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貴州黔東南大地上暴雨如注,受持續強降雨和上游來水疊加影響,榕江縣遭遇特大洪水,柳江水位以每小時30厘米的速度瘋漲,車江大壩瞬間變成一片澤國。在這危急時刻,一支來自百公里外的“雷山力量”格外醒目——他們帶著沖鋒艇、鏟車、發電機奔赴前線,用12個晝夜的連續奮戰,在榕江的土地上寫下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生動注腳,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基層干部群眾的責任擔當。
雷山搶險救援隊在開展救援。
聞令而動 星夜馳援
6月24日凌晨,接到搶險指令后,雷山縣委、縣政府迅速響應,立即組織搶險救援力量支援,51名公安干警凌晨四點抵達榕江,78名民兵早晨八點五十抵達榕江,他們成為第一支到達榕江開展搶險救災的公安隊伍和民兵隊伍。6月24日下午,州委、州政府發出馳援榕江號令,雷山縣迅速集結救援力量,再次精挑19名公安干警、22名民兵和70名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按照州級統一指令于6月25日上午奔赴榕江縣。根據現場救援需要,雷山縣于6月26日上午繼續派出70名單位干部和18名市政隊員趕到榕江增援,組建了一支200余人的雷山縣救援隊伍,同時派出鏟車、挖機、垃圾清運車、后勤保障車、醫療保障車等救援機械、車輛共24臺(輛)。
雷山搶險救援隊在開展救援。
“當時洪水已經漫到一樓窗戶,很多老人小孩被困在屋里。”參與首批救援的雷山縣公安局民警楊正軍回憶,“沖鋒艇在激流里顛簸,我們用安全繩綁住身體,一趟趟往高處運人。有位80歲的老奶奶抱著孫子不肯走,說‘家里還有老母雞’,最后是我背著老人,同事捧著雞籠,才算把人安全轉移。”
6月28日,榕江縣遭遇二次洪峰過境,在各個救援隊撤離到安全地帶后,雷山縣召集30名民兵再次投身抗洪,轉移群眾避險。當日夜間,按照羅強副省長指示和指揮部部署,雷山縣救援隊堅持“水退人進,連夜清淤”,組織全體隊員、機械組、保障組等力量通宵達旦,連夜清運垃圾,奮戰至凌晨四點半,在天亮以前將黎榕路沿線路面全部清運干凈。在救援的過程中,雖遭遇道路阻斷、信號不通、環境復雜等多種不利因素,雷山縣救援隊全體隊員始終斗志昂揚,越戰越勇,在洪水中轉移群眾,在烈日下清理垃圾,全力以赴幫助車江一村重建家園。
堅守抗汛 勇挑重擔
6月27日20時至28日15時,雷山縣遭遇強降雨天氣,最大降雨量達297.5mm,導致河流水位迅速上漲,部分區域出現內澇。面對嚴峻汛情,雷山縣迅速啟動防汛Ⅱ級響應。面對老家雷山河流暴漲、山體滑坡、房屋被淹等嚴重汛澇災害,在榕江參加救援工作的隊員們雖得知本縣遭受重創,內心有所些許不安,然而看到眼前受災的榕江群眾亟待援助,又將擔憂深埋心底,全神貫注投入救援,只盼兩地皆能早日渡過難關。
“我們在支援榕江的過程中,聽到雷山也發生了洪災,很擔心家里面親人是否安好,好在看見水位在逐漸下降,還有家鄉兄弟姐妹并肩作戰的身影,心里就放心了許多,既然家鄉無恙,我們都很安心地留在榕江繼續開展救援工作。兩座城的平安,我們共同守護!”雷山縣救援隊隊員金文學堅定地說。
民兵班長王貴平的妻子在電話里哭著說“稻田被沖了”,他只回了句“等我回去再種”。干部吳小燕的父親因山體滑坡受傷住院,她把手機調成語音模式,一邊清淤一邊聽著醫院的最新消息。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抉擇,背后是更深層的精神支撐。
雷山搶險救援隊在開展救援。
在救援過程中,雷山縣救援隊建立起臨時作戰指揮體系,明確由縣委副書記敖德玉任指揮長,由縣委常委、縣人武部部長龍劍和縣政協副主席李勝平任副指揮長,將隊員進行分組,每天根據工作內容下派任務,靈活調度推進,高效地開展垃圾、淤泥的清運工作。
在車江一村,洪水退去后,主干道積淤最深處達80厘米,狹窄的弄堂里淤泥混著枯枝、家具碎片,連三輪車都難以通行。雷山縣救援隊將100名民兵分成8個小分隊,進入車江一村8條巷子用小推車幫群眾清運垃圾,將戶內小道、小街小巷的垃圾清運到大路上,再由干部隊伍配合機械將垃圾裝車運出。這套指揮體系,讓后續的清淤工作效率提升了40%。
經過六天的連續作業,共清理3條街道約6公里、小巷8條約5公里,清理淤泥、雜物約5000噸。7月1日,雷山縣救援隊對負責網格區域的路面進行了清洗,路面煥然一新,家園建設重新燃起了希望。
風雨同舟 向難而行
洪水無情人有情,一場救援行動,讓雷山縣救援隊與車江一村受災群眾的心緊緊相連,牽起了深厚情誼。救援隊的無私奉獻,村民的由衷感謝,讓雙方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我們不辛苦,他們受災太嚴重了,他們太難了,我們應該來幫幫他們。”雷山縣救援隊的市政阿姨許興琦滿心關切地說。
“從6月24號受災以來,他們一直在這里,幫我們清理這些垃圾,晚上又不得睡好,吃也不得吃好,非常感謝他們吶,真的很辛苦了。”榕江縣車江村村民楊利江感動地說。
車江六村的村民賴相杰自發地為雷山縣救援人員送來溫熱的飯菜,很好地保障了隊員們的生活。
雷山搶險救援隊在開展救援。
看到車民小學受災也比較嚴重,學校的操場、過道都填滿了垃圾和污泥,雷山縣救援隊迅速組織隊伍,調動30名黨員干部、民兵和3臺鏟車、4臺清淤車,去幫助車民小學老師們清理校園內的垃圾。經過整個下午的清理,滿是淤泥、塑料袋、斷枝殘葉等的校園已變得井然有序。“你們的到來對我們學校就是雪中送炭,太感謝了!”榕江縣古州鎮車民小學校長蘭彩虹感動地說。
從首批突擊隊星夜出征,到多批次力量持續增援,從應急搶險沖鋒在前,到清淤戰場晝夜奮戰,雷山縣救援隊以頑強的意志、過硬的作風、高效的運轉,與榕江縣群眾心手相連,重建家園,展現出萬眾一心的磅礴力量,生動體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同譜寫著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動人篇章。(圖/文 張勇華、吳雯娟、吳兆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