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部分內容虛構創作,地名、人名均為虛構,請勿與現實聯系。
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旨在傳遞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當63歲的王建設聽到兒媳婦劉雅靜那句話時,他手中正在洗的碗差點滑落到地上。
"爸,您這樣包攬所有家務,真的影響我們夫妻感情。"
劉雅靜站在廚房門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您能不能......"
王建設緩緩轉過身,看著這個他照顧了三個月的兒媳婦,心中涌起一陣說不出的委屈。
三個月來,他每天凌晨五點起床買菜做飯,晚上十點還在收拾家務,為的就是讓小兩口能夠輕松一些。
"雅靜,我做錯什么了嗎?"王建設的聲音有些顫抖。
這個善良老人的一片真心,為什么會被說成是"影響夫妻感情"?
三個月前,王建設的小兒子王志強生了孩子。
王志強夫妻都是上班族,工作壓力很大,帶孩子確實不容易。看著兒子兒媳的忙碌,王建設主動提出:"我來幫你們帶孩子吧,反正我一個人在老家也沒什么事。"
"爸,這怎么好意思?"王志強有些猶豫,"您年紀也不小了。"
"我身體好著呢!"王建設拍拍胸脯,"而且帶孫子是我的責任,應該的。"
劉雅靜當時也很感激:"爸,那就麻煩您了。有您幫忙,我們確實能輕松很多。"
就這樣,王建設從農村老家搬到了城里兒子的家。三室一廳的房子,他住在客廳里打地鋪,把自己的房間讓給了小孫子。
剛開始,王建設確實只是幫忙帶孩子。但他很快發現,小兩口工作忙,家里的家務活根本沒人做。
"雅靜上班累,志強也辛苦,我來做吧。"王建設心疼兒子兒媳,主動承擔起了所有家務。
每天凌晨五點,王建設就起床了。他先去菜市場買最新鮮的菜,回來后給全家做早餐。等小兩口上班后,他就一邊帶孫子,一邊收拾家務。
洗衣服、拖地、整理房間、準備午餐,王建設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下午孫子睡覺的時候,他還會準備晚餐,確保兒子兒媳下班就能吃上熱騰騰的飯菜。
"爸,您太辛苦了。"王志強下班回家看到滿桌的菜,很感動。
"不辛苦,我樂意。"王建設笑著說道,"看你們吃得香,我就高興。"
確實,有了王建設的幫助,小兩口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不用操心家務,不用擔心孩子,他們下班后就能好好休息。
鄰居們都很羨慕:"你們真幸福,有這么好的公公。"
"是啊,我爸真是太好了。"劉雅靜當時也這樣說。
但好景不長,矛盾很快就顯現了。
第一個問題是生活習慣。王建設來自農村,生活比較節儉,而劉雅靜是城里長大的,生活習慣不太一樣。
"爸,您買菜能不能買好一點的?"劉雅靜有一天抱怨道,"這些菜看起來都蔫了。"
"這菜很新鮮啊,而且便宜。"王建設不理解,"我專門挑早上剛上市的買的。"
"可是看起來就很差啊。"劉雅靜皺著眉頭。
王建設有些委屈,但還是點頭答應:"好,我以后買好一點的。"
第二個問題是做飯口味。王建設做的是家常菜,比較清淡,但劉雅靜喜歡吃重口味的。
"爸,能不能做點辣的?"劉雅靜經常這樣要求。
"你剛生完孩子,不能吃太辣。"王建設關心地說道。
"我都出月子三個月了!"劉雅靜有些不耐煩。
王建設只好學著做辣菜,但手藝不太好,劉雅靜還是不滿意。
"算了,我還是叫外賣吧。"劉雅靜經常這樣說。
看著劉雅靜叫外賣,王建設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做的菜雖然不是大廚水準,但用料新鮮,營養健康,比外賣要好多了。
第三個問題是帶孩子的理念。王建設按照老傳統帶孩子,而劉雅靜接受的是現代育兒理念。
"爸,您別總是抱著孩子。"劉雅靜說道,"現在提倡讓孩子多運動。"
"孩子哭了不抱怎么行?"王建設不理解。
"哭一會兒沒關系,這樣能鍛煉肺活量。"劉雅靜堅持自己的觀點。
兩人經常因為帶孩子的方法發生爭執,王建設總是讓步,但心里很困惑。
最讓王建設難過的是,他發現劉雅靜開始嫌棄他了。
"爸,您能不能注意點形象?"劉雅靜有一天對他說,"朋友來家里看到不太好。"
王建設低頭看看自己,確實穿得比較樸素,但很干凈。"我這樣有什么問題嗎?"
"就是看起來...太土了。"劉雅靜直接說道。
這話深深刺痛了王建設。他知道自己是農村人,沒什么文化,穿著也不時髦,但他從來沒想過這會讓兒媳婦覺得丟臉。
從那以后,王建設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但無論怎么努力,都感覺達不到劉雅靜的要求。
更讓他傷心的是,劉雅靜開始在朋友面前貶低他。
"我家老爺子就是個老土,什么都不懂。"劉雅靜在朋友面前這樣說,"做飯也不好吃,帶孩子也不會,就是免費保姆。"
這話被王建設聽到了,他的心如刀絞。
"免費保姆?"王建設在心里反復咀嚼這個詞,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但他沒有發作,沒有爭論,只是默默地繼續做著自己的事情。他想著,也許時間長了,劉雅靜會理解他的好意的。
然而,情況變得越來越糟。
劉雅靜開始挑剔王建設做的每一件事。菜做咸了不行,淡了也不行;衣服洗得不夠白,洗得太干凈也說浪費水;孩子哄哭了要怪他,哄不好也要怪他。
"爸,您能不能學學現代的生活方式?"劉雅靜經常這樣說,"您這樣太落后了。"
王建設努力學習,看育兒書,學做新菜,但總是達不到劉雅靜的要求。
最讓他難過的是,兒子王志強開始站在妻子那邊。
"爸,雅靜說得有道理,您確實應該與時俱進一點。"王志強對父親說。
"我已經很努力了......"王建設委屈地說道。
"努力不夠,要有效果才行。"王志強的話更加傷人。
王建設感覺自己在這個家里越來越像個外人。他的好意被曲解,他的付出被貶低,他的存在似乎成了累贅。
但他還是堅持著,因為他愛這個家,愛他的兒子和孫子。
直到那天,劉雅靜說出了那句讓他徹底心碎的話。
"爸,您這樣包攬所有家務,真的影響我們夫妻感情。"劉雅靜站在廚房門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滿,"您能不能......"
王建設緩緩轉過身,看著兒媳婦,心中涌起一陣巨大的委屈:"雅靜,我做錯什么了嗎?"
"您做家務是好事,但是您做得太多了。"劉雅靜皺著眉頭說道,"志強現在什么都不用做,回家就是吃現成的,這樣下去他會越來越懶的。"
"我是想讓你們輕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