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現在窮富都難,各有各的麻煩。
六十多歲的地產大亨會被兒子炮轟,九十多歲的富豪也要操心六十來歲的兒子能不能“富過三代”,就是身邊的那些有錢人,也面臨債務、生意和各方面的困局。
比如我有個客戶就已經范疇兩三年了,他說自己每天睜開眼就要算賬,“一天至少要有十多萬的成本開支,我要是不賺錢,怎么辦?”
說起來是住著別墅開著奔馳,可永遠是缺現金,“錢要是流動不起來,那一切都是別人的”,所以哪怕深知“拆東墻補西墻”的游戲不好玩,他也停不下來,他必須絞盡腦汁想辦法做生意,找項目,讓“錢活起來”。
而相比富人的麻煩,窮人(普通人)的煩惱則更具體,也更殘酷。
普通人的壓力其實一點都不小。
有網友給我講了他的故事,他是21年貸款買的房子,剛需。當時按照夫妻兩人的工資收入,每個月六千多的房貸是沒有問題的。
但天有不測風云,沒想到自己干了快十年的公司黃了,他年過四十,找工作不太容易了。一開始他還有些自重身份,挑挑揀揀,后來只要是能夠給一份穩定工資的工作他都愿意干,無所謂職位高低了。
一兩年換了四五份工作,不是別人不要他,就是他實在干不下去,然后他媳婦病倒了,家庭完全失去了收入。他自己算了算,積蓄最多能撐半年,于是咬咬牙去跑網約車,因為他自己的車是油車,所以就去承包了一臺電車,每個月幾千塊的租金,還要去掉平臺抽成,以及其他成本,每天要跑十個多小時,最后到手有五千左右。
幸好孩子大了,可以幫著照顧媽媽,他就想著自己多干點,晚上有時候跑太遠就睡在車里,可這樣做了幾個月后,他的身體也吃不消了,醫生告訴他必須多休息,否則有猝死的風險。
所以他現在非常難,跟銀行協商先只還利息,想著自己還能干點什么。
上有老下有小,中年失業者怎么活下去?也許,你可以不用去找工作
道理大家都知道,人生總會有波折,上上下下起伏不定,我們每個人都必須直面自己的現實。
所謂適者生存,就是調整自己,改變自己去適應環境,想辦法活下去,求生存之后才有求發展的資格。
在詳細問了這個網友的情況后,我給了一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