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情世故就是一場無聲的交易",這句話道出了現代社會中人際關系的微妙本質。在婚喪嫁娶等重要場合,紅包禮金的金額常常成為衡量感情深淺的標尺,禮尚往來背后隱藏著人們對公平的期待與對體面的追求。然而,當這種看似簡單的交換出現意外時,我們內心的真實情感往往也會被意外地激發出來。一個月前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或許能讓更多人思考人情往來的真諦。
"林總,您的禮金是三千元嗎?"酒店大堂前,一位穿著正裝的年輕接待員核對著手中的禮金簿,語氣恭敬但眼神中藏著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是的,三千元整。"我從錢包里抽出三張嶄新的紅色鈔票,遞了過去。
她嘴角微不可察地抽動了一下,低頭飛快地在登記簿上寫下我的名字和金額,然后公式化地遞給我一張紅色請柬和一個精致的禮盒:"這是我們趙總備的伴手禮,謝謝您的光臨。"
我接過禮盒,感覺出奇地輕,心中隱約有些不安。作為一家中型建材公司的老板,參加各種婚禮酒席已是家常便飯,但今天這場婚禮卻有些特別——新郎的父親趙明遠是我二十年前的大學同學,也是本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副總裁。
走進金碧輝煌的宴會廳,我被眼前的奢華場景震驚了。巨大的水晶吊燈,鋪滿鮮花的紅毯,每桌價值不菲的洋酒和海鮮拼盤,光是粗略估計,這場婚宴的花費至少在五十萬以上。
"林總!您來了!"趙明遠大步走來,滿臉笑容。他身著定制西裝,手腕上的名表價值不菲。
"老趙,好久不見!"我們熱情相擁,但他的目光卻不經意掃過我手中的禮盒,眼神微微一變。
"來,坐這邊,都是老朋友。"他引我到一張標著"親友團"的桌子,但我注意到,這并不是主桌,而是靠近門口的位置。
坐下后,我環顧四周,發現桌上的其他人都是些面生的客人,沒有一個是當年的同學。正想詢問,趙明遠已經匆匆離開,去招呼其他賓客了。
"這位先生,您是?"旁邊一位穿金戴銀的中年婦女好奇地問我。
"我是趙總大學同學,林志明。"我禮貌地回答。
"哦,大學同學啊。"她意味深長地點點頭,眼神在我并不昂貴的西裝上掃過,又瞥了一眼我放在桌上的伴手禮,轉頭和另一位女士竊竊私語起來。
我假裝沒注意到她的眼神,但心里卻涌起一陣不適。是什么讓我這個"大學同學"不配坐在更好的位置?是我的西裝不夠昂貴,還是我那三千元的禮金太過寒酸?
婚宴正式開始后,新人入場,全場歡呼。趙明遠站在舞臺上致辭,感謝各位貴賓的光臨和厚禮。當他特別點名感謝幾位送了大禮的賓客時,我看到他們都被安排在最靠近舞臺的主桌。
"張總送了五萬,李董送了三萬八..."旁邊的中年婦女低聲對同伴解說著,語氣中滿是艷羨。
聽著這些數字,我心里一陣發堵。三千元在普通人的婚禮中已算得上體面,但在這場奢華的宴會里,顯然不值一提。
酒過三巡,我借口有事提前離席。趙明遠匆忙送我到門口,臉上的笑容有些勉強:"林總,這么早就走?"
"公司有點急事。"我隨口編了個理由。
"那真是太遺憾了。"他拍拍我的肩膀,眼神卻未與我相接,"改天我們好好聚。"
"一定。"我點點頭,知道這個"改天"大概率不會到來。
驅車回家的路上,我的情緒低落到了極點。二十年前我們還是形影不離的好友,如今卻因為生活軌跡的不同而變得如此疏遠。我將伴手禮放在副駕駛座上,想起當年我和趙明遠一起在圖書館通宵復習,一起為了省錢吃泡面的日子,不禁苦笑。
回到家已是晚上九點,妻子正在客廳看電視。
"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她關切地問。
"沒什么意思,提前走了。"我把伴手禮盒放在茶幾上,脫下西裝外套。
妻子拿起禮盒,好奇地打量著:"這是什么?"
"婚宴的伴手禮,隨便看看吧。"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走進廚房倒了杯水。
"嘩啦"一聲,我聽到客廳傳來禮盒打開的聲音,接著是妻子驚訝的驚呼:"這是...什么?"
我走回客廳,看到妻子手中拿著一張精美的卡片和一個小小的紅包。卡片上用燙金字體寫著"感謝您的光臨與祝福",而紅包...看起來薄得可憐。
"給多少?"我隨口問道,心想大概是象征性地回了個一兩百。
妻子打開紅包,臉色一變:"這...這是三千零五元?"
我一把抓過紅包,里面確實是整整齊齊的三千元,外加一枚嶄新的五元硬幣。
"三千零五...諧音'想你我'?"妻子試圖解釋這個奇怪的數字。
我卻明白了其中的含義——這是趙明遠精確地退還了我的禮金,甚至還多加了五元,像是在嘲笑我的寒酸。那一刻,我的臉上火辣辣的,仿佛被人當眾扇了一耳光。
"這什么意思?嫌我給少了?"我握緊拳頭,怒火中燒。
妻子連忙安撫我:"別激動,可能只是巧合..."
"巧合?"我冷笑一聲,"紅包里放的錢恰好比我給的多5元,這叫巧合?"
我一把抓起手機,幾乎是本能地想給趙明遠打電話興師問罪。但撥到一半,我突然停下了——這不正中他下懷嗎?在他眼里,我大概就是個因為拿不出大錢而自卑的失敗者吧。
放下手機,我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妻子擔憂地看著我,輕聲問:"要不...我們把錢還回去?"
"不,"我的聲音出奇地平靜,"既然他送了,我們就收下。不過,我得好好想想這二十年來到底發生了什么。"
那天晚上,我翻出了大學時的老照片,一張張看過去,回憶如潮水般涌來。照片中的我和趙明遠青春洋溢,意氣風發,哪像現在這般陌生疏遠?
躺在床上,我輾轉反側,腦海中不斷回放著那個輕飄飄的伴手禮盒,那精致的包裝下藏著的,是對一段二十年友誼的無情否定。
隔天清晨,我做了個決定——去趙明遠公司當面問個清楚。這事關我的尊嚴,也關乎那段我一直珍視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