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叫陳秀蘭,從甘肅天水來的。我要找我的丈夫——趙建國。」
話音剛落,整個接待室瞬間安靜下來。
坐在辦公桌后的中年領導手中的鋼筆掉在了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瞪大眼睛,死死盯著眼前這個樸素的農村婦女,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你......你剛才說誰?趙建國?」領導的聲音在顫抖,「你確定他叫趙建國?」
「當然確定,我們結婚十八年了。」陳秀蘭堅定地說道,眼中滿含著思念和不解。
領導猛地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嘴里不停地重復著:「不可能,不可能......他怎么會......」
突然,他停下腳步,緊緊抓住陳秀蘭的手。
01
1969年秋天,甘肅天水麥積區龍鳳村。
金桂飄香的季節里,村里來了一個特殊的知青——趙建國。
與其他下鄉青年不同,趙建國身上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氣質。他話不多,但舉手投足間透著書卷氣和一種超越年齡的沉穩。
「這個小伙子不一般啊。」村支書陳大山私下對妻子說,「你看他的手,白白凈凈的,可不像干農活的。還有他那雙眼睛,總感覺在觀察著什么。」
村里的姑娘們都對這個斯文帥氣的城里小伙頗有好感,但趙建國卻顯得格外低調,除了必要的勞動和交流,很少主動與人接觸。
直到他遇見了陳秀蘭。
那是一個傍晚,趙建國從地里收工回來,路過村口的水井時,看見一個姑娘正在吃力地提水。
夕陽西下,金色的光芒灑在她身上,雖然衣著樸素,但那種天然的美麗讓趙建國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我來幫你。」他走上前去。
陳秀蘭抬起頭,看見眼前這個戴著眼鏡的斯文青年,臉頰微微泛紅。
「不用了,我自己能行。」
「沒關系,舉手之勞。」趙建國接過水桶,輕松地提了起來。
從那一刻起,兩顆年輕的心開始了碰撞。
接下來的日子里,趙建國總是找各種理由接近陳秀蘭。
幫她挑水、教她識字、陪她上山采藥......兩人的感情在這些平凡的日子里慢慢升溫。
但陳秀蘭發現,這個來自城里的知青身上有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
「建國,你怎么會知道這么多草藥的名字?」一次上山時,陳秀蘭好奇地問道。
趙建國手中正拿著一株草藥,聞了聞味道:「這是金銀花,清熱解毒的。我......我以前看過一些中醫書籍。」
「那你怎么會武功?」陳秀蘭想起前幾天趙建國輕松制服了一條毒蛇的情景。
「武功?」趙建國笑了笑,「那不是武功,只是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
還有一次,村里來了幾個陌生人,聲稱是來收購農產品的。其他人都沒在意,但趙建國卻暗中觀察了他們很久,甚至悄悄跟蹤。
「你為什么要跟著他們?」陳秀蘭不解地問。
「總覺得他們有些可疑,可能是騙子。」趙建國隨口解釋道。
后來那幾個人果然是騙子,被縣里抓了起來。大家都夸贊趙建國眼光毒辣,但陳秀蘭心中的疑惑卻更深了。
不過,愛情的力量讓她選擇了相信。
在她眼里,趙建國就是一個知識淵博、心地善良的好青年,至于那些奇怪的地方,可能只是城里人見多識廣的緣故吧。
02
1970年春天,趙建國向陳秀蘭求婚了。
那天晚上,他帶著她來到村后的小山坡上,滿天繁星見證著他們的愛情。
「秀蘭,嫁給我吧。」趙建國握著她的手,眼中滿含深情。
「可是......」陳秀蘭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我只是個農村姑娘,配不上你這樣的城里人。」
趙建國緊緊抱住她:「在我心里,你就是最好的。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彼此相愛。」
然而,這段感情卻遭到了陳秀蘭家人的強烈反對。
「秀蘭,你糊涂啊!」母親張淑芬苦口婆心地勸道,「知青都是臨時的,等政策一變,他們就要回城了。到時候你怎么辦?」
「媽,建國不是那樣的人。」
「人心隔肚皮,你怎么知道他是什么樣的人?」父親陳大山也反對,「再說了,你們門不當戶不對,他家里會同意嗎?」
村里的閑言碎語更是不斷:
「那個城里小子就是玩玩而已,怎么可能真心娶我們村的姑娘?」
「等著看吧,用不了多久他就會拋下秀蘭回城去。」
「秀蘭這丫頭真是鬼迷心竅了,這么好的姑娘嫁給本村的小伙子多好。」
面對重重阻力,趙建國沒有退縮。
他主動找到陳大山:「叔叔,我知道您擔心什么。但我可以向您保證,我會對秀蘭好一輩子的。」
「話誰都會說,關鍵是要看行動。」陳大山冷冷地說,「你一個城里人,能在我們這窮山溝里待一輩子?」
「如果秀蘭愿意,我就愿意。」趙建國堅定地回答。
為了證明自己的誠意,趙建國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農村生活中。
他學會了種地、養豬、修房子,樣樣都做得有模有樣。他還幫助村里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修水渠、建橋梁、防治病蟲害......
漸漸地,村民們開始改變對他的看法。
「這個小伙子還真不錯,有文化又肯吃苦。」
「看樣子他是真心想在我們村扎根啊。」
「秀蘭嫁給他,說不定還真是個好歸宿。」
經過半年的努力,陳大山夫婦終于被趙建國的真誠打動了。
1970年秋天,陳秀蘭和趙建國舉行了簡樸而溫馨的婚禮。
03
婚后的生活很幸福。
趙建國對陳秀蘭體貼入微,兩人如膠似漆,羨煞旁人。
1971年春天,他們的兒子趙小軍出生了。看著襁褓中的孩子,趙建國眼中滿含著父愛的光芒。
「秀蘭,謝謝你給了我一個這么可愛的兒子。」
「這是我們的兒子。」陳秀蘭幸福地笑著。
趙建國抱著兒子,在院子里輕聲哼著搖籃曲。那一刻,他看起來就像一個普通的農村父親,再沒有一絲神秘色彩。
然而,平靜的生活在1972年夏天被打破了。
那天晚上,趙建國正在哄孩子睡覺,突然聽到院外傳來一陣特殊的鳥叫聲。
那聲音很奇怪,不像是真正的鳥叫,更像是某種暗號。
趙建國的表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他輕輕把孩子放在床上,對陳秀蘭說:「我出去看看。」
「這么晚了,看什么?」陳秀蘭不解地問。
「沒事,可能是有什么動物。」
趙建國走出院子,在黑暗中與一個神秘人進行了短暫的交談。
陳秀蘭隱約聽到一些話:「......時間到了......必須立即......組織決定......」
交談結束后,趙建國回到屋里,臉色凝重。
「秀蘭,我可能要出去一趟。」
「去哪里?去多久?」
「我......我也不確定。但我保證,我一定會回來的。」
陳秀蘭看著丈夫嚴肅的表情,心中涌起不祥的預感。
「建國,你到底要去干什么?」
趙建國抱住妻子,在她耳邊輕聲說道:「秀蘭,有些事情我現在不能告訴你。但請你相信我,不管發生什么,我都愛你和小軍。」
第二天一早,趙建國就匆匆離開了村子。
臨走前,他把陳秀蘭叫到一邊:「秀蘭,我在床頭的箱子里留了一些錢,如果我三個月還不回來,你就帶著小軍到蘭州去找我。」
他遞給她一張紙條:「這是蘭州的一個地址,如果有什么緊急情況,你就去那里找一個叫李文華的人。」
「你什么時候能回來?」陳秀蘭緊緊抓住他的手。
「快的話一個月,慢的話......我也不知道。」趙建國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安,「秀蘭,如果我回不來......」
「不準說這種話!」陳秀蘭打斷了他,「你一定要回來,小軍還這么小,他需要父親。」
「我知道,我會盡力的。」
就這樣,趙建國匆匆離開了龍鳳村,一去就是十五年。
04
趙建國走后,陳秀蘭的生活變得異常艱難。
一個女人帶著一歲的孩子,既要照顧家務,又要下地干活,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最開始的幾個月,陳秀蘭還抱著希望,每天都盼著丈夫回來。
她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把趙建國的衣服洗得整整齊齊,仿佛他隨時都會推門而入。
然而,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也過去了,趙建國依然杳無音信。
村里的閑言碎語又開始了:
「我就說嘛,那個城里小子不靠譜。」
「現在好了,秀蘭成了活寡婦。」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面對這些風言風語,陳秀蘭選擇了沉默。她相信趙建國,相信他一定會回來的。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重擔讓她喘不過氣來。
小軍一天天長大,需要更多的營養和照顧。家里的農活也不能落下,否則就沒有收成。
最困難的時候,陳秀蘭一天只吃一頓飯,把所有的好東西都留給兒子。
她的手磨出了厚厚的繭子,臉上也過早地出現了皺紋。
但她從來沒有抱怨過,也從來沒有想過改嫁。
「媽媽,爸爸什么時候回來?」三歲的小軍經常這樣問。
「爸爸在外面工作,很忙。等他忙完了就回來了。」陳秀蘭總是這樣回答。
「那他為什么不給我們寫信呢?」
「因為......因為爸爸的工作很特殊,不能隨便寫信。」
其實陳秀蘭也想知道答案。為什么趙建國連一封信都不寄回來?他到底遇到了什么事情?
村里的媒婆經常來勸她:
「秀蘭啊,你還年輕,何必為了一個不知道死活的男人守寡呢?」
「我給你介紹個好人家,保證比那個趙建國強。」
「孩子也需要父親啊,你總不能讓小軍一輩子沒有爸爸吧?」
每次面對這樣的勸說,陳秀蘭都堅決地搖頭:「我相信建國,他一定會回來的。」
就這樣,一年又一年,陳秀蘭獨自承擔著生活的重擔,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
轉眼間,小軍已經十六歲了。
這個從小沒有父親陪伴的孩子,在母親的悉心教導下成長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他聰明好學,在全縣的成績都名列前茅,是村里人眼中的「金鳳凰」。
但是,小軍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父親到底去了哪里?
「媽,我想去找爸爸。」一天晚上,小軍對陳秀蘭說道。
「小軍,你還小,不要胡思亂想。」
「我已經十六歲了,不小了。」小軍認真地看著母親,「媽,這些年你一個人太辛苦了。我想找到爸爸,問問他為什么拋下我們。」
陳秀蘭看著兒子堅毅的表情,心中五味雜陳。
她何嘗不想找到趙建國,何嘗不想知道這十五年來發生了什么。
「小軍,找人哪有那么容易。我們連他在哪里都不知道。」
「媽,你不是說爸爸留了個地址嗎?我們可以去蘭州找找看。」
陳秀蘭沉默了很久,最后從床頭的箱子里取出那張早已發黃的紙條。
上面寫著:蘭州市城關區南昌路45號,李文華。
「這個地址太模糊了,而且過了這么多年,說不定早就變了。」
「那也要試試。」小軍堅持道,「媽,我馬上就要高考了。不管結果如何,我都希望能在人生的重要節點上見到父親。」
陳秀蘭被兒子的話打動了。
是啊,這么多年來,她何嘗不想念那個深愛的男人。
「好,等你高考結束,我們就去蘭州找爸爸。」
05
消息傳開后,村里人都來勸阻陳秀蘭。
「秀蘭,你糊涂啊!」張嬸子急得直跺腳,「十五年了,人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你還去找什么?」
「就是啊,」李大娘也在一旁附和,「說不定人家早就在城里娶了新媳婦,你這樣去不是自取其辱嗎?」
「秀蘭,聽我一句勸,別去了。」村支書陳大山也來了,「你一個農村婦女,從來沒出過遠門,去那么大的城市找人,簡直是大海撈針。」
「而且路上多危險啊,你一個女人帶著孩子,萬一遇到壞人怎么辦?」
「就算找到了又能怎樣?人家如果真的變心了,你又能拿他怎么辦?」
面對眾人的勸阻,陳秀蘭內心也曾動搖過。
確實,去蘭州找人風險很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是,十五年的思念和疑問,讓她無法就這樣放棄。
「各位叔叔嬸嬸,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陳秀蘭認真地說道,「但是這件事我必須要做。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有個答案。」
「那萬一找不到呢?」
「找不到就找不到,至少我努力過了。」
「那萬一他真的變心了呢?」
「那我也認了。」陳秀蘭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總比這樣不明不白地等下去強。」
小軍站在母親身邊,緊緊握住她的手:「媽,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支持你。」
看到母子倆決心已定,村民們也不再勸阻,只是紛紛表示擔心。
「那你們路上一定要小心啊。」
「到了蘭州人生地不熟的,千萬別上當受騙。」
「如果有什么困難,記得給家里寫信。」
臨行前夜,陳秀蘭輾轉反側,難以入睡。
她想起了與趙建國相識的點點滴滴,想起了他溫柔的笑容和深情的眼神。
「建國,十五年了,你在哪里?你還記得我們嗎?」她在心中默默地呼喚著。
第二天一早,母子倆就踏上了前往蘭州的征程。
全村的人都來送行,場面頗為感人。
「秀蘭,一路平安!」
「一定要找到建國啊!」
「有消息記得給我們寫信!」
看著鄉親們關切的面孔,陳秀蘭眼中含著淚水,但表情依然堅定。
這一去,不知道等待她的會是什么......
05
從天水到蘭州,對于從未出過遠門的陳秀蘭來說,簡直就是一次冒險之旅。
母子倆先坐了六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到達天水市,然后又坐火車前往蘭州。
這是陳秀蘭第一次坐火車,看著窗外飛速掠過的景色,她的心情異常復雜。
興奮、緊張、期待、不安......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媽,你看外面的景色多美啊。」小軍試圖緩解母親的緊張情緒。
「是啊。」陳秀蘭望著窗外,「你爸爸當年就是從這條路離開的村子。」
火車上人很多,母子倆只買到了硬座票。一路上,陳秀蘭緊緊抱著裝有證件和錢的包,生怕被小偷偷走。
「大姐,你們這是去哪啊?」鄰座的一個大媽好奇地問道。
「去蘭州,找我丈夫。」陳秀蘭如實回答。
「找丈夫?你丈夫在蘭州工作?」
「嗯......算是吧。」陳秀蘭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復雜的情況。
「那你們怎么不一起住在蘭州呢?」
這個問題讓陳秀蘭不知道如何回答,小軍機智地說道:「我爸工作比較特殊,經常出差,所以我們一直住在老家。」
到達蘭州后,母子倆被這座西北重鎮的繁華景象震住了。
寬闊的馬路、高大的建筑、川流不息的車輛......這一切都是他們在農村從未見過的。
「媽,這里好大啊。」小軍也被震撼了。
「是啊,怪不得你爸爸喜歡城市。」陳秀蘭喃喃自語。
按照紙條上的地址,他們要找南昌路45號。
但是,蘭州這么大,該從哪里開始找呢?
陳秀蘭攔住一個路人詢問:「同志,請問南昌路怎么走?」
「南昌路?」路人想了想,「好像在城關區那邊,你們坐公交車去吧。」
母子倆好不容易找到了公交車站,但是看著那些密密麻麻的線路圖,完全摸不著頭腦。
「媽,我們問問司機師傅吧。」
上了公交車,司機師傅熱心地告訴他們在哪一站下車。
一路上,陳秀蘭的心跳得很快。十五年了,她終于要見到趙建國了嗎?
然而,等他們找到南昌路45號時,卻發現那里已經是一片工地。
「同志,請問這里原來是什么地方?」陳秀蘭問工地的保安。
「這里原來是個老居民區,去年拆遷了。」保安回答道。
「那原來住在這里的人都搬到哪里去了?」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你們可以去街道辦事處問問。」
母子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尋找。
07
在街道辦事處,一位熱心的工作人員接待了他們。
「你們要找李文華?」工作人員翻查著檔案,「這個名字很常見啊,你們知道他的具體信息嗎?」
「我只知道他應該四十多歲,可能在政府部門工作。」陳秀蘭提供著有限的信息。
工作人員查了很久,最后搖頭說:「對不起,這個信息太模糊了,我們查不到。」
就在母子倆感到絕望的時候,一個老大爺走了過來。
「你們剛才說找李文華?」老大爺問道。
「是的,大爺,您認識這個人嗎?」
「李文華我倒是不認識,但是你們剛才提到一個姓趙的,叫什么建國是吧?」
陳秀蘭激動地點頭:「對對對,趙建國,您見過他嗎?」
老大爺仔細回憶著:「十幾年前,我確實見過一個叫趙建國的年輕人。他經常來我們這個區域,好像是在執行什么任務。」
「執行任務?」陳秀蘭不解。
「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但是那個年輕人給我的印象很深。斯斯文文的,戴著眼鏡,說話很有禮貌。」
這個描述完全符合陳秀蘭記憶中的趙建國。
「大爺,您知道他后來去哪了嗎?」
「這個......」老大爺猶豫了一下,「你們最好去省政府問問,我記得他好像和那邊有關系。」
「省政府?」小軍驚訝地看著母親。
陳秀蘭也震驚了。趙建國怎么會和省政府有關系?
「大爺,您確定嗎?」
「我不敢百分百確定,但是有一次我看到他從省政府的車上下來。」老大爺回憶道,「你們可以去那邊試試,說不定能找到線索。」
母子倆謝過老大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省政府。
一路上,陳秀蘭的腦海中涌現出無數個疑問:
趙建國為什么會和省政府有關系?他到底是什么身份?為什么要瞞著自己?
省政府大院門口,威嚴的哨兵和高大的圍墻讓母子倆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媽,我們真的要進去嗎?」小軍有些膽怯。
「都走到這一步了,不能半途而廢。」陳秀蘭鼓起勇氣走向門衛室。
「同志,我想找一個人。」她對門衛說道。
「找誰?有預約嗎?」門衛例行詢問。
「我要找我丈夫,趙建國。」
聽到這個名字,門衛的表情明顯變了。
他上下打量了陳秀蘭一番,然后拿起電話打了出去。
「喂,辦公室嗎?這里有個人說要找趙建國......什么?......好的,我知道了。」
放下電話,門衛的態度變得嚴肅起來:「你們在這里等著,馬上有領導來見你們。」
不到十分鐘,一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出來。
「您就是要找趙建國同志的?」他的語氣很急切。
「是的,我是他妻子陳秀蘭。」
中年男子聽到這話,臉色瞬間變得煞白。
「您......您真的是趙建國同志的妻子?」
「當然是真的。」陳秀蘭從包里掏出結婚證,「這是我們的結婚證。」
中年男子接過結婚證,仔細查看著,手都在微微顫抖。
「天哪......這不可能......」他喃喃自語,「趙建國同志怎么會......」
「同志,我丈夫到底怎么了?」陳秀蘭急切地問道。
中年男子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陳同志,這件事情比較復雜。請您跟我來,我們領導要親自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