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王桂花用盡全身力氣,顫抖著伸出手。
“孩子...救...救我...”
明軒震驚地看著眼前的一切。
五年前的那個雪夜如電影般在腦海中閃過。
這個曾經(jīng)讓他家破人亡的老人,此刻正用求救的眼神看著他。
明軒站在人群中,拳頭緊握,緩緩走向倒在地上的老人...
01
18年12月15日,雪花紛紛揚揚地飄灑在這座中等城市的大街小巷。
十八歲的李明軒剛剛結(jié)束晚自習,背著厚重的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
他的校服口袋里裝著攢了一個月的一百塊錢。
明天是媽媽劉慧芳的四十五歲生日。
明軒想著要在小區(qū)門口的蛋糕店買個奶油蛋糕給媽媽一個驚喜。
媽媽最喜歡吃草莓味的蛋糕。
雪越下越大,地面已經(jīng)積起了厚厚的一層白雪。
明軒小心翼翼地走著,生怕滑倒弄臟了剛洗干凈的校服。
作為班里的學習委員,他一直都很注重自己的形象。
老師們都說他是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
同學們也都很喜歡這個總是笑瞇瞇的大男孩。
明軒的成績在年級里排名前十,按照這個趨勢,考上重點大學是沒有問題的。
爸爸李建國經(jīng)營著一家小超市,雖然不算富裕,但一家三口的生活過得很溫馨。
就在小區(qū)門口的轉(zhuǎn)彎處,明軒看到前方有一個身影倒在地上。
是一位老奶奶,穿著一件褪色的藍色棉襖。
她的頭部正在流血,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明軒想都沒想就沖了過去。
這是媽媽從小教給他的品德——看到有人需要幫助,一定要主動伸出援手。
“奶奶,您怎么樣?快醒醒!”
他小心翼翼地跪在雪地里,脫下校服外套墊在老人頭下。
然后掏出手機準備撥打120急救電話。
老人緩緩睜開眼睛,看到明軒后突然激動起來。
“就是你!就是你撞的我!”
明軒愣住了,手機掉在了雪地里,發(fā)出一聲脆響。
“奶奶,我沒有撞您,我是看到您摔倒才過來幫忙的。”
“你胡說!明明就是你騎自行車撞的我!”
老人抓住明軒的胳膊,力氣大得驚人。
她的指甲深深嵌進明軒的皮膚里。
“我看得清清楚楚,就是你撞倒我的!”
周圍開始聚集起圍觀的人群。
有人在竊竊私語:“現(xiàn)在的年輕人啊,撞了人還不承認。”
“可能真的是他撞的,不然老人家為什么要冤枉他?”
“你看這孩子穿得這么好,家里條件肯定不錯,賠點錢算什么。”
明軒急得滿頭大汗,不停地向圍觀者解釋著。
“各位叔叔阿姨,我真的沒有撞這位奶奶,我是看到她摔倒才過來幫忙的。”
但是沒有人相信他。
因為這里沒有監(jiān)控攝像頭,也沒有目擊者看到事情的真相。
而老人一口咬定是明軒撞的。
很快,110和120都到了。
老人被送去醫(yī)院急救,明軒被警察帶到了派出所。
在那個狹小的詢問室里,明軒哭到了天亮。
他無數(shù)次重復著同樣的話:“警察叔叔,我真的沒有撞她,我只是想幫忙。”
但是沒有人相信。
值班的老民警看著他,嘆了口氣說:“孩子,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配合治療,其他的事情以后再說。”
第二天早上,明軒的父母匆匆趕到派出所。
媽媽看到兒子紅腫的眼睛和憔悴的臉龐,心疼得眼淚直流。
“明軒,告訴媽媽,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明軒把事情的經(jīng)過詳細說了一遍,連每一個細節(jié)都沒有遺漏。
媽媽緊緊抱住他:“媽媽相信你,咱們不怕,清者自清。”
爸爸的臉色卻很難看,他拉著媽媽到走廊里小聲商量。
“慧芳,現(xiàn)在不是較真的時候,明軒馬上就要高考了。”
“那你的意思是什么?”媽媽的聲音有些顫抖。
“先賠錢,息事寧人,別影響孩子的前途。”
“可是明軒沒有做錯任何事情!”
“問題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沒用了,老人一口咬定是明軒撞的。”
“沒有監(jiān)控,沒有證人,我們根本沒有辦法證明清白。”
明軒透過玻璃門聽到父母的對話,心如刀割。
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開始動搖了。
02
老人王桂花住院檢查后,醫(yī)生診斷為腦震蕩和多處軟組織挫傷。
醫(yī)生說需要住院觀察一周,還要做各種檢查排除內(nèi)臟損傷。
醫(yī)藥費、護理費、營養(yǎng)費,林林總總加起來要六萬塊錢。
對于李家這個小康之家來說,六萬塊錢簡直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爸爸李建國開著一家五十平米的小超市,主要賣些日用品和零食。
媽媽劉慧芳在家?guī)兔吹辏紶栕鲂┦止せ钛a貼家用。
一家人一個月的純收入也就八千多塊錢。
六萬塊錢,相當于他們七八個月的全部收入。
媽媽把結(jié)婚時的金項鏈、金戒指和金耳環(huán)都拿去賣了。
那是她當年出嫁時最珍貴的嫁妝。
賣了三萬八千塊錢,還差兩萬多。
爸爸開始四處借錢。
先是找了二叔李建華:“建華,你能借我兩萬塊錢嗎?明軒出了點事。”
二叔問清楚情況后,搖了搖頭:“建國啊,明軒這孩子我從小看著長大,不像是會做這種事的人。”
“但是現(xiàn)在老人一口咬定是他撞的,我們也沒辦法。”
二叔最終借了一萬塊錢:“我也就這點積蓄了,你們想想別的辦法吧。”
接著又去找三姑劉慧蘭。
三姑聽說這事后,臉色就變了:“現(xiàn)在的孩子心眼多著呢,說不定真的是明軒撞的。”
“你看現(xiàn)在新聞里經(jīng)常報道,年輕人騎車撞了老人不承認。”
最終只借了五千塊錢,還一再囑咐:“以后這種事離我們家遠點,別連累我們。”
堂哥李明華更是直接拒絕了:“二叔,不是我不幫忙,實在是現(xiàn)在生意不好做。”
“再說了,既然老人都這么說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最終只給了三千塊錢,算是打發(fā)了事。
一時間,親戚們開始疏遠李家。
有人在背后議論:“肯定是明軒撞的,不然老人干嘛要訛他?”
“就是啊,現(xiàn)在的年輕人仗著自己年輕力壯,騎車都不看路的。”
“可憐那個老太太,七十多歲了還要遭這種罪。”
“李建國這家人也是,明明是自己孩子撞的人,還死不承認。”
這些話傳到明軒耳朵里,每一句都像刀子一樣扎在他心上。
學校里的情況也不樂觀。
班主任王老師找明軒談話:“明軒,老師聽說你家里出了點事?”
“王老師,我真的沒有撞那個老奶奶,我只是想幫忙。”
“老師相信你,但是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高考,你要把心思都放在學習上。”
“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多想了,安心準備考試。”
明軒知道,連老師也不是真的相信他。
只是擔心這件事影響他的學習成績。
同學們也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原本和他關(guān)系很好的同桌張小雨,現(xiàn)在都不怎么和他說話了。
“明軒,你...你真的沒有撞那個老人嗎?”
“小雨,你也不相信我嗎?”
“我...我相信你,只是...只是大家都在議論這件事。”
從前那個開朗愛笑、人緣極好的明軒開始變得沉默寡言。
他不再和同學們聊天,不再參加任何班級活動。
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回家,像一臺失去了靈魂的機器。
媽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無數(shù)次想要去醫(yī)院找那個老人理論,但都被爸爸攔住了。
“算了,慧芳,錢都已經(jīng)賠了,就當花錢買個教訓。”
“什么教訓?我們家明軒什么錯都沒有!”
“可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沒用了,老人一口咬定是明軒撞的。”
“我們能怎么辦?和她打官司嗎?律師費都要好幾萬。”
夫妻倆為了這件事吵了無數(shù)次架。
爸爸覺得應該息事寧人,不要影響明軒高考。
媽媽卻堅持要為兒子討個說法,絕不能讓他背這個黑鍋。
03
家里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壓抑。
一家三口很少說話,吃飯的時候也是靜悄悄的。
明軒的成績開始急劇下滑。
原本穩(wěn)穩(wěn)當當能考上985重點大學的他,月考成績掉到了年級百名之外。
班主任著急了,多次找他談話。
同學們也開始擔心他,但又不知道該怎么安慰。
明軒就像被抽走了魂魄一樣,眼中再也看不到年輕人應有的光芒。
高考倒計時一天天減少,明軒的狀態(tài)卻越來越差。
他經(jīng)常在課堂上走神,晚上失眠到天亮。
媽媽看著兒子日漸消瘦的臉龐,心痛得想哭。
她偷偷去學校找班主任:“王老師,明軒最近的狀態(tài)怎么樣?”
“說實話,明軒的情況很不好,按照現(xiàn)在的成績,連二本都很懸。”
“這孩子本來是可以考上好大學的,現(xiàn)在這樣真是太可惜了。”
媽媽回家后抱著明軒痛哭:“兒子,媽媽對不起你。”
“媽,不是你的錯。”明軒也哭了。
“如果媽媽當初堅持和那個老人打官司,也許結(jié)果會不一樣。”
“媽,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
高考終于來了。
明軒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考場。
第一科語文,作文題目是“誠信的力量”。
明軒看著這幾個字,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他想寫自己的故事,寫那個雪夜的真相。
但是他不敢。
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他。
連他自己都開始懷疑,也許真的是他撞了那個老人。
也許他的記憶出了偏差。
也許他真的做錯了什么。
三天的高考,明軒都是在這種自我懷疑中度過的。
每一科考試,他都感覺腦子昏昏沉沉的,無法集中注意力。
數(shù)學有好幾道大題都沒有做完。
英語的閱讀理解完全看不進去。
理綜更是一塌糊涂。
明軒知道自己考砸了。
果然,成績出來后,他只考了486分,剛剛過二本線。
按照他之前的成績,至少應該能考600分以上。
媽媽看到成績單的那一刻,當場暈倒了。
她做夢都想不到,自己那個聰明懂事的兒子,竟然會因為這件事徹底毀掉前途。
爸爸急忙把媽媽送到醫(yī)院,醫(yī)生說是急火攻心導致的高血壓。
需要住院觀察幾天,好好調(diào)理身體。
明軒跪在病床前,握著媽媽的手哭得撕心裂肺。
“媽,都是我的錯,都是我害了這個家。”
媽媽睜開虛弱的眼睛:“明軒,媽媽相信你,你沒有錯。”
“是這個世界錯了,是那些不分是非的人錯了。”
但是這些話已經(jīng)無法挽回任何東西了。
明軒的人生軌跡,從那個雪夜開始,徹底改變了。
為了還債,李家賣掉了原來的房子,搬進了一個三十平米的出租屋。
爸爸的小超市因為資金鏈斷裂被迫關(guān)門。
媽媽拖著病弱的身體去電子廠上班,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
爸爸四處打零工,送外賣、搬貨、當保安,什么活累什么臟就干什么。
明軒考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學,專業(yè)是他根本不喜歡的會計。
開學第一天,室友們在聊各自的家庭背景。
有人說自己爸爸是公務員,有人說自己家里開公司。
輪到明軒時,他只是淡淡地說:“我家做小生意的。”
他不敢說實話,怕別人知道那件事。
但是紙終究包不住火。
有一天,一個老鄉(xiāng)認出了他。
“你不是那個被老人訛錢的傻子嗎?”
這句話像一個炸彈,瞬間傳遍了整個宿舍。
室友們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他。
有人在背后議論:“怪不得他總是一副很窮的樣子,原來被人訛了錢。”
“肯定是他真的撞了人,不然老人為什么要訛他?”
“這種人最好離他遠點,萬一以后出了什么事,他又不承認怎么辦?”
明軒從此在大學里變成了一個透明人。
沒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沒有人愿意和他一起吃飯。
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上課、下課、回宿舍。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明軒開始瘋狂地打工。
發(fā)傳單、刷盤子、做家教,只要能賺錢的工作他都去做。
有時候一天要打三份工,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十一點。
累得回到宿舍就倒頭就睡,連洗澡的力氣都沒有。
室友們更加看不起他了。
“看他那副樣子,真的像個要飯的。”
“可能家里真的很窮吧,聽說為了賠錢連房子都賣了。”
明軒聽到這些話,心如刀割,但是他不能反駁。
因為這些都是事實。
04
四年大學時光,明軒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度過的。
他沒有朋友,沒有戀愛,沒有任何美好的回憶。
有的只是無盡的打工和學習。
但是他的成績很好,因為除了學習,他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
畢業(yè)時,明軒以專業(yè)第一的成績獲得了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稱號。
可是在求職時,他卻處處碰壁。
HR們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你為什么大學四年都在打工?”
明軒不敢說實話,只能編一些理由。
但是聰明的HR都能看出他在撒謊。
最終,明軒只找到了一份月薪三千的小公司會計工作。
離家很遠,需要租房子住。
扣掉房租和生活費,每個月只能給家里寄一千塊錢。
爸爸媽媽為了不讓他擔心,每次電話都說家里很好。
但是明軒知道,他們過得并不好。
媽媽的胃病越來越嚴重,經(jīng)常疼得整夜睡不著覺。
爸爸的頭發(fā)全白了,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了十歲。
一家三口很少說話,家里的氣氛總是壓抑的。
每次明軒回家,看到爸爸媽媽憔悴的樣子,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樣疼。
他發(fā)誓一定要努力賺錢,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但是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
三千塊錢的工資,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連自己都養(yǎng)不活,更別說改善家里的生活了。
明軒開始做兼職。
白天上班,晚上送外賣。
周末去做促銷員或者家教。
一個月下來,能賺到五千多塊錢。
除了自己的基本生活費,其他的都寄給父母。
就這樣,明軒在這座陌生的城市里獨自奮斗著。
沒有朋友,沒有娛樂,沒有任何屬于年輕人的快樂。
有的只是無盡的工作和對父母的愧疚。
五年時間,他瘦了二十多斤。
原本英俊的臉龐變得消瘦憔悴,眼中再也沒有了年輕人應有的光芒。
同事們都覺得他是個奇怪的人。
從來不參加聚會,不談戀愛,除了工作就是工作。
有人問他為什么這么拼命,他總是淡淡地說:“為了家里。”
沒有人知道,這四個字背后承載著多少的辛酸和無奈。
2023年12月,明軒剛剛拿到當月的工資。
公司效益不錯,年底多發(fā)了一千塊錢獎金。
他想著給媽媽買點好藥,治治她的胃病。
這是五年來,他第一次有了輕松的心情。
那天是周六,明軒難得不用加班。
他去藥店給媽媽買了一盒好藥,花了兩百多塊錢。
藥店老板說這藥效果很好,專門治胃病的。
明軒想著媽媽吃了藥能好受一些,心情比平時輕松了不少。
他決定在回家之前,去老地方看看。
那是五年前事發(fā)的小區(qū)門口。
明軒很少回去,因為那里有太多痛苦的回憶。
但是今天不知道為什么,他突然想去看看。
可能是因為拿了年終獎,心情比較好吧。
走到小區(qū)門口,明軒看到前面圍了一群人。
人群中傳來嘈雜的議論聲。
“有人摔倒了!”
“快叫救護車!”
“怎么沒人敢扶啊?”
明軒心里一緊,快步走了過去。
人群散開一條縫隙,明軒擠了進去。
地上躺著一個老人,臉色蒼白,呼吸急促。
是一個老奶奶,七十多歲的樣子,穿著一件舊棉襖。
明軒看了一眼,瞬間愣住了。
這張臉,他永遠不會忘記。
就是她!就是五年前那個老人王桂花!
明軒的拳頭緊緊握著,五年的委屈和憤怒瞬間涌上心頭。
圍觀的人群還在議論著。
“這老太太我認識,就住在這個小區(qū)。”
“她不是五年前訛過一個學生嗎?”
“對對對,就是她!那個學生被訛了六萬塊錢!”
“現(xiàn)在報應來了吧,看誰還敢扶她!”
“真是惡有惡報啊!”
05
明軒聽著這些話,心情復雜極了。
原來大家都知道那件事,也都知道是老人訛了他。
但是五年前,為什么沒有人為他說句公道話呢?
老人躺在地上,氣若游絲。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沒有一個人敢上前幫忙。
“這老太太專業(yè)碰瓷,誰扶誰倒霉!”
“就是,萬一又被訛了怎么辦?”
“反正我是不會扶的,已經(jīng)有前車之鑒了。”
人群開始慢慢散去。
大家都覺得這是報應,沒必要管閑事。
很快,現(xiàn)場就只剩下幾個人還在圍觀。
明軒站在人群的最外圍,,看著倒在地上的老人,心情五味雜陳。
老人的呼吸越來越急促,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如果再不及時救治,很可能就有生命危險了。
明軒在心里做著激烈的斗爭。
救她?為什么要救她?她毀了自己的人生,毀了整個家庭。
不救她?但是見死不救,這不是自己應有的品格。
媽媽從小教育他要做一個善良的人,要樂于助人。
這五年的痛苦經(jīng)歷,不能讓他變成一個冷血的人。
老人艱難地抬起頭,環(huán)視著周圍稀疏的人群。
她的目光在明軒身上停留了幾秒鐘。
起初她并沒有認出來,只是覺得這個年輕人有些眼熟。
但是當她仔細看清明軒的臉后,瞬間瞪大了眼睛。
是他!就是五年前那個被她訛過的學生!
老人的眼中瞬間充滿了恐懼、絕望和深深的愧疚。
她顫抖著伸出手,聲音微弱地說:“孩子...救救我...我知道我對不起你...但是求求你救救我...”
明軒看著她顫抖的手和絕望的眼神,心中五年來積壓的憤怒和委屈瞬間達到了頂點。
圍觀的人們都屏住了呼吸,等待著這場宿命重逢的結(jié)局。
明軒緩緩走向老人,每一步都走得很沉重。
圍觀的人們竊竊私語:“他要干什么?”
“估計是要報復吧,這也正常。”
“五年前被訛了那么多錢,現(xiàn)在報仇的機會來了。”
明軒在老人面前停下了腳步,俯視著她。
王桂花顫抖得更厲害了,眼中滿是恐懼。
她以為明軒要趁她最虛弱的時候報復她。
明軒靜靜地看了她幾秒鐘,然后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震驚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