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貴州頻道
黃小桃 楊剛
仲夏時節,步入貴州省開陽縣的阡陌村寨,一幅水如碧,山似黛,稻飄香的生態畫卷正沿著田埂徐徐舒展。
近年來,開陽縣瞄準“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定位目標,將生態環境品質提升作為城市建設、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綠化造林煥新顏 林下經濟“生金”忙
如何構筑綠色生態屏障,釋放“生態紅利”?“加大綠化植樹造林力度,森林撫育是關鍵。”開陽縣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道出其中秘訣。
為打造四季分明、環境宜居的綠色生態,開陽縣近年來圍繞重點區域,通過中幼林撫育、退化林修復和營造人工混交林等措施,優化“林種、森林、林齡”三大結構,增強森林固碳、涵養水源等生態功能,不斷刷新綠水青山“新顏值”。
開陽的生態環境。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開陽縣林地面積達152.18萬畝,森林覆蓋率59.48%。立足生態稟賦,林下經濟建設“落地生金”。
走進高寨鄉杠寨國有林場,成片的黃連枝葉舒展,農戶身影點綴林間。拔苗、捆綁、裝筐……動作行如流水,一氣呵成。
眼下,正值中藥材黃連苗銷售的關鍵時期,當地村民池志華不由得加快了手上動作,“以前外出務工不好找活干,現在在‘家門口’打工,每天至少能掙100塊錢,日子真是越過越有奔頭!”
“我們看準林下經濟的發展機遇,在杠寨國有林場流轉了2000畝林地。”貴州乾藏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昌友介紹,在林地劃分培育中藥材育苗區和種植區的基礎上,公司還與貴州中醫藥大學開展研學合作,進行中藥材種植實驗,積極打造產學研基地。
高寨鄉務工群眾在杠寨林場展示黃連苗。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該林地現已種植黃連、黃精、竹節參、淫羊藿等中藥材600余畝,帶動當地100余名群眾實現就業增收。
近年來,開陽縣積極探索林下經濟發展,充分利用林地資源和林蔭空間,推進林下種植、林下養殖等復合經營模式,敲響林下“致富經”。
2024年,開陽縣建有8000畝常態化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帶動林下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現累計建有林下種植基地15個,林下養殖基地8個。
生態賦能 “涼”資源生出“熱”經濟
夏日驕陽似火,熱浪蒸騰。行至南江大峽谷,眼前這座水榭亭臺自成一方清涼天地。放眼望去,不遠處的峭峰絕壁上,三兩攀巖愛好者正足蹬巖縫,徒手攀巖而上。
“我們以‘體育+旅游’為發展定位,結合峽谷地勢地貌,在不破壞生態和景觀的基礎上增設多種體育類拓展項目,吸引體育愛好者關注,提升景區人氣。”南江大峽谷相關負責人介紹。
南江大峽谷。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只是開陽縣生態文旅提質升級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開陽立足山地資源稟賦,錨定高質量戶外運動目的地建設目標,以南江大峽谷、開州湖為核心,圍繞“水陸空”三棲維度構建多元業態體系:
水上槳板、溯溪探險、高空玻璃七彩水滑道等涉水清涼項目,森林派對、林中咖啡、溪流露營等自然休憩項目,猴耳天坑落地“超級大秋千”“高空管軌”等巖壁極限項目……項目現場,各項體驗者人頭攢動,歡呼聲與瀑落聲交織成章。
南江大峽谷漂流。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北緯27度黃金氣候帶賦予開陽夏季20℃的清涼舒適,是天然的旅游及避暑養生勝地。2024年,開陽累計接待游客98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11億元。
為承接旅游“流量”,開陽進一步規范農房改造標準,打造集住宿、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居載體。
“每到避暑季,房間訂單都供不應求!”提及暑期經營情況,南江鄉龍廣村民宿老板李光福直言,“16 間客房搭配 32 個床位,每天都住滿,收入完全不遜于在外做生意。”
游客旅居期間,李光福常主動當起免費向導,領著外地游客到周邊漫步山野、趕趟鄉集,在青山綠水間體驗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臨走時,個個都把后備箱塞得滿滿的,裝的全是我們村的蔬菜瓜果。”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完成旅居民宿改造285棟,運營房間2463間、床位3579張;2024年接待旅居游客達1.23萬人次,實現旅居收入超2000萬元。如今,開陽現已成為重慶、成都等地游客夏季避暑的熱門旅游目的地。
“硒”望升級 從產品產銷到生態旅居的產業蝶變
走進貴州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將富硒糖果熟練壓片,隨即發往江蘇、上海、北京等地,走俏省內外市場。
“‘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將其加工成功能性食品原料,可以幫助更多人通過日常飲食科學補硒。”貴州硒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理顧偉表示,除了富硒壓片糖果,該公司還研發了富硒面條、富硒麻辣絲、富硒辣椒醬、富硒沖調谷物、富硒豆漿粉等熱銷產品。
作為“全國三大硒區”之一,開陽縣域99.91%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硒含量平均值達0.588 mg/kg,是全國平均值的2倍,屬國內少有的全域天然適度富硒地區。
深植硒資源本底,開陽正加速形成糧油、蔬菜、茶葉、果品、中藥材等富硒產品產業鏈,聚力推動“硒資源”變“硒產業”,讓富硒產業成為群眾的“富民”產業。2024年,開陽硒產業綜合產值達91.5億元。
硒加工產品。開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盡管硒產業在生產端成績亮眼,但開陽并未止步富硒產品的業態探索。
今年6月,開陽正式發布“硒養開陽?富硒山居”旅居品牌及區域公共品牌IP形象“開星”和“硒奇”,并圍繞富硒資源,為游客打造出集“硒田采摘、硒膳食補、硒游體驗、硒療養生、硒品樂購”為一體的“硒式”生活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開陽憑借高海拔落差、垂直氣候特征明顯的優勢,還同步構建了“富硒山居、富硒山路、富硒山珍”產品矩陣,形成“三山”富硒融合業態。
其中,“富硒山居”主打高品質的富硒康養旅居體驗,“富硒山路”主打“富硒康養旅游+路域微度假”,“富硒山珍”主打富硒農產品、快消產品、文創產品體驗。
通過“三山”業態的疊加互補,開陽在生態旅居基礎上,將富硒資源轉化為集“游、養、購、娛”于一體的復合型產業生態,為全域旅游發展注入“硒”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