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李阿姨,公司決定終止你的合同,今天就是最后一天!"
HR經理張偉站在保潔室門口,手里拿著一份解雇通知書,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
"為什么?我哪里做得不好?"58歲的李桂英放下手中的拖把,眼中閃過一絲不解。
"沒什么個人恩怨,純粹是成本考慮,一年能省下十幾萬呢!"張偉得意地揚了揚眉毛,"公司要精簡人員,提高效率。"
走廊里路過的員工們都停下腳步,不敢置信地看著這一幕。有人想要上前說些什么,但被張偉銳利的眼神制止了。
李桂英沉默片刻,緩緩收拾著工具車,眼神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她的手微微顫抖,不知道是因為憤怒還是無奈。
"有些事情,不是用錢能衡量的..."她輕聲說道,聲音里帶著十五年來積累的滄桑。
張偉得意地轉身離去,高跟鞋在瓷磚地面上發出清脆的響聲。他完全沒有注意到,李桂英手中那份泛黃文件上,赫然寫著幾個讓人心跳加速的數字。
辦公室里的議論聲此起彼伏,沒有人知道,一場風暴正在悄然醞釀。
01
三個月前,張偉剛剛入職這家名為"華通科技"的中型企業。
作為新任人力資源總監,他帶著MBA的光環和"降本增效"的使命來到這里。第一次全員大會上,他就放出了狠話。
"我要讓這家公司的人力成本降低30%!"張偉站在臺上,西裝筆挺,金絲眼鏡在燈光下閃閃發亮,"什么叫專業?這就叫專業!"
臺下的員工們面面相覷,心里都有些不安。
"人力資源不是慈善機構,我們要的是效率,是價值!"張偉繼續說道,"每一分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散會后,行政部主任劉姐找到張偉。
"張總監,您剛來可能不太了解情況。我們公司的人員配置其實挺合理的,尤其是后勤崗位..."
"劉主任,我知道你想說什么。"張偉打斷了她,"但是感情用事解決不了問題。我看過所有人的工資單,后勤人員的成本確實偏高。"
"可是李桂英阿姨工作這么多年,她..."
"工作年限不能成為高工資的理由。"張偉擺擺手,"我會用數據說話。"
會議室里,張偉開始了他的"成本分析"。
PPT上密密麻麻的數據讓人眼花繚亂,但結論很簡單:李桂英必須走。
"你們看,一個清潔工,月薪12800元,加上各種保險和福利,年成本超過18萬。"張偉用激光筆指著屏幕,"而市場上外包清潔服務,同樣的工作量只需要年成本12萬。這就是6萬的差距!"
財務經理王強皺著眉頭,"張總監,成本不能這么算。李桂英不只是做清潔工作,她還..."
"還什么?"張偉反問,"難道她還會變魔術不成?"
會議室里一陣輕笑,但王強的臉色很難看。
"她與物業公司的關系很好,處理了很多棘手問題。"王強堅持說道。
"物業關系?"張偉冷笑,"那是物業公司的事,跟我們的清潔工有什么關系?我們付物業費,他們就應該提供服務,這是契約精神!"
總經理李總一直在聽,沒有表態。
"李總,您看呢?"張偉問道。
李總嘆了口氣,"李桂英確實是個好員工,但是..."
"但是什么?"
"公司確實需要控制成本。"李總最終還是點了頭,"你看著辦吧。"
張偉心中暗喜,這就是他要的結果。
散會后,張偉回到辦公室,開始起草解雇通知書。
他完全不知道,在另一個辦公室里,李桂英正在與物業經理王強通電話。
"王經理,我可能要離開公司了。"李桂英的聲音有些沉重。
"什么?為什么?"王強很吃驚。
"新來的HR要裁員,說我成本太高。"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
"李姐,那個協議的事..."王強欲言又止。
"我知道。"李桂英說,"到時候再說吧。"
掛掉電話,李桂英走到窗前,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心情五味雜陳。
02
李桂英的一天從凌晨5點30分開始。
鬧鐘還沒響,她就已經醒了。這是十五年來養成的習慣,身體比鬧鐘更準時。
簡單洗漱后,她騎著那輛老舊的電動車穿過還在沉睡的城市。6點整,她準時出現在華通科技大廈的保潔室。
"李姐,又這么早。"值夜班的保安小陳打著哈欠跟她打招呼。
"習慣了。"李桂英換上工作服,開始一天的工作。
她的工作不只是簡單的清潔。每層樓的情況她都了如指掌:財務部喜歡溫度低一些,市場部的垃圾桶要每天下午加換一次,總經理辦公室的綠植需要特殊照料。
"李阿姨,麻煩您看看這個打印機,又卡紙了。"辦公室助理小張滿臉無奈。
"別急,我來看看。"李桂英放下手中的工具,熟練地修好了打印機。
"您真是萬能的!"小張由衷地感謝。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換燈泡、修馬桶、調節空調溫度、聯系維修師傅...李桂英從來不會說"這不是我的工作"。
"李姐就像我們的大管家。"員工們都這么說。
但最讓李桂英費心的,還是與物業公司的協調工作。
"王經理,消防檢查的事情安排一下。"李桂英給物業經理王強打電話。
"李姐,您放心,我馬上安排。對了,那個電梯維保費用的事..."
"我知道,按老規矩辦。"
這樣的對話,外人聽起來云里霧里,但李桂英和王強都心知肚明。
十五年來,李桂英與物業公司建立了一種微妙的關系。她不僅僅是租戶代表,更像是協調員和潤滑劑。
"李姐人好,從來不無理取鬧。有什么問題都好商量。"王強經常這么夸她。
正因為如此,很多本應由公司承擔的費用,物業公司都給予了優惠或減免。
但這些事情太瑣碎,太細節化,從來沒有人專門統計過。
直到張偉開始做"成本分析"。
"李桂英,月薪12800,年終獎8000,各種保險福利約24000,年度總成本183600元。"張偉在電腦上敲著鍵盤,"而外包清潔服務,年成本只需要120000元,節約63600元!"
他看著這個數字,非常滿意。
這就是他的政績,他的業績。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李桂英的辦公桌抽屜里,有一個厚厚的文件夾,里面記錄著十五年來與物業公司的所有協議和備忘錄。
那些被減免的費用,那些優惠的條件,那些特殊的安排...如果用數字來衡量,遠遠超過張偉計算的"節約成本"。
03
解雇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公司。
"什么?要開除李阿姨?"市場部經理孫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張總監說要控制成本。"行政部的人無奈地搖頭。
"成本?李阿姨工作十五年,兢兢業業,這叫什么成本?"
辦公室里議論紛紛,大家都為李桂英感到不平。
"李阿姨人這么好,公司怎么能這樣對她?"
"新來的HR太過分了,一點人情味都沒有。"
"這樣下去,誰還敢安心工作?"
張偉對這些議論很不以為然。他召集了中層干部開會。
"我知道大家對李桂英有感情,但是做企業不能靠感情。"張偉站在會議室前方,語氣堅定,"我們要理性思考,用數據說話。"
"張總監,李桂英不只是清潔工,她還做很多其他工作。"財務經理王強再次提出異議。
"比如什么?"張偉反問。
"比如與物業公司的協調,比如設備維修的聯系,比如..."
"這些都不是她的本職工作!"張偉打斷了王強,"我們不能因為她做了一些額外的事情,就認為她不可替代。任何人都是可以替代的!"
會議室里的氣氛有些凝重。
"再說,現在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很正常。"張偉繼續說道,"李桂英年紀大了,工作效率必然下降。我們要為公司的未來考慮。"
"可是..."
"沒有可是!"張偉語氣變得嚴厲,"我是人力資源總監,這是我的專業判斷。誰還有異議?"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散會后,大家都心情沉重地回到各自的辦公室。
李桂英聽說了會議的內容,但她沒有說什么。她只是更加認真地做著每一件事,好像要把十五年的經驗和責任心都留下來。
"李阿姨,這個空調溫度還是您調的舒服。"
"李阿姨,您走了以后,我們的綠植怎么辦?"
"李阿姨,您教教我怎么修這個飲水機吧。"
面對同事們的依依不舍,李桂英總是笑著回答:"你們都是聰明人,很快就能學會的。"
但她心里清楚,有些事情不是技能問題,而是關系問題。
那天下午,物業經理王強來到公司。
"李姐,聽說您要離開了?"王強的臉色很凝重。
"是的,公司的決定。"李桂英平靜地回答。
"那個協議的事..."
"我都記著呢。"李桂英指了指辦公桌的抽屜,"都在那里。"
王強想要說什么,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李姐,這些年辛苦您了。"
"都是應該做的。"
王強離開后,李桂英坐在辦公桌前,呆呆地看著抽屜里的那個文件夾。
那里面記錄著太多秘密,太多不為人知的事情。
04
張偉開始著手尋找外包清潔公司。
"我要最便宜的,但服務質量不能太差。"他對幾家公司的代表說道。
"張總,您放心,我們公司專業做清潔外包,價格絕對優惠。"一家名為"潔凈家園"的公司業務員信誓旦旦。
"具體怎么收費?"
"每月8000元,包括所有清潔工作。比您現在的成本低多了。"
張偉很滿意,"那就這么定了。李桂英走后,你們馬上進場。"
"沒問題!我們的團隊很專業,保證讓您滿意。"
簽完合同后,張偉心情愉快地回到辦公室。他已經在設想年終述職時的場景了。
"人力成本降低18%,年節約資金63600元..."這些數字足以讓他在公司站穩腳跟。
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公司樓下的咖啡廳里,物業經理王強正在與幾個下屬開會。
"李姐要走了,以后的事情就不好辦了。"王強皺著眉頭說。
"那個協議怎么辦?"一個下屬問道。
"協議里寫得很清楚,僅限李桂英在崗期間有效。"王強嘆了口氣,"她一走,我們就要按正常標準收費了。"
"那可是一大筆錢啊。"
"沒辦法,規矩就是規矩。李姐在的時候,看在她的面子上,很多費用我們都減免了。但現在..."
王強沒有說完,但大家都明白了。
與此同時,李桂英正在整理自己的物品。
十五年來積累的東西不多,幾件換洗的工作服,一些清潔用品,還有那個裝滿文件的文件夾。
"李阿姨,這個給您留個紀念。"財務部的小王拿來一張合影,是去年公司年會時拍的。
照片上的李桂英笑得很燦爛,站在同事們中間,就像大家的長輩。
"謝謝。"李桂英接過照片,眼眶有些濕潤。
"李阿姨,您以后有什么困難,一定要跟我們說。"
"會的,會的。"
其實李桂英心里清楚,離開這里后,她很難再找到這樣的工作了。58歲的年紀,除了清潔工作,她還能做什么?
但更讓她擔心的,是公司的未來。
那些協議,那些默契,那些用十五年時間建立起來的關系...一旦她離開,這一切都將歸零。
晚上,李桂英最后一次檢查完所有的辦公室。
燈光昏暗的走廊里,只有她一個人的腳步聲。
她停在總經理辦公室門前,猶豫了很久,最終還是推門進去。
從抽屜里取出那個厚厚的文件夾,她從中抽出一份文件,裝進一個牛皮紙信封里。
在信封上,她用工整的字跡寫下:"重要-總經理親啟"。
做完這一切,她深深地看了一眼這個工作了十五年的地方。
05
新的清潔團隊如約而至。
三個年輕人,穿著統一的工作服,推著嶄新的清潔設備。
"我們是潔凈家園公司的,以后負責這里的清潔工作。"領頭的小伙子對前臺說道。
"歡迎歡迎。"前臺小姐客氣地回應。
張偉特意來到現場視察。
"大家辛苦了,按照合同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他滿意地看著這支年輕的團隊。
"張總放心,我們一定不會讓您失望的。"
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
"垃圾桶怎么滿了沒人清理?"
"洗手間的紙巾又沒了。"
"茶水間怎么這么臟?"
員工們開始抱怨新團隊的工作質量。
"這些人做事太粗糙了,根本不用心。"
"李阿姨在的時候從來不會這樣。"
張偉聽到了這些抱怨,但他并不在意。
"磨合期而已,慢慢就好了。"他對行政部主任劉姐說道。
"可是員工們的意見很大。"
"意見大有什么用?錢是我們出的,決定權在我們。"張偉不耐煩地說道。
更讓張偉得意的是,總經理李總對他的"成本控制"給予了認可。
"張總監這次的人員優化做得不錯,確實節約了不少成本。"李總在管理層會議上表揚道。
"這只是開始,我還會繼續優化其他崗位。"張偉春風得意,"現代企業管理就是要用數據說話,用效率證明價值。"
會議結束后,張偉和幾個同事去樓下咖啡廳慶祝。
"張總監真是厲害,一來就有這么大的成果。"
"那當然,我在上家公司就是做這個的,經驗豐富。"張伾端起咖啡杯,"其實李桂英的事只是小菜一碟,接下來我還要對其他部門進行分析。"
"其他部門?"
"對,我發現財務部有個會計,工作了十二年,工資明顯偏高。還有行政部那個劉主任,年紀也不小了..."
大家聽得心驚膽戰,但表面上還要附和。
與此同時,物業公司那邊也開始有了動作。
"王經理,李桂英不在了,我們是不是要重新商議一下合作條件?"物業公司的副經理問道。
王強皺著眉頭,"按規定辦吧。原來的協議確實是特殊情況。"
"那些減免的費用..."
"該收的還是要收。我們也是做生意的,不能總是優惠。"
就在這時,李桂英出現在公司樓下。
她沒有通知任何人,也沒有走正門,而是從側門進入,直接來到自己原來的辦公室。
新的清潔團隊正在休息,看到一個陌生的中年婦女進來,有些疑惑。
"您是..."
"我來拿點東西。"李桂英平靜地說道。
她走到原來的辦公桌前,拉開抽屜,取出那個厚厚的文件夾。
從中抽出幾份最重要的文件,裝進一個牛皮紙信封。
在信封上,她用工整的字跡寫下:"重要-總經理親啟"。
做完這些,她看了看樓上張偉辦公室的方向,那里正傳來陣陣笑聲。
她輕聲自語道:"有些賬,該算算了..."
趁著沒人注意,她悄悄來到總經理辦公室,將信封輕輕放在李總的辦公桌上最顯眼的位置。
然后,她轉身離開,就像從來沒有來過一樣。
樓上的咖啡廳里,張偉還在與同事們談笑風生,完全不知道一顆定時炸彈已經被悄悄放置。
夕陽西下,華通科技大廈在暮色中顯得格外寧靜。
沒有人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即將在明天的上午降臨。
第二天上午,總經理李總一到辦公室,就看到桌上那個牛皮紙信封。
他隨手拆開,以為是普通的文件。然而,當他看清楚信封里的內容后,整個人如遭雷擊,癱坐在椅子上。
"這...這怎么可能..."李總的聲音在顫抖。
他用顫抖的手拿起電話,撥通了張偉的分機號。
"張偉!馬上到我辦公室來!"李總的怒吼聲傳遍了整個樓層。
張偉還在和外包清潔公司的負責人談笑風生,聽到總經理的召喚,滿不在乎地走向辦公室。
"可能是要表揚我節約成本的功勞呢。"他對同事們說道。
推開辦公室的門,張偉看到李總臉色蒼白如紙,手里緊握著幾張文件。
"總經理,您找我有什么..."張偉話還沒說完,李總就把那幾張紙狠狠摔在他面前。
張偉低頭一看,瞳孔瞬間放大,整個人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氣,雙腿一軟,差點跌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