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不!這不可能!”
福建一對母女在同一家醫院先后產子,本是兩件喜事,卻因醫院的一項鑒定結果而變得撲朔迷離。
鑒定通知顯示,這兩個孩子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為何會出現如此離奇的結果?
01
小蘭是史玉珍唯一的孩子,自小在母親的庇護下長大,但她心里總想著外面的廣闊天地。
她很聰明,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
二十歲那年,不顧母親的阻攔,她決定外出打工。
這天,史玉珍站在自家小院,眼神穿過院墻,望向遠處連綿的青山,心情十分復雜。
四十二歲的她,本該享受家庭的溫暖,如今卻因小蘭的事憂心忡忡。
“小蘭,你就不能讓我少操點心嗎?”史玉珍輕聲自語,滿是無奈和擔憂。
原來,在外打工時,小蘭遇到了袁軍,一個比她大十二歲,在工廠里小有名氣的男人。
他的體貼讓小蘭很快陷入愛河,史玉珍得知后心急不已。
“小蘭,你怎么能和他在一起?他都能當你爸了!”史玉珍在電話里聲音顫抖。
小蘭卻很堅定:“媽,別擔心,他對我好。”
三年過去,小蘭和袁軍還是在一起。
為了小蘭的未來,史玉珍四處奔走,給小蘭找了一門合適的親事。
“小蘭,聽媽的,回來見見小王,他人好,條件也不錯,你們年齡相當,會幸福的。”史玉珍勸說著,希望女兒能改變主意。
小蘭雖然不情愿,但還是回了家,并在家人的安排下與小王結了婚。
但婚后生活并不如意,小蘭常向母親抱怨:“媽,我和小王性格不合,總吵架,這日子太難了。”
史玉珍聽了心疼,只能安慰:“哪對夫妻不吵架?多處處就好了。”
可沒多久,小蘭又要外出打工,史玉珍心里一緊。
果然,小蘭又回到了袁軍身邊。
“小蘭!你這是要逼瘋我嗎?”史玉珍在電話里幾乎哭出來。
小蘭的聲音平靜而堅決:“媽,對不起,我真的想和他在一起。”
史玉珍聽后,無力地坐在椅子上,淚水默默滑落。
02
2006年冬日,一個寒冷卻特別的日子,小蘭的電話讓史玉珍的生活泛起了波瀾。
“媽,我懷孕了。”
這話一出,史玉珍的心瞬間柔軟,母性的本能讓她毫不猶豫。
“別怕,孩子,我這就去你那。”
史玉珍懷揣著激動與憂慮,踏上了開往女兒所在城市的列車。
路上,她的思緒萬千,回憶起小蘭成長的點點滴滴,從蹣跚學步到如今的準媽媽,這份變化讓她既感慨又欣慰。
到站后,袁軍——那個比小蘭年長許多的男人,早已在站臺等候,笑容溫暖。
“阿姨,辛苦了,我來接您。”他接過行李,細心周到。
家里也準備妥當,溫馨整潔,顯然是特意為史玉珍的到來而收拾的。
廚房里,小蘭正忙著做飯,聽見開門聲,她飛奔而出,滿臉喜悅:“媽,你可算來了!”
說著緊緊抱住史玉珍,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晚餐桌上,袁軍不時為史玉珍和小蘭夾菜,細心詢問口味和身體。
他感激地說:“阿姨,小蘭最近氣色好多了,多虧您。”
小蘭也笑著點頭:“是啊,媽,有你在,我安心多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史玉珍漸漸融入了這個小家庭。
袁軍的體貼入微和小蘭的樂觀堅強,讓她的擔憂一點點消散。
03
在打掃衛生時,史玉珍不慎扭傷了腳踝,疼得直皺眉。
袁軍見狀,趕緊上前:“阿姨,讓我幫您擦點藥,揉揉吧。”
史玉珍臉頰微紅,有些不好意思:“不用,不用,我沒事。”
但袁軍的堅持和真誠最終讓她點了點頭。
藥膏輕觸皮膚,帶來一絲涼意,袁軍的手法既專業又溫柔。
“阿姨,您這腳腫得挺厲害的,得小心。”他邊說邊揉,眼神里滿是關切。
史玉珍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嘆了口氣:“哎,人老了,走路都不利索了。”
袁軍笑了,帶著幾分頑皮:“阿姨,您這話可不對,您看著比我還年輕有活力呢。”
這話讓史玉珍心頭一暖,她偷偷看了袁軍一眼,心想:這小伙子真會說話。
聊著聊著,兩人從小蘭的趣事談到了史玉珍獨自撫養女兒的艱辛。
袁軍聲音低沉:“阿姨,您一個人把小蘭拉扯大,真的很不容易,我很佩服您。”
史玉珍眼眶微濕,聲音哽咽:“當媽的,哪有不辛苦的。只希望她將來能懂我的苦心。”
氣氛漸漸變得微妙,袁軍突然停下手中的動作,眼神深邃。
他緩緩靠近史玉珍,低聲在她耳邊說:“阿姨,你真美。”
史玉珍被這突如其來的告白驚得不知所措,想要推開袁軍,卻動彈不得。
情感在這一刻如潮水般涌出,她閉上了眼,雙手也不由自主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