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退休干部是塊寶,用好了能發揮巨大作用"這句話在基層工作中常被提起。許多人認為退休領導應該安度晚年,不再過問工作事務,但實際上,他們積累的豐富經驗和獨到見解往往是年輕干部最寶貴的學習資源。我就有幸得到了一位退休老局長的指點,這段忘年交情不僅改變了我的仕途,更深刻地影響了我的為人處世之道。今天,我想分享這段不尋常的經歷。
"李書記,明天縣里領導要來視察水利工程,你準備得怎么樣了?"
剛走進辦公室,我就聽到鎮長張國強略帶譏諷的聲音。他站在我的辦公桌前,面帶微笑,眼神中卻閃爍著不加掩飾的敵意。
"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工程進度報告和相關資料都在這里。"我指了指桌上的文件夾,盡量保持平靜。
"你確定沒問題?"張國強挑眉道,"我聽說西河段的堤壩加固有些偷工減料,縣里已經收到舉報了。"
我心里一沉,這是我上任鎮書記以來負責的第一個重點工程,不可能出現這種問題。
"不可能,我每周都去工地檢查,工程質量絕對有保障。"我聲音提高了幾分。
張國強聳聳肩:"希望如此。不過李書記,你才上任三個月,很多事情可能不太了解。這個鎮上的水,很深啊。"
他意有所指地笑了笑,轉身離開。我站在窗前,看著他離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陣煩躁。自從我被提拔為鎮書記,張國強就處處與我作對。作為老資格的鎮長,他原本是最有希望接任書記一職的,但縣里卻破格提拔了我,這讓他頗為不滿。
我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
"李叔,您在家嗎?我想去拜訪您。"電話那頭是我這兩年來最信任的人——退休的老局長李志明。
"來吧,正好泡了新茶。"李志明爽朗的聲音讓我緊繃的神經稍微放松了一些。
半小時后,我來到了李志明位于小鎮邊緣的獨棟小院。推開院門,滿園的花草撲面而來,李志明正在修剪一盆盆景。
"又和張鎮長鬧別扭了?"老人頭也不抬,仿佛早已料到我來意。
"他在針對我,"我有些憤懣地坐下,"明天縣里領導要來檢查水利工程,他居然暗示我工程有問題,還說有人舉報。"
李志明放下剪刀,轉身看我:"那你確定工程沒問題嗎?"
"我敢保證,我親自跟進的項目,絕對不會出問題。"
老人給我倒了杯茶,神情變得嚴肅:"年輕人,在基層工作,最忌諱的就是說'絕對'。有個建議給你——今晚親自去工地再檢查一遍。"
當晚十點,我獨自驅車前往西河段工地。夜色已深,工地上空無一人,只有幾盞昏黃的照明燈在風中搖曳。
按照李志明的建議,我帶了手電筒和測量工具,開始一段一段地檢查堤壩。檢查進行到一半時,我突然發現有一段堤壩的混凝土似乎不太對勁。我用隨身攜帶的小錘輕輕敲擊,聲音明顯與其他部分不同。
"這里的水泥標號不對!"我心中一驚,趕緊拍下照片,并記錄下具體位置。
正當我準備繼續檢查時,遠處傳來汽車引擎的聲音。我下意識地躲到一旁的灌木叢中。一輛黑色轎車停在工地入口,下來兩個人,借著微弱的月光,我認出其中一個竟是張國強!
"都安排好了嗎?"張國強的聲音壓得很低。
"放心吧,明天檢查時會'意外'發現這段堤壩有問題,正好在李書記的責任區域內。"另一個人回答道,聲音中透著陰險。
"好,這次一定要讓他在縣領導面前出丑。這個位置本來就該是我的,憑什么讓一個外來的年輕人坐?"張國強冷笑道。
我的心跳加速,原來這是一個陷阱!張國強不僅知道工程有問題,還打算借此來陷害我。我悄悄拿出手機,錄下了他們的對話。兩人又交談了幾句后離開了工地。
回到車上,我立刻給李志明打電話,簡單說明了情況。
"別慌,"老人的聲音沉穩如常,"你有證據就好辦。不過現在還不是揭穿他的時候,先解決工程問題。我給你個電話,是信得過的工程隊,讓他們連夜搶修。"
我按照李志明的建議行事,聯系了緊急搶修隊連夜施工。同時,我將發現的問題和錄音證據備份,做好了明天應對的準備。
凌晨四點,搶修工作基本完成。我疲憊地靠在車上,回想起與李志明結識的經過。兩年前,我作為一名普通科員被派到這個小鎮工作。當時,李志明剛剛退休,但在當地仍有很高的威望。我們在一次老干部座談會上認識,他對我這個年輕人頗為賞識,經常指點我工作上的難題。
正是在他的建議下,我注重深入基層,了解民情,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也因此得到了縣領導的關注,最終被破格提拔為鎮書記。
然而,這個提拔也帶來了不少麻煩,張國強就是最大的障礙之一。
天快亮時,我收到李志明的短信:"早上八點,我在老地方等你,有重要事情告訴你。"
清晨,我頂著兩個黑眼圈來到小鎮郊外的一處茶館。這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卻是李志明最喜歡的地方。推門進去,老人已經坐在角落的位置,面前擺著兩杯清茶。
"昨晚辛苦了,"他打量著我憔悴的面容,"看來你沒睡。"
"誰能睡得著?"我苦笑道,"沒想到張國強會來這一手。"
李志明表情嚴肅:"這只是開始。我剛得到消息,張國強已經向縣紀委舉報你,說你在水利工程上優親厚友,給親戚的公司承包項目。"
"這是污蔑!"我猛地站起來,"工程招標全程公開透明,怎么可能?"
"坐下,"李志明示意我冷靜,"我知道這是假的,但縣里不會不調查。尤其是現在反腐力度這么大,一旦被舉報,至少要停職檢查。"
我感到一陣暈眩,這對我剛剛起步的仕途將是致命打擊。
"那我該怎么辦?"我無助地問道。
李志明從口袋里拿出一個U盤:"這里有張國強過去五年的一些'資料',包括他在土地征收中的灰色操作證據。"
我震驚地看著他:"您怎么會有這些?"
"我當了三十年干部,對這個小鎮的每一寸土地都了如指掌。張國強這些年的小動作,瞞得過別人,瞞不過我。"李志明的眼神銳利如鷹,"不過,這些資料不是讓你舉報他的,而是讓你保護自己。"
"我不明白..."
"你還年輕,不懂基層的復雜。"李志明嘆息道,"今天的檢查,你只需要做好本職工作,展示工程的成果。至于張國強的陰謀,自會有人處理。"
我正想追問,李志明突然表情一變,低聲說道:"有人來了,是縣委辦的車。別回頭。"
我強壓住好奇,按照他的指示沒有轉身。只聽見身后傳來腳步聲,然后一個低沉的男聲響起:"李局長,真巧啊。"
"趙主任,"李志明笑著站起來,"多日不見,風采依舊啊。"
來人是縣委辦主任趙明德,據說是縣委書記的親信。他友好地拍了拍李志明的肩膀,然后將目光轉向我。
"這位就是新上任的李書記吧?年輕有為啊。"
我趕緊起身問好,心中卻充滿疑惑。趙主任怎么會出現在這里?難道是巧合?還是...
趙明德沒有多說,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對李志明說:"老領導,有空常來縣里坐坐,大家都很想念您。"
說完,他就離開了茶館。整個過程不超過三分鐘,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志明看著我困惑的表情,輕笑道:"記住,在官場上,沒有真正的巧合。"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心中卻有千萬個問題想問。但李志明示意我該走了,縣領導的檢查即將開始。
"相信自己,也相信我。"臨別時,老人拍著我的肩膀說,"今天的檢查,會是你仕途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我帶著疑惑離開茶館,心中卻生出一絲莫名的自信。不管張國強有什么陰謀,我都決定正面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