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媽,我們今天就搬進來!行李都在車上了!"
"志鵬,你這是要干什么?"
"什么干什么?這不是我們家的房子嗎?我是你兒子,照顧你天經地義!"
"可是這房子......"
"什么可是!慧芳姐在城里有房有車,我們租房子都要花錢,媽你不會這么偏心吧?"
嶄新的三層小樓前,一輛白色面包車停在門口,車門大開,里面塞滿了行李箱、被褥和各種生活用品。38歲的志鵬正和妻子吳麗娟一趟趟往下搬東西,兩個孩子興奮地在新房子周圍跑來跑去。
67歲的秦翠萍站在門口,看著眼前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神色復雜。她的手緊緊握著一個牛皮紙文件袋,手背上青筋暴起。
村里的幾個鄰居早就圍了過來,指指點點,議論紛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說不清的緊張氣氛,仿佛暴風雨前的寧靜。
01
去年臘月二十八,雪花紛飛的日子里,慧芳開著她那輛紅色奧迪從省城趕回來。車子剛停穩,她就迫不及待地推開家門,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老房子的客廳里,幾個鐵盆正在接著從屋頂漏下來的雪水,"滴答滴答"的聲音格外刺耳。墻角已經發黑發霉,墻皮大塊大塊地往下掉。
"媽,你怎么還住在這種地方?"慧芳的聲音有些顫抖。
秦翠萍正在廚房忙活,聽到女兒的聲音,趕緊擦擦手走出來:"芳芳回來了?路上冷不冷?我給你煮了紅糖蛋花......"
"媽!"慧芳打斷了母親的話,"你看看這房子,還能住人嗎?"
"住了這么多年了,習慣了。"秦翠萍笑笑,"再說了,修修補補還能湊合。"
"什么湊合?媽,你都67了,還要受這個罪?"慧芳走到客廳中央,用力跺了跺腳,整個房子都在輕微地搖晃,"這房子太危險了!"
秦翠萍看著女兒著急的樣子,心里既心疼又無奈:"芳芳,媽知道你孝順,但是修房子要花好多錢......"
"媽,錢的事你別擔心。"慧芳一把拉住母親的手,"我決定了,給你蓋個新房子!"
"新房子?"秦翠萍愣住了,"那得花多少錢啊?"
"花多少都值得!"慧芳的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我這些年在省城開服裝店,生意還不錯,老公的工作也穩定,我們沒有孩子,花銷不大。最重要的是,我不能讓你繼續住這種房子!"
正說著話,志鵬推門進來了。他剛下班,滿身的水泥灰,看起來很疲憊。
"姐,你回來了?"志鵬脫下工作服,"媽,今天晚飯做什么?"
"你姐說要給咱媽蓋新房子。"秦翠萍看向兒子。
志鵬一愣,隨即笑了:"姐,你有這份心就好,但是蓋房子太花錢了,咱們條件......"
"志鵬,你別擔心錢的事。"慧芳認真地看著弟弟,"媽養大我們不容易,現在該我們報答她了。"
"姐,你別誤會,我不是舍不得花錢。"志鵬有些急了,"我是擔心你壓力太大。再說了,我們一家人會好好照顧媽的。"
"我知道你們會照顧媽,但是住的條件總得改善一下吧?"慧芳指了指屋頂上的漏洞,"你看看這房子,冬天透風,夏天漏雨,媽年紀大了,身體受得了嗎?"
志鵬沉默了一會兒,點點頭:"姐,你說得對。那......那得花多少錢?"
"這個你別管,我來想辦法。"慧芳已經開始在腦海中規劃了,"三層小樓,一樓給媽住,二樓可以做客房,三樓當儲物間。"
"三層?"秦翠萍瞪大了眼睛,"那得花幾十萬吧?"
"媽,幾十萬算什么?為了你的健康,花多少都值得!"慧芳握住母親的手,"你就別操心了,春節過后就開工!"
那天晚上,慧芳一直在網上查看房屋設計圖紙,手機的光亮在黑暗中格外顯眼。她一邊看一邊在紙上畫著草圖,嘴里還在念叨著:"臥室朝南采光好,衛生間要做干濕分離,廚房面積要大一些......"
第二天一早,慧芳就聯系了縣里最有名的建筑隊負責人老陳。
"陳師傅,我想在老家蓋個房子,你能過來看看地基嗎?"
"當然可以,慧老板。你想蓋多大的?"
"三層,面積大概300平米左右。"
電話那頭傳來老陳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那可不便宜啊,光材料費就得......"
"錢不是問題,關鍵是質量要好。"慧芳的語氣很堅決,"我媽年紀大了,房子必須結實安全。"
"那行,我下午就過去看看。"
下午,老陳帶著兩個徒弟來到了秦家。他圍著老宅基地轉了好幾圈,用卷尺量來量去,不時地在小本子上記著什么。
"慧老板,你這塊地挺好的,南北通透,采光充足。"老陳放下卷尺,"按你的要求,三層樓,每層100平米,用好材料的話......"
"多少錢?"慧芳直接問道。
"至少得280萬。"老陳伸出兩根手指頭,"這還是我給你的友情價。"
"280萬?"志鵬在旁邊聽得心驚肉跳,"姐,這也太多了吧?"
"不多。"慧芳很淡定,"媽住得舒服,花多少都值得。陳師傅,什么時候能開工?"
"正月十五過后吧,工人都回來了,材料也好進。"
"好,就這么定了。"慧芳當場就給老陳轉了5萬塊錢的定金。
晚上吃飯的時候,一家人都有些沉默。最后還是志鵬先開了口:"姐,280萬確實挺多的,要不咱們換個簡單點的設計?"
"不用。"慧芳夾了一筷子菜放到母親碗里,"媽,你就放心等著住新房子吧。"
秦翠萍看著女兒,眼中滿含淚水:"芳芳,媽這輩子沒白疼你......"
"媽,您別這么說。"慧芳的聲音有些哽咽,"您把我們養大,現在該我們報答您了。"
吳麗娟這時候才說話:"慧芳,你真是太有孝心了。我們雖然幫不上什么忙,但一定會好好照顧媽的。"
"謝謝嫂子。"慧芳笑了笑,"我們都是一家人,應該的。"
那天晚上,慧芳輾轉反側睡不著覺。她想起小時候,這間老房子里的溫暖回憶。父親在世的時候,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現在父親走了三年了,留下母親一個人守著這間破房子,她心里既心疼又愧疚。
春節期間,慧芳又詳細研究了房屋設計方案。她要求每個房間都要安裝空調,衛生間要裝熱水器,廚房要有抽油煙機和消毒柜。光這些家電設備,就又要增加十幾萬的費用。
"媽,等新房子蓋好了,你的生活質量立馬就上一個臺階。"慧芳興奮地給母親描述著,"夏天有空調,冬天有地暖,洗澡有熱水,做飯有抽油煙機......"
秦翠萍聽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但心里又有些不安。她偷偷問志鵬:"你姐花這么多錢,會不會影響她自己的生活?"
"媽,你就別操心了。"志鵬安慰道,"姐姐既然敢這么做,肯定有她的打算。"
但志鵬心里其實也在嘀咕:姐姐花300多萬給媽蓋房子,這房子以后......
02
正月十五一過,建筑隊就進場了。推土機、挖掘機開進村子的時候,整個村子都轟動了。
秦翠萍搬到了村委會提供的臨時住所,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轉幾圈,看著自己家那塊熟悉的土地上,一天天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萍嫂子,你女兒真是太厲害了!"鄰居王大嬸羨慕地說,"聽說光材料費就要200多萬?"
"哪有那么多,你們別瞎傳。"秦翠萍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是滿滿的驕傲。
"萍嫂子,你就別謙虛了。"另一個鄰居李大爺湊過來,"那紅磚都是縣里最好的,一塊就要好幾塊錢呢。還有那鋼筋,聽說都是國標的。"
確實,慧芳對材料的要求非常嚴格。她每個周末都要從省城趕回來,親自檢查材料質量。
"陳師傅,這批水泥的標號對嗎?"慧芳拿著檢驗報告仔細查看。
"放心吧慧老板,都是按照你的要求采購的,絕對沒問題。"老陳拍著胸脯保證。
"那鋼筋呢?直徑都達標嗎?"
"你看看,這是質檢報告,每一批都有。"老陳把一沓文件遞給慧芳,"你女兒真孝順,我干了這么多年,很少見到這么舍得花錢的。"
志鵬這段時間也經常來工地。剛開始,他確實是想幫姐姐監督工程質量,但慢慢地,他開始對房子本身產生了興趣。
"陳師傅,這一樓的客廳有多大?"志鵬量著尺寸。
"40平米,夠敞亮的。"老陳回答道,"你姐姐設計得挺合理,南北通透,采光特別好。"
"二樓的臥室呢?"
"三間臥室,每間都有20平米,還有一個大陽臺。"
志鵬聽著,心里開始有了想法。縣城的那套租房只有60平米,兩個孩子擠在一個小房間里,夫妻倆也憋屈得很。而這新房子,光二樓就有三間臥室......
"志鵬哥,你來得挺勤啊?"工人小張和志鵬已經很熟了。
"我來幫我姐看著點,怕你們偷工減料。"志鵬半開玩笑地說。
"志鵬哥,你就放心吧,我們老陳的口碑在這一帶是最好的。"小張一邊攪拌水泥一邊說,"不過話說回來,這房子蓋得真漂亮,以后住著肯定舒服。"
"是啊,我媽有福氣。"志鵬說著,但眼神已經開始在房子里游移。
他開始想象著:如果自己一家住在這里會是什么樣子?孩子們可以在寬敞的客廳里寫作業,妻子可以在明亮的廚房里做飯,自己下班回來可以在大陽臺上喝茶看書......
"志鵬,你又來了?"吳麗娟帶著兩個孩子也來到了工地。
"媽媽,這就是我們的新房子嗎?"8歲的女兒小雨興奮地問。
"不是我們的,是奶奶的。"吳麗娟糾正道,但語氣有些無奈。
"那我們能住嗎?"6歲的兒子小宇天真地問。
吳麗娟沒有回答,而是看向志鵬。志鵬蹲下來,摸摸兒子的頭:"小宇,這是奶奶的房子,我們要經常來看奶奶。"
"可是我想住這里,房子好大好漂亮。"小雨拉著爸爸的手撒嬌。
志鵬心里一陣酸澀。孩子們的話雖然天真,但確實說中了他的心事。
晚上回到租房,吳麗娟終于忍不住了:"志鵬,你說咱們能不能搬過去住?"
"怎么搬?那是我姐花錢蓋的。"志鵬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
"可那是你媽的房子啊,她一個人住得完那么大的地方嗎?"吳麗娟的聲音有些急切,"再說了,我們搬過去也是為了照顧媽,有什么不對的嗎?"
"可是......"志鵬猶豫了。
"可是什么?"吳麗娟坐起來,"你是家里的男人,照顧媽是你的責任。你姐姐在省城有房有車,我們在縣城租房子,一個月光房租就要1500塊錢。"
志鵬被妻子說得心動了,但又覺得不太合適:"要不,等房子蓋好了,我跟姐姐商量一下?"
"商量什么?"吳麗娟的語氣更急了,"這是你媽的房子,不是你姐的房子。她再孝順,也改變不了你是兒子這個事實。"
第二天,志鵬又來到了工地。這次,他開始和工人們套近乎,了解更多關于房子的細節。
"小張,你們什么時候能完工?"
"按照進度,大概還要3個月。"小張擦了擦汗,"志鵬哥,你們家這房子在咱們縣里也算是豪宅了。"
"豪宅?"志鵬笑了,"哪有那么夸張?"
"真的!"小張認真地說,"你看這個設計,這個用材,我們蓋了這么多房子,很少見到這么舍得花錢的。光是那些瓷磚,都是進口的,一塊就要好幾百塊錢。"
志鵬聽著,心里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姐姐確實舍得花錢,但這房子畢竟是蓋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按照農村的傳統,兒子才是家里的繼承人。
這天下午,村里的幾個老人也來看熱鬧。
"小志,你姐姐真是太孝順了。"老支書感慨地說。
"是啊,現在像你姐姐這樣的女兒不多了。"另一個老人附和道。
但也有人說了別的話:"不過話說回來,女兒再孝順,最終還是兒子養老啊。"
"就是,女兒是外人,兒子才是自己人。"
這些話聽在志鵬耳朵里,就像是給他打了一針強心劑。他開始覺得,自己搬進新房子不但合理,而且天經地義。
晚上,志鵬把白天聽到的話告訴了吳麗娟。
"你看,村里的老人都這么說。"志鵬的語氣變得堅定起來,"我們照顧媽,住在家里,這是傳統,也是責任。"
"對啊!"吳麗娟眼睛一亮,"而且我們還能省下房租錢,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好處。新房子離小學很近,不用每天接送了。"
兩人越說越興奮,仿佛已經搬進了新房子。
但他們沒有注意到,慧芳最近幾次回來,眉頭總是緊鎖著。她已經察覺到了弟弟的一些異常。
"媽,志鵬最近是不是經常去工地?"慧芳試探性地問。
"是啊,他說要幫你監督工程質量。"秦翠萍還為兒子感到驕傲,"這孩子還是很有責任心的。"
慧芳沒有再說什么,但心里已經開始不安了。她決定,等房子快要完工的時候,必須和弟弟開誠布公地談一次。
03
五月底,房子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開始進入裝修階段。慧芳幾乎每個周末都要跑建材市場,為房子挑選各種裝修材料。
地板磚、墻面漆、櫥柜、衛浴用品......每一樣都是精挑細選的品牌貨。光是廚房的整體櫥柜,就花了8萬多塊錢。
"慧老板,你這標準可真高。"建材市場的老板感慨道,"這些材料都是我們店里最好的。"
"質量好就行,價格不是問題。"慧芳拿著樣品仔細比較,"我媽年紀大了,住著一定要舒服。"
志鵬這時候也跟著來了:"姐,用這么好的材料,會不會太浪費了?"
慧芳看了弟弟一眼:"怎么會浪費?媽住得舒服就值得。"
"我不是那個意思......"志鵬有些尷尬,"我是說,媽年紀大了,用太復雜的東西她可能不會用。"
"那我教她用。"慧芳的語氣有些冷淡,"而且我以后也會經常回來住。"
聽到這句話,志鵬心里一緊:"姐,你經常回來住?"
"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慧芳反問道。
"沒......沒問題。"志鵬連忙擺手,"我就是覺得,你在省城工作忙,不一定有時間經常回來。"
慧芳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但心里已經對弟弟的想法有了基本判斷。
當天晚上,慧芳找到了母親:"媽,我想問你個事。"
"什么事?"秦翠萍正在看電視。
"志鵬最近是不是跟你說過什么?關于新房子的。"
秦翠萍愣了一下:"他沒說什么特別的,就是說要好好照顧我。"
"還有別的嗎?"慧芳追問道。
"他......他確實提過,說等房子蓋好了,他們可能會搬過來住,方便照顧我。"秦翠萍小心翼翼地說,"芳芳,你是不是不同意?"
"媽,這房子是我出錢蓋的,我當然有發言權。"慧芳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志鵬他們要住可以,但得分擔費用。"
"分擔費用?"秦翠萍有些不理解,"他們不是為了照顧我嗎?"
"照顧你是應該的,但住房子是另一回事。"慧芳解釋道,"我花了360萬蓋這個房子,不是做慈善。"
秦翠萍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芳芳,要不你直接跟志鵬談談?"
第二天,慧芳找到了志鵬。兩人在工地旁邊的小樹林里,進行了一次嚴肅的對話。
"志鵬,我聽媽說,你想搬到新房子里住?"慧芳開門見山。
志鵬被問得有些措手不及:"姐,我......我是想著方便照顧媽。"
"照顧媽是應該的,但住房子是另一回事。"慧芳的語氣很冷靜,"這房子是我出錢蓋的,你們要住可以,但要分擔一部分費用。"
"分擔費用?"志鵬的聲音提高了,"姐,這是媽的房子,不是你的房子。"
"媽的房子?"慧芳冷笑一聲,"360萬都是我出的,你出過一分錢嗎?"
"可是這是我家的宅基地!"志鵬也急了,"而且我是兒子,照顧媽是我的責任!"
"你是兒子,所以房子就歸你?"慧芳的語氣越來越激動,"那我出的錢呢?難道打水漂了?"
"姐,你別這么說。"志鵬試圖緩解氣氛,"我們都是一家人,不要因為這點事情傷了感情。"
"一家人?"慧芳苦笑道,"既然是一家人,為什么你們理所當然地要住我出錢蓋的房子,卻不愿意分擔任何費用?"
"我......我們不是不愿意分擔,是確實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志鵬的聲音小了下來。
"沒有經濟能力就不要住這么好的房子。"慧芳的話很直接,"你們在縣城租房子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志鵬被說得啞口無言,但心里卻越來越不服氣。憑什么姐姐出了錢就能決定一切?這房子畢竟是蓋在自己家的宅基地上,按照傳統,兒子才是家里的繼承人。
當天晚上,志鵬把和慧芳談話的內容告訴了吳麗娟。
"什么?她居然要我們分擔費用?"吳麗娟氣得跳起來,"這是什么道理?"
"她說房子是她出錢蓋的......"志鵬有些無奈。
"出錢蓋的又怎么樣?"吳麗娟越說越激動,"這是給婆婆蓋的房子,又不是給她自己蓋的。婆婆的房子憑什么不讓我們住?"
"可是姐姐確實花了很多錢......"志鵬還在猶豫。
"花錢是她愿意的,誰讓她要這么做?"吳麗娟的邏輯很簡單,"而且她在省城有房有車,生活那么好,我們在縣城租房子,孩子上學都不方便。"
"那你說怎么辦?"志鵬被妻子說得心動了。
"還能怎么辦?我們直接搬進去!"吳麗娟一拍桌子,"這是你媽的房子,你是她兒子,照顧她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任何人都沒有權利阻止我們!"
第二天,吳麗娟開始在村里"造勢"。她逢人就說:"我們要搬到新房子里照顧婆婆,結果慧芳居然不同意,還要我們出錢。這像話嗎?"
"確實不像話。"王大嬸聽了直搖頭,"女兒再孝順,也不能這么霸道啊。"
"就是,兒子照顧媽媽,住媽媽的房子,這不是天經地義的嗎?"李大爺也表示支持。
"慧芳這孩子平時挺好的,怎么在這個事情上這么糊涂?"另一個鄰居說道。
在村里人的支持下,志鵬和吳麗娟越來越覺得自己有理。他們開始制定搬家計劃,準備等房子裝修完就直接搬進去。
慧芳很快就聽到了這些風言風語。她感到非常憤怒和失望。
"媽,你聽到村里人說的話了嗎?"慧芳問母親。
"聽到了一些......"秦翠萍很為難,"芳芳,要不你就讓他們住吧?他們也確實不容易。"
"媽,你這是站在他們那邊嗎?"慧芳的聲音有些顫抖,"我花了360萬蓋房子,到頭來卻要讓給別人住,你覺得公平嗎?"
"芳芳,媽不是那個意思......"秦翠萍想要解釋。
"算了,我知道了。"慧芳擺擺手,"在你們心里,女兒始終是外人,兒子才是自己人。"
"芳芳,你別這么說......"秦翠萍看著女兒離去的背影,心里五味雜陳。
那天晚上,慧芳給老公打了電話,哭著說了家里的情況。
"老婆,要不算了吧?"老公在電話里安慰道,"錢花了就花了,別為了這個事情和家人鬧僵。"
"我不甘心!"慧芳哭著說,"我一片孝心,到頭來卻被人說成是霸道。憑什么我出錢蓋房子,卻要讓給別人住?"
"那你打算怎么辦?"老公問道。
"我要堅持到底!"慧芳擦了擦眼淚,"這房子是我出錢蓋的,我說了算!"
矛盾就這樣公開化了。村里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志鵬,認為兒子照顧母親住母親的房子天經地義;另一派支持慧芳,認為出錢的人有發言權。
老支書看不下去了,決定出面調解。
"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話不能好好說?"老支書把兩兄妹叫到一起,"慧芳,你的孝心大家都看得見,但志鵬照顧媽媽也是應該的。"
"支書,我沒有阻止他照顧媽媽。"慧芳解釋道,"我只是說,如果要住房子,就要分擔費用。"
"志鵬,你姐姐說得也有道理。"老支書轉向志鵬,"人家花了這么多錢,你們總得表示一下吧?"
"支書,不是我不想表示,是確實沒有那個能力。"志鵬苦著臉說,"我一個月才掙7000塊錢,還要養兩個孩子,哪有錢分擔房子的費用?"
"那你們就好好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折中的辦法。"老支書無奈地說。
但是,這次調解沒有達成任何效果。慧芳堅持要分擔費用,志鵬堅持認為自己有權住進去。矛盾越來越激化。
六月中旬,房子基本裝修完畢,各種家具家電也安裝到位。慧芳看著煥然一新的房子,心情復雜。這本來應該是她最驕傲的時刻,但現在卻被家庭矛盾搞得心力交瘁。
志鵬和吳麗娟已經開始準備搬家了。他們買了新的被褥和生活用品,準備擇日搬進新房子。
"志鵬,你們真的要這么做嗎?"慧芳最后一次試圖勸阻弟弟,"這樣做對大家都不好。"
"姐,我們是為了照顧媽媽。"志鵬的態度很堅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權利。"
"好吧,既然你們執意要這么做,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慧芳的語氣變得冰冷。
矛盾終于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04
七月初的一個上午,陽光明媚,空氣中彌漫著夏日的燥熱。志鵬開著借來的面包車,拉著一車行李出現在新房子門前。
車子剛停穩,志鵬就開始大聲招呼:"麗娟,快點搬東西!小雨、小宇,你們也過來幫忙!"
吳麗娟和兩個孩子興奮地從車上往下搬行李箱、被褥、鍋碗瓢盆。8歲的小雨一邊搬一邊說:"媽媽,我們終于可以住大房子了!"
6歲的小宇更是高興得手舞足蹈:"我要住二樓最大的那個房間!"
秦翠萍站在門口,看著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表情復雜。她既高興兒子一家能搬過來照顧自己,又擔心女兒知道后會生氣。
"志鵬,你們怎么突然就搬過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秦翠萍問道。
"媽,我們早就計劃好了。"志鵬抱著一個大箱子說,"房子裝修好了,我們當然要搬過來照顧你啊。"
"可是慧芳那邊......"秦翠萍還想說什么。
"姐姐那邊你別擔心,我會跟她解釋的。"志鵬打斷了母親的話,"我們是為了照顧你,她應該理解的。"
吳麗娟這時候也走過來:"媽,你就別擔心了。我們搬過來,你的生活會更方便的。以后買菜做飯、洗衣服這些事情,你都不用操心了。"
正在這時,村里的幾個鄰居聽到動靜,都圍了過來。
"小志,你們這是要搬家了?"王大嬸問道。
"是啊,大嬸。我們搬過來照顧我媽。"志鵬一邊搬東西一邊回答。
"這就對了!"李大爺豎起大拇指,"兒子照顧媽媽,天經地義!"
"就是,這么大的房子,讓老太太一個人住多浪費。"另一個鄰居附和道。
聽到村里人的支持,志鵬和吳麗娟更加理直氣壯了。他們加快了搬家的速度,想要在慧芳趕來之前完成搬入。
但是,他們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慧芳早就得到了消息,這時候正開著車急速趕來。
"志鵬!你們在干什么?"慧芳的聲音在院子里響起,帶著明顯的憤怒。
志鵬回頭一看,心里咯噔一下,但表面上還是裝作鎮定:"姐,你來了?我們正在搬家。"
"搬家?"慧芳大步走過來,"誰同意你們搬的?"
"我們搬過來照顧媽,需要誰同意嗎?"志鵬的語氣也開始強硬起來。
"當然需要!"慧芳的聲音提高了,"這房子是我出錢蓋的,你們搬進來問過我嗎?"
"這是媽的房子,又不是你的房子!"吳麗娟這時候也站出來了,"我們照顧媽媽,住媽媽的房子,有什么不對的嗎?"
"360萬都是我出的,你們出過一分錢嗎?"慧芳指著房子說,"憑什么你們可以理所當然地住進來?"
"姐,你別這么說。"志鵬試圖緩解氣氛,"我們都是一家人,不要為了這點事情傷感情。"
"一家人?"慧芳冷笑道,"既然是一家人,為什么你們要背著我偷偷搬進來?既然是一家人,為什么我提出分擔費用你們就不同意?"
"我們不是不同意,是確實沒有那個能力。"志鵬解釋道,"我一個月才掙7000塊錢......"
"沒有能力就不要住這么好的房子!"慧芳打斷了他的話,"你們在縣城租房子過得不是挺好的嗎?"
"姐,你這話說得太過分了!"吳麗娟也急了,"我們是為了照顧媽媽,不是為了占便宜!"
"照顧媽媽就一定要住進來嗎?"慧芳反問道,"你們可以每天過來照顧,晚上回自己家睡不行嗎?"
"那多不方便!"吳麗娟據理力爭,"而且孩子們上學也不方便。"
"孩子上學不便?那是你們的問題,不是我的問題!"慧芳的語氣越來越激動。
圍觀的村民們開始議論起來。
"慧芳這孩子怎么這么不懂事?"有人小聲說道。
"就是,人家弟弟搬過來照顧媽媽,她還不同意。"
"女兒始終是外人,兒子才是自己人啊。"
這些議論聲讓慧芳更加憤怒:"你們說我不懂事?我花360萬給媽蓋房子不懂事?我一個外嫁女還要承擔這么多費用不懂事?"
"慧芳,你聲音小點,別讓人看笑話。"秦翠萍終于開口了,但她的話明顯偏向兒子。
"媽,你也覺得我做錯了?"慧芳看著母親,眼中滿含淚水。
"芳芳,媽不是那個意思......"秦翠萍想要解釋。
"不用解釋了,我明白了。"慧芳擦了擦眼淚,"在你們心里,我就是個外人,出錢的時候想起我,享受的時候就輪不到我了。"
"姐,你別這么說......"志鵬也有些不忍心。
"別叫我姐!"慧芳憤怒地說,"你們既然這么理直氣壯,那就搬吧!但是我告訴你們,這事沒完!"
說完,慧芳轉身就要離開。
"慧芳,你要去哪里?"秦翠萍追問道。
"我去找律師!"慧芳頭也不回地說,"我要把我的權利要回來!"
聽到"律師"這個詞,在場的人都愣住了。志鵬和吳麗娟對視一眼,心里開始有些不安。
"姐,你......你要告我們?"志鵬的聲音有些顫抖。
"告不告你們,等著看吧!"慧芳說完就開車離開了。
現場一時間陷入了沉默。村里的鄰居們也開始竊竊私語:
"這下鬧大了......"
"慧芳這丫頭是認真的......"
"告到法院去,這多丟人啊......"
志鵬和吳麗娟站在原地,手足無措。他們本來以為姐姐最多就是生氣一陣子,沒想到她會采取這么激烈的手段。
"志鵬,現在怎么辦?"吳麗娟小聲問道。
"先......先把東西搬進去再說。"志鵬雖然心里發虛,但還是決定先搬進去。
就這樣,在一片爭議聲中,志鵬一家還是搬進了新房子。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
當天晚上,慧芳確實去找了律師。律師聽了她的情況后,告訴她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但也建議她先嘗試調解。
"慧女士,雖然從法律角度來說你有理,但畢竟是家庭糾紛,鬧到法院對大家都不好。"律師建議道。
"那你說我該怎么辦?"慧芳問道。
"我建議你們先找個中間人調解一下,實在不行再走法律程序。"
慧芳點點頭,但心里已經下定了決心:如果調解不成,她一定會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第二天,老支書再次出面調解。這次,他把兩家人都叫到了村委會。
"你們這樣鬧下去不是辦法。"老支書嚴肅地說,"慧芳,你的苦心大家都看得見。志鵬,你照顧媽媽也是應該的。你們就不能坐下來好好商量一下嗎?"
"支書,我的要求很簡單。"慧芳冷靜地說,"要么他們分擔費用,要么搬出去。"
"支書,我們是為了照顧媽媽,又不是為了占便宜。"志鵬也堅持自己的立場。
調解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但依然沒有結果。雙方都不愿意讓步,矛盾越來越深。
就在大家都覺得這個問題無解的時候,一直沉默的秦翠萍突然開口了:
"都別吵了!"秦翠萍突然站起身來,聲音顫抖卻異常堅定,"關于這個房子,我要做一個決定!"
說著,她顫抖著從懷里掏出那個一直緊握的牛皮紙文件袋,慢慢撕開封口。所有人的呼吸都停止了,連空氣都仿佛凝固。慧芳和志鵬瞪大了眼睛,村民們也屏住呼吸。
然而,當秦翠萍從文件袋里抽出那幾張紙,緩緩展開的那一瞬間,在場所有人的臉色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