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晨曦,今天大集你跟我一起去吧,給你買些上大學用的東西。”母親慧蘭一邊收拾菜籃子一邊說道。
我有些猶豫:“媽,萬一碰到大伯他們怎么辦?”
母親停下手中的動作,嘆了口氣:“都兩年多了,見面就見面吧,總不能一輩子不說話。再說,你奶奶身體怎么樣,我也想知道。”
1
三年前,父親蘇志華因病去世的時候,我們家和大伯蘇志強一家還是非常和睦的親人。那時候,大娘趙美鳳經常來我們家幫忙,大伯也時常過來看望生病的父親。
但是父親去世后,分家產的時候就出現了分歧。父親留下了老房子、幾畝地和一些存款。按理說兄弟倆應該平分,但母親認為父親生前主要承擔照顧奶奶的責任,我們家應該多分一些。
大娘卻覺得既然以后要兩家輪流照顧奶奶,財產就應該嚴格按比例分配。爭執最激烈的時候,大娘說了一句話:“死者為大,但活人也要生活。”
母親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她認為這是對父親的不敬,從此心結越來越深。原本的分歧,因為這句話變成了深深的怨恨。
那天晚上,母親哭了一夜。她覺得自己的丈夫剛剛去世,嫂子就這樣說話,實在是太傷人了。從那以后,兩家人的關系就開始走向冰點。
分家最終還是按照法理進行了,但兩個女人之間的感情卻再也回不到從前了。村里人都為這兄弟倆的家庭感到惋惜,好端端的親人關系就這樣破裂了。
我那時候正在準備高考,看著家里的變化,心里也很難受。原本熱鬧的大家庭,突然變得冷清下來。逢年過節,兩家人也只是象征性地點個頭,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溫馨。
大伯夾在妻子和弟媳中間,最是痛苦。他是個忠厚老實的人,兩邊都是自己的親人,卻不知道該怎么辦。
2
這兩年多來,兩家表面上還維持著基本的禮貌,但實際上各種小摩擦不斷。每當奶奶生病的時候,兩家都想多出力,證明自己更孝順,反而搞得老人家左右為難。
村里人也開始議論紛紛。有人說母親有道理,丈夫剛去世就要爭財產確實過分;也有人支持大娘,認為兄弟分家就應該公平公正。這些議論讓兩家的矛盾更加復雜化。
奶奶最是難受。她經常對我說:“晨曦啊,家里怎么變成這樣了?你爸爸在的時候,我們一大家子多和睦啊。”每次聽到奶奶這么說,我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大伯開始經常一個人喝酒。以前他很少喝酒,現在卻總是醉醺醺的。有一次我碰到他在田邊坐著發呆,眼睛紅紅的,也不知道是喝酒了還是哭了。
母親也變得沉默寡言。以前她愛說愛笑,現在經常一個人坐在門口發呆。我知道她心里苦,但又勸不了她什么。
最讓我擔心的是奶奶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她本來就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現在又因為家庭矛盾而心情不好,病情明顯加重了。
這種情況持續了兩年多,我們這個原本和睦的大家庭,被一道無形的墻分割開來。每個人都很痛苦,但誰也不知道該怎么打破這種僵局。
我考上大學的時候,大伯一家也沒有來祝賀。母親嘴上說不在乎,但我看得出來她心里是失落的。
3
今天是農歷十五,正好趕上大集的日子。母親本來不想去,她說怕碰到大娘尷尬。但是家里確實需要買些東西,而且我馬上就要去大學報到了,需要準備一些生活用品。
路上,母親的心情很復雜。她一邊走一邊嘀咕:“也不知道你奶奶身體怎么樣了,前幾天聽說她又犯病了。”我能感覺到,母親其實很想知道奶奶的情況,也很想和大伯家和好,只是拉不下面子。
“媽,要不我們去看看奶奶吧?”我試探性地問道。
母親搖搖頭:“算了,他們也不歡迎我們。再說,見面了也不知道說什么好。”
其實我知道,母親心里還是希望能遇到大伯家的。她特意打扮了一下,還換了件比較體面的衣服。走路的時候,她的眼睛不時地向四周張望,顯然是在尋找熟悉的身影。
集市離我們家有三里路,我們母女倆一邊走一邊聊天。母親告訴我一些上大學的注意事項,叮囑我要好好學習,不要辜負了父親的期望。
快到集市的時候,母親突然停下了腳步。她有些緊張地整理了一下頭發,問我:“晨曦,我這樣看起來怎么樣?會不會顯得很憔悴?”
我笑著說:“媽,你看起來很好啊。”其實,母親確實瘦了不少,臉上也多了些皺紋,但精神狀態還是不錯的。
4
集市上人頭攢動,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我們先去布料攤買了些布,準備給我做兩件上學穿的衣服。正當我們在挑選顏色的時候,母親突然拉了拉我的袖子。
“晨曦,你看,那是不是你大伯?”母親壓低聲音說道。
我順著她的目光看去,果然看到大伯一個人站在賣菜攤前,表情有些發愁。他手里拿著一個菜籃子,但卻沒有買什么東西,只是在那里躊躇不決。
“他怎么一個人來趕集?你大娘呢?”母親有些疑惑。
我們走近了一些,大伯也看到了我們。一瞬間,三個人都愣住了。大伯的臉上閃過復雜的表情,既有驚喜,又有尷尬,還有一些說不清的情緒。
“志強哥。”母親先開了口,聲音有些顫抖。
“慧蘭,晨曦。”大伯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只是點了點頭。
氣氛變得有些尷尬,我們三個人就這樣站著,誰也不知道該說什么。最后還是我打破了沉默:“大伯,您怎么一個人來趕集啊?大娘呢?”
大伯嘆了口氣:“你大娘昨晚照顧你奶奶的時候摔了一跤,腳踝扭傷了。我想買點菜回去,但不知道該買什么好。你奶奶身體不好,需要吃些清淡的,你大娘又受了傷,我這個大老粗真不知道該怎么辦。”
聽到這話,母親的表情立刻變了。她關切地問道:“傷得嚴重嗎?奶奶的身體怎么樣?”
“不算太嚴重,就是走路不方便。奶奶這幾天血壓又高了,胃口也不好。”大伯如實回答。
我能看出來,母親很想幫忙,但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畢竟兩家已經冷戰了這么久,突然示好確實有些困難。
5
就在我們三個人站在那里不知道該說什么的時候,集市上突然傳來了急促的呼救聲:“救命啊!有小孩掉水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