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高考成績出來那天,張宇的眼神里滿是平靜,卻讓我心驚。"200分,媽,我知道你想說什么。"他輕描淡寫地說著,而我手中的復讀學校宣傳冊已經捏得皺巴巴。
"不用看了,我肯定上重點本科。"他的語氣篤定得可怕,仿佛在陳述一個已知的事實。我想發火,想哭,卻只能看著他走進房間,輕輕關上門。
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我可能從未真正了解過自己的兒子。
01:
張宇從小就是個讓人捉摸不透的孩子。
他三歲能背唐詩,五歲已經自學完小學數學,我和他爸都覺得自己生了個天才。鄰居們見了他都夸我們有福氣,說這孩子將來肯定有出息。我們也是這么相信的,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他身上。
上小學時,張宇總是年級第一,老師經常把他作為榜樣。我們家的墻上貼滿了他的獎狀,每一張都是我們的驕傲。我還記得他小學畢業時,校長親自給他頒獎,說他是學校十年來最優秀的學生。
變故發生在他上初中后。剛開始一切如常,他依然是班里的佼佼者。可到了初二,他的成績突然直線下滑。開始我以為是青春期作祟,或者是學習壓力大,便沒太在意。直到有一天,他的班主任打電話來,說張宇上課總是心不在焉,作業也經常不交。
"李女士,您兒子最近迷上了什么?"班主任在電話那頭問我。
我愣住了,因為我根本不知道。工作忙碌的我和丈夫,似乎很久沒有真正關注過兒子在做什么了。
那天晚上,我硬著頭皮敲開了張宇的房門。出乎意料的是,他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敷衍我,而是給我看了他的"寶貝"——一個自己組裝的機器人。
"媽,我想參加機器人大賽。"他眼睛亮閃閃的,像是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我猶豫了。一方面,我為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而高興;另一方面,我擔心這會影響他的學習。最終,我和他爸商量后,決定支持他,但前提是不能耽誤學習。
張宇答應得很爽快,可現實卻是,他的成績沒有提升,反而在機器人領域嶄露頭角。初三那年,他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獲得了二等獎。
站在領獎臺上的他神采奕奕,跟平時做題時的萎靡判若兩人。我心里五味雜陳,既為他驕傲,又為他的學業擔憂。
"你看看人家王明,專心學習,中考考了全校第一。"我忍不住拿他跟鄰居家的孩子比較。
張宇只是淡淡地說:"媽,我有我自己的路要走。"
這話讓我心里一沉。我怕他走偏,怕他將來沒出息,更怕他辜負了我們的期望。
高中三年,是我們母子關系最緊張的時期。我逼他學習,他逼自己做項目;我給他報補習班,他翹課去參加比賽;我跟他講考大學的重要性,他跟我講創新的意義。
我們像是兩個互不相讓的角斗士,誰都不愿意向對方低頭。他爸站在中間左右為難,最后索性兩不相幫,讓我們自己解決。
高考前一個月,張宇突然變得異常安靜。他不再反抗我的安排,乖乖去上補習班,晚上也開始刻苦學習。我以為他終于想通了,心里暗自欣慰。
高考那天,我早早地送他到考場。"兒子,媽媽相信你!"我拍拍他的肩膀,鼓勵道。
張宇點點頭,臉上沒什么表情,徑直走進了考場。
02:
高考成績公布那天,我早早地守在電腦前,心臟怦怦直跳。當屏幕上顯示出張宇的分數時,我的世界仿佛崩塌了——200分,連本省最差的專科都夠不上。
"怎么可能?"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復刷新頁面,希望是系統出了錯。但那個刺眼的數字始終沒有變化。
張宇回家時,我正坐在沙發上失魂落魄。看到他,我心中的失望瞬間轉化為憤怒。
"你這是什么成績?!"我把打印出來的成績單摔在茶幾上,"你知道我和你爸為了你付出了多少嗎?你就是這樣回報我們的?"
張宇平靜地看著我,眼中沒有一絲愧疚:"媽,我知道你失望了,但這就是我的選擇。"
"選擇?"我氣得渾身發抖,"考200分是你的選擇?你是故意的?"
"是的,"他坦然承認,"我根本不想走常規路線。"
我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鄰居家的孩子都考上了重點大學,而我兒子竟然是個高考"廢物"。我打電話給他爸,哭訴著要他回來管管兒子。
晚上,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氣氛凝重。他爸比我冷靜許多,只是問:"你有什么打算?"
"創業。"張宇的回答斬釘截鐵。
"憑什么?"我忍不住譏諷,"就憑你那些小發明?你以為那些在現實社會中有用嗎?"
"我已經拿到兩項專利了,媽。"張宇說,"而且,我有投資人感興趣。"
我嗤之以鼻:"別做夢了!現在的創業多難,你一個高中生,能懂什么?"
他爸出乎意料地站在了張宇這邊:"也許我們應該給他一次機會?一年時間,如果不行,再復讀。"
"不行!"我堅決反對,"高考是正道,其他都是歪門邪道!我已經聯系好了復讀學校,下周就去報名。"
張宇看著我,眼神中有種我從未見過的堅定:"媽,不用看復讀學校了,我肯定能上重點本科。"
"就憑200分?"我冷笑,"你以為重點大學會要你這種學生?"
"等著看吧。"他留下這句話,轉身回了房間。
接下來的日子,我每天都在催他去看復讀學校,而他卻開始頻繁出門,有時甚至整天不回家。我跟蹤過他幾次,發現他去的都是一些科技公司和創客空間。
"你就這么不聽話?"一天晚上,我攔住了回家的他。
"媽,我有我自己的規劃。"他疲憊但堅定地說。
"什么規劃能比上大學重要?"
"改變世界的規劃。"
他的話讓我啞口無言。這孩子,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狂妄了?
03:
那段時間,家里每天都彌漫著一種無形的火藥味。我和張宇像兩個陌生人,除了必要的交流,幾乎不說話。他爸夾在中間,試圖調和我們的關系,但收效甚微。
我開始翻看各種復讀學校的資料,比較他們的師資力量和升學率。雖然張宇明確表示不會復讀,但我還是抱著一絲希望,認為他遲早會想通。
一天晚上,我正在廚房做飯,聽見門鈴響了。張宇去開門,隨后是一陣熱烈的交談聲。我探頭一看,是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正和張宇熱情地握手。
"媽,這是李總,太平洋科技的投資人。"張宇介紹道。
我有些狐疑地看著這位所謂的"投資人",心想會不會是什么騙子。但對方很快遞給我一張名片,上面印著"太平洋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的字樣。
"李女士,您兒子的項目非常有前景。"李總笑著說,"我們公司決定投資500萬,希望能和他合作開發智能家居系統。"
我震驚地看著張宇,他卻一臉平靜,仿佛早就料到會有這一天。
"這不可能!"我下意識地否認,"他還是個孩子,怎么可能…"
"李女士,您兒子雖然年輕,但他的才華是實打實的。"李總誠懇地說,"他開發的智能控制算法,解決了行業內一直困擾我們的難題。這在業內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我不知所措地看向張宇,他微微一笑:"媽,我之前參加的那些比賽和項目,都是為了這一天做準備。"
當晚,李總詳細講解了投資計劃和合作方式。按照協議,張宇需要組建團隊,繼續完善他的算法和產品,而太平洋科技則負責提供資金和資源支持。
李總走后,我坐在沙發上,久久不能平靜。我一直以為兒子是在浪費時間,原來他早已布局未來。
"為什么不告訴我們?"我問他。
"我試過,但你們只關心我的考試成績。"張宇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苦澀,"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但我真的不想按照常規路線走。"
那晚,我第一次認真聽張宇講述他的夢想。他說他想開發一套能讓普通家庭用得起的智能家居系統,讓科技真正走進尋常百姓家。他的眼神中閃爍著光芒,那是我從未在他做題時看到過的熱情。
"可是,沒有大學文憑,你將來怎么辦?"我還是忍不住擔憂。
"媽,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文憑重要,但不是唯一出路。"張宇耐心解釋,"況且,我說過我會上重點本科的,我沒騙你。"
我不解地看著他,他神秘一笑:"等著看吧。"
第二天,張宇帶我去了他租的辦公室。那是一個不大的空間,但設備齊全,已經有三四個年輕人在忙碌。他向我介紹說,這些都是他在比賽中認識的朋友,有的已經是大學生,有的和他一樣是高中畢業生。
"這就是我的團隊,"張宇驕傲地說,"我們已經合作了半年多。"
我驚訝地看著這些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年輕人,心想他們能做出什么名堂來。但當張宇展示他們的成果時,我不得不承認,這些"孩子"確實有真本事。他們開發的智能控制系統,不僅操作簡便,而且成本低廉,確實解決了現有產品的很多問題。
回家路上,我問張宇:"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創業很辛苦的,失敗率也高。"
"媽,我知道風險,但我愿意嘗試。"他認真地說,"如果失敗了,大不了再從頭開始,但至少我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