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小說,請勿與現實關聯。
阮美林站在村口,手中的行李箱重重砸在地上。
七年了,她省吃儉用攢下的80萬元,一分不少地寄回了這個小村莊。她以為父母早就過上了好日子,以為家里早就建起了新房子。
可眼前的一切,卻讓她徹底懵了。
"美林?你怎么回來了?"村口小賣部的老板娘神色慌張地迎了上來,你家里人知道你回來嗎?
什么叫知道不知道?這不是她的家嗎?那80萬元到底去了哪里?
01
七年前,阮美林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嫁到了深圳。那時的她只有25歲,拖著一個破舊的行李箱,里面裝著她在越南的全部家當。
李建華在機場接她的時候,她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個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中國男人,比照片上看起來要瘦一些,但眼神很溫和。
美林,歡迎來到深圳。李建華用生硬的英語說著,手里舉著一束鮮花。
阮美林緊張地接過花束,用剛學會的中文說:謝謝李先生。
叫我建華就行。李建華笑了笑,你的中文說得不錯。
其實阮美林的中文還很差,但她已經在越南的語言學校學了半年。她知道,要想在中國生活下去,語言是第一關。
李建華開著一輛舊的桑塔納,載著她穿過深圳的大街小巷。車窗外是高樓大廈和霓虹燈,跟她在越南農村見過的完全不一樣。
"你家里還好嗎?李建華試探性地問。
"還好。阮美林低頭看著自己的手,就是比較困難。
這是她第一次跟李建華提到家里的情況。父親阮文德今年65歲,身體不太好,患有嚴重的風濕病,一到陰雨天就疼得厲害。母親陳氏蘭60歲,患有高血壓,需要長期吃藥。還有一個弟弟阮文強在河內上大學,學費和生活費都是家里的負擔。
家里的房子是三十年前建的泥瓦房,墻體已經開裂,一到下雨天就漏水。屋頂的瓦片掉了不少,父親年紀大了,爬不上去修。家里唯一的收入就是那幾畝稻田,一年下來也就夠基本生活。
"你放心,來了深圳,我們一起努力,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李建華認真地說。
阮美林點點頭,心里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在深圳站穩腳跟,然后幫助家里改善生活條件。
那天晚上,阮美林躺在李建華為她準備的小房間里,看著天花板上的燈光,想起了家里的油燈。在越南的村子里,電力供應很不穩定,經常停電。每到晚上,一家人就圍坐在油燈旁,父親會講一些年輕時的故事,母親會做些針線活。
"美林,你在中國要好好生活,不要讓我們擔心。這是母親送她出嫁時說的最后一句話。
現在,她要用自己的努力,讓家里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02
婚后的第一個月,阮美林就在李建華工作的電子廠找到了一份質檢員的工作。
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十點下班,月薪4200元。對于剛來深圳的阮美林來說,這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但是工作并不輕松。電子廠的質檢工作需要高度的專注力,一天下來要檢查成千上萬個零件。阮美林的中文還不夠流利,跟同事交流經常出現誤會。
"這個越南妹子,連話都說不清楚,怎么做質檢?有同事在背后議論。
"就是,萬一檢查出問題,她能說明白嗎?
阮美林聽到這些話,心里很難受,但她沒有抱怨。每天下班后,她都會抱著中文書學習到深夜。她知道,只有把中文學好,才能在這里立足。
"美林,你這樣太累了。"李建華心疼地看著妻子疲憊的樣子,"要不你先休息一段時間,適應適應?
不行。阮美林搖搖頭,我要工作,我要賺錢。
李建華不明白妻子為什么這么著急賺錢。他的收入已經夠兩個人生活了,為什么美林還要這么拼命?
直到第一個月發工資的時候,李建華才明白了原因。
建華,我想往家里寄點錢。阮美林拿著剛到手的工資說,我爸媽身體不好,弟弟還在上學
寄多少?
"3000。
李建華愣了一下:?那你自己留多少?
"1200夠了。阮美林說得很輕松,我在這里吃住都不花錢,1200足夠買些生活用品了。
李建華想說什么,但看到妻子堅定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
從那個月開始,阮美林就養成了固定匯款的習慣。每個月發工資的第二天,她就會去銀行匯款。3000元,雷打不動。
她記得第一次匯款的時候,銀行的工作人員問她:小姐,您確定要匯這么多錢嗎?
確定。阮美林點點頭。
這是您一個月的工資吧?您自己留著用不好嗎?
阮美林笑了笑:我爸媽更需要這些錢。
匯款成功后,阮美林立即給家里打電話:爸,我剛匯了元,你們收到了記得告訴我。
電話那頭,父親的聲音有些哽咽:美林,你這孩子你自己在外面也要花錢的。
爸,你別擔心我。你和媽的身體要緊,有錢就去看病,不要舍不得花。
好,好我們會的。
掛了電話,阮美林心里感到一陣溫暖。雖然離家萬里,但她知道自己的錢能讓家里人過得好一點,這就夠了。
03
李建華的同事老王有一次開玩笑說:建華,你老婆可真是個孝女啊。我聽說她每個月都往家里寄錢?
是啊。李建華有些無奈,她說家里條件不好。
可是你想過沒有?她這樣下去,你們倆什么時候能攢下錢買房子?老王壓低聲音說,深圳房價這么貴,你們不攢錢怎么辦?
這個問題李建華不是沒想過。他每個月工資6000,除去房租2000和生活費1500,能攢下2500。美林每個月只留,除去個人開支,根本攢不下什么錢。
按照這個速度,他們要攢夠買房的首付,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晚上回到家,李建華試探性地跟美林談起這個話題。
美林,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將來?
什么意思?阮美林正在廚房洗碗,頭也沒回。
我是說我們也應該為自己攢點錢。比如買房子,或者以后有了孩子
阮美林停下手中的動作,轉過身看著丈夫:建華,你是不是覺得我寄錢給家里不對?
不是不對,就是你也要為我們的小家考慮一下。
我會考慮的。阮美林的聲音有些冷,但是我爸媽養我這么大,現在輪到我照顧他們了。
李建華看出妻子有些生氣,趕緊解釋:我不是反對你照顧父母,我只是覺得量力而行比較好。
我知道量力而行。阮美林重新開始洗碗,我會加班賺更多錢的。
從那以后,阮美林真的開始加班了。除了正常的工作時間,她還會在晚上和周末做一些手工活。附近有個小加工廠,專門招人做手工串珠,按件計酬。
每天晚上,阮美林都會帶著一大袋珠子回家,在客廳里一顆一顆地串。一串手鏈能賺2元,一個晚上能串20-30串。周末的時候,她甚至能串串。
美林,你這樣太辛苦了。李建華心疼地看著妻子,眼睛都紅了。
沒事,我年輕,受得了。阮美林頭也不抬,等攢夠了錢,我就不做了。
攢夠多少錢?
再攢萬。阮美林說,我想給家里蓋個新房子。
李建華聽了這話,心里五味雜陳。他不知道該支持妻子還是該勸阻她。一方面,他覺得美林太孝順了;另一方面,他也擔心這樣下去,他們自己的生活會越來越艱難。
但是看著妻子專注串珠的樣子,李建華最終還是選擇了支持。他默默地坐在一旁,幫妻子整理珠子,有時候也會跟著串幾串。
建華,謝謝你。阮美林看著丈夫,眼中有淚光閃動。
我們是夫妻,不用說謝謝。李建華握住妻子的手,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
04
兩年后,李建華升職成了車間主管,工資漲到了8000。阮美林也因為工作認真負責,被提拔為質檢組長,工資漲到了5500
按道理說,家庭收入增加了,阮美林往家里寄的錢應該也會相應增加。但讓李建華意外的是,妻子依然堅持每個月寄元,多出來的錢她開始攢起來。
美林,你攢這些錢干什么?李建華好奇地問。
以防萬一。萬一家里有什么急事,我總得有錢解決吧?
李建華覺得妻子的想法很有道理,就沒有再多問。
但是阮美林心里其實有更大的計劃。她想攢夠錢,給家里蓋一棟像樣的房子。不要太大,三間房就夠了,父母一間,弟弟一間,還有一間客廳。要用磚頭蓋,不要泥瓦。屋頂要用鐵皮,不要瓦片。
她甚至已經在網上查過了,在他們村子里蓋這樣一棟房子,大概需要15
除了蓋房子,她還想給父母買一些家具。一張舒適的床,一套像樣的桌椅,還有一臺電視機。母親一直想要一臺洗衣機,這樣就不用手洗衣服了。
這些愿望,她都沒有跟李建華說。她怕丈夫會覺得她想得太多,會覺得她不現實。
直到第三年春節,阮美林突然提出要往家里多寄一筆錢。
多少?
"10
李建華差點被茶水嗆到:萬?這么多?
我攢了兩年,加上你給我的一些錢,差不多夠了。阮美林認真地說,我爸前段時間生病住院,花了不少錢。我想多寄點,讓他們看好病。
其實,阮美林的父親確實生病了,但住院費用并不高,只花了多元。她之所以要寄萬,是因為她想讓父母開始蓋房子的計劃。
你確定要寄這么多?李建華還是有些不舍。
阮美林點點頭,建華,我知道你心疼錢,但是我爸媽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我想趁著他們還在的時候,讓他們過幾年好日子。
李建華看著妻子認真的表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好吧,你決定就行。
當天晚上,阮美林給家里打了電話:爸,我明天要給你們匯一筆錢。
電話那頭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后傳來父親激動的聲音:美林,你你哪來這么多錢?
我攢的。阮美林笑了笑,爸,你可以考慮蓋房子了。
蓋房子?父親的聲音有些顫抖,美林,這錢太多了,我們不能要。
爸,這是我的心意。你們辛苦了一輩子,應該住好一點的房子。
可是可是你自己也要用錢啊。
我不用擔心,我和建華在深圳過得很好。爸,你就收下吧,當作是我對你們的感謝。
掛了電話,阮美林心里充滿了期待。她想象著父母收到錢后的高興樣子,想象著新房子建好后的模樣。
05
從那以后,阮美林除了每個月固定的元,每年還會額外寄一筆大額的錢。
第四年,她寄了5萬,說是給弟弟交學費和生活費。
第五年,她寄了8萬,說是給父母看病的錢。
第六年,她寄了萬,說是要給家里買一些家具和電器。
第七年,她又寄了萬,說是要給村里的一些開支。
七年下來,零零總總加起來,竟然有萬之多。
每次匯款,阮美林都會給家里打電話確認。家里人每次都很感激,通話氛圍總是很溫馨。
爸,錢收到了嗎?
收到了收到了,美林,你真是太好了。
身體怎么樣?
"很好,很好,你不要擔心。
"弟弟學習怎么樣?
"很好,他很努力。
每次視頻通話,阮美林都能看到家里人開心的笑容。父親看起來精神不錯,母親也顯得很滿足,弟弟也很陽光。
"爸,你要注意身體。
"知道了,你在深圳工作也要照顧好自己。
"媽,藥按時吃了嗎?
"按時吃了,你寄的錢夠買很多藥呢。
"強強,學習累不累?
"不累,姐姐,多虧了你的支持。
阮美林每次通話都很開心。雖然不能經常回家,但她知道自己的錢讓家里人過得更好了。
直到今年春節后,李建華提出了回越南的建議。
"美林,我們結婚七年了,你一次都沒回過家。今年春節過后,李建華忍不住提起這個話題,你不想念家里人嗎?
阮美林正在看電視,聽到這話,手中的遙控器停了下來。
"想念...當然想念。她的聲音有些哽咽,"我做夢都想回去看看他們。
"那為什么不回去?
"機票太貴了。阮美林找了個理由,來回要好幾千,夠我寄給家里好幾個月的錢了。
李建華覺得這個理由站不住腳:"你現在攢了這么多錢,幾千塊錢機票還是買得起的。
阮美林沉默了一會兒,才說:"我我怕。
"怕什么?
"我怕回去了就不想回來了。阮美林轉過頭看著丈夫,我怕看到家里的樣子,我怕聽到爸媽的話,我怕我怕自己會后悔當初的選擇。
李建華第一次看到妻子這么脆弱的一面。他伸手抱住她,輕聲說:"美林,你不會后悔的。你看,你這些年寄了這么多錢回去,家里的條件肯定改善了很多。你爸媽一定會為你驕傲的。
阮美林在丈夫懷里哭了起來:"可是我已經七年沒見過他們了我怕他們變老了,我怕他們生病了,我怕..."
"別怕,有我呢。李建華輕撫著妻子的后背,要不這樣,我陪你一起回去看看?
阮美林抬起頭,眼里還有淚水:"真的?
"真的。我也想見見岳父岳母,謝謝他們把這么好的女兒嫁給我。
06
確定回越南的日期后,阮美林開始變得興奮起來。她每天晚上都會跟家里視頻通話,跟他們分享回家的計劃。
"爸,我下個月要回家了。
視頻里的阮文德顯得很高興:"真的嗎?美林,你終于要回家了?
"是啊,我想你們了,想回來看看。阮美林笑著說,"這些年我寄回去的錢,都用得怎么樣?
"都用得很好,美林,你真是個孝順的好女兒。阮文德連忙點頭。
"那我回去能看到什么變化嗎?
"當然能看到。阮文德笑著說,你回來就知道了。
"爸,你身體怎么樣?
"很好很好,就等著你回來呢。阮文德說,對了,你路上要小心啊。
"我知道的。我還帶了建華一起回來,他也想見見你們。
"那太好了。
掛了視頻通話,阮美林心里充滿了期待。她想象著回到家鄉的場景,想象著與家人重逢的時刻。
第二天晚上,阮美林又給弟弟打了電話。
"強強,姐姐下個月要回家了。
"太好了姐!弟弟的聲音聽起來很興奮,我們都想死你了。
"我也想你們。這些年我寄給你的學費,學習還順利嗎?
"很順利,姐,多虧了你的幫助。
"那就好。我回去要給你們帶很多禮物。
"姐,你能回來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聽到弟弟的話,阮美林感到很溫暖。她更加期待回家的日子了。
阮美林開始準備回國的行李,給家里人買了很多禮物。給父親買了保健品,給母親買了化妝品,給弟弟買了電子產品。
"建華,我們回去住幾天?
"一個星期吧。李建華說,我也想多陪陪岳父岳母。
"好,我們好好陪陪他們。
美林拖著沉重的行李箱,沿著那條熟悉的泥土路一步步向家走去。
村子里的一切看起來都很熟悉,路邊的樹長高了,有些鄰居家的房子也有了新的變化。
"應該快到了。美林心跳加速,七年了,她終于要見到家人了。
拐過那個熟悉的彎道,美林加快了腳步。
"爸!媽!我回來了!美林大聲喊著,聲音在村子里回蕩。
推開熟悉的院門,美林環顧四周,尋找著家人的身影。
"爸!媽!美林繼續喊著,"我是美林,我回來了!
就在這時,隔壁的王嬸子聽到動靜,從自家院子里走了出來。
"美林?你回來了!王嬸子笑著說。
"王嬸子!美林高興地招手,"是啊,我回來看我爸媽。他們在家嗎?
"他們啊,出去了。王嬸子說,"你先進屋休息一下吧,路上累了吧?
"不累,我精神很好。美林笑著說,"我爸媽去哪里了?什么時候回來?
王嬸子看著美林,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復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