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建國,你真的想清楚了?"
王秀英顫抖著手,將那張泛黃的房產證遞給李建國,"我都65了,你還這么年輕..."
"秀英,我想得很清楚。"
30歲的李建國緊緊握住老人的手,眼中滿含熱淚,"這輩子遇到你,是我最大的福氣。"
那是2011年春天,蘇州城里櫻花盛開的日子。
沒人能想到,這段相差35歲的忘年戀,會成為整個小區最美的愛情故事。
更沒人能料到,十年后王秀英留下的遺囑,會讓所有人淚目.....
01
2011年3月的蘇州,春寒料峭。
李建國背著編織袋,走在陌生的街道上。
他來自農村,為了給重病的母親籌醫藥費,來到這座江南城市打工。
工地上的活計很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
李建國租住在城中村的一間小房子里,月租三百塊,是他能承受的極限。
這天下午,李建國剛從工地回來,渾身都是水泥灰。
經過菜市場時,他看見一個老太太摔倒在地,菜籃子里的青菜撒了一地。
"大娘,您沒事吧?"李建國趕緊跑過去攙扶。
老太太叫王秀英,65歲,退休前在紡織廠工作。
她試圖站起來,卻疼得直咧嘴:"哎呀,這腰..."
"您別動,我背您去醫院。"李建國二話不說,蹲下身子。
"小伙子,這怎么好意思..."
"大娘,您就別客氣了。"
王秀英看著這個滿臉樸實的年輕人,心里涌起一陣暖流。
她的老伴十年前就去世了,子女都在外地,平時一個人生活,很少有人對她這么關心。
到了醫院,檢查結果是輕微扭傷,沒什么大礙。醫生開了些跌打損傷的藥,囑咐回家好好休息。
"小伙子,真是麻煩你了。"王秀英從包里掏出一百塊錢,"這是醫藥費,還有車費..."
"大娘,這錢我不能要。"李建國連連擺手,"舉手之勞,應該的。"
王秀英堅持要給,李建國怎么都不收。兩人在醫院門口推搡了半天,引得路人側目。
"那你就送我回家吧,我一個人走路不方便。"王秀英退而求其次。
李建國點點頭,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王秀英。走了十多分鐘,到了一個老式小區。
"就是這棟樓,三樓。"王秀英指著一棟六層的老房子。
沒有電梯,李建國一步一步攙著王秀英爬樓梯。
到了三樓,王秀英氣喘吁吁:"小伙子,進來坐坐吧,我給你倒杯水。"
"不用了大娘,您好好休息。"李建國說完就要走。
"等等。"王秀英叫住他,打量著他滿身的水泥灰,"你是做建筑的?"
"嗯,在東邊那個工地干活。"
"一個人來蘇州的?"
李建國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家里條件不好,出來掙點錢。"
王秀英心里一動。她自己一個人住這么大的房子,也挺冷清的。
再看看眼前這個憨厚的小伙子,想起自己剛才摔倒時,路過的人那么多,只有他停下來幫忙。
"小伙子,你住哪里?"
"城中村那邊租了個小房間。"
"一個月多少錢?"
"三百。"
王秀英想了想:"我家有個雜物間,平時放些舊家具。如果你不嫌棄,可以收拾出來住。房租就算一百塊,你看怎么樣?"
李建國愣住了:"大娘,這...這不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我一個老太太住這么大房子也浪費,你來了我還有個伴。"
王秀英認真地說,"再說,今天要不是你幫忙,我還不知道要在地上躺多久呢。"
李建國猶豫了一下。一百塊的房租確實誘人,每個月能省下兩百塊給母親買藥。
"那...那我先看看房間?"
王秀英帶他到陽臺旁邊的一個小房間。雖然堆了些雜物,但收拾一下還是能住人的。房間不大,但有窗戶,采光不錯。
"小伙子,你覺得怎么樣?"
李建國點點頭:"行,謝謝大娘。我叫李建國,河南人。"
"我叫王秀英,蘇州本地人。建國是個好名字,一聽就是個踏實的孩子。"
就這樣,李建國搬進了王秀英的家。
02
李建國很快收拾好了那個小房間。
他把從老家帶來的幾件衣服疊得整整齊齊,放在一個紙箱子里。
床是王秀英給他找的一張折疊床,鋪上從工地撿來的舊被褥,就是他全部的家當了。
"建國,吃飯了。"王秀英在外面喊。
"大娘,我自己隨便對付點就行。"李建國不好意思出去。
"什么隨便對付,我一個人也是做,兩個人也是做。快出來吃飯。"
餐桌上擺著三菜一湯,都是家常菜,但對李建國來說已經很豐盛了。
"大娘,您對我太好了。"李建國低頭扒飯,"房租我明天就給您。"
"不急,等你發工資再說。"
王秀英給他夾菜,"多吃點,你們干體力活的,要有力氣。"
"大娘,您別給我夾菜,我自己來就行。"
"沒事,你就當我是你親大娘。"王秀英笑瞇瞇地說,"我看你這孩子面善,不像壞人。"
李建國心里暖暖的。從小到大,除了母親,很少有人對他這么好。
吃完飯,李建國主動收拾碗筷。王秀英攔住他:"你上了一天班夠累的,這些我來就行。"
"大娘,我來吧。家里活我從小就干慣了。"
兩人推讓了一陣,最后決定一起收拾。
洗碗的時候,王秀英問:"建國,你家里還有什么人?"
"就我和我媽。我爸去得早,我媽一個人把我拉扯大。"
李建國說到這里,聲音有些哽咽,"現在我媽病了,需要錢治病,我才出來打工的。"
"你媽什么病?"
"腎病,需要長期吃藥。醫生說如果病情惡化,可能要做透析。"
王秀英心里一酸。她想起自己的兒子,從大學畢業就在上海工作,一年到頭也就春節回來一趟。女兒嫁到南京,也很少回來。
"建國,你是個孝順孩子。"王秀英拍拍他的肩膀,"有困難就說,大娘能幫的一定幫。"
"謝謝大娘。"李建國眼眶紅了,"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的。"
從那天起,兩人開始了同屋而居的生活。
李建國每天天不亮就出門上班,晚上六點多回來。
王秀英退休在家,平時買買菜,看看電視,日子過得很悠閑。
有了李建國這個"鄰居",王秀英的生活變得有意思多了。
"建國,你看這個電視劇,演得真好。"
李建國剛洗完澡出來,頭發還滴著水:"大娘,您喜歡看這種電視劇啊?"
"可好看了,這個女子多聰明,在宮里斗心眼。"王秀英拍拍沙發,"你也坐下看看。"
李建國不好意思地坐在沙發邊上,和王秀英一起看電視。
"這個皇帝怎么這么花心,這么多女人。"李建國看得直搖頭。
"男人都這樣,有錢有勢就變壞。"王秀英嘆了口氣,"還是像你這樣的實在。"
李建國臉紅了:"大娘,我就是個農村來的,沒見過什么世面。"
"見世面有什么用?關鍵是人要善良。"
王秀英認真地說,"我活了這么大歲數,見過的人多了。像你這樣好心腸的,不多見。"
周末的時候,李建國不用上班。王秀英就帶他去菜市場買菜。
"大娘,這青菜怎么這么貴?三塊錢一斤。"李建國看著菜價牌。
"春天的青菜都貴,過陣子就便宜了。"王秀英挑了幾顆嫩的,"買點好的,營養足。"
"大娘,您別總想著我,隨便買點就行。"
"我們現在是一家人,不分彼此。"
一家人。這三個字讓李建國心里一暖。從小到大,他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家的溫暖。
菜市場的人都認識王秀英,看見她身邊多了個年輕人,忍不住好奇。
"秀英,這是你家親戚?"賣菜的大姐問。
"是我家住戶,小伙子人很好。"王秀英大方地介紹。
"年輕人長得挺精神的。"
李建國不好意思地點點頭,站在王秀英身后不說話。
回家的路上,王秀英突然說:"建國,你有女朋友嗎?"
李建國臉刷地紅了:"沒...沒有。"
"為什么?是不是家里條件不好,人家看不上?"
"也不是..."李建國支支吾吾,"就是沒遇到合適的。"
"你這么好的小伙子,一定能找到好姑娘的。"
王秀英安慰道,"等你在蘇州站穩腳跟,我幫你留意留意。"
李建國心里五味雜陳。他今年已經30歲了,同村的人都結婚生子了,他還是光棍一條。
主要是家里窮,母親又有病,哪個姑娘愿意跟著受苦?
"大娘,我這種情況,恐怕很難找到媳婦了。"
"胡說,你這么好的人,一定有人懂得珍惜。"
王秀英堅定地說,"緣分這東西,早晚會來的。"
03
李建國住進王秀英家已經兩個月了。兩人的關系越來越像真正的家人,鄰居們也開始議論紛紛。
這天早上,王秀英去樓下倒垃圾,碰到了隔壁的張大娘。
"秀英,你家那個小伙子還住著呢?"張大娘壓低聲音問。
"嗯,住著呢。"王秀英點點頭。
"你可要小心點,現在的年輕人心眼多著呢。"
張大娘一臉擔憂,"你一個老太太,家里有房有錢的,別被人騙了。"
"建國不是那種人。"王秀英皺眉,"他人很好的。"
"人心隔肚皮,你怎么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張大娘繼續說,"我聽說他還沒結婚,一個三十歲的男人,住到你家里,圖什么?"
王秀英聽了很不高興:"張大娘,你別胡說八道。建國是好孩子,不是你想的那樣。"
"我這是為你好,你可別不識好人心。"張大娘撇撇嘴,"等著看吧,指不定哪天你的房子就成別人的了。"
王秀英氣得臉色發白,拎著垃圾袋轉身就走。
這樣的閑話越來越多。小區里的大爺大娘們聚在一起,總要議論幾句王秀英家的事。
"那個小伙子每天早出晚歸的,看著倒是挺老實。"
"老實個屁,現在的年輕人都精著呢。"
"秀英也是糊涂,怎么能讓一個外人住到家里?"
"人家兒女都在外地,孤單著呢,找個人做伴也正常。"
"作伴是作伴,但這個年齡差距太大了,不合適。"
這些話傳到王秀英耳朵里,讓她心情很不好。李建國看出了她的變化。
"大娘,您怎么了?最近總是不開心。"
"沒什么,就是有些累。"王秀英勉強笑笑。
"大娘,您是不是因為我的事情被人說閑話了?"
李建國敏感地察覺到了什么,"要不我還是搬走吧,免得影響您的名聲。"
"你搬什么搬?"王秀英急了,"我王秀英做事向來光明正大,怕什么閑話?"
"可是..."
"沒有可是。"王秀英打斷他,"你是我請來住的,誰愛說什么說什么去。"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王秀英去開門,門外站著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穿著西裝,頭發梳得很整齊。
"姑姑。"男人喊道。
"志明?你怎么來了?"王秀英很驚訝。
來人是王秀英的侄子王志明,平時很少登門。
"我聽說您家里住了個外人,過來看看。"王志明說著,目光已經搜尋著屋里的情況。
"什么外人,是我的房客。"王秀英讓他進屋。
王志明看到客廳里坐著的李建國,眼神立刻變得犀利起來:"就是他?"
"對,這是李建國,建國,這是我侄子王志明。"王秀英介紹道。
李建國趕緊站起來:"您好。"
王志明冷冷地點點頭,沒有和李建國握手。
"姑姑,我們到房間里說話。"王志明拉著王秀英進了臥室。
"姑姑,您怎么能讓一個陌生人住到家里?"
王志明壓低聲音,但語氣很嚴厲,"您知不知道現在外面都在傳什么?"
"傳什么?"
"都說您老糊涂了,被人騙了。"王志明指著門外,"那個人什么來歷您清楚嗎?"
"建國是個好孩子,我了解他。"
"您了解什么?他就是個打工的,說不定還有案底呢。"
王志明越說越激動,"姑姑,您一個人住這么大房子,還有存款,他住進來不就是圖您這些嗎?"
"志明,你想多了。"王秀英搖頭,"建國不是那種人。"
"姑姑,您太天真了。"
王志明苦口婆心,"現在這種專門騙老人的案子多著呢。他們先裝好人,取得信任,然后慢慢下手。"
王秀英聽得心煩:"你說夠了沒有?"
"姑姑,我是為您好啊。"王志明抓住她的手,"您把他趕走吧,不然遲早要出事的。"
"我不會趕他走的。"王秀英態度堅決,"建國住在這里,我很安心。"
"姑姑..."
"好了,別說了。"王秀英打開房門,"你要是沒別的事,就回去吧。"
王志明見說不通王秀英,只好離開。但臨走時,他惡狠狠地瞪了李建國一眼。
送走王志明后,王秀英回到客廳,發現李建國正在收拾東西。
"建國,你這是干什么?"
"大娘,我還是搬走吧。"李建國苦笑,"我看您侄子很不喜歡我,我留在這里只會給您添麻煩。"
"你敢搬走試試?"王秀英急了,"我告訴你,這是我的家,我說了算。志明管不著我的事。"
"可是..."
"沒有可是。"王秀英坐下來,認真地看著李建國,"建國,你告訴我實話,你住在這里,是不是圖我什么?"
李建國愣住了,然后苦笑:"大娘,我要是圖您什么,早就動手了。您這么信任我,把房門鑰匙都給我了,我要是想做什么壞事,還不容易?"
王秀英點點頭:"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你別聽那些閑話,我心里清楚著呢。"
"大娘..."李建國眼眶紅了,"您對我這么好,我真不知道怎么報答您。"
"傻孩子,我們是一家人,說什么報答不報答的。"
04
五月份的一個晚上,李建國接到老家的電話。
"建國,快回來吧,你媽不行了。"電話里傳來鄰居大嬸哽咽的聲音。
李建國手里的筷子掉在地上,臉色瞬間變得慘白:"我媽怎么了?"
"今天下午突然昏倒了,現在在縣醫院搶救。醫生說...說讓你們準備后事吧。"
李建國感覺天塌了。他顫抖著手掛掉電話,眼淚止不住地流。
"建國,怎么了?"王秀英看到他的樣子,趕緊過來扶住他。
"我媽...我媽不行了。"李建國哽咽著說,"我要馬上回去。"
"別急,別急。"王秀英也急了,"醫院怎么說的?"
李建國把情況說了一遍。王秀英聽完,立刻做決定:"你趕緊收拾東西,我們一起回去。"
"大娘,您不用跟我去..."
"廢話,你媽就是我媽。"王秀英已經開始收拾東西,"現在去車站還有車嗎?"
"晚上九點有一趟,但是..."李建國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但是我沒錢買票。"李建國羞愧地低下頭,"這個月的工資還沒發。"
王秀英二話不說,從臥室拿出一個布包,里面裝著現金:"這里有五千塊,拿著。"
"大娘,這太多了,我不能要。"
"這時候還說這些做什么?"王秀英把錢塞到他手里,"救人要緊。"
兩人匆匆趕到火車站。王秀英堅持要跟李建國一起回河南,李建國怎么勸都不聽。
"大娘,您年紀大了,坐這么久的火車身體受不了。"
"我身體好著呢,別擔心我。"王秀英拉著他進候車室,"現在最重要的是你媽。"
火車上,李建國一直沉默不語,眼神里滿是焦慮。
王秀英坐在他旁邊,不時地安慰他:"建國,別擔心,你媽吉人自有天相。"
"大娘,要是我媽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想活了。"李建國聲音顫抖。
"胡說什么?"
王秀英拍拍他的手,"你媽養你這么大不容易,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你好好生活。"
"可是我什么都沒給她,連病都治不好。"李建國自責地說,"我真是個不孝子。"
"你能出來打工掙錢給她治病,已經很孝順了。"
王秀英眼眶也紅了,"我要是有你這樣的兒子,做夢都會笑醒。"
火車行駛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到達河南。李建國帶著王秀英直奔縣醫院。
病房里,李建國的母親李大娘躺在床上,臉色蒼白如紙,身上插著各種管子。
"媽..."李建國跪在床邊,緊緊握住母親的手。
李大娘緩緩睜開眼睛,看到兒子回來了,眼中閃過一絲光亮:"建國...你回來了..."
"媽,我回來了,您別怕。"李建國泣不成聲。
李大娘的目光轉向王秀英,疑惑地問:"這位是..."
"媽,這是王大娘,她對我很好,像親媽一樣。"李建國介紹道。
王秀英走到床邊,握住李大娘的手:"大妹子,你要堅強,建國需要你。"
李大娘看著王秀英,眼中滿是感激:"謝謝您...照顧我家建國..."
"別說這些,我們是一家人。"王秀英輕撫著她的手,"你好好養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醫生把李建國叫到走廊里談話。
"病人的腎功能已經嚴重衰竭,必須馬上做透析,否則很危險。"
醫生說,"但是透析的費用不便宜,一次要一千多,而且要定期做。"
"醫生,只要能救我媽,多少錢我都愿意出。"李建國說。
"問題是你們要先交押金,至少兩萬塊。"
兩萬塊,對李建國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他在蘇州打工,一個月工資才三千塊,要攢很久才能有兩萬。
王秀英聽到了他們的對話,走過來對醫生說:"醫生,錢的事不用擔心,我來出。"
"大娘..."李建國急了。
"別說話。"王秀英制止他,對醫生說,"請馬上安排手術,錢我去交。"
就這樣,王秀英毫不猶豫地拿出自己的積蓄,為李建國的母親交了醫藥費。
透析手術進行了四個小時,李大娘終于脫離了危險。
當醫生宣布手術成功時,李建國和王秀英都松了一口氣。
在醫院陪護的幾天里,王秀英和李大娘相處得很好。兩個年齡相仿的女人,很快就聊得很投機。
"大娘,建國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就是命苦。"李大娘拉著王秀英的手,"他爸去得早,我一個人帶大他不容易。"
"建國確實是個好孩子,孝順懂事。"王秀英點頭,"我沒有兒子,建國就像我親兒子一樣。"
"您這么照顧他,我這心里..."李大娘眼圈紅了,"我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
"大妹子,別說這些。"王秀英握緊她的手,"我們是一家人,應該的。"
李建國在一旁聽著兩人的對話,心里五味雜陳。
他從來沒想過,會有人對他這么好,甚至為了他不惜花費自己的積蓄。
一周后,李大娘的病情穩定了。醫生說可以出院,但要定期來做透析。
回家的路上,李大娘拉住王秀英的手:"王大娘,建國把您當媽,我也把您當親姐姐。以后有什么事,您盡管開口。"
"好,我們就是親姐妹。"王秀英笑著說。
李建國看著兩個對他最重要的女人相處得如此融洽,心里既感動又愧疚。感動的是她們的真心,愧疚的是自己給王秀英添了這么多麻煩。
在老家住了半個月,確認李大娘的身體恢復得不錯后,李建國和王秀英才回蘇州。
臨走時,李大娘拉住王秀英的手,流著淚說:"王大姐,建國就托付給您了。他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對的地方,您只管說他。"
"大妹子,你放心,我會照顧好建國的。"王秀英也哭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我們會經常回來看你的。"
05
回到蘇州后,李建國的心情很復雜。王秀英為了救他母親,幾乎花光了自己的積蓄。這讓他既感激又愧疚。
"大娘,您為我們花了那么多錢,我一輩子都還不清。"李建國紅著眼睛說。
"傻孩子,說什么還不還的。"王秀英坐在沙發上,拍拍身邊的位置,"過來坐。"
李建國坐到王秀英身邊,低著頭不說話。
"建國,你告訴我,你心里是不是把我當成了負擔?"王秀英的聲音很輕,但李建國聽得心頭一震。
"大娘,我沒有..."
"你有。"王秀英打斷他,"從醫院回來后,你就一直躲著我,連話都不敢跟我好好說。"
李建國抬起頭,看到王秀英眼中的失落,心里更加難受:"大娘,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覺得,我給您添了太多麻煩。"
"建國,我問你,你覺得我們現在是什么關系?"
"您是我的恩人,我永遠都會記住您的好。"
王秀英苦笑:"恩人?我不想做你的恩人。"
李建國愣住了:"那您想..."
"我想做你的家人。"王秀英認真地看著他,"真正的家人。"
這句話像一道閃電,擊中了李建國的心。
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比他大35歲的女人,會對他產生超越年齡的感情。
"大娘,您別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