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過年回家,是愛也是負擔。"每到年關,這句話就在朋友圈刷屏。很多人在外打拼,春節回家本該是一件幸福的事,卻不知何時變成了一種壓力。尤其是已婚人士,往往要面對兩邊家庭的期望與要求,左右為難。我今年就陷入了這樣的窘境,一邊是不斷催促的母親,一邊是越來越煩躁的丈夫。
"叮鈴鈴——"手機又響了,我看了眼來電顯示,是媽媽今天打來的第五通電話。
"喂,媽。"我無奈地接起電話,試圖控制語氣中的疲憊。
"小雯,你到底什么時候回來?車票買了沒有?記得早點買,不然就沒票了!"媽媽的聲音中帶著急切,仿佛我不立刻回答就會出什么大事。
"媽,我不是說了嗎,我和小剛商量好了,初三回去,現在還早呢。"我耐心解釋道,盡管這已經是今天第五次重復同樣的回答。
"初三?那太晚了!你爸說初一就要準備全家聚餐,你舅舅一家都會來,你怎么能缺席?再說了,你們單位不是臘月二十八就放假了嗎?"
我深吸一口氣:"媽,我知道,但是小剛這邊也有安排,他父母也希望我們能在他們那里過幾天。"
"那你們初一到初二在他家,初三再回來不就行了嗎?"媽媽的語氣不容置疑。
就在我不知如何回答時,手機"叮"地一聲,收到一條微信。打開一看,是媽媽發來的一個長長的購物清單:進口奶粉兩罐、法國紅酒一箱、美國保健品若干、日本電飯煲一臺、韓國化妝品套裝...清單末尾還特意注明:都要正品,不要網購假貨。
我瞪大了眼睛,這清單上的東西加起來得上萬塊錢!而且大多是送給親戚的禮品。
"媽,您發給我的這個清單是什么意思?"我的聲音不自覺地提高了。
"這是過年要帶回來的東西啊,你不是在大城市工作嗎?那邊買這些方便。對了,你表姐家孩子今年上小學了,你再幫忙看看有沒有什么學習機之類的好東西..."
我的丈夫小剛恰好從廚房走出來,聽到我的對話,湊過來看了看我的手機屏幕。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怎么了?你媽又提什么要求了?"他壓低聲音問。
我無言地把清單展示給他看。小剛看完后,忍不住嘟囔了一句:"她以為我們家開銀行的嗎?"
雖然他聲音不大,但這句話還是被電話那頭的媽媽聽到了。
"什么?什么銀行?誰說什么了?"媽媽敏銳地問道。
我趕緊打圓場:"沒什么,媽,小剛在跟同事打電話呢。那個...清單上的東西有點多,我們看看能買哪些吧。"
"怎么,才這么點東西就嫌多?你們兩個在大城市工作,工資那么高,幫家里買點東西怎么了?再說了,這些也不全是給我和你爸的,大部分是走親戚用的禮品!"媽媽的語氣突然變得強硬起來。
小剛在一旁聽得真切,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奪過我的手機,按下了免提鍵。
"阿姨,您好。"他盡量保持禮貌,但語氣已經有些冷,"我們不是不愿意買東西,但這個清單實在太長了,加起來得上萬塊錢。我們雖然在大城市工作,但房貸車貸壓力也很大,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錢。"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然后是媽媽有些生硬的聲音:"小剛,我知道你們年輕人有壓力,但過年回家帶點東西不是很正常嗎?再說了,你們平時沒事就去旅游、買名牌,那些錢不也照樣花了嗎?"
"媽!"我忍不住出聲阻止,"我們什么時候經常旅游買名牌了?我上次買包還是兩年前!"
"反正你們在大城市,條件肯定比我們這里好。你看你表姐,她家條件還不如你們,每年回來都給長輩準備好東西。"媽媽開始拿親戚做比較。
小剛的臉色已經徹底陰沉下來。他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阿姨,我們能力范圍內的東西一定會盡量買,但這個清單實在太多了。而且我們今年已經決定了初三回去,時間上也安排好了。"
"什么意思?你是不想讓小雯回家過年嗎?"媽媽的聲音立刻提高了八度,"她是我女兒,過年當然要回自己家!"
"媽,我們也有我們的安排..."我試圖解釋,但媽媽已經不想聽了。
"行了,我明白了!結婚后就忘了娘家是吧?外面的人比親媽還親是吧?"電話那頭傳來媽媽憤怒的聲音,然后是一陣忙音——她掛斷了電話。
我和小剛面面相覷,房間里一時間只剩下沉默。
"抱歉,我可能說話太沖了。"小剛最終打破了沉默,但語氣中的不滿依然明顯,"但你媽媽這要求確實太過分了。"
我揉了揉太陽穴,感到一陣疲憊:"我知道,我會再跟她解釋的。"
小剛走過來,從背后輕輕環抱住我:"每年都這樣,你什么時候才能學會拒絕她?"
他的懷抱溫暖而熟悉,我靠在他胸前,感到一絲安慰。但內心的糾結卻無法消除——作為女兒,我不想讓父母失望;作為妻子,我也理解丈夫的立場。這種夾在中間的感覺,真的很痛苦。
"我試試吧。"我輕聲回答,然后轉身摟住他的脖子,仰頭吻了上去,試圖暫時忘記這一切煩惱。
小剛回應著我的吻,他的手輕輕撫過我的背脊,讓我感到一絲戰栗。就在氣氛逐漸升溫時,我的手機又一次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