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寒冬的凌晨五點,城市還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昏黃的路燈散發著微弱的光,勉強照亮著小區的道路。
突然傳來一聲尖銳的呼喊:“快來人吶,死人啦!”
只見23 棟樓下的水泥地面上,靜靜躺著兩個人,周圍是飛濺而出的血跡,在這寒冷的清晨,眼看就要凝結成冰。
老太太仰面朝天,身著一件洗得泛白、衣角都有些磨損的藍布衫,頭發凌亂地散在腦后,半張臉緊貼地面,五官因墜落的沖擊力而扭曲,讓人不忍直視。
而大爺傅岳趴在她身側,那副平日里總是戴著、顯得溫文爾雅的眼鏡,此刻鏡片碎成了蜘蛛網,玻璃碴子散落一地。
他的右手還保持著緊握狀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緊緊攥著老伴的手...
1.
最先發現尸體的,是晨練的王大媽。
她每天這個點都會在小區里遛彎,活動活動筋骨。
今天當她像往常一樣路過 23 棟樓時,眼角余光瞥見地上那兩具軀體,一瞬間,她的瞳孔急劇收縮,心臟猛地一縮,差點沒把魂給嚇飛。
“啊!” 她本能地尖叫起來,隨后雙腿發軟,差點癱倒在地,好不容易緩過神,才哆哆嗦嗦地掏出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
二十分鐘后,警察迅速趕到現場,拉起警戒線,將案發現場圍得嚴嚴實實。
樓上的居民們陸陸續續被吵醒,紛紛探出頭來,伸長了脖子往下張望。
“聽說從 25 樓跳下來的,你瞅瞅那大爺的腿,都折成麻花了,太慘了……” 在人群中,有人小聲議論著,話語里滿是震驚與惋惜。
周圍的氣氛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大家都在猜測,這好好的一對老夫妻,怎么就想不開跳樓了呢?
等救護車匆匆趕來時,醫生只是簡單檢查了一下,便無奈地搖了搖頭 —— 尸體早就涼透了,回天乏術。
殯儀館的工人隨后趕到,他們動作麻利地拿出塑料布,輕輕蓋在尸體上。
而就在這時,老太太的一只鞋掉了出來,那是雙磨破了后跟的布鞋,鞋幫上還打著補丁,針腳歪歪扭扭,看得出是自己動手縫補的。
也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嗓子:“死的人是傅教授和陳老師!”
這一嗓子,瞬間讓人群炸開了鍋。
幾個平日里常跟老兩口在小區碰面、嘮家常的阿姨,趕忙湊了過來,看著地上那一大灘血跡,忍不住抹起了眼淚。
“這是遭了啥孽啊,上個月老頭子還幫我孫子改作文呢,那么好的人,怎么就……” 一位阿姨哽咽著,說不下去了,周圍的人也都紛紛搖頭嘆息。
一時間小區里人心惶惶,誰也想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會讓這對和善的老夫妻走上絕路。
2.
傅岳和妻子陳佳云在這個小區一住就是二十年。
傅教授退休前,在市重點大學任教,那可是學校里的 “明星教師”。
他治學嚴謹,教學方法獨特,帶過的畢業班,學生們的就業率年年在全校名列前茅。
在學生們眼中,他既是嚴師,又是慈父,總是耐心地解答學生們的各種問題,給予他們學業和生活上的指導。
每次上課,他都會提前備好教案,講課時條理清晰,深入淺出,那些復雜的知識點在他的講解下變得通俗易懂。
而下課后,他還會留在教室里,和學生們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困難,給他們提供幫助和建議。
小區里的孩子們也都特別喜歡這位傅爺爺。
每到周末或者寒暑假,總有孩子拿著作業,敲響傅教授家的門。
傅教授總是笑瞇瞇地把孩子們迎進門,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地給他們講解難題。
在講完后,還會從書房里拿出一些舊書,送給孩子們,并且在書皮上用鋼筆工工整整地寫下 “贈某某同學”,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他常說:“知識是最寶貴的財富,希望你們能多讀書,將來做個有出息的人。”
在退休后,老兩口本可以好好享受悠閑的晚年生活,可他們閑不住,又被學校返聘回去,帶年輕教師。
他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傳授給年輕人,為教育事業繼續發光發熱。
他們會定期組織年輕教師進行教學研討,分享自己的教學心得和方法,幫助他們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年輕教師們都很尊敬他們,經常向他們請教教學上的事情。
3.
在平日里,他們的退休生活規律又充實。
每天下午六點,準時在小區里散步,傅教授手里總拎著個洗得有些發白的帆布包,里面裝著給學生改的教案,一邊走,一邊還和陳佳云討論著教學上的事兒。
他們會討論某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思考如何幫助他提高成績;也會探討新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想著如何更好地傳授知識。
小區物業經理說起老兩口,也是贊不絕口:“傅教授和陳老師,那素質沒話說。物業費總是提前交,從來不用催。有一回,家里下水道堵了,他們怕麻煩維修師傅,傅教授自己戴上橡膠手套,趴在地上通管道,說都是些小事,自己能解決就不麻煩別人。”
在大家眼中,這老兩口就是善良、熱心、和藹的代名詞,誰能想到,這樣的兩個人,竟然會跳樓呢?
警方在調查過程中,仔細翻看了他們的履歷。
傅教授曾經榮獲 “省優秀教授” 的稱號,陳老師也主持過國家級歷史課題,家里的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榮譽證書,那是他們一生奉獻教育事業的見證。
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掛著一張全家福,照片里,兒子穿著西裝,意氣風發,已經在國外定居;孫女穿著漂亮的紅裙子,笑得燦爛,趴在爺爺肩上,一家人看起來幸福美滿。
鄰居們平日里閑聊,還常羨慕地說:“要是以后老了,能活成像傅教授他們這樣,兒女出息,生活安穩,這輩子也就沒啥遺憾了。”
可現如今,這一切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悲劇打破了。
4.
這起跳樓案在當地迅速傳開,一時間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
小區里的大爺大媽們,沒事就湊在一起,談論著這場令人震驚的事件。
“聽說了沒,警察查那兩老頭銀行流水,發現老兩口賬戶里進出六百多萬呢!”
“乖乖,當教授能掙這么多錢?難不成有啥黑心錢?”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各種猜測甚囂塵上,但這些都只是毫無根據的臆測罷了。
警方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對這個案子展開了深入調查。
他們調出樓道監控,發現近些年來,老兩口每周都會鬼鬼祟祟地去銀行。
而有時候,大早上天還沒亮,兩人就出門了,裹得嚴嚴實實,帽子、圍巾把臉遮得幾乎看不見。
走路還左顧右盼,生怕被人發現,那模樣,不知情的還以為他們要去干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呢。
傅教授的兒子在國外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連夜搭乘飛機趕了回來。
他滿臉疲憊,眼睛里布滿血絲,帶著警察打開了父母的衣柜。
在衣柜里,除了幾套洗得掉色、款式老舊的衣服,幾乎沒什么值錢的東西。
再拉開抽屜,里面全是醫院的繳費單,密密麻麻,堆得像小山一樣。
原來陳佳云身體一直不好,患有嚴重的冠心病,之前做支架手術的費用,到現在還欠著醫院八萬呢。
“他們哪來的六百多萬?” 兒子捏著銀行流水單,手止不住地顫抖,聲音也帶著哭腔。
他仔細看著流水單,發現最大的一筆款項,是半年前從某個私人賬戶轉進的 80 萬。可這 80 萬,僅僅過了三天,就分五次被轉了出去,究竟去了哪里,讓人一頭霧水。
警方又翻出老兩口的快遞記錄,發現最近半年,他們頻繁收到一些所謂 “內部消息” 的書。
這些書從哪兒來的,里面到底寫了什么,神神秘秘的,愈發讓人覺得這兩個老頭背后似乎藏著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就在調查陷入僵局的時候,隔壁的王大姐突然找到警察,神色慌張地說:“三個月前,我看到有個穿西裝的年輕人來找老兩口,說是‘公司里來的人’。”
這個年輕人后來隔三差五就來家里,每次來,都和老兩口在屋里關著門,小聲嘀咕些什么。
別人問起這件事,傅岳就像變了個人似的,眼神閃躲,支支吾吾,什么都不肯說,仿佛遇到了鬼一樣,這愈發讓人覺得蹊蹺。
5.
“這老兩口家里,肯定藏著什么貓膩!” 警方下定決心,仔仔細細地對家里進行搜查,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希望能找到一些有用的線索,揭開這一系列謎團。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家都忙得焦頭爛額,可始終一無所獲。
就在所有人都快要灰心喪氣、失去希望的時候,一個小警員突然激動地大喊起來:“這有份遺書!”
眾人聞言,立刻圍了過去。只見在主臥的抽屜里,警員找到了兩頁皺巴巴的信紙,上面的字跡歪歪扭扭,有些凌亂,仔細辨認,正是傅教授的筆跡。
在遺書的開頭,寫著:“活著沒希望,別找我們了。”
警方迫不及待地將整個遺書看完,看完之后,在場所有人都驚愕得說不出話來,原來這兩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跳樓的原因竟然如此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