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慧娜的聲音在小院里炸響,驚飛了棲息在屋檐下的麻雀。她死死攥著拳頭,指甲幾乎要嵌進掌心,整個人如遭雷擊般呆立在原地。
鄰居們紛紛探出頭來,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這個五年未歸的女孩。有人竊竊私語,有人指指點點,更多的人則露出了一種她看不懂的復(fù)雜表情。
慧娜的丈夫大強趕緊上前攙扶她,卻被她一把推開。她的眼中燃燒著憤怒的火焰,那是一種被徹底背叛后的絕望與不甘。
五年的青春,五年的等待,五年的付出,竟然換來了這樣的結(jié)果。
那一刻,她終于明白,原來有些真相,比任何噩夢都要殘酷。
01
二零零八年的秋天,邊境小城臨河鎮(zhèn)籠罩在蕭瑟的秋風中。十九歲的金慧娜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望著遠山如黛,心中五味雜陳。
慧娜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nóng)民家庭。父親金泰山是個老實巴交的莊稼漢,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母親樸順姬體弱多病,這些年來大大小小的毛病不斷,家里的積蓄幾乎都花在了給她治病上。
家中還有兩個弟弟,大弟金成洙今年十五歲,小弟金成浩才十二歲,都正是需要花錢上學的年紀。可是連年的歉收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父親經(jīng)常為了幾十塊錢的學費愁得睡不著覺。
慧娜從小就知道家里困難。她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們都說她是上大學的料,可是面對現(xiàn)實,她只能把這些美好的夢想深深埋在心底。初中畢業(yè)后,她就沒有繼續(xù)讀書,而是留在家里幫父母干農(nóng)活,照顧生病的母親。
這天,村里的媒人王大娘找上了門。
"泰山啊,我給慧娜介紹個好人家。"王大娘坐在炕沿上,喝著熱茶,"對方是東北那邊的,人老實,有正經(jīng)買賣,關(guān)鍵是愿意幫助咱們家。"
父親金泰山聽了,眼睛一亮。這些年來,為了給妻子治病,為了供兩個兒子上學,他已經(jīng)借了不少外債。如果女兒能嫁個好人家,不僅她自己有了依靠,說不定還能幫襯一下家里。
"對方什么條件?"泰山小心翼翼地問。
"男方叫李大強,今年三十五歲,在東北春華鎮(zhèn)經(jīng)營著一家小超市。人品沒得說,就是年紀大了點。"王大娘壓低聲音,"最重要的是,他說了,如果慧娜愿意,他每個月都會給家里寄點生活費。"
慧娜站在門外,把這些話聽得一清二楚。她知道,這或許是改變家庭命運的唯一機會。
晚上,一家人圍坐在昏暗的油燈下。父親把白天的事情和盤托出,母親聽了直掉眼淚。
"慧娜啊,媽對不起你。"順姬拉著女兒的手,"要不是媽身體不好,拖累了家里,你也不用..."
"媽,您別這么說。"慧娜握緊母親的手,"我都十九了,是該嫁人的年紀了。"
兩個弟弟默默地坐在一旁,他們雖然年紀小,但也明白姐姐的犧牲意味著什么。
三天后,李大強來到了臨河鎮(zhèn)。
這是一個看起來憨厚樸實的中年男人,個子不高,皮膚黝黑,手上有著常年勞作留下的老繭。他穿著一身并不算新的中山裝,神情有些拘謹,說話時總是不自覺地搓著手。
"慧娜啊,我知道我配不上你。"大強看著眼前這個清秀的女孩,誠懇地說,"但我保證,我會好好對你,也會盡我所能幫助你的家人。"
慧娜仔細打量著這個將要成為自己丈夫的男人。雖然年紀大了些,但眼神清澈,沒有那種讓人討厭的算計。她點了點頭:"我愿意。"
婚禮辦得很簡單。按照當?shù)氐牧曀祝p方家長見了面,交換了禮品,就算是定下了這門親事。大強當場拿出了五千塊錢作為彩禮,這在當時已經(jīng)是一筆不小的數(shù)目了。
臨別時,大強鄭重地對泰山說:"叔叔,從今以后慧娜就是我的家人了。您放心,我不會讓她受委屈的。家里有什么困難,盡管說話。"
看著女兒收拾行李,母親順姬哭得像個淚人。她把慧娜拉到一邊,塞給她一個小布包。
"這是媽這些年攢下的一點錢,你拿著,到了那邊有個急用。"順姬哽咽著說,"到了婆家要懂事,要孝順,不能任性。"
慧娜接過布包,里面只有不到一百塊錢,卻是母親省吃儉用攢下的全部家當。她強忍著眼淚,用力點頭:"媽,您放心,我會經(jīng)常回來看您的。"
02
跨境大巴在顛簸的山路上行駛了整整一天,慧娜才到達了東北的春華鎮(zhèn)。
這是一個不算大的小鎮(zhèn),街道兩旁是低矮的平房,偶爾能看到幾棟三四層的小樓。雖然比起家鄉(xiāng)的臨河鎮(zhèn)要繁華一些,但在慧娜看來,這里依然顯得有些蕭條。
大強的家就在鎮(zhèn)子的主街上,是一間門臉房改成的小超市。樓上是居住的地方,樓下是店鋪。店里的貨物擺放得整整齊齊,雖然品種不多,但看得出主人很用心。
"以后這里就是你的家了。"大強有些緊張地說,"房子不大,條件簡陋,你別嫌棄。"
慧娜環(huán)顧四周,雖然房間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凈。床鋪、桌椅、衣柜等基本家具一應(yīng)俱全,比起家鄉(xiāng)的土房來,這里已經(jīng)算是相當不錯了。
"挺好的。"慧娜真誠地說,"比我想象的要好多了。"
大強聽了這話,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最初的日子里,慧娜需要適應(yīng)很多東西。首先是語言,這里的方言和家鄉(xiāng)完全不同,她經(jīng)常聽不懂當?shù)厝嗽谡f什么。大強很有耐心地教她,一個詞一個詞地糾正她的發(fā)音。
其次是生活習慣的差異。這里的氣候比家鄉(xiāng)要冷得多,飲食習慣也不一樣。慧娜花了很長時間才學會做當?shù)厝藧鄢缘牟恕?/p>
最困難的是人際關(guān)系。作為一個外來的媳婦,鎮(zhèn)上的人對她多少有些好奇和戒備。有些人會在背后議論她,說她是為了錢才嫁給大強的。
但大強的善良讓慧娜感到了溫暖。他從來不會因為慧娜做錯什么事而責怪她,總是耐心地教導(dǎo)和安慰。當有人說閑話時,大強也會堅定地為妻子辯護。
"他們愛說什么就說什么,咱們問心無愧就行。"大強摸著慧娜的頭說,"你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誰也不能看不起你。"
慢慢地,慧娜開始融入這個小鎮(zhèn)的生活。她主動和鄰居們搞好關(guān)系,幫助店里的老顧客記賬,學會了用當?shù)氐姆窖院痛蠹医涣鳌K那趧诤蜕屏贾饾u贏得了大家的認可。
三個月后,慧娜已經(jīng)完全適應(yīng)了新環(huán)境。她不僅能夠熟練地幫助大強經(jīng)營超市,還學會了記賬、進貨、和供貨商討價還價。
更重要的是,她發(fā)現(xiàn)大強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正直善良,對她也是真心實意的好。他會在她生病時整夜不睡地照顧她,會在她想家時默默地陪在她身邊,會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她。
這樣的生活讓慧娜感到踏實和溫暖。但她始終沒有忘記家鄉(xiāng)的父母和弟弟們。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總會想起母親憔悴的面容,想起兩個弟弟渴望上學的眼神,想起父親為了幾十塊錢而愁眉苦臉的樣子。
大強很快察覺到了妻子的心思。一天晚上,他主動提起了這個話題。
"慧娜,你是不是在想家里的事?"大強坐在床沿上,看著正在縫補衣服的妻子。
慧娜手中的針線停了下來,她咬了咬嘴唇,點了點頭。
"我知道你心里裝著家里的事。"大強走過去,輕撫著妻子的肩膀,"咱們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每個月省一省,給家里寄點錢還是可以的。"
聽了這話,慧娜的眼淚瞬間涌了出來。她沒想到大強會這么理解和支持她。
"真的可以嗎?"慧娜抬起頭,眼中充滿了希望。
"當然可以。家里現(xiàn)在的情況怎么樣?需要多少錢?"大強認真地問。
慧娜詳細地告訴了大強家里的情況。母親的病需要長期吃藥,兩個弟弟的學費每學期要幾百塊,家里還欠著外債。粗略算一下,每個月至少需要一千塊錢才能維持基本生活。
"那咱們就每個月寄一千五。"大強想了想說,"多出來的五百塊,讓他們改善改善生活。"
慧娜感動得說不出話來。要知道,超市每個月的凈利潤也就三千多塊錢,寄出一千五就意味著他們自己的生活要更加節(jié)儉。
第二天,大強就陪著慧娜到鎮(zhèn)上的郵局匯了第一筆錢。看著匯款單上的數(shù)字,慧娜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03
從二零零九年開始,慧娜每個月都會按時給家里寄錢。最初是一千五,后來隨著生意越來越好,逐漸增加到兩千、三千。
為了能多寄一些錢回家,慧娜想盡了一切辦法增加收入。
白天,她和大強一起經(jīng)營超市。她發(fā)現(xiàn)當?shù)厝颂貏e喜歡吃腌菜,于是學會了腌制各種蔬菜在店里售賣。她還學會了包餃子、做包子,每天早上四點就起床準備,趕在上班族上班前把熱氣騰騰的早餐擺上柜臺。
晚上超市關(guān)門后,慧娜會在家里做手工活。她從批發(fā)市場買來布料和針線,做一些簡單的手工藝品拿到集市上去賣。雖然每件只能賺幾塊錢,但積少成多,一個月下來也有幾百塊的收入。
周末的時候,鎮(zhèn)上有一家小型加工廠會招臨時工,慧娜總是第一個報名。在那里,她學會了操作縫紉機,幫工廠趕制一些簡單的服裝。工作很累,常常要干到深夜,但每天能有五十到八十塊錢的收入。
大強看到妻子這么辛苦,心里既心疼又敬佩。他也開始想辦法擴大經(jīng)營規(guī)模。
原本的小超市只賣一些日用品和零食,大強開始琢磨著增加一些新的商品種類。他發(fā)現(xiàn)當?shù)厝藢π迈r蔬菜的需求很大,于是聯(lián)系了幾個菜農(nóng),在超市里開辟了一個蔬菜專柜。
后來,他又發(fā)現(xiàn)鎮(zhèn)上缺少賣農(nóng)具和化肥的店鋪,于是又騰出一塊地方經(jīng)營這些商品。雖然這些東西利潤不高,但需求量大,銷售穩(wěn)定。
慧娜的聰明和勤勞讓生意越來越好。她有一種天生的商業(yè)頭腦,能夠敏銳地察覺到顧客的需求。她建議大強在店里增加一些小孩子喜歡的玩具和學習用品,結(jié)果銷量出奇的好。
她還提出可以為一些老顧客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wù),特別是那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和帶小孩的婦女。這項服務(wù)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大大提高了顧客的忠誠度。
最重要的是,慧娜學會了記賬和管理。她把每天的進貨、銷售、利潤都記錄得清清楚楚,幫助大強更好地掌握生意的情況。在她的建議下,他們開始制定月度和年度的經(jīng)營計劃,合理安排資金的使用。
到了二零一零年,小超市的月凈利潤已經(jīng)達到了五千多塊錢。慧娜興奮地給家里寫信,告訴他們可以每個月寄三千塊錢了。
隨著收入的增加,慧娜寄回家的錢也越來越多。她仔細計算過,從二零零九年到二零一一年,她總共寄回了約二十萬。
每次寄錢的時候,慧娜都會在匯款單上寫一些話。有時候是告訴家人要注意身體,有時候是詢問弟弟們的學習情況,有時候是囑咐父母用錢的時候要小心。
家里的回信總是讓慧娜感到欣慰。母親的身體在逐漸好轉(zhuǎn),弟弟們的成績也在不斷提高。父親在信中說,有了慧娜寄回的錢,家里的生活壓力減輕了很多,他們終于不用為基本的生活費用發(fā)愁了。
但有時候,慧娜也會覺得奇怪。按理說,這么多錢寄回去,家里的生活應(yīng)該有明顯的改善才對。可是從家人的信中,她感覺生活水平提高得并不明顯。
"可能是媽媽比較節(jié)儉,把錢都存起來了吧。"慧娜這樣安慰自己,"等存夠了錢,就可以蓋新房子了。"
大強有時候也會有疑慮。"慧娜,你家里的情況真的需要這么多錢嗎?"他有一次忍不住問道。
"我爸媽年紀大了,身體不好,兩個弟弟還要上學,花錢的地方多著呢。"慧娜解釋說,"再說,這也是我應(yīng)該做的。"
大強雖然心中有疑問,但看到妻子的堅持,也就不再多說什么。他知道慧娜是個孝順的女兒,為了家人愿意付出一切。
二零一一年到二零一二年,是夫妻倆事業(yè)發(fā)展最快的時期。他們不僅把超市的規(guī)模擴大了一倍,還開始涉足小規(guī)模的批發(fā)業(yè)務(wù)。
慧娜建議大強和一些外地的供貨商建立直接聯(lián)系,繞過中間商,這樣既能降低進貨成本,又能保證貨物的質(zhì)量。她親自去省城談判,憑借著自己的誠懇和堅持,成功地和幾家大型供貨商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
有了穩(wěn)定的貨源,他們開始向周邊的小商店批發(fā)商品。雖然批發(fā)的利潤比零售要低,但勝在量大,而且資金周轉(zhuǎn)快。
這一年,小超市的年利潤達到了十萬塊錢。慧娜興奮地給家里打電話,告訴他們今年可以多寄一些錢回去。
"媽,今年咱們家的日子應(yīng)該能過得更好一些了。"慧娜在電話里高興地說。
電話那頭的母親聲音有些疲憊:"慧娜啊,媽知道你的心意。你自己在外面也不容易,別太累著了。"
"媽,您放心,我和大強都挺好的。家里有什么需要的,一定要告訴我。"
掛斷電話后,慧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能夠幫助家人改善生活,是她最大的快樂。
04
時光荏苒,轉(zhuǎn)眼間就到了二零一三年。這一年,對慧娜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這是她來到東北的第五個年頭。
五年來,她和大強的感情越來越深厚。大強雖然不善言辭,但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對妻子的愛。他從不過問慧娜寄錢回家的事,總是默默地支持她的決定。
春華鎮(zhèn)的人們也早已接納了這個外來的媳婦。慧娜的勤勞和善良贏得了大家的尊重,許多人都夸大強娶到了一個好妻子。
這一年的夏天,慧娜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和大強一起開一家更大的商店。
經(jīng)過幾年的經(jīng)營,他們已經(jīng)積累了豐富的商業(yè)經(jīng)驗和穩(wěn)定的客戶群。慧娜覺得時機已經(jīng)成熟,可以把生意做得更大一些。
她的想法是在鎮(zhèn)上最繁華的地段租一間更大的門臉,開一家綜合性的商店。除了日用品和食品,還可以增加服裝、家電、農(nóng)具等商品,甚至可以開設(shè)一個小型的農(nóng)產(chǎn)品收購點。
大強起初有些猶豫。畢竟,這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風險也相對較大。但慧娜的信心和決心最終說服了他。
"大強,咱們不能總是原地踏步。"慧娜認真地說,"現(xiàn)在咱們有了經(jīng)驗,也有了一定的資金基礎(chǔ),正是擴大經(jīng)營的好時機。"
經(jīng)過深思熟慮,夫妻倆決定貸款十萬塊錢,加上自己的積蓄,投資開辦新的商店。
新商店的籌備工作非常繁忙。慧娜和大強幾乎每天都要跑各種手續(xù),聯(lián)系貨源,裝修門面。慧娜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執(zhí)行力,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安排得井井有條。
九月份,新商店正式開業(yè)了。開業(yè)當天,慧娜特意給家里打了電話,和家人分享這個好消息。
"媽,我們的新店開業(yè)了,生意特別好。"慧娜在電話里興奮地說,"等到年底,我一定給您寄更多的錢回去。"
母親在電話那頭的聲音卻顯得有些沉重:"慧娜啊,你已經(jīng)寄夠多的了,自己留著點,也要為將來打算。"
"媽,您別擔心,我們現(xiàn)在的生意很好,錢夠用的。"慧娜安慰道,"您和爸爸的身體怎么樣?兩個弟弟的學習呢?"
"都...都挺好的。"母親的聲音有些猶豫,"慧娜,有個事媽想和你說..."
"什么事?"
"算了,沒什么大事。你忙你的吧,家里一切都好。"
電話掛斷后,慧娜總覺得母親的語氣有些不對勁,好像有什么話欲言又止。但她很快就被忙碌的工作分散了注意力。
新商店的生意確實比預(yù)期的要好。由于商品種類齊全,價格公道,服務(wù)周到,很快就積累了大量的固定客戶。
這一年年底,慧娜統(tǒng)計了一下,他們總共寄回家的錢已經(jīng)達到了八十萬。這個數(shù)字讓她自己都感到驚訝。
"八十萬!"慧娜看著自己的記錄本,"沒想到這幾年竟然寄了這么多。"
大強也有些吃驚:"是啊,加起來確實不少。你家里拿這些錢都做什么了?"
慧娜想了想:"應(yīng)該是給媽媽看病,給弟弟們交學費,還有日常的生活費用。剩下的錢,爸爸應(yīng)該存起來蓋房子了吧。"
但慧娜心中其實也有疑慮。按理說,八十萬在她的家鄉(xiāng)已經(jīng)是一筆巨款了,足夠蓋一棟很不錯的新房子,還能剩下不少。但從家人的電話和來信中,她沒有感覺到生活有什么大的改變。
"也許是爸媽比較節(jié)儉,不愿意花錢。"慧娜只能這樣安慰自己。
二零一四年,新商店的經(jīng)營進入了穩(wěn)定期。慧娜和大強的收入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每個月的凈利潤穩(wěn)定在八千到一萬塊錢之間。
這一年,慧娜每個月都給家里寄五千塊錢。她覺得家里收到了這么多錢,生活應(yīng)該有很大的改善了。
但讓她困惑的是,每次和家里通電話,父母的語氣總是有些奇怪。他們對錢的話題總是避而不談,一問到家里的情況就說"都挺好的",但聲音中卻透著一種說不出的疲憊和無奈。
有一次,慧娜在電話里問弟弟成洙的學習情況,父親竟然支支吾吾地說成洙不想讀書了,想出去打工。
"什么?成洙才十九歲,怎么就不讀書了?"慧娜大吃一驚,"家里又不是沒錢交學費。"
"這...這孩子不愛學習,我們也沒辦法。"父親的聲音聽起來很無力。
慧娜感到很奇怪。成洙從小就很聰明,學習成績也不錯,怎么會突然不想讀書了呢?而且家里有錢,為什么要出去打工?
但當她想進一步詢問時,父親卻匆匆掛斷了電話,說有事要忙。
類似的異常情況還有很多。比如,慧娜每次問起家里是否需要什么東西,母親總是說什么都不缺。但從她的語氣中,慧娜能聽出一種勉強和無奈。
還有一次,慧娜在電話里提到想給母親買一些補品寄回去,母親竟然著急地阻止了她:"不用不用,家里什么都有,你別再花錢了。"
這樣的反應(yīng)讓慧娜更加困惑。按理說,收到了女兒的關(guān)心,母親應(yīng)該感到高興才對,為什么反而顯得這么緊張呢?
05
二零一四年的年底,一個意外的消息打破了慧娜平靜的生活。
那天晚上,她正在店里整理賬目,突然接到了家鄉(xiāng)鄰居李嬸的電話。
"慧娜啊,你媽媽病得很重,現(xiàn)在在鎮(zhèn)醫(yī)院里。"李嬸的聲音很急促,"你要是有時間,最好回來看看。"
"什么?媽媽病了?"慧娜嚇了一跳,"怎么會這樣?她之前不是一直在吃藥嗎?"
"具體的情況我也不太清楚,反正病得不輕。"李嬸說,"你爸爸現(xiàn)在整天守在醫(yī)院里,兩個弟弟也請假回來了。"
掛斷電話后,慧娜立即給家里打電話,但一直沒人接。她又打了幾次,都是忙音。
"大強,我媽媽病了,我得回去看看。"慧娜著急地對丈夫說。
"那你趕緊回去吧,家里的事我來照顧。"大強毫不猶豫地說,"需要錢的話,你盡管拿。"
慧娜連夜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就出發(fā)。她取出了所有的積蓄,足足有三萬塊錢,準備帶回家給母親治病用。
第二天一早,慧娜就踏上了回鄉(xiāng)的路。一路上,她心急如焚,不停地祈禱母親能夠平安無事。
經(jīng)過一天的顛簸,慧娜終于回到了闊別五年的家鄉(xiāng)。讓她意外的是,家里竟然空無一人。
慧娜懷著激動的心情推開了家門。
五年來,她辛苦打拼,省吃儉用,陸續(xù)寄回家150萬。她滿懷期待地想看看家里的變化,想象著父母看到她時的驚喜表情。
可是家里靜悄悄的,一個人也沒有。
"媽?爸?"慧娜喊了幾聲,沒有回應(yīng)。
她放下行李,走向里屋尋找家人。剛走到臥室門口,就聽見里面?zhèn)鱽砹烁O窸窣窣的聲音,好像有人在翻找什么東西。
慧娜輕手輕腳地推開門縫往里看,下一秒,她整個人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