧小區,不遠的。"老奶奶說。
和諧小區我知道,是個老小區,大概有二十年的歷史了,住的大多是一些退休的老人。
開車過去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
一路上,老奶奶和我聊了很多。
她姓劉,今年73歲,老伴去世三年了,現在一個人住。
兒子在外地工作,一年難得回來幾次。
平時就是她一個人買菜做飯,生活雖然簡單,但也還過得去。
"現在像你這樣的好孩子不多了。"
劉奶奶感慨地說,"我摔倒的時候,那么多人圍觀,就你一個人敢扶我。"
"奶奶,您別這么說。其實大家都是好心的,只是現在大家都比較謹慎。"我解釋道。
"我知道,現在確實有一些不好的事情。
但是呢,好人還是多的,就像你一樣。"
劉奶奶拍了拍我的肩膀,"孩子,你父母把你教育得真好。"
聽到她這么說,我心里暖暖的。
這就是做好事的感覺,雖然可能會有風險,但幫助別人的那種滿足感是無法替代的。
到了和諧小區,我扶著劉奶奶上了樓。
她住在三樓,樓梯有些陡,我擔心她一個人上去會再摔倒,就一直扶著她到了家門口。
劉奶奶的家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凈。
客廳里擺著一些老式的家具,墻上掛著她和老伴的合影,還有一些她兒子小時候的照片。
"小伙子,你坐一會兒,我給你倒杯水。"劉奶奶說著要去廚房。
"不用了,我看您坐下休息休息就行。"
我制止了她,"您今天摔了一跤,應該好好休息。"
"那怎么行,你幫了我這么大忙,不喝杯水怎么能行?"劉奶奶堅持要去倒水。
我只好坐下來等她。趁這個時候,我仔細觀察了一下她的狀態。
她走路的時候確實有些小心翼翼的,應該是腰部還有些不適。
"奶奶,我還是建議您去醫院檢查一下。"
我接過她遞來的水杯,"萬一有什么內傷呢?"
"不用的,我這把老骨頭結實著呢。"
劉奶奶擺擺手,"再說了,去醫院要花不少錢,我一個老太婆,能省就省。"
看她這么堅持,我也不好再勉強。但我還是有些不放心,留下了我的電話號碼。
"奶奶,這是我的電話,如果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給我打電話。"
我說,"千萬別硬撐著。"
劉奶奶接過紙條,感動得眼睛都紅了:"小伙子,你真是個好人。
我活了這么大歲數,很少遇到像你這樣熱心的年輕人。"
"您別這么說,這都是應該的。"
我站起身準備離開,"那我先走了,您好好休息。有什么事情一定要聯系我。"
"好的,好的。"劉奶奶一直送我到門口,"路上小心啊!"
回到家后,我把今天的事情告訴了我媽。我媽聽了很欣慰,說我做得對。
"兒子,做人就應該這樣,看到別人有困難就要幫一把。"
我媽說,"雖然現在有些風險,但我們不能因為害怕就不做好事。"
我點點頭,覺得今天做的事情很有意義。
幫助別人的感覺真的很好,雖然只是舉手之勞,但對于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可能就是雪中送炭。
接下來的幾天,我時不時會想起劉奶奶,擔心她的身體狀況。
我給她打了兩次電話,她都說自己很好,讓我不要擔心。
聽她聲音挺有精神的,我也就放心了。
一個星期后,劉奶奶主動給我打了電話,說要請我吃飯,感謝我的幫助。
我本來不想去,覺得這是小事一樁,不值得專門請客。
但劉奶奶堅持說如果我不去,她心里過意不去。
最后我還是去了。
劉奶奶做了一桌子菜,雖然都是家常菜,但很香很好吃。
她說這些都是她的拿手菜,以前經常做給老伴和兒子吃。
"小伙子,你有女朋友嗎?"吃飯的時候,劉奶奶突然問我。
"還沒有,工作比較忙,沒時間談戀愛。"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那不行,年輕人該結婚就要結婚。
你這么好的孩子,一定能找到好姑娘的。"
劉奶奶像長輩一樣關心我,"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個對象?我認識不少人。"
我連忙擺手:"不用了,奶奶,謝謝您的好意。緣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那天晚上我們聊了很久,劉奶奶給我講了很多她年輕時候的故事,還有她和老伴的戀愛經歷。
聽她講這些,我感覺她雖然一個人生活,但精神狀態還是很好的。
臨走的時候,劉奶奶又是千恩萬謝,還硬塞給我一袋她自己做的點心,說是讓我帶回去給家人嘗嘗。
我拿著那袋點心,心里暖暖的。
這就是做好事的回報吧,不是金錢上的,而是心靈上的滿足和溫暖。
那天之后,我們偶爾會通電話聊幾句。
劉奶奶會告訴我她的近況,我也會跟她分享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感覺就像是多了一個關心我的長輩一樣。
我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以為我和劉奶奶之間會保持這種溫暖的關系。
但是我萬萬沒想到,半個月后發生的事情,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那天晚上8點鐘,我剛吃完晚飯正在看電視,門鈴突然響了。
我打開門,看到劉奶奶站在門外,她身邊還站著一個穿著西裝的中年男人,看起來像是律師。
我愣住了。
劉奶奶的表情和之前完全不一樣,冷冰冰的,沒有一絲笑容。
她身邊的律師拿著一個公文包,一臉嚴肅。
"劉奶奶?您怎么來了?"我困惑地問,"還有這位是......"
"我姓李,是劉女士的代理律師。"
律師遞給我一張名片,"關于半個月前發生的事,我們需要和您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