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醫院的走廊里彌漫著消毒水的味道。
李明軒顫抖著手握著銀行卡,看著ATM機上顯示的余額,眼中閃過一絲不敢置信。
三十年來,他和妻子陳夢瑤一直實行AA制,各自管理自己的財產,從未過問對方的積蓄。
如今他身患重病,急需大筆醫療費,卻發現自己的存款遠遠不夠。
而就在三個月前,妻子陳夢瑤剛剛戰勝了癌癥,卻做出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決定。
他想起妻子那天冷漠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寒意。
01
1993年的春天,李明軒和陳夢瑤在朋友的婚禮上相識。
那時的陳夢瑤穿著一件淡藍色的連衣裙,長發披肩,笑容如春風般溫暖。她剛從師范學院畢業,在一所小學當老師,溫柔知性的氣質讓李明軒一見傾心。
李明軒則是剛參加工作的公務員,雖然收入不高,但工作穩定,為人踏實。
"你好,我是李明軒。"他鼓足勇氣走向她。
"你好,我是陳夢瑤。"她的聲音如銀鈴般清脆。
兩人很快墜入愛河,經過一年的戀愛,他們決定結婚。
就在準備婚禮的時候,陳夢瑤提出了一個讓李明軒意外的要求。
"明軒,我們結婚后,財務方面能不能AA制?"陳夢瑤坐在他的對面,神情有些緊張。
"AA制?"李明軒愣了一下,"為什么?"
陳夢瑤低頭擺弄著手中的茶杯,"我父母離婚就是因為錢的問題,我不希望我們將來也因為這個爭吵。各自管理自己的收入,這樣更清楚,也更公平。"
李明軒看著她略顯局促的模樣,心中涌起一股憐惜,"好,我同意。"
他以為這只是她的小心思,沒想到這個決定會影響他們整整三十年的婚姻。
婚后,他們嚴格按照AA制執行。房租、水電費、買菜錢,全部平攤。甚至連出去吃飯,都是各付各的。
起初,李明軒覺得這樣挺好的,至少不會因為錢的問題產生矛盾。
陳夢瑤更是將這個制度執行得一絲不茍,她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本子,記錄每一筆共同開銷,每個月月底都要和李明軒算賬。
"這個月的電費是180塊,水費是45塊,買菜一共花了680塊..."她拿著小本子,像個會計一樣認真地計算著。
李明軒有時候會開玩笑說:"夢瑤,你這樣搞得我們像室友一樣。"
陳夢瑤卻很認真地回答:"感情是感情,錢是錢,分清楚了才不會有矛盾。"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生活模式成了他們的日常。
李明軒在政府部門工作,收入雖然不高但很穩定。陳夢瑤則在教書之余,還做一些家教兼職,收入比李明軒還要高一些。
他們各自管理自己的錢,從不過問對方的存款和開銷,這種模式讓他們的婚姻看起來很和諧,很少因為錢的問題爭吵。
但是,這種和諧的背后,也隱藏著一些微妙的變化。
02
2005年,房地產市場開始升溫,身邊的朋友們紛紛買房投資。
陳夢瑤坐在客廳里,手里拿著一份報紙,上面刊登著各種樓盤的廣告。
"明軒,你看這個學區房,現在才8000一平,將來肯定會漲。"她指著報紙上的一個廣告說。
李明軒正在看電視,頭也不抬地說:"買房子要花不少錢,我們現在的積蓄還不夠。"
"我有錢。"陳夢瑤的話讓李明軒愣了一下。
"你有多少錢?"
"足夠買一套房子了。"陳夢瑤的回答很模糊。
李明軒這才意識到,他們AA制這么多年,他竟然不知道妻子到底有多少積蓄。
"那你買吧,我支持你。"他說。
陳夢瑤看了他一眼,"我買的話,就寫我的名字。"
李明軒點點頭,"當然,你出錢,寫你的名字是應該的。"
就這樣,陳夢瑤買下了他們的第一套房子,一套位于市中心的學區房。
幾個月后,她又買了第二套,然后是第三套、第四套...
李明軒驚訝地發現,妻子的投資眼光很準,每次都能選到升值潛力大的房子。
"夢瑤,你怎么這么有投資頭腦?"他忍不住問。
陳夢瑤正在研究新的樓盤資料,頭也不抬地說:"我弟弟在做房地產,他給我推薦的。"
李明軒這才知道,原來陳夢瑤的弟弟陳志強在房地產公司工作,專門負責市場分析。
"那你們經常聯系嗎?"
"當然,他是我唯一的弟弟。"陳夢瑤的語氣里帶著一絲驕傲。
李明軒心中有些不是滋味,他發現自己對妻子的了解竟然這么少。
隨著房價的不斷上漲,陳夢瑤的投資越來越成功。她不僅買了更多的房子,還開始涉足其他投資領域。
而李明軒依然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收入微薄,除了維持日常開銷外,幾乎沒有什么積蓄。
這種差距讓他開始感到一些微妙的壓力。
有時候,朋友們聚會時會羨慕地對他說:"明軒,你老婆真有本事,現在光房子就值好幾百萬了吧?"
李明軒只能尷尬地笑笑,"那都是她的。"
朋友們都以為他在開玩笑,誰能想到,夫妻倆竟然真的分得這么清楚。
03
2015年,李明軒的父親突然中風住院。
醫生說需要做手術,費用大概需要二十萬。
李明軒看著自己銀行卡里的余額,只有五萬塊錢,根本不夠。
他站在醫院的走廊里,心急如焚。
"夢瑤,我爸的手術費還差十五萬,你能先借給我嗎?"他撥通了陳夢瑤的電話。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明軒,我們說好的AA制,你父親的醫療費應該由你來承擔。"
"可是我沒有那么多錢。"李明軒的聲音有些哽咽。
"你可以去借啊,或者賣掉你的車。"陳夢瑤的語氣很平靜。
李明軒愣住了,他沒想到妻子會這么冷漠。
"夢瑤,我們是夫妻,我爸也是你的公公啊。"
"我知道,但是我們當初說好的,各自負責自己的事情。我的錢都投在房子上了,沒有現金。"
李明軒聽出了她語氣中的堅決,知道再說也沒用。
他最終賣掉了自己的車,又向朋友借了一些錢,才湊夠了手術費。
父親的手術很成功,但這件事在李明軒心中留下了一道傷疤。
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婚姻,發現這種AA制的背后,藏著的是兩顆越來越疏遠的心。
晚上,他們躺在床上,李明軒忍不住說:"夢瑤,我們這樣下去,還像夫妻嗎?"
陳夢瑤背對著他,聲音淡淡的:"怎么不像?我們住在一起,睡在一起,這不是夫妻嗎?"
"可是我們連錢都分得這么清楚,遇到困難也不能互相幫助。"
"當初是你同意的。"陳夢瑤翻過身看著他,"而且這樣不是很好嗎?誰也不欠誰的。"
李明軒看著她的眼睛,發現里面沒有了當初的溫暖,只剩下冷漠和計較。
他想起剛結婚時,陳夢瑤說過的話:"感情是感情,錢是錢,分清楚了才不會有矛盾。"
現在看來,分清楚了錢,感情也跟著分清楚了。
從那以后,李明軒對這個家的歸屬感越來越淡。
他們雖然還住在一起,但更像是兩個陌生的室友。
04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爆發,全國都在居家隔離。
李明軒和陳夢瑤被迫待在家里,這是他們結婚這么多年來,第一次有這么長時間的獨處。
但是,這種獨處并沒有讓他們的關系變得更親密,反而讓彼此的距離更加明顯。
陳夢瑤每天都在網上研究投資信息,或者和弟弟陳志強視頻通話,討論房地產市場的變化。
李明軒則在家里處理工作,或者看看書,兩個人很少交流。
有一天,李明軒忍不住問:"夢瑤,你現在有多少套房子了?"
陳夢瑤頭也不抬地說:"五套。"
"五套?"李明軒吃了一驚,"什么時候買的?"
"這幾年陸續買的,都是學區房,現在每套都漲了不少。"陳夢瑤的語氣里帶著得意。
李明軒算了算,按照現在的房價,五套學區房至少值幾千萬。
他突然意識到,妻子已經是個千萬富婆了,而他還是那個月薪幾千的小公務員。
"夢瑤,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的生活水平差距這么大,合適嗎?"他問。
陳夢瑤這才抬起頭看著他,"什么意思?"
"你現在這么有錢,可我們的生活還是這樣普通,你不覺得奇怪嗎?"
"我的錢是投資來的,不是用來花的。"陳夢瑤的回答很直接。
"那你賺這么多錢有什么意義?"
陳夢瑤沉默了一會兒,"為了安全感,為了將來。"
"什么將來?"
"我弟弟說,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多存點錢總是沒錯的。"
李明軒發現,陳夢瑤的每一個決定,似乎都和她弟弟有關。
"你弟弟對你很重要?"
"他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陳夢瑤的話讓李明軒心中一涼。
"那我呢?"
陳夢瑤看了他一眼,"你是我的丈夫。"
"丈夫和最親的人,不應該是同一個人嗎?"
陳夢瑤沒有回答,轉過頭繼續看她的手機。
李明軒坐在沙發上,心中涌起一種前所未有的孤獨感。
他們結婚這么多年,卻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一家人。
05
2022年夏天,陳夢瑤在體檢時發現了乳腺癌。
當醫生告訴她這個消息時,她的第一反應不是恐懼,而是憤怒。
"為什么是我?"她坐在診室里,眼中滿含淚水。
李明軒陪在她身邊,伸手想要安慰她,卻被她推開了。
"別碰我!"她的聲音有些歇斯底里。
醫生說需要盡快手術,然后進行化療。
整個治療過程大概需要半年時間,費用約五十萬。
李明軒看著妻子蒼白的臉,心中涌起一種復雜的情感。
"夢瑤,別擔心,我們一起面對。"他說。
"我們?"陳夢瑤冷笑一聲,"我的病,我的錢,我自己承擔。"
即使在生病的時候,她依然堅持AA制。
李明軒想要分擔一些費用,被她嚴厲地拒絕了。
"我有錢,不需要你。"她說。
整個治療過程中,陳夢瑤表現得異常堅強。
她一個人去做手術,一個人去化療,從來不讓李明軒陪同。
唯一陪伴她的,是她的弟弟陳志強。
陳志強幾乎每天都會來醫院看她,帶來各種營養品和安慰。
"姐,你一定要堅強,我們全家都需要你。"陳志強握著她的手說。
李明軒站在病房門口,看著這一幕,心中涌起一種被排斥的感覺。
他想要關心妻子,但總是被她冷漠地拒絕。
"你回去吧,我不需要你在這里。"陳夢瑤每次都這樣說。
半年后,陳夢瑤的治療結束了,癌癥得到了控制。
醫生說她的康復情況很好,只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
但是,經歷了這場大病,陳夢瑤的性格變得更加冷漠和敏感。
她開始頻繁地和弟弟通電話,討論各種事情。
李明軒感覺自己在這個家里越來越像個外人。
06
2023年春天,陳夢瑤做了一個讓李明軒震驚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