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建國,我求求你了,開開門吧!”73歲的趙老漢顫抖著聲音,貼著防盜門哭喊著。
門內傳來壓抑的爭論聲和女人的哭泣聲,可門就是不開。
他在門外苦等了三個小時,聲音都哭啞了。
這個高檔小區里,其他鄰居都在好奇地張望著這個衣著樸素的農村老人。
門把手終于慢慢轉動,老漢激動得渾身顫抖,可當門緩緩打開時,他看到的卻讓自己徹底愣住了。
01
趙老漢今年73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村人。
他身材瘦削,滿頭銀發,臉上布滿了歲月的痕跡,那雙深陷的眼窩里透著樸實和善良。
十年前,他的兒子趙建國離開了村子,說是要到市里打工闖蕩。
那時候建國才41歲,正是干勁十足的年紀,身強力壯,手藝也不錯。
臨走時,建國拍著胸脯對老漢說:“爸,我一定會在城里混出個樣子來,到時候接您過去享福。我要讓您住上樓房,過上城里人的生活。”
老漢當時心里既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兒子有上進心,擔心的是怕他在外面受苦。
這些年來,建國偶爾會往家里寄些錢,每次都不多,三百五百的。
電話也是越來越少,從最開始的每月一通,到后來的半年一通,再到現在幾乎不打了。
人更是很少回來,連過年都說忙,已經連續四年沒回家了。
老漢知道兒子現在做裝修包工頭,聽村里出去打工的人說,建國在城里混得還不錯,手下管著十幾個工人。
還聽說孫子趙小明已經25歲了,前不久剛結婚,娶的還是城里人,是個文化人,在辦公室上班。
老漢雖然沒見過孫媳婦,但想象著她一定很漂亮,很有文化,心里也為孫子高興。
老漢獨自在村里生活,本來身體還算硬朗,每天還能下地干點活,自己做飯洗衣服都沒問題。
可這兩年腰疾越來越嚴重,有時候疼得直不起腰來,連洗臉都困難。
尤其是陰天下雨的時候,疼得他整夜整夜睡不著覺,只能坐在床邊熬到天亮。
村里的老人一個個都走了,有的是去世了,有的是跟著兒女進城了。
整個村子現在只剩下七八戶人家,大多數房子都空著,門窗緊閉,雜草叢生。
以前熱鬧的村子現在顯得格外冷清,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最近這段時間,老漢明顯感覺到身體每況愈下,走路都有些不穩了。
就在三天前的夜里,他起床上廁所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重重地摔在地上。
當時疼得他幾乎暈過去,在冰冷的地上躺了兩個多小時才緩過勁來,慢慢爬起來。
那一刻,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真的需要有人照顧了。
如果下次摔得更重,或者出了什么意外,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
02
那天夜里摔倒的經歷,給老漢留下了深深的恐懼。
他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感覺,劇烈的疼痛從腰部傳遍全身,讓他幾乎失去了知覺。
他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疼得冷汗直流,想喊人卻發現周圍靜得可怕。
夜深人靜,連只狗叫聲都沒有,整個村子像死了一樣安靜。
要不是硬撐著一點一點爬起來,真不知道會發生什么。
也許會在地上躺一整夜,也許會因為失溫而出更大的問題。
這個想法讓老漢感到深深的恐懼,他不敢想象如果真的出了意外,會是什么后果。
第二天,鄰居王大娘過來串門,她是村里為數不多還沒搬走的老人。
王大娘看到老漢臉色蒼白,走路也有些不自然,關心地問:“老趙,你這是怎么了?看著臉色不太好啊。”
老漢不好意思說自己摔倒的事,只是說身體有些不舒服。
但王大娘是過來人,一眼就看出了端倪:“你是不是摔了?我看你走路的樣子就不對。”
老漢這才把昨晚的事情說了出來,王大娘聽后很擔心。
她勸道:“老趙,你這樣下去不行啊,一個人在家太危險了。趕緊去城里找建國吧,血濃于水,他再忙也不能不管你。你年紀這么大了,身體又不好,萬一出了什么事,連個知道的人都沒有。”
老漢心里五味雜陳,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他當然想見兒子,這么多年沒見面了,他想看看兒子現在什么樣,是不是還像以前那么孝順。
他也想抱抱那個還沒見過面的孫媳婦,想看看她是不是像村里人說的那么漂亮,那么有文化。
可他又擔心自己會成為兒子的負擔,擔心自己這副老態龍鐘的樣子會讓兒子嫌棄。
畢竟這么多年沒見面,兒子在城里混出了名堂,住著高檔小區,過著體面的生活。
而他只是個農村老頭子,穿著補了又補的舊衣服,說話還帶著濃重的鄉音。
兒子會不會嫌棄他這個土氣的父親?會不會覺得他給自己丟臉?
可現實擺在面前,他確實不能再一個人生活下去了。
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萬一再出什么意外,后果不堪設想。
經過兩天的反復思考,老漢最終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他要去找兒子。
哪怕兒子真的嫌棄他,哪怕最后被拒之門外,他也要試一試。
畢竟,血濃于水,建國是他的兒子,不管怎樣,總不能真的不管他這個老父親。
老漢從床底下摸出一個舊鐵盒子,這是他的“保險箱”,里面裝著這些年攢的錢。
他小心翼翼地打開盒子,里面有一疊零零散散的紙幣,大多是十塊二十塊的小鈔,總共有八百多塊。
這些錢是他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本來想著留著以后看病用,現在看來得派上其他用場了。
他把錢仔細包好,用一塊舊布裹了好幾層,生怕弄丟了。
又收拾了幾件換洗的衣服,都是洗得發白但很干凈的舊衣服,裝進一個舊帆布包里。
臨出門前,他對著家里唯一的一面小鏡子整理了一下自己。
鏡子里的老人頭發花白,臉上皺紋很深,但精神還算不錯。
他仔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雖然都是些舊衣服,但洗得很干凈,熨得也很平整。
他想著,雖然穿得不好,但至少要干凈整齊,不能讓兒子覺得自己太寒酸。
03
老漢坐了四個小時的長途車才到市里,一路上顛簸得他腰疼得厲害。
市里的一切對他來說都是新鮮的,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到處都是人。
他拿著一張十年前建國給家里留下的地址紙條,那張紙條已經發黃了,字跡也有些模糊。
但老漢把它保存得很好,小心翼翼地夾在一本舊筆記本里。
現在拿出來,按照地址去找兒子。
他問了好幾個人才找到那個地方,結果到了才發現,那是一片老舊的出租屋區域。
房子都是那種老式的平房,墻皮斑駁,看起來已經很久沒人住了。
他找到具體的門牌號,敲了敲門,一個陌生的中年女人開了門。
“請問趙建國住這里嗎?”老漢小心翼翼地問。
“趙建國?”女人想了想,“哦,你說那個做裝修的?他早就搬走了,得有好幾年了吧。搬到哪里我也不知道,你問問別人吧。”
老漢心里一沉,這么大的城市,像大海撈針一樣,上哪里去找兒子?
他在附近轉了一圈,問了好幾個人,都說不知道建國搬到哪里去了。
正當他感到絕望的時候,突然想起建國說過自己是做裝修的,也許去建材市場能打聽到消息。
他又花了兩個小時,跑了三個建材市場,終于在第三個市場里有了收獲。
一個賣瓷磚的老板聽到趙建國這個名字,眼睛一亮。
“你是建國的什么人?”老板上下打量著老漢。
“我是他父親。”老漢趕緊說。
“哦,原來是建國的爸爸!”老板笑了,“建國這些年確實混得不錯,手下管著不少工人,承包了好幾個大工程。我跟他做過好幾次生意,人很實在。他現在住在東城區的翠湖花園,那是個高檔小區,房子可貴了。”
老漢仔細記下地址,心里既高興又有些忐忑。
高檔小區,聽起來兒子確實混得不錯,這讓他感到驕傲。
但同時他也有些擔心,自己這副打扮,這身土氣的穿著,進得去那種高檔地方嗎?
老板看出了他的擔心,安慰道:“沒事的,你是去找兒子,又不是做別的。不過那個小區管得挺嚴,你到了門口記得說明情況。”
老漢千謝萬謝,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車才到翠湖花園。
車上他一直在想象兒子現在的樣子,想象著他們父子重逢的場面。
翠湖花園確實是個高檔小區,大門很氣派,保安穿著整齊的制服。
小區里綠化做得很好,到處都是花草樹木,樓房都是十幾層的電梯房,看起來很新很漂亮。
老漢站在小區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人都穿得體面,開著小汽車進進出出。
他突然有些不自信起來,覺得自己和這個地方格格不入。
他低頭看看自己的衣服,雖然洗得很干凈,但確實很舊,和這里的環境相比顯得很寒酸。
正當他猶豫要不要進去的時候,保安看到了他。
保安走過來,態度還算客氣:“老先生,您找誰?”
“我找我兒子,趙建國。”老漢有些緊張地說。
“幾號樓幾單元?”保安問。
老漢愣了一下,他只知道小區名字,不知道具體的樓號單元號。
這讓他有些尷尬,感覺自己像個不速之客。
保安看到他的窘態,嘆了口氣,態度變得更加溫和:“您等等,我幫您查一下。”
保安回到崗亭,在電腦上查了一會兒,然后走出來說:“15號樓,6單元,302室。您看,就是那棟樓。”
他指著遠處一棟高樓說。
老漢千謝萬謝,向那棟樓走去。
樓很高,很新,電梯的按鈕都是他沒見過的樣子,全是電子屏幕。
他研究了半天才搞明白怎么按,心里感嘆城里的東西真是復雜。
在電梯里,他看著鏡面墻上自己的倒影,更加覺得自己和這個地方格格不入。
電梯很快,很安靜,和他印象中的電梯完全不一樣。
他想著,兒子能住在這樣的地方,說明真的很有出息。
04
找到302室,老漢站在門口深深吸了一口氣。
門是那種厚重的防盜門,看起來就很貴,上面還有一個電子門鈴。
老漢從來沒見過這種門鈴,不知道該怎么按,最后還是用手輕輕敲門。
他的心跳得很厲害,十年了,終于要見到兒子了。
他想象著兒子開門時驚喜的表情,想象著他們父子擁抱的場面。
“誰啊?”里面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聲音很清脆,聽起來很年輕。
應該是孫媳婦,老漢心里想著,聲音確實很好聽,一聽就是有文化的人。
“我是趙建國的父親。”老漢有些緊張地說,聲音都有些顫抖。
這是他第一次和孫媳婦說話,雖然隔著門,但他還是很緊張。
門內突然安靜下來,老漢能聽到里面有人在小聲說話,但聽不清具體內容。
他貼著門仔細聽,似乎是女人在跟男人說話,語氣很急切。
過了一會兒,里面傳來更多的聲音,似乎是在爭論什么。
聲音越來越大,老漢能聽出來至少有三個人在說話。
“建國,是我,你爸爸。”老漢又敲了敲門,聲音比剛才大了一些。
他想著也許剛才聲音太小,兒子沒聽清楚。
但爭論聲更加激烈了,老漢能清楚地聽到兒子的聲音,還有女人的哭泣聲。
還有一個年輕男人的聲音,應該是孫子小明。
奇怪的是,雖然他們在爭論,但門就是不開。
老漢心里開始著急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他在門外等了一個多小時,期間偶爾敲敲門,但里面的人就是不開門。
他能感覺到里面確實有人,甚至能聽到走動的腳步聲。
有時候腳步聲很重,像是有人在房間里走來走去。
有時候又傳來東西移動的聲音,但他聽不出來是什么。
最讓他困惑的是,里面明明有人,而且聽到了他的聲音,為什么就是不開門?
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還是兒子真的不想見他?
老漢心里五味雜陳,既擔心又委屈。
最后,里面的聲音漸漸小了,老漢知道再等下去也沒用,只能先離開。
下樓的時候,他心里很難受,不知道為什么兒子不見他。
他想著,也許是時機不對,也許兒子家里有客人,也許明天情況會好一些。
05
老漢在小區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館,要了最便宜的房間。
房間很小,只有一張床和一張桌子,但對老漢來說已經夠了。
他把帆布包放在桌子上,坐在床邊,心里想著白天的事情。
躺在床上,他翻來覆去睡不著,腦子里想的都是兒子不開門的事。
他想起建國小時候的樣子,那時候多懂事啊。
小時候的建國很瘦小,但很勤快,總是幫著家里干活。
割草、喂豬、挑水,什么活都干,從來不嫌累。
對他這個父親也很孝順,每次老漢干活累了,建國總是主動端茶倒水。
有時候老漢生病了,建國會守在床邊照顧,一守就是一整夜。
那時候雖然家里窮,但一家人其樂融融,兒子從來沒有頂撞過他。
可現在怎么連門都不開呢?
十年的城市生活,真的改變了兒子這么多嗎?
還是兒子真的不想見他這個農村老頭子?
老漢越想越難受,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
他想著,也許是自己想多了,也許兒子有什么難處。
是不是家里有客人,不方便見他?
還是孫媳婦不愿意見他這個農村來的公公?
他聽說城里人很講究,也許確實看不起農村人。
可不管怎樣,他都要再試試,不能就這樣放棄。
整個晚上,老漢都沒睡好,一直在想兒子的事。
他想著如果兒子真的不愿意見他,他該怎么辦?
是回村里繼續一個人生活,還是想別的辦法?
可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回村里還能撐多久?
但不管怎樣,他都要先見到兒子,當面問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也許事情沒有他想象的那么糟糕,也許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釋。
06
第二天一大早,老漢就又來到兒子家門口。
昨晚他想了一夜,覺得也許昨天只是時機不對,今天會有不同的結果。
他希望經過一夜的考慮,兒子能夠想通,愿意見他這個老父親。
“建國,是我,你爸爸。”老漢輕輕敲門,聲音比昨天更加溫和。
他不想給兒子太大的壓力,只是希望能見上一面。
這次里面很快有了動靜,他聽到了孫媳婦的聲音。
“爺爺,您等等,我們……”聲音聽起來很焦急,像是想說什么但被打斷了。
“別說話!”這是兒子的聲音,聽起來很痛苦,像是在強忍著什么。
老漢心里一緊,兒子的聲音怎么這么痛苦?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可是爺爺一個人來這么遠,我們總不能……”孫媳婦的聲音有些哽咽,明顯是在為他說話。
老漢心里暖了一下,看來孫媳婦是個好孩子,知道心疼他這個老人。
但隨即兒子的回答讓他更加困惑。
“你不懂!”兒子的聲音更加痛苦了,像是承受著巨大的煎熬。
老漢貼著門聽著里面的對話,心里越來越擔心。
兒媳婦似乎是在為他說話,這讓他感到一絲安慰。
可兒子為什么這么痛苦?為什么一直說“你不懂”?
到底是什么事情讓兒子不敢見他?
是不是兒子在外面惹了什么麻煩?還是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爭論聲越來越激烈,老漢能聽到兒媳婦在哭。
哭聲很壓抑,像是在強忍著,不想讓鄰居聽到。
還有其他人的聲音,應該是孫子小明。
“你總得面對現實。”這是一個年輕男人的聲音,語氣很沉重。
什么“現實”?老漢更加迷惑了。
他們到底在說什么現實?什么事情需要面對?
老漢越聽越著急,恨不得馬上沖進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
但門就是不開,他只能在外面干著急。
07
正當老漢在門外苦等的時候,隔壁的門開了。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女人走出來,她穿著整齊,看起來是準備出門。
她看到老漢坐在門口,臉上帶著明顯的疲憊和焦慮,有些同情地問:“老先生,您是302的家屬嗎?”
“我是建國的父親,從農村來找兒子的。”老漢站起來說,態度很謙卑。
“哦,原來是建國的爸爸。”女人嘆了一口氣,表情變得更加同情,“我是隔壁的鄰居,姓李。”
李女士看了看302的門,壓低聲音說:“這家人最近幾個月經常吵架,聽起來很痛苦的樣子。我們住隔壁,經常能聽到哭聲和爭論聲。”
老漢心里一沉,看來真的出了什么大事。
“他們為什么吵架?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嗎?”老漢急切地問。
“具體的我也不太清楚,但聽起來好像是遇到了什么大困難。”李女士搖搖頭,“有時候大半夜都能聽到哭聲,特別是那個女孩子,經常哭得很傷心。有時候還能聽到男人在嘆氣,聲音很沉重。”
老漢更加擔心了,心里像壓了一塊大石頭。
兒子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為什么會這樣痛苦?
是不是經濟上出了問題?還是家庭關系出了矛盾?
“您在這里等多久了?”李女士關心地問。
“昨天等了一個多小時,今天又來了。”老漢無奈地說,“可他們就是不開門,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這樣不行啊,您年紀這么大了,從這么遠來看兒子,怎么能在門外這樣等著。”李女士看起來很同情,“要不您先回去休息休息,我幫您勸勸他們?”
老漢搖搖頭,眼神很堅定:“不行,我一定要見到我兒子。不管出了什么事,我都要知道。”
李女士看到老漢的堅持,也不再勸說,只是嘆了口氣:“那您多保重身體,別累壞了。”
說完,她就下樓去了,但走的時候還回頭看了看老漢,眼神里滿是同情。
老漢在心里下定決心,今天無論如何都要等到兒子開門。
不管里面發生了什么事,他都要面對。
他是父親,兒子有困難的時候,他不能袖手旁觀。
08
老漢繼續貼著門聽里面的聲音,希望能了解更多情況。
爭論還在繼續,但他只能聽到一些片段,很多話都聽不清楚。
“爺爺一個人多可憐,我們不能這樣。”這是孫媳婦的聲音,她一直在為老漢說話。
老漢心里很感動,這個素未謀面的孫媳婦居然這么善良,這么有孝心。
“我現在這個樣子,怎么見他?”兒子的聲音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像是在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這句話讓老漢更加困惑,什么叫“這個樣子”?
兒子到底怎么了?是生病了嗎?還是出了什么意外?
“爸,你總得面對現實。”孫子又說了一遍這句話,語氣很沉重,像是在勸說什么。
老漢心里越來越急,這個“現實”到底是什么?
為什么每個人都在說要面對現實?
里面的哭聲越來越重,老漢能聽出來,不只是兒媳婦在哭。
連兒子的聲音也帶著哭腔,聽起來很壓抑,很痛苦。
有時候還能聽到重重的嘆息聲,像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最讓老漢困惑的是,里面好像還有其他的聲音。
有時候是東西移動的聲音,有時候是輪子滾動的聲音。
但他聽不出來具體是什么東西,這讓他更加擔心。
“我們總不能讓爺爺一直在外面等著。”孫媳婦的聲音,帶著明顯的哭腔。
“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面對他。”兒子的聲音很猶豫,很痛苦。
老漢忍不住又敲了敲門,聲音比之前更加急切。
“建國,不管發生什么事,你都是我兒子。爸爸不會嫌棄你的,不會怪你的。”
門內突然安靜了,像是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然后傳來了更加壓抑的哭聲,聽起來幾個人都在哭。
老漢心里更加著急了,他們到底怎么了?
09
老漢繼續貼著門聽,但聲音變得很小,像是他們在故意壓低聲音說話。
他只能聽到一些模糊的對話,很多詞語都連不成完整的句子。
“你不懂!”這是兒子最常說的話,聲音里充滿了痛苦和絕望。
每次孫媳婦勸他的時候,他都會說這句話,像是有什么難言之隱。
除了這句話,老漢還能聽到一些斷斷續續的詞語。
“醫院”、“錢”、“工程”、“債”,這些詞語讓老漢心里更加不安。
難道兒子生病了?還是在經濟上遇到了困難?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老漢的腿都站麻了,腰也開始疼了。
可他不敢離開,不敢錯過任何可能見到兒子的機會。
他感覺兒子家里一定出了什么大事,而這件事讓兒子不敢見他。
但不管是什么事,他都要見到兒子,都要幫助兒子。
作為父親,這是他的責任和義務。
10
老漢在門外已經等了三個小時,嗓子都啞了,腿也站得發抖。
但他不愿意放棄,一遍遍地敲門,一遍遍地呼喚兒子的名字。
他靠著門板,用盡全身的力氣喊道:“建國,我求求你了,我不是來要錢的,我就是想見見你。”
他的聲音已經變得嘶啞,但每個字都飽含著深深的感情。
“我知道你有你的難處,但我是你爸爸,我們是一家人。不管發生什么事,我們都要一起面對。”
老漢想起兒子小時候的樣子,想起他們父子相依為命的日子。
“建國,你小時候摔倒了,我扶你起來。現在你遇到困難了,讓爸爸幫你好不好?”
“不管發生什么事,爸爸都不會怪你的,不會嫌棄你的。你永遠都是我的好兒子。”
老漢的話越說越激動,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門內的聲音漸漸小了,老漢以為他們又要像昨天一樣不開門了。
他心里絕望極了,難道真的見不到兒子了嗎?
難道兒子真的不認他這個父親了嗎?
就在他幾乎要放棄的時候,門內突然傳來了沉重的腳步聲。
這次的腳步聲和之前不同,很慢,很重,像是有人下定了很大的決心。
有人在向門口走來,老漢聽到了鑰匙碰撞的聲音。
他激動得渾身顫抖,心跳得像要從胸膛里跳出來。
終于,終于要見到兒子了。
門把手慢慢轉動,發出輕微的聲響,在安靜的樓道里顯得格外清楚。
門縫里透出一絲光亮,然后門開始緩緩打開,一點一點地。
老漢屏住呼吸,眼淚模糊了視線,但他舍不得眨眼。
他想象著兒子成功的樣子,想象著一家人團聚的溫馨場面。
在他的想象中,兒子應該是穿著體面的衣服,臉色紅潤,成功人士的樣子。
房間里應該是裝修得很漂亮,家具嶄新,一家人其樂融融。
可當門完全打開時,他看到的景象卻讓他徹底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