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午后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辦公室里,王總靠在真皮老板椅上,手里把玩著一支金色鋼筆,臉上掛著得意的笑容。
"小李啊,公司要精簡人員,你明天就不用來了。"他故意敲著實木辦公桌,發出清脆的響聲,"裁掉你們前臺,一年能省6萬塊,我這經營頭腦怎么樣?"
王總越說越興奮,仿佛發現了什么商業秘密:"其他老板還在為成本發愁,我已經想到解決辦法了。你看,這就是格局!"
小李站在辦公桌對面,手里緊握著一個文件夾,聽完這番話后,她的嘴角慢慢上揚,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老板,您先把這8年欠我的200萬社保補了再說省錢的事吧。"
她的聲音不大,但每個字都清晰有力,如同平地驚雷。
王總手中的鋼筆"啪"地一聲掉在了桌上,臉上的得意瞬間凝固。辦公室里瞬間安靜得只剩下空調的嗡嗡聲,連外面走廊里的腳步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01
小李今年28歲,一張娃娃臉讓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好幾歲。8年前,剛從職業學校畢業的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這家貿易公司的大門。
"小姑娘,放心干吧,我們公司雖然不大,但待遇絕對不會虧待你們。"當時的老板王總拍著胸脯向她保證,"五險一金一分不少,還有年終獎。"
那時的王總還是個意氣風發的中年男人,西裝筆挺,頭發梳得一絲不茍。公司剛剛起步,業務蒸蒸日上,員工不到二十人,大家干勁十足。
小李記得第一次拿到工資條時的興奮,3200元的工資在當時已經算不錯了。她特意看了看社保扣款,雖然具體數額不太懂,但看到確實有扣款就放心了。
"李姐,你看這個社保扣得是不是有點少?"入職半年后,小李拿著工資條疑惑地問財務。
"哎呀,現在經濟不景氣,公司暫時按最低標準繳納,等生意好了就給你們提高。"財務李姐是老板的小姨子,說話總是不容置疑的語氣。
小李當時也沒多想,畢竟剛畢業,有份穩定工作已經很滿足了。
時間一晃就是三年。小李從懵懂的新人成長為公司的頂梁柱,不僅負責前臺接待,還兼管行政事務、客戶聯絡,甚至幫忙處理一些財務報表。
"小李啊,你這丫頭越來越能干了。"王總經常這樣夸她,"公司離不開你這樣的好員工。"
可是工資卻一直沒有大幅增長,社保繳費標準也從未提高過。
"王總,我工作三年了,能不能把社保標準提一提?"小李鼓起勇氣提出了要求。
"哎,你不知道現在生意有多難做。"王總嘆了口氣,"到處都在壓價,利潤薄得跟紙一樣。你先顧大局,等公司度過難關就給你調整。"
看著王總愁眉苦臉的樣子,善良的小李選擇了理解和等待。
又過了兩年,公司搬到了更大的辦公樓,員工也增加到了五十多人。王總換了更豪華的座駕,辦公室裝修得富麗堂皇。
"現在生意好做了嗎?"小李心想,準備再次提出社保的事。
"小李,你看我們公司發展得多好,這都是大家齊心協力的結果。"王總春風滿面地說,"不過現在競爭激烈,成本控制更重要了。你們年輕人要有大局觀念。"
小李的心涼了半截。她開始留意起自己的社保繳費記錄,通過手機APP查詢后發現,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一直是最低標準,而且有幾個月甚至沒有繳費記錄。
"這不對啊。"小李找到了在社保局工作的同學咨詢。
"按你的工資水平,社保繳費基數應該是現在的兩倍多。"同學看了她的繳費記錄后皺起眉頭,"而且斷繳會影響你以后的待遇,這是違法的。"
小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又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畢竟在這個公司工作了這么多年,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
02
進入2024年,公司的日子確實不好過了。受經濟環境影響,訂單大幅減少,應收賬款增加,資金鏈開始緊張。
王總的臉色也變得越來越陰沉,經常為了一些小事大發雷霆。
"現在形勢這么嚴峻,我們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在一次中層管理會議上,王總敲著桌子說,"人員成本是大頭,必須精簡。"
"王總,要不要考慮降薪?"銷售經理小心翼翼地建議。
"降薪治標不治本,還容易引起員工不滿。"王總擺擺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裁掉一些可有可無的崗位。"
"比如說?"
"前臺啊,現在誰還需要專門的前臺?客戶都是直接聯系業務員,要什么接待。"王總得意洋洋地說,"裁掉前臺,一年能省好幾萬呢。"
"可是小李在公司這么多年了..."人事經理有些猶豫。
"正因為這么多年了,工資漲得也高了。"王總不耐煩地揮揮手,"做生意講的是效率,不是講感情。你們啊,格局還是小了。"
會議結束后,消息很快傳到了小李耳朵里。公司雖然不大,但消息傳播速度堪比光速。
"小李,聽說要裁員,你有什么打算?"同事小張偷偷問她。
"能有什么打算,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唄。"小李表面裝作輕松,心里卻五味雜陳。
晚上回到家,小李坐在電腦前,仔細研究起自己這8年來的社保繳費記錄。越看越心驚,按照正常標準,公司這些年來欠繳的社保費用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果他們要裁我,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小李暗下決心。
03
接下來的幾天,小李開始了她的"秘密調查"。
利用自己掌握的財務資料,她仔細核對了公司的社保繳費情況。結果令她震驚:不僅僅是她一個人,整個公司幾乎所有員工的社保都存在問題。
"按最低標準繳費已經算好的了,有些月份直接就沒繳。"小李看著密密麻麻的表格,心情復雜。
她開始計算自己的損失:8年來,個人部分應該繳納80萬,企業部分應該繳納120萬,總共200萬的缺口。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小李悄悄聯系了律師朋友,了解相關的法律程序。
"按照《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用人單位必須為員工足額繳納社保,否則就是違法行為。"律師朋友告訴她,"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補繳和賠償。"
"如果公司拒絕呢?"
"那就走法律程序,法院會強制執行的。"
小李心里有了底。她開始收集更多的證據,包括工資條、勞動合同、社保查詢記錄等等。
與此同時,王總的裁員計劃也在加速推進。
"小李,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這天下午,王總的秘書通知她。
小李深吸一口氣,拿著準備好的材料走進了王總的辦公室。
"小李啊,坐下說話。"王總臉上掛著虛假的笑容,"公司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難,需要調整人員結構。"
"我明白,王總您想說什么?"小李直接問道。
"就是...前臺這個崗位可能要取消了。"王總有些不自然,"不過你放心,公司會給你一定的補償。"
"多少補償?"
"一個月工資,這已經是很大方了。"王總覺得自己很慷慨。
小李冷笑一聲:"王總,您覺得一個月工資能補償我8年的青春嗎?"
"這...小李你這話說得..."王總有些慌張。
"更不用說您還欠我200萬的社保。"小李不緊不慢地說。
王總臉色瞬間變了:"什么200萬?你不要胡說八道。"
"我有詳細的計算,要不要看看?"小李從包里拿出一疊材料。
04
第二天上午,王總召開了全員大會。
"各位同事,我今天宣布一個決定。"王總站在會議室前方,神采飛揚,"為了提高公司運營效率,我們決定精簡前臺崗位。這樣一來,一年能夠節省6萬塊錢的成本,大大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
臺下一片竊竊私語。
"這就是我的經營智慧。"王總越說越起勁,"做企業就要有魄力,該砍的地方絕不手軟。其他公司還在為成本發愁的時候,我們已經先行一步了。"
小李坐在角落里,靜靜地聽著王總的"演講"。
"當然,我們也會給被裁減的員工一定的補償,體現公司的人文關懷。"王總看向小李,"小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小李緩緩站起身:"王總,我確實有話要說。"
會議室里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
"您剛才說要省6萬塊錢的成本,但是您先把欠我的200萬社保補了再談省錢的事吧。"小李的聲音不大,但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朵里。
"200萬?小李你在說什么?"王總臉色鐵青,"公司一直按規定為你們繳納社保。"
"按規定?"小李冷笑,"那我就讓大家看看什么叫按規定。"
她從包里拿出準備好的材料,走到投影儀前。
"這是我8年來的社保繳費記錄,這是按照我實際工資應該繳納的標準。"小李一邊操作一邊解釋,"大家可以自己算算差額。"
大屏幕上顯示出詳細的對比表格,數字清晰明了:個人部分欠繳80萬,企業部分欠繳120萬。
會議室里響起了倒吸冷氣的聲音。
"這不可能!"王總拍案而起,"小李,你這是誹謗!"
"誹謗?"小李不慌不忙,"大家可以用手機查查自己的社保繳費記錄,看看是不是誹謗。"
瞬間,會議室里響起了此起彼伏的手機操作聲。
05
"我的天,我的社保繳費基數怎么這么低?"
"我也是,按這個標準,我退休后能拿到多少錢?"
"還有好幾個月顯示沒有繳費,這是怎么回事?"
員工們的議論聲越來越大,王總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大家不要聽小李胡說八道。"王總努力控制著情緒,"社保繳費都是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的,不存在任何問題。"
"國家規定?"小李拿出另一份材料,"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六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行申報、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緩繳、減免。"
她環視一周,繼續說道:"而且第八十六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你...你從哪里查到這些的?"王總有些慌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總您應該比我更清楚這些規定才對。"小李不緊不慢地說,"畢竟您是做企業的。"
"小李說得對,我查了我的記錄,確實有問題。"銷售小王舉手發言。
"我的也是,繳費基數明顯偏低。"
"還有斷繳的情況,這會影響我們以后的退休待遇吧?"
員工們的質疑聲此起彼伏,王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不管你們怎么說,反正公司沒有違法。"王總惱羞成怒,"小李,你現在就收拾東西離開,保安,送她出去!"
"王總,您這是要強制解除勞動合同嗎?"小李問道。
"是又怎么樣?"
"那就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執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小李掏出手機,"我現在就錄音作為證據。"
王總愣住了,他沒想到平時看起來溫順的小李竟然這么能言善辭。
就在這時,小李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
"您好,我是市勞動監察大隊的執法人員,我們接到舉報,明天上午將對貴公司進行勞動用工檢查,請做好準備。"
小李按下了免提鍵,電話里嚴肅的聲音在安靜的會議室里格外清晰。王總的臉瞬間變得煞白如紙,在場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電話掛斷后,會議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小李慢慢從包里又拿出了一個厚厚的文件夾,輕輕放在了桌子上。
"王總,其實除了社保的事情,我手里還有一些您可能感興趣的資料。"
她輕撫著文件夾的封面,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這些年來,作為前臺兼行政,我接觸到了很多...有趣的信息。"
王總的喉嚨里發出了一聲艱難的吞咽聲,眼神死死盯著那個文件夾,額頭上開始冒出細密的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