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讀者朋友找我聊天,他表示自己經歷過才知道,再好的公司也有小人和壞人,特別是大公司,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形形色色。
他是從大公司出來的,跟過四個上級,他原來以為那些年紀大的主管不好打交道,后來才發現自己錯了,年輕的職場精英更“厲害”。
據他介紹,有的年輕主管學歷好、人聰明、能力強,但他們有個最大的壞處什么呢?“精致利己,簡直是毫不掩飾的把兄弟們當炮灰,在他眼里其他人都是工具人,都是讓他往上爬的墊腳石”,如果是跟著這樣的上級,那就很慘,要求高,沒有人情味,很嚴厲,不會在你身上浪費時間和感情。
其實這樣的人在職場上很多見,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他們就是自私利己,凡是耽誤他們前進的人都可以拋棄,在他們看來,要么是對自己有用的人,要么是對自己無用的人。
另外還有一種“聰明人”,他們來公司上班要么是找資源找人脈,要么是學習什么東西,隨時準備跑路。這兩種聰明人都是很常見的。
“聰明人”的邏輯就是自私,他們認為只有互相攻擊才能成功。
我經常說這是一種很美國式的行為邏輯,叢林法則嘛,他們是個人主義,以自私和貪婪為理所當然,誰不知道占便宜誰傻,每個人都首先是忠誠于自己的利益。
不這樣想,不這樣做的人,在他們眼里就是“羊”一樣,是獵物。道德觀念和感情都不是他們的約束條件,或者說這些作用很小,哪怕法律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是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也是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當背叛司空見慣,大家就都理所當然了,誰看到破綻和機會就使絆子,不管對方是合作伙伴還是親友,他都不會有什么道德感,他認為是自己的聰明和運氣,所謂道德觀念只不過是騙人的把戲。
這樣的人往往是狡猾的,得勢不饒人,只認力量和現實利益。他對你是好還是壞,不在于他的品質改變,而在于他的需要。
一切都是形勢使然。在我們這邊,信奉這套“適者生存”邏輯的人也比較多。
40歲后,遠離福薄之人:有些人不是聰明,他們只是陰險狡詐而已!
在工作和生活中接觸過太多聰明人后,我就厭倦了,看清了自然就看輕了,那些人表面看起來張牙舞爪或故作高深,實際上也就那么回事,不值一提。
在我看來,這些人都是薄福之人,他們不是真的聰明,不過是陰險狡詐而已。在40歲后,我就遠離了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