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昆明翠湖公園的午后,烈日炎炎。
58歲的段天華蹲在一塊破舊的塑料布旁邊,面前擺著幾十塊大小不一的玉石。
汗水順著他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下來,滴在灰塵飛揚的地面上。
“老板,這塊玉怎么賣?”一個游客蹲下來問價。
“這是和田玉,80塊錢。”段天華擦了擦汗,努力擠出一絲笑容。
游客搖搖頭走開了。
段天華嘆了口氣,繼續在烈日下等待著下一個客人。
就在這時,幾個路過的中年人停下來小聲議論著:“你們看那個賣玉的老頭,是不是有點眼熟?”
“好像是段天華,以前的翡翠大王。”
“不可能吧?段天華那么有錢,怎么會在這里擺地攤?”
“真的是他!我以前去過他的翡翠城,那時候多風光啊。現在怎么落到這步田地了?”
聽到這些議論,段天華低下了頭,假裝整理著面前的玉石。
12年前,他確實是響當當的翡翠大王,掌控著價值數億的翡翠貿易帝國。
如今,他只能在公園里擺地攤,靠賣一些幾十塊錢的普通玉石維持生計。
人生的起落,有時候就是這么殘酷。
01、
時間倒回到2010年,那是段天華人生中最輝煌的時期。
在瑞麗的邊境貿易市場里,他的“天華翡翠”是最響亮的招牌。每當有新的翡翠原石從老撾運到市場,第一個來看貨的總是段天華。
“段老板來了!”市場里的商販們都會這樣喊。
段天華走到一堆剛運來的原石前,仔細端詳著每一塊石頭。他的眼光極其毒辣,往往能從一堆看似普通的石頭中挑出價值連城的寶貝。
“這塊不錯。”他指著一塊拳頭大小的原石說道,“這個皮色和質地,里面肯定有好東西。”
果然,切開后里面是一塊品質極佳的滿綠翡翠,市場價值超過500萬。
“段老板的眼光就是準!”周圍的人都贊嘆不已。
那時候的段天華,在翡翠界就是神話般的存在。
他的翡翠帝國包括“天華翡翠”、“云翠珠寶”、“邊境原石”等多個知名品牌,從老撾的原石采購到最終的零售銷售,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更讓人敬佩的是,他手下聚集了最頂尖的翡翠鑒定師和雕刻大師。
這些工藝師傅在他的翡翠加工廠里,創造出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翡翠藝術品。
“我們不只是在賣翡翠,我們是在傳承中華文化的瑰寶。”段天華經常這樣對員工說。
在昆明市區,他擁有一座占地3000平米的翡翠文化園。這里不僅是他的總部,更是一個集展示、銷售、文化傳播于一體的翡翠藝術殿堂。
文化園里收藏著數千件翡翠精品,總價值超過5000萬元。
“天華翡翠,傳世之寶”,這句廣告語在當時的家喻戶曉。
02、
在段天華的心中,比翡翠帝國更寶貴的是女兒段雨竹。
這個從小就在翡翠堆里長大的女孩,對翡翠有著天生的敏感度和熱愛。
7歲的時候,她就能準確分辨出翡翠的不同品種;12歲的時候,她已經能獨立完成簡單的翡翠雕刻。
“爸爸,為什么同樣是綠色的石頭,翡翠比其他石頭貴那么多?”小雨竹好奇地問。
段天華耐心地解釋:“因為翡翠是大自然的奇跡,它的形成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而且,翡翠不僅美麗,更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傳承。”
“那我長大了也要像爸爸一樣,把翡翠文化傳播到全世界!”雨竹認真地說。
段天華聽了非常高興,他知道女兒真正理解了翡翠的價值和意義。
2011年,21歲的段雨竹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她要去老撾萬象大學學習寶石學和東南亞文化。
“爸,老撾是翡翠的重要產地,我想去那里學習最原始的翡翠知識。”雨竹對父親說。
“好女兒,有志氣!”段天華全力支持女兒的決定。
為了讓女兒在老撾有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段天華做出了一個重大投資:他在老撾瑯勃拉邦購買了一棟別墅。
這棟別墅占地15畝,位置很特殊,就在一個已知的翡翠礦脈附近。
別墅里不僅有舒適的居住環境,還配備了專業的翡翠鑒定和加工設備。
“這里將成為我們中老翡翠文化交流的橋梁。”段天華站在別墅的花園里對女兒說,“等你學成歸來,我們就在這里建立一個國際翡翠文化中心。”
“爸,這個別墅太美了!”雨竹興奮地在花園里跑來跑去,“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
父女倆站在老撾的夕陽下,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03、
對段天華來說,經營翡翠生意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傳承和發揚中華翡翠文化。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翡翠象征著高潔、美好和吉祥。“君子比德于玉”,這句古話體現了中國人對翡翠的特殊情感。
“我們做翡翠生意,責任重大。”段天華經常對員工說,“我們不能只看到翡翠的經濟價值,更要看到它的文化價值。”
為了傳承傳統翡翠工藝,段天華投入了大量精力培養人才。他在公司里設立了專門的培訓學校,聘請了最有名的翡翠雕刻大師來授課。
“這些傳統工藝如果失傳了,那就是我們這代人的罪過。”段天華總是這樣說。
經過幾年的努力,他培養出了100多名優秀的翡翠雕刻師。
這些工藝師傅不僅技藝精湛,更重要的是他們真正理解了翡翠文化的精髓。
除了技藝傳承,段天華還熱心公益事業。他經常資助邊境地區的教育事業,幫助當地的少數民族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教育是最好的投資,知識改變命運。”他經常這樣說。
在他的幫助下,有1000多個少數民族家庭擺脫了貧困,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04、
然而,成功往往會讓人失去理智。
2012年開始,翡翠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瘋狂炒作。一些投機者大量涌入翡翠市場,把翡翠當作投資工具來炒作。
“段老板,現在翡翠價格漲瘋了!”銷售總監興奮地跑進辦公室,“我們的高檔翡翠一個月漲了5倍!”
段天華看著價格表,心情復雜。一方面,價格上漲讓他的翡翠資產大幅增值;另一方面,他擔心這種瘋狂的炒作會破壞翡翠市場的健康發展。
“這種漲法不正常。”段天華皺著眉頭說,“翡翠的價值應該體現在它的文化內涵上,而不是純粹的投機炒作。”
但是,巨大的利潤誘惑讓段天華最終還是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他開始大量囤積高價翡翠原石和成品,希望能在這波漲價潮中獲得更大的利潤。
“既然市場這么火熱,我們就要抓住機會。”他對管理層說,“我們要擴大規模,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為了擴大經營規模,段天華投資5億元新建了一座現代化的翡翠加工城。這座加工城占地500畝,擁有最先進的翡翠加工設備和展示中心。
同時,他還大量招聘員工,公司規模從原來的800人擴張到3000人。
“我們要做最大的翡翠企業!”段天華雄心勃勃地說。
為了支撐這次大規模擴張,段天華向銀行貸款8億元。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這看起來是一個合理的商業決策。
但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種瘋狂的炒作注定不會持續太久。
2013年初,翡翠市場的泡沫開始破裂。那些被炒到天價的翡翠開始暴跌,短短幾個月內,高端翡翠的價格就下跌了80%。
“段老板,我們的庫存翡翠現在只值原價的五分之一了!”財務總監臉色蒼白地匯報。
段天華看著賬面上的巨額虧損,頭腦一片空白。他囤積的那些高價翡翠,現在變成了巨大的包袱。
這只是災難的開始。
05、
翡翠市場泡沫破裂后,更可怕的問題接踵而來。
為了挽回損失,一些不法商家開始在翡翠市場上大量投放假貨。他們用化學方法處理劣質翡翠,制造出所謂的B貨、C貨,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
“段老板,市場上假貨太多了!”采購部經理憤怒地說,“有些商家甚至用染色的石英巖冒充翡翠,價格只有真翡翠的十分之一。”
更可惡的是,這些假貨往往打著“天華翡翠”的名號在市場上銷售,嚴重損害了段天華的品牌聲譽。
“我們必須打擊假貨!”段天華決定采取行動。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驅動下,假貨問題越來越嚴重。普通消費者根本無法分辨真假,對整個翡翠行業都失去了信心。
“現在誰還敢買翡翠?都怕買到假貨。”一位老客戶這樣說。
雪上加霜的是,一些媒體開始夸大翡翠造假問題,惡意炒作翡翠市場的亂象。
“翡翠市場假貨泛濫,消費者需警惕!”這樣的新聞標題隨處可見。
在媒體的炒作下,天華翡翠也被惡意抹黑,說成是假貨的源頭之一。
“我們從來沒有制造過假貨!”段天華憤怒地澄清,但是在輿論的漩渦中,真相往往敵不過謠言。
銷售量急劇下降,經銷商紛紛要求退貨,連鎖店也開始解約。短短幾個月內,天華翡翠的銷售收入就下降了90%。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段天華遭受了最致命的打擊。
他最信任的銷售總監王建明,利用職務之便,將公司賬戶中的2.5億元資金轉移到了海外賬戶,然后人間蒸發了。
“段總,王總監失聯了,公司的資金也不見了。”會計部主任哭著匯報。
段天華癱坐在椅子上,他知道,這次真的完了。
06、
事業的崩潰已經讓段天華痛不欲生,但家庭的變故更是給了他致命一擊。
妻子李鳳曾經是段天華最得力的助手。在翡翠生意最紅火的時候,她負責公司的財務管理和客戶關系維護,是段天華事業成功不可缺少的伙伴。
“天華,我們家怎么會變成這樣?”李鳳整夜整夜地失眠,精神狀態越來越差。
“鳳子,你相信我,我們一定能重新站起來的。”段天華努力安慰妻子。
但是,債主們的逼迫讓這個家庭失去了最后的安寧。每天都有人上門討債,有時候甚至把大門堵得水泄不通。
2013年9月的一天,李鳳陪同段天華去邊境市場挑選翡翠原石,希望能找到一些有價值的貨物來緩解資金壓力。
“這塊石頭的皮色不錯,可能里面有貨。”李鳳指著一塊原石說。
但是,就在她彎腰查看原石的時候,腳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鳳子!”段天華急忙扶起妻子,發現她的腰部摔得很嚴重。
送到醫院后,醫生的診斷讓段天華如遭雷擊:李鳳的腰椎受到嚴重損傷,需要立即進行手術。
“手術有一定風險,可能會影響下肢的活動能力。”醫生謹慎地說。
“不管多大風險,一定要救我妻子!”段天華懇求道。
但是,醫院的手術出現了意外。由于手術過程中的操作失誤,李鳳的脊椎神經受到了不可逆的損傷。
“對不起,手術失敗了。”醫生愧疚地說,“病人的下肢可能會永久性癱瘓。”
段天華抱著昏迷中的妻子,痛哭失聲。
遠在老撾的女兒段雨竹得知母親的病情后,立即要中斷學業回國照顧母親。
“爸,我馬上回來照顧媽媽。”雨竹在電話里哽咽著說。
“不行!你必須完成學業!”段天華堅決反對,“你媽媽的病我會照顧好的,你不要因為家里的事情耽誤了前程。”
“可是爸,媽媽需要人照顧...”
“我說了不行就是不行!”段天華的語氣很堅決,“你現在回來也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你媽媽更加難過。”
從那以后,段天華一邊要應付破產清算的各種事務,一邊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妻子。每天給妻子喂飯、翻身、按摩、擦洗,24小時不離身。
“天華,你這樣會累壞的。”李鳳心疼地說。
“我不累,只要你好好的,我就不累。”段天華強忍著眼淚說。
07、
妻子癱瘓后,段天華的生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別墅被銀行收走了,翡翠加工城被法院拍賣了,所有的資產都用來償還了債務。
59歲的他,從翡翠大王變成了一無所有的普通人。
為了維持生計和支付妻子的醫療費用,段天華在昆明老城區租了一間12平米的小房間。
房間里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和一個簡易的衛生間。
每天早上6點,段天華就要起床準備出攤。他騎著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到批發市場進一些便宜的玉石,然后到翠湖公園擺地攤。
這些所謂的“玉石”大多是一些品質很差的普通石頭,根本算不上真正的翡翠。但這是他唯一的生計來源。
“玉石手鐲,50塊錢一個!”他每天都要重復這句話幾百遍。
但是生意很難做。大多數游客只是看看,很少有人真正購買。一天下來,他能賣出幾件商品就算不錯了,收入通常在50到100元之間。
更讓人痛苦的是,段天華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長期的精神壓力和過度勞累,讓他患上了嚴重的失眠癥和胃病。每天晚上,他都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天華,你的身體不行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李鳳心疼地說。
“沒事的,我還扛得住。”段天華總是這樣回答。
最讓他心碎的是,每天在地攤上擺放著這些粗糙的石頭,他都會想起當年那些價值連城的翡翠珍品。
“我段天華一輩子都在做最好的翡翠,沒想到現在卻要賣這些垃圾貨。”他經常這樣自嘲。
女兒段雨竹的聯系也越來越少了。起初,她還會每個月給家里打電話,詢問父母的情況。但是段天華總是報喜不報憂,說家里一切都好。
“爸,您身體怎么樣?生意還順利嗎?”雨竹在電話里關心地問。
“都很好,你安心學習就行了。”段天華總是這樣回答。
慢慢地,父女倆的聯系變成了幾個月一次,后來變成了半年一次。最近5年,幾乎完全失去了聯系。
“可能雨竹也嫌棄我這個失敗的父親了吧。”段天華經常這樣想著,心如刀絞。
08、
2024年4月13日,這是云南傳統的潑水節。
往年的這個時候,段天華都會和家人一起參加潑水節的慶祝活動,享受著節日的歡樂。但現在,他只能在12平米的小房間里,照顧著癱瘓在床的妻子。
“天華,你累了一天了,早點休息吧。”李鳳心疼地說。
“我不累,你先睡吧。”段天華輕聲說著,然后坐在桌子前翻看一個舊相冊。
相冊里都是女兒雨竹小時候的照片。
5歲的雨竹第一次拿雕刻刀學習雕刻翡翠,小手握著刀具,表情專注;
8歲的雨竹在翡翠展廳里給客人介紹翡翠知識,說話有模有樣;
15歲的雨竹在翡翠文化園里留影,背景是一個巨大的翡翠展示柜。
“雨竹,爸爸對不起你。”他輕撫著照片,眼中滿含淚水。
桌子上放著一個破舊的放大鏡,這是他在地攤上鑒定玉石的工具。這個放大鏡與當年在辦公室里使用的高檔鑒定設備相比,簡直天差地別。
“我這輩子算是徹底完了。”他嘆著氣自言自語,“翡翠王朝的夢想,文化傳承的使命,全都成了泡影。”
夜深了,昆明的街道上傳來了遠處的潑水節音樂聲。段天華站在窗前,看著遠處的萬家燈火,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我的翡翠帝國還在,雨竹也不用在國外受苦了。”他想著,心如刀割。
正當他沉浸在痛苦的回憶中時,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深夜12點了,這個時間誰會給他打電話?
他拿起手機一看,屏幕上顯示的是一個老撾的長途電話號碼。
段天華的心跳突然加速了。這個號碼他很熟悉,是女兒雨竹的。
5年了!這是雨竹5年來第一次主動給他打電話。
他顫抖著接通了電話。
電話那頭傳來了女兒急促而神秘的聲音:“爸,您還記得瑯勃拉邦的那棟別墅嗎?還在你的名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