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日子過得并不寬裕,許多人家連溫飽都成問題。我家有四個兄弟姐妹,家境更是艱難。
那時候,我們一年到頭也難得喝上一碗白面粥,平時吃得最多的就是粗糧餅子,蘸點辣醬。
只有到了過年,才能吃點白面做的食物,買上一斤半豬肉,但這些大多是留給來客的。
我們全家在大年初一吃頓餃子,平時就用煮肉剩下的湯汁煮點白菜塊,主食是雜面饅頭。對于常年吃粗糧、見不到葷腥的我們來說,這已經算是美味了。
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吃點油水,所以那時候的孩子都特別盼望過年。
尤其是大年三十,孩子們最高興。不管家里窮富,至少能有一雙新鞋穿。
除夕夜,孩子們會把腳洗得干干凈凈,換上新襪子新鞋,提著小燈籠四處撿爆竹,一直玩到天亮才回家睡覺,我們管這叫“守歲”。
因為天氣冷,除夕晚上吃完飯,母親抱著最小的妹妹就睡了,父親等到半夜放完爆竹才休息。
我帶著弟弟妹妹出去撿爆竹,可妹妹玩到半夜就困得不行,非要回家睡覺。
她膽子特別小,不敢獨自回家,我只好送她回去,一路上忍不住埋怨她。
我說:“帶你真是麻煩,早知道就不帶你了,耽誤我撿爆竹,煩死了!”
妹妹自知理虧,低著頭不吭聲,緊緊拽著我的手,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走。
走到院子時,我們聽見廚房里有動靜。妹妹嚇得躲在我身后,小聲說:“哥,廚房咋有聲音?”
我也聽到了,心想,八成是老鼠吧!
我就說:“你膽子比兔子還小,肯定是老鼠,瞧你嚇的!”
廚房的動靜停了,妹妹稍稍放松了些,她嘀咕:“咱家老鼠咋這么多?煩死了!”
我還急著回去撿爆竹,就說:“快進屋睡覺吧,我要走了!”
可妹妹拉著我的手不放,非讓我送她進屋。我一邊笑她是膽小鬼,一邊拉她進了房間。
剛進妹妹的屋子,里面的一幕嚇得我魂飛魄散,妹妹也尖叫起來。
堂屋正門點著油燈,燈光透過門簾照進來,屋里雖然看不真切,但隱約能看見東西。
我發現有個黑影在屋里翻東西,準是小偷!我大喊:“有賊!”
膽小的妹妹嚇得哇哇大哭,尖叫聲更大了。
黑影也被我們嚇了一跳,慌忙往外跑,剛到門口就被聽到動靜起床的父親一把抓住。
父親把他拖到堂屋,借著燈光,我們看清了這個黑影。
他頭發亂糟糟,身上穿的棉襖破得露出了黑乎乎的棉花。
從身形看,應該是個男孩,年紀不大。
父親揪著他的胳膊說:“今天是除夕,家家戶戶都不鎖門,你可真會挑時候……說,你是哪個村的?叫啥名?”
我也喊道:“你偷了啥?快交出來!”
妹妹嚇得躲在我身后,偷瞄一眼又趕緊縮回去。
她拽著我的衣角說:“哥,我怕……”
我沒理她,看那低頭不語的小偷,我更生氣了,說:“老實交代,不然送你去派出所!”
那人一聽這話,撲通一聲癱坐在地。
他說:“我……我不是小偷……你們放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他竟哽咽起來。
聽聲音,他年紀不大,估計也就十二三歲。
這時,母親披著棉襖走出來,也聽到了男孩的話。
母親說:“別怕,孩子,老實說,你為啥干這事?只要你知錯能改,我們不會為難你。”
母親的語氣很溫和,像在跟自家孩子說話。
或許是母親的溫柔讓他沒那么害怕了,他哭著說:“我……我也不想偷,我實在沒辦法……我爹娘都沒了,我不能再失去爺爺……”
原來他叫李明陽,住在鄰村,今年十四歲。
李明陽是個苦命的孩子,小時候父母雙亡,是聾病爺爺把他養大的。
他們家只有幾間破舊的土房,冬天漏風,夏天漏雨,爺孫倆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日子過得艱難。
屋漏偏逢連夜雨,前幾天爺爺不小心摔斷了腿。
好心的鄰居送爺爺去醫院接了骨,醫藥費都是鄰居墊付的。
因為沒錢,爺爺只能躺在家里的炕上,可病情不僅沒好,反而更嚴重了,疼得直哼哼。
他說:“爺爺每哼一聲,我心就像被刀扎一樣,我想替他疼,可又替不了。我想用板車拉他去醫院,可我沒錢……”
李明陽哽咽得說不下去了。
我們一家聽完他的話,都沉默了,我也開始同情他。
他才比我大兩歲,卻要承受這么多。
父親低聲說:“可憐的孩子,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今天這事就算了,走吧!”
李明陽從地上爬起來,朝父親鞠了一躬,轉身就要跑。
“等等……”母親突然喊了一聲,聲音有些哽咽,像是很難過。
李明陽停下腳步,怯生生地回頭看母親,說:“嬸子,我啥也沒拿……”
母親走到他身邊,摸著他亂蓬蓬的頭發,說:“孩子,別怕,我信你沒拿……你等等。”
母親說完,回了自己屋子,拿出一個舊手帕。
她打開手帕,里面是幾張皺巴巴的紙幣,有一毛的,也有兩塊的。
她說:“這些錢拿去給你爺爺治腿……”
她把手帕包好,塞到李明陽手里。
我們幾個都愣住了,這可是我和弟弟的學費錢,給了他,我們咋上學?
父親張了張嘴,猶豫地說:“這孩子是挺可憐,可咱家也困難,倆娃的學費咋辦?”
母親說:“先幫他渡難關,學費再想辦法,沒過不去的坎。”
我家窮得叮當響,我不知道母親能有什么辦法。
父親沒再說話,只是嘆了口氣。
李明陽說:“我不能要,這錢你們得留著上學……”
母親說:“你這孩子,你爺爺躺在炕上疼,你心里好受?拿著吧,學費我有辦法!”
母親又說:“過年了,我給你拿點吃的,帶回去給你爺爺。”
母親跑進廚房,很快提了個籃子出來。
我瞅見籃子里有白面饅頭、豆沙包,還有兩塊煮好的豬肉。
這些好東西都是留給客人的,我們兄弟姐妹都難得吃到,母親竟這么慷慨,給了個外人。
我和妹妹盯著籃子里的東西,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李明陽看到這些,哭著說:“嬸子,您真是大好人,我一輩子不會忘!”
母親說:“孩子,快回去吧,別讓你爺爺擔心。”
李明陽擦了把淚,朝母親鞠躬,又朝父親鞠躬,看了看我和妹妹,提著籃子走了。
他剛走沒多久,母親突然對父親說:“這孩子太可憐了,身上那棉襖破成啥樣了,你把我的那件灰棉襖拿給他……”
以前女人出嫁,灰色毛領棉襖是標配,外婆給母親做了一件。
母親平時舍不得穿,一直收在箱子里。這是她唯一一件像樣的衣服,她還要送人?
父親說:“那是你唯一件沒補丁的衣裳,你不穿,將來孩子們也能穿,給了他咱們可啥都沒了,孩子們將來相親連件像樣衣服都沒……”
父親不愿意,母親就自己拿著那件灰棉襖追了出去。
母親回來時,眼圈紅紅的。
她對我和妹妹說:“看看那哥哥,你們倆多幸福,以后要好好讀書!”
她又對父親說:“這孩子也是沒辦法……今晚的事,誰也別往外說。”
父親說:“放心吧!”
我和妹妹也保證不說出去。
除夕夜的事,我們很快就忘了,只是偶爾想起,覺得李明陽挺可憐。
說實話,我家境況也好不到哪去,兄弟姐妹幾個的學費都交不起。
即便如此,父母還是省吃儉用供我們上學。
我們幾個學習很刻苦,我二十歲那年,終于考上了省里的重點大學。
我是村里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村里轟動一時,父母高興得合不攏嘴。
可高興歸高興,一家人又為我的學費發愁。
90年之前上大學不用交學費,可我偏趕上這一年,真后悔沒早點考上。
為了供我上學,弟弟妹妹主動提出輟學。弟弟正讀高一,輟學太可惜了。
一家人商量后,決定讓兩個妹妹輟學。
大妹讀初中,小妹讀小學,她們還小,正是讀書的年紀,為了我放棄學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說:“我是老大,該我供弟弟妹妹讀書……我讀到高中已經夠好了,回村當個代課老師也行,這大學我不上了!”
父親聽我這么說,氣得火冒三丈,說:“我供了你十幾年,你現在說不上,早干啥去了?”
母親也勸我別犟,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再幫妹妹們。
父母說得有理,可我心里就是過不去這坎,覺得對不起兩個妹妹。
再說,就算妹妹們不上學,學費也湊不齊啊!
就在父母四處奔波為我湊學費時,鄉里郵遞員送來一個大包裹,上面沒寫寄件人姓名和地址。
誰會給我們寄包裹?我們一家都覺得肯定搞錯了,不敢簽收。
郵遞員說:“你們村還有沒有叫王秀蘭的?”
我們村確實只有我母親叫這名字。
我們說沒有別人。
郵遞員說:“那就沒錯,簽收吧!”
既然沒錯,我就替母親簽了字。
郵遞員騎車走了,我們一家看著包裹不知怎么辦。
父親說:“打開看看吧!”
弟弟拿剪刀把包裹拆開,看到里面的東西,我們全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