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我估分336。"
墨軒垂著頭站在我面前,聲音輕得像蚊子叫。
我放下手中的茶杯,長嘆一口氣。336分,這個數字在我意料之中,卻依然像一記重錘敲在心上。
"行了,別難過了。"我拍拍兒子的肩膀,"爸明天就去找老同學,給你聯系個好點的專科學校。"
墨軒點點頭,轉身回了房間。
我掏出手機,開始翻通訊錄,盤算著該找哪個關系幫忙。正在這時,門外傳來敲門聲。
01
高考結束那天,我就知道墨軒考得不會太好。他從考場出來時,臉上沒有別的孩子那種如釋重負的表情,反而顯得異常平靜,這種平靜讓我心里直打鼓。
其他家長都在討論孩子的考試情況,有的興高采烈,有的憂心忡忡,只有墨軒一個人靜靜地站在校門口等我,手里拿著準考證,眼神有些空洞。
我走過去拍拍他的肩膀:"怎么樣,感覺還行吧?"他只是點點頭,什么都沒說。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試探性地問:"數學題難不難?"
"還好。"墨軒看著窗外,"就是時間有點緊。"
"語文作文寫完了嗎?"
"寫完了。"
"英語聽力怎么樣?"
"也還行。"
我從后視鏡里看著兒子,他的表情始終很平靜,這讓我更加不安。按理說,剛考完試的孩子要么興奮要么沮喪,像墨軒這樣波瀾不驚的反倒不正常。
回到家后,墨軒坐在沙發上,雙手交叉放在膝蓋上,像個等待宣判的犯人。我在廚房忙活著,時不時偷瞄他一眼,想從他的表情里讀出點什么,但那張年輕的臉龐上寫滿了我看不懂的東西。
老爸從房間里出來,看到墨軒坐在那里發呆,走過去坐在他身邊:"累了吧?"
"還好,爺爺。"墨軒難得露出一絲笑容。
"考得怎么樣?"老爸問。
墨軒猶豫了一下:"可能不太理想。"
老爸點點頭,沒有繼續追問,只是拍拍孫子的手:"沒關系,盡力就好。"
我端著兩杯茶走過去,盡量讓聲音聽起來輕松一些:"墨軒,具體說說,感覺能考多少分?"
他接過茶杯,低著頭說:"爸,我可能讓您失望了。"
我的心一沉:"說說看,大概能考多少?"
墨軒沉默了很久,然后緩緩開口:"我算過了,數學應該能考90分左右,語文110分,英語80分,理綜大概在150分上下。"
我快速在心里計算了一下,總分430分。這個數字讓我稍微松了口氣,雖然不算高,但至少能上個本科。
"你確定?"我再次確認。
"不,爸爸,我說錯了。"墨軒搖搖頭,"我重新算了一下,數學可能只有70分,理綜也就140分左右。總分應該在330到340之間。"
我手里的茶杯差點滑落,336分,這個數字瞬間在我腦海里炸開。我經營機械加工廠這么多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但聽到這個分數,還是感覺天旋地轉。
"你...你確定?"我的聲音有些顫抖。
墨軒點點頭:"我算過好幾遍了,應該就是這個分數。數學我本來做得還可以,但最后檢查的時候發現前面有幾道題計算錯了,來不及改正。理綜的物理部分有兩道大題沒做完。"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其實早有心理準備,墨軒從小學習就不算突出,高中三年更是在班里中下游徘徊。班主任王老師在家長會上總是說他"基礎還行,但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上課容易走神,做題速度慢"。
"爸,我知道您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墨軒的聲音哽咽了。
"別說了。"我擺擺手,"事已至此,咱們得想辦法。明天我就去找人,看能不能給你聯系個好點的專科學校。"
墨軒抬起頭看著我,眼中閃過一絲我讀不懂的光芒:"專科學校?"
"對,專科也挺好的,學個實用的專業,將來工作不愁。"我拍拍他的肩膀,"爸這些年積攢了點人脈,應該能幫你找個不錯的學校和專業。現在技術工人很吃香的,比那些空有文憑的大學生強多了。"
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后點點頭:"好的,爸,都聽您的。"
老爸在一旁聽著我們的對話,始終沒有插話,但我能感覺到他欲言又止的樣子。
晚飯的時候,一家三口都沒有說話,氣氛特別壓抑。我夾了一筷子菜放在墨軒碗里:"多吃點,別想太多了。"
"謝謝爸爸。"墨軒小聲說。
"墨軒啊。"老爸突然開口,"你覺得這次考試發揮得怎么樣?"
墨軒想了想:"可能沒有發揮出真實水平吧。有些題目我明明會做,但時間不夠了。"
"那你覺得你的真實水平能考多少?"老爸繼續問。
這個問題讓我有些不高興,都已經這樣了,還問什么真實水平?但看在老爸的份上,我沒有出聲阻止。
墨軒猶豫了一下:"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應該能多考個幾十分吧。但也不會太高,畢竟基礎還是不夠扎實。"
老爸點點頭:"時間不夠,是因為做題速度慢,還是題目太難?"
"主要是做題速度慢。"墨軒說,"我習慣把每道題都想得很仔細,步驟也寫得比較詳細,所以用時比較多。"
我聽了這話更加生氣:"這就是你的問題!高考是有時間限制的,你還想得很仔細?別人都做完了,你才做一半,能考好才怪!"
墨軒低下頭,不再說話。
老爸看看我,又看看墨軒,嘆了口氣:"吃飯吧,別說這些了。"
晚上,我一個人坐在陽臺上抽煙,望著遠處的燈火,心情復雜得說不出話來。隔壁老王家的兒子去年考了580分,上了本科,今年更是有幾個孩子預估能上重點大學。我這當爸的,說不羨慕是假的。
想起墨軒剛才說的話,我就氣不打一處來。都什么時候了,還要把每道題想得很仔細?高考是選拔性考試,講究的是效率和準確性,哪有時間讓你慢慢思考?這孩子就是太理想化了,不懂得變通。
老爸從房間里出來,在我身邊坐下:"建軍啊,別太難過。"
"爸,我沒難過,就是覺得對不起墨軒。"我彈彈煙灰,"這孩子從小就不是讀書的料,我也沒好好教育他。"
"你錯了,墨軒這孩子心里有數著呢。"老爸說。
"有什么數?考了336分還有數?"我苦笑。
"你不懂。"老爸站起身,"這孩子跟你小時候不一樣,他腦子里裝的東西多著呢,只是你看不出來罷了。"
我不明白老爸這話什么意思,但也沒多問。在我看來,分數就是硬道理,336分就是336分,再怎么解釋也改變不了現實。
回到房間,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腦子里一直在想墨軒的未來該怎么辦。專科學校雖然不錯,但總覺得有些委屈了這孩子。墨軒雖然成績不好,但人很懂事,從小到大都沒讓我操過心。
想著想著,我突然聽到隔壁房間傳來輕微的聲音。我以為墨軒在玩手機,正想過去看看,聲音又停了。過了一會兒,聲音又響起來,聽起來像是在翻書頁。
我輕手輕腳地走到墨軒房門口,透過門縫往里看,發現他正趴在桌子上寫寫畫畫,旁邊放著幾本厚厚的書。
我推門進去:"這么晚還不睡?"
"馬上就睡。"墨軒頭也不抬地說,趕緊把紙張收起來。
"在做什么?"我湊過去看。
"沒什么,隨便畫畫。"他說著,把紙張塞進抽屜里。
我瞥了一眼桌上的書,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學建模》等,都是大學的教材。
"這些書哪來的?"我問。
"在書店買的。"墨軒說,"想提前了解一下大學的內容。"
我搖搖頭:"都這個時候了,還看這些干什么?專科學校用不上這些東西。早點睡吧。"
墨軒點點頭,收拾桌子準備睡覺。
我回到房間,心里更加困惑。一個連高考都考不好的孩子,買大學教材干什么?而且還是數學相關的,這不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嗎?
02
第二天一早,我就開始為墨軒的專科志愿奔波。首先想到的是老同學劉建國,他在縣里的職業技術學院工作,應該能給些建議。
我帶著禮品上門拜訪,劉建國熱情地接待了我。他們家住在學院的家屬樓里,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潔。劉建國的愛人給我們泡茶,還拿出瓜子花生招待我。
"建軍,好久不見啊!"劉建國拍拍我的肩膀,"聽說你現在生意做得不錯。"
"還行,小打小鬧。"我客氣地說,"今天來是想請你幫個忙。"
"什么忙?只要我能幫上的,絕對沒問題。"劉建國很痛快。
"是關于墨軒的事情。這孩子高考估分336,我想給他找個好點的專科學校。"
劉建國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336分?這個分數確實有些尷尬。"
"是啊,不高不低的,我也不知道該報什么學校。"我嘆氣。
"別急,有辦法的。"劉建國安慰我,"現在專科學校的選擇還是很多的,關鍵是要選對專業。"
"你覺得什么專業比較好?"
劉建國想了想:"根據我的經驗,機械制造、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這幾個專業都不錯,就業率比較高。特別是機械制造,你本身就是搞這個的,將來墨軒畢業了可以接你的班。"
"機械制造?"我眼睛一亮,"這個專業怎么樣?"
"很實用。"劉建國詳細介紹,"我們學院的機械制造專業是重點專業,有專門的實訓車間,學生畢業后基本都能找到工作。而且現在技術工人缺口很大,待遇也不錯。"
"那錄取分數線呢?"
"336分應該問題不大,不過最好選擇服從調劑,這樣錄取概率更高。"劉建國說,"我認識招生辦的老師,可以幫你問問具體情況。"
我連聲道謝:"那太好了,麻煩你了。"
"客氣什么,咱們是老同學。"劉建國擺擺手,"不過我得提醒你,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有想法,最好先問問墨軒的意見,看他愿不愿意學這個專業。"
我點點頭:"回去我就跟他商量。"
從劉建國家出來,我又去了幾個朋友那里打聽情況。機械廠的老張說他侄子就是學的機械制造,現在在南方的工廠做技術員,月薪七八千,還挺不錯的。
"墨軒這孩子從小就喜歡擺弄那些機械零件,學這個專業應該合適。"老張說,"而且你有工廠,將來他畢業了直接回來幫你,父子檔多好。"
我想起墨軒小時候在廢鐵堆前發呆的情景,心想或許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安排。
下午回到家,我把了解到的情況跟墨軒說了:"我覺得機械制造這個專業不錯,既實用又有前途,你覺得怎么樣?"
墨軒聽完,點點頭:"都行,您決定就好。"
這種無所謂的態度讓我有些生氣:"墨軒,這是你的人生,不是我的。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我確實沒什么特別的想法。"墨軒說,"反正以我的成績,也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
"那你有沒有特別想學的專業?"我問。
墨軒猶豫了一下:"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學數學。"
"數學?"我差點被這句話逗笑了,"你數學才考70分,還想學數學?專科學校有數學專業嗎?"
"應該沒有。"墨軒低下頭,"我就是隨便說說。"
我看著兒子失落的表情,心里有些不忍,但還是說道:"墨軒,你得面對現實。數學這種理論性的東西不適合你,還是學點實用的技術比較好。"
墨軒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老爸這時候從房間里出來,正好聽到我們的對話。他看看我,又看看墨軒,欲言又止的樣子。
"爸,您有什么要說的嗎?"我問。
"沒什么。"老爸搖搖頭,"建軍啊,孩子的想法也很重要。"
"爸,您也看到了,墨軒數學才考70分,還想學數學,這不是異想天開嗎?"我有些不耐煩。
老爸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又提起專業選擇的事情:"墨軒,機械制造這個專業真的不錯,你好好考慮一下。"
"我知道了,爸爸。"墨軒說。
"而且你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還記得小時候你總是在廢鐵堆前研究那些零件嗎?"我試圖說服他。
墨軒抬起頭看著我:"爸,我當時不是在玩,我是在想那些零件的設計原理。"
"設計原理?"我不相信,"你一個小孩子能想出什么原理?"
"我在想為什么齒輪要設計成那個角度,為什么軸承要用那種結構,如果改變設計會產生什么效果。"墨軒認真地說。
我愣住了。我一直以為墨軒是在玩,沒想到他居然在思考這些問題。
"那你想出什么結果了嗎?"我問。
"想出了一些,但當時年紀小,無法驗證。"墨軒說,"現在回想起來,有些想法可能是對的。"
老爸在旁邊聽著,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說這孩子心里有數。"
我看看老爸,再看看墨軒,心里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也許,我確實誤解了什么。
但是,現實就是現實,不管墨軒小時候想過什么,高考成績擺在那里,336分就是336分。我不能讓感情沖昏了頭腦。
"墨軒,不管你小時候想過什么,現在最重要的是選個好專業,學點實用的技能。"我說,"機械制造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
墨軒點點頭:"我明白,爸爸。"
但是,就在我為兒子的專科志愿忙碌的時候,鄰居們的議論讓我倍感壓力。
第二天早上,我在小區遛彎的時候,遇到了樓下的李大媽。
"老林,墨軒考得怎么樣?"李大媽一臉關切地問。
"還行,能上專科。"我勉強笑笑。
"哎呀,專科啊。"李大媽的語氣里透著同情,"我家小明估分480,應該能上二本了。不過也好,現在技術工人也挺吃香的,學個手藝不愁吃喝。"
我笑著點頭,心里卻很不是滋味。
走了沒幾步,又遇到了隔壁的王大叔。
"建軍,聽說墨軒考完了?"王大叔問。
"是啊,估分336。"我如實回答。
"336?"王大叔明顯愣了一下,然后拍拍我的肩膀,"沒事,孩子嘛,各有各的路。我家那小子去年580,今年這幾個鄰居家的孩子估分都在500以上,看來競爭真是激烈啊。"
我只能苦笑著應付過去。
每次遇到這樣的對話,我都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特別是小區里那些孩子成績好的家長,看我的眼神里總是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憐憫,讓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下午,我在工廠里忙活的時候,幾個工人師傅也開始議論高考的事情。
"林老板,您家墨軒考得怎么樣?"老師傅張軍問。
"336分,準備讀專科。"我簡單回答。
"336?"另一個師傅李強說,"我家那小子去年也是這個分數,現在在職業學院學汽修,聽說還不錯。"
"是啊,現在專科也挺好的,學個技術比那些空有文憑的大學生強。"張軍安慰我說。
雖然師傅們說得很客氣,但我還是能感覺到他們話里的意思:墨軒這成績確實不怎么樣。
回到家,我把今天遇到的情況跟老爸說了。
"爸,我感覺在鄰居面前都抬不起頭來。"我嘆氣。
"建軍,你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了。"老爸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路,不能都用一個標準衡量。"
"話是這么說,但分數擺在那里,我能怎么辦?"我有些沮喪。
"墨軒這孩子有他自己的特點,你慢慢就會發現的。"老爸說。
我不明白老爸為什么總是這么說,但也沒心思深究。現在最重要的是盡快確定專科志愿,讓墨軒有學上。
晚上,我把白天了解到的情況整理了一下,準備跟墨軒詳細討論專業選擇的問題。
"墨軒,過來一下,我們談談志愿填報的事情。"我把他叫到客廳。
"好的,爸爸。"墨軒坐在我對面。
我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我了解到的幾個專業:"機械制造、電子技術、計算機應用,你覺得哪個比較感興趣?"
墨軒看了看紙上的內容,想了一會兒說:"這些專業都挺好的。"
"你得選一個主要的方向啊。"我說,"不能都報。"
"那就機械制造吧。"墨軒說,"就像您說的,比較實用。"
我點點頭,但總覺得他的態度有些敷衍。
"墨軒,你真的愿意學這個專業嗎?"我問。
他猶豫了一下:"爸,說實話,我對什么專業都沒有特別強烈的興趣。既然這個專業就業前景好,那就選這個吧。"
我聽了這話,心里有些難受。一個18歲的孩子,對什么都沒有興趣,這正常嗎?
"那你平時喜歡做什么?"我問。
"看書,思考一些問題。"墨軒說。
"什么問題?"
"就是一些數學問題,或者物理問題。"他說,"比如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我搖搖頭:"這些都是理論性的東西,對現實生活沒什么用處。還是學點實用的技能比較好。"
墨軒點點頭,沒再說什么。
但我能感覺到,他心里是有些失落的。作為父親,我當然希望孩子能學自己喜歡的專業,但現實不允許。以墨軒的成績,根本沒有選擇的余地。
03
接下來的幾天,我繼續為墨軒的專科志愿奔波。除了劉建國,我還聯系了其他幾個朋友,希望能多了解一些情況。
市里開修理廠的老李告訴我,現在技術工人確實吃香,特別是那些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
他建議我讓墨軒在學校期間多參加實習,積累經驗。縣城建材店的老陳說他兒子就是學的機械制造,現在在省城的工廠做技術員,月薪過萬,還買了房子。
聽了這些成功案例,我心里稍微踏實了一些。雖然墨軒的成績不好,但只要肯努力,將來也不一定比那些本科生差。
我把這些消息告訴墨軒,希望能給他一些鼓勵。
"你看,學機械制造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我說,"關鍵是要認真學,多實踐。"
"我知道了,爸爸。"墨軒點點頭。
"而且你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學這個專業肯定比別人有優勢。"我繼續鼓勵他。
墨軒抬起頭看著我:"爸,我可能跟您想的不一樣。"
"什么意思?"我問。
"我對機械感興趣,但不是對機械制造感興趣。"墨軒解釋,"我感興趣的是機械背后的數學原理,比如力學分析、運動學計算這些。"
我有些不耐煩:"這有什么區別?都是機械相關的。"
"區別很大。"墨軒認真地說,"機械制造主要是學習加工工藝、操作技能這些實踐性的內容。而我感興趣的是理論分析、模型建立這些。"
我搖搖頭:"墨軒,你想得太多了。專科學校主要就是學實用技能,不會涉及那么深的理論。而且以你的數學成績,也學不好那些理論。"
墨軒低下頭,不再說話。
老爸在旁邊聽著我們的對話,又是那種欲言又止的表情。
"爸,您想說什么就說吧。"我有些煩躁。
"我覺得孩子的想法也很重要。"老爸小心翼翼地說,"也許墨軒真的對理論研究有天賦呢?"
"天賦?"我差點被氣笑了,"高考數學70分,還有什么天賦?"
"分數不能說明一切。"老爸堅持自己的觀點。
"那什么能說明?"我問,"現在就是看分數的時代,沒有好成績什么都是空談。"
老爸嘆了口氣,不再爭論。
但是,就在我們討論專業選擇的時候,發生了一件讓我始料未及的事情。
那天下午,我正在工廠里檢查設備,突然有個師傅跑過來說:"林老板,那臺沖壓機又出故障了,師傅們都找不出問題在哪里。"
我放下手頭的工作,跟著師傅來到車間。幾個老師傅圍在沖壓機旁邊討論,都是一臉愁容。
"怎么回事?"我問。
"這臺機器從昨天開始就運轉不正常,聲音很奇怪,而且加工出來的產品精度也不夠。"張師傅說,"我們檢查了半天,找不出毛病在哪里。"
我仔細聽了聽機器的聲音,確實跟平時不一樣,但具體是什么問題,我也說不上來。
"要不找廠家的技術員過來看看?"李師傅建議。
"得等到明天,今天來不及了。"我看看表,已經是下午五點了。
正在這時,墨軒放學路過車間,聽到機器的聲音,停下了腳步。
"爸,這臺機器是不是有問題?"他問。
"是啊,出故障了,明天找人修。"我說。
墨軒走近沖壓機,仔細聽了一會兒:"是不是齒輪咬合角度有問題?"
我愣了一下:"什么?"
"聽聲音判斷,應該是傳動齒輪的咬合角度偏了,導致振動加劇。"墨軒認真地說。
幾個師傅面面相覷,張師傅說:"小伙子,你懂機械?"
"懂一點。"墨軒說,"可以檢查一下齒輪箱,看看齒輪的咬合情況。"
我心想,這孩子又在胡說八道了。但張師傅卻說:"試試看吧,反正也找不出其他問題。"
結果,當師傅們按照墨軒的建議檢查齒輪箱時,還真的發現了問題:一個齒輪因為磨損,咬合角度確實有偏差。
"真的是這個問題!"李師傅驚訝地說,"小伙子,你怎么聽出來的?"
墨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是憑感覺,不同的故障會產生不同的聲音。"
我看著墨軒,心里五味雜陳。這孩子什么時候懂得這么多了?
更讓我意外的是,在修理齒輪的過程中,墨軒還提出了幾個很專業的建議,比如如何調整咬合間隙,如何避免類似故障再次發生等等。
張師傅對墨軒刮目相看:"小伙子,你這水平不比專業技術員差啊。"
修好機器后,我把墨軒叫到辦公室。
"墨軒,你這些知識是從哪里學的?"我問。
"從小觀察機械設備,再結合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他說,"其實就是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
"什么理論知識?"
"機械原理、材料力學、振動分析這些。"墨軒說,"我買了一些大學教材來看。"
我想起他房間里那些大學教材,開始明白他為什么要買那些書了。
"可是你的數學成績并不好啊。"我困惑地說。
墨軒沉默了一會兒:"爸,數學考試和數學應用是兩回事。考試主要考記憶和速度,應用主要考理解和思維。"
"這有什么區別?"
"區別很大。"墨軒說,"比如今天這個齒輪問題,需要的是對機械原理的理解,以及數學建模的思維,而不是快速計算的能力。"
我聽得似懂非懂,但有一點我很清楚:墨軒比我想象的要聰明得多。
但是,這并不能改變現實。不管他在實際應用中表現如何,高考成績就是336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墨軒,雖然你在實踐方面有一定天賦,但學歷還是很重要的。"我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先上個好專科,把文憑拿到手。"
墨軒點點頭:"我明白,爸爸。"
但我能感覺到,他心里是有些不甘心的。一個在實踐中能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孩子,卻因為考試成績不好而只能讀專科,確實有些委屈。
不過,這就是現實。在我們這個社會,文憑就是敲門磚,沒有好的學歷,再有能力也沒用。
晚上回到家,我把今天發生的事情跟老爸說了。
"您看到了,墨軒確實有一定的技術天賦。"我說,"但高考成績擺在那里,我們只能接受現實。"
老爸點點頭:"建軍,你有沒有想過,也許墨軒的才能不應該用高考成績來衡量?"
"那用什么衡量?"我問。
"用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他的創新思維,用他對知識的理解深度。"老爸說。
我搖搖頭:"爸,這些都很虛,只有分數是實實在在的。"
老爸嘆了口氣,沒再說什么。
但是,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腦子里一直在想白天發生的事情。墨軒能夠準確判斷出機器故障,說明他確實有一定的專業素養。但為什么在考試中卻表現不佳呢?
我想起墨軒說過的話:考試和應用是兩回事。也許,他說得有道理。但不管怎樣,在當前的教育體制下,考試成績就是唯一的評價標準。
我作為父親,必須幫助墨軒在現有的框架內找到最好的出路,而不是做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
04
高考前兩個月,發生了一件我當時沒太在意的事情,但現在回想起來,或許那就是一切的開始。
那天墨軒放學回家,臉上帶著少有的興奮表情。他一進門就跟我說:"爸,學校推薦我參加一個數學建模競賽,需要交200塊錢報名費。"
我當時正在賬本上算工廠的營業額,頭也沒抬地說:"什么競賽?"
"數學建模競賽,好像是省里組織的。"墨軒說,"老師說這個競賽對將來升學有幫助,還能開闊視野。"
"升學?"我停下手中的筆,"你這成績還想著升學?"
墨軒臉紅了:"我就是想試試,看看自己的水平到底怎么樣。"
我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心軟了:"行,200塊錢不多,你想參加就參加吧。反正也不影響高考復習。"
"謝謝爸爸!"墨軒顯得很高興。
我當時只是覺得這是個普通的數學競賽,就像奧數比賽一樣,讓孩子參加一下也無妨。沒想到這個決定會帶來如此意想不到的后果。
交完報名費后,墨軒開始準備競賽材料。他每天放學后都要在房間里鼓搗到很晚,我以為他在認真復習功課,心里還挺欣慰的。
"墨軒最近挺用功的。"我跟老爸說。
老爸點點頭:"這孩子一直都很用功,只是你看不出來。"
"什么叫看不出來?他要是真用功,成績能這么差?"我不服氣。
"用功和成績好不是一回事。"老爸說,"有些孩子用功的方向跟考試要求的不一樣。"
我不明白老爸這話的意思,但也沒深究。
過了一個星期,我好奇地問墨軒:"競賽準備得怎么樣了?"
"還在學習相關知識。"墨軒說,"這個競賽跟平時做的題目不太一樣,需要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什么實際問題?"
"比如交通流量優化、物資配送路徑規劃、投資組合決策等等。"墨軒說得很認真,"需要建立數學模型,然后用計算機求解。"
我聽得一頭霧水:"這么復雜?你一個高中生能搞懂?"
"開始確實有點難,但慢慢就理解了。"墨軒說,"其實就是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然后用數學方法求解。"
我搖搖頭,覺得這孩子又在好高騖遠了。一個連基礎數學都學不好的學生,還想著解決什么實際問題,簡直是天方夜譚。
有一天晚上,我路過墨軒的房間,發現燈還亮著。推門進去,看到他正在一張大紙上亂涂亂畫,旁邊堆著好幾本厚厚的書。
"這么晚還不睡?"我問。
"馬上就好。"他頭也不抬地說。
我湊過去看,紙上畫著一些毫無規律的線條和圓圈,完全看不出什么意思。
"這是什么?"我問。
"競賽的參賽作品。"他停下筆。
"就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我搖搖頭,"你一個高中生,瞎折騰什么?"
"不是瞎折騰,這是有用的。"墨軒試圖解釋。
我拿起一本書翻了翻,里面全是復雜的公式和圖表,完全看不懂。
"這些都是大學的教材吧?你能看懂?"我問。
"能看懂一些。"墨軒說。
我搖搖頭:"墨軒,你想得太多了。別把時間都花在這些無用的東西上,還是專心準備高考吧。"
墨軒沒再說話,繼續埋頭畫圖。
我回到房間,心里很不是滋味。這孩子明明有時間研究這些復雜的理論,為什么不好好學習課本知識呢?如果把這些精力用在高考復習上,成績肯定能提高不少。
過了一個多月,競賽結果出來了。墨軒拿著一張獲獎證書回家,上面寫著"省級三等獎"。
"不錯啊,還得獎了。"我夸了他一句,但心里并沒有太當回事。省級三等獎聽起來不錯,但對高考成績應該沒什么幫助。而且三等獎說明水平也不是特別高。
墨軒卻顯得很興奮:"爸,雖然只是三等獎,但評委給了很高的評價。"
"什么評價?"
"他們說我的思路很有創新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獨特。"墨軒說,"而且我的作品被推薦參加全國比賽了。"
"全國比賽?"我稍微有些意外。
"對,雖然只是省級三等獎,但組委會說我的作品在創新性方面表現突出,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墨軒顯得很自豪。
我點點頭,心想反正也不用再交錢,就讓他去試試吧。也許能開闊一下眼界。
"那什么時候比賽?"我問。
"下個月,不過是提交電子版作品,不用去現場。"墨軒說。
我覺得這樣也好,不會影響高考復習。
接下來的一個月,墨軒更加投入地準備全國賽的作品。他幾乎每天晚上都要研究到很晚,有時候我半夜起來上廁所,還能看到他房間的燈亮著。
"墨軒,別太辛苦了。"我提醒他,"高考才是最重要的。"
"我知道,爸爸。"他說,"我會合理安排時間的。"
但我能感覺到,他對這個競賽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了高考。這讓我很擔心,怕他本末倒置。
全國賽的結果出來后,墨軒沒有獲獎。我以為他會很失落,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沒得獎?"我問。
"沒有,不過主辦方給了一些反饋意見。"墨軒說,"他們說我的思路很好,但在模型精度和計算效率方面還有改進空間。"
"那你覺得遺憾嗎?"
"不遺憾。"墨軒搖搖頭,"通過這次比賽,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這比得獎更重要。"
我看著墨軒平靜的表情,心里有些復雜。這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確實很認真,但為什么在正規考試中就是考不好呢?
"墨軒,既然你這么喜歡數學建模,為什么平時考試成績不好?"我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問。
墨軒想了想:"考試和建模是不同的思維方式。考試重視速度和準確性,建模重視創新和深度。我比較適合后者。"
"但是高考就是考試啊,你總不能回避吧?"我說。
"我知道,所以我也在努力適應考試的要求。"墨軒說,"但確實有些困難。"
我嘆了口氣:"算了,不管怎樣,專心準備高考吧。這個競賽就當是開闊眼界了。"
墨軒點點頭,但我能感覺到,他心里還是有些失落的。
現在想想,我當時真是太天真了。我以為數學建模競賽只是一個普通的課外活動,完全沒有意識到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巨大的變化。如果我當時更加重視這個競賽,多了解一些相關信息,也許后面的事情就不會讓我如此震驚了。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我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對教育的理解局限在分數和文憑上。我無法預見,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競賽,竟然會成為改變墨軒命運的關鍵。
05
高考成績公布前的那幾天,家里的氣氛變得特別壓抑。墨軒變得更加沉默,經常一個人坐在陽臺上發呆,看著遠方的天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我試圖跟他聊聊,緩解一下緊張的氣氛,但每次話到嘴邊又不知道該說什么。說考試吧,怕給他壓力;說別的吧,又顯得不合時宜。整個家里就像被什么東西壓著一樣,連空氣都顯得沉重。
"墨軒,要不咱們出去走走?"我提議,"在家里悶著也不是辦法。"
"不用了,爸,我想一個人靜靜。"他搖搖頭,繼續望著遠方。
我看著兒子消瘦的身影,心里說不出的難受。這個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從不給家里添麻煩,即使學習成績不好,也從不抱怨什么。現在面臨人生的重要關口,他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
老爸這幾天也顯得很焦慮,經常在客廳里踱來踱去,時不時地嘆氣。有時候我看到他想說什么,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爸,您也別太擔心。"我安慰他,"反正已經有心理準備了,大不了讀個專科,也不是世界末日。"
"我不是擔心成績。"老爸停下腳步看著我,眼神里有種我讀不懂的焦慮,"我是擔心你們都不理解這孩子。"
"理解什么?"我不解。
老爸看了看墨軒的房間方向,壓低聲音說:"建軍,你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墨軒平時在做什么?"
"做什么?不就是學習嗎?"我說。
"他學的東西和學校教的一樣嗎?"老爸問。
我想了想:"確實不太一樣,他總是看一些大學的教材,還參加什么數學建模競賽。但這些對高考沒用啊。"
"你怎么知道沒用?"老爸反問。
"因為他的成績擺在那里。"我有些不耐煩,"如果真有用,他能考這么差?"
老爸搖搖頭:"算了,說了你也不明白。"
他這話讓我更加困惑,但我沒有繼續追問。現在最重要的是等成績出來,然后按計劃填報志愿。
成績公布那天早上,我比平時起得更早。其實前一天晚上我幾乎沒睡,一直在床上翻來覆去,心里忐忑不安。雖然對墨軒的成績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真到了揭曉的時刻,還是緊張得不行。
墨軒也早早起來了,坐在客廳里等著查分數。他的臉色很平靜,看不出緊張或者焦慮,這種超乎年齡的鎮定反而讓我更加擔心。
"墨軒,你自己查,還是我來?"我問,聲音有些顫抖。
"我自己來吧。"他打開手機,輸入準考證號和身份證號。
我站在他身后,心跳得厲害,手心都出汗了。老爸也從房間里出來,站在一旁緊張地看著。
手機屏幕上出現了成績查詢頁面,墨軒點擊查詢按鈕。幾秒鐘后,成績顯示出來了。
"336分。"墨軒的聲音很平靜,沒有絲毫波瀾。
我長出一口氣,果然和估分一樣。雖然早有預料,但真正看到這個分數,心里還是很沉重。336分,這個數字意味著墨軒只能上專科,意味著我們之前的所有期望都落空了。
"行了,分數出來了,咱們就按計劃辦事。"我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一些,"明天我就去找劉建國,具體商量專科志愿的事情。"
墨軒點點頭,收起手機,準備回房間。
"墨軒。"老爸突然叫住了他,"你對這個分數有什么想法?"
墨軒停下腳步,想了想說:"意料之中吧。我知道自己在標準化考試方面的不足。"
"那你覺得這個分數能準確反映你的真實水平嗎?"老爸繼續問。
我有些不高興:"爸,您這是什么意思?分數就是分數,還有什么真實不真實的?"
但墨軒卻認真地回答了老爸的問題:"不能完全反映。我覺得我在解決實際問題方面的能力比這個分數顯示的要強一些。"
"那你為什么不努力提高考試成績呢?"我忍不住問。
"我努力過,但確實有困難。"墨軒說,"我的思維方式可能不太適合標準化考試。"
我搖搖頭,覺得這又是在為自己找借口。考試就是考試,有什么適合不適合的?努力學習,掌握知識點,多做練習,成績自然就上去了。哪有那么多復雜的原因?
"墨軒,別想太多了。"我說,"現在最重要的是專科志愿的事情。我已經聯系好了,明天就去辦理。"
墨軒點點頭,回房間去了。
我正準備給劉建國打電話確認明天見面的時間,門外突然傳來敲門聲。
"這個時候誰來啊?"我嘀咕著走向門口。
開門一看,是一個穿著正式、氣質儒雅的中年男人。他看起來四十多歲,戴著金絲眼鏡,西裝革履,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
"請問您是林墨軒的家長嗎?"他禮貌地問,聲音溫和而有磁性。
"是的,我是他父親。請問您是?"我有些困惑,不知道這個陌生人找我們有什么事。
"我是省城大學數學系的齊教授。"他遞給我一張名片,"關于墨軒參加數學建模競賽的事情,我想跟您詳細談談。"
我接過名片,上面印著"齊志遠,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省城大學數學系教授"等字樣。看到這些頭銜,我頓時緊張起來。一個重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怎么會親自來我們這個小縣城?
"教授,請進,請進。"我趕緊讓開門,心里忐忑不安。
齊教授走進客廳,環顧四周,目光最后落在我身上。他的眼神很溫和,但我能感覺到一種學者特有的睿智。
"不好意思,這么突然來訪。"齊教授說,"我是專程從省城趕來的,有一些關于墨軒的事情想當面溝通。"
"墨軒?"我更加困惑了,"他做了什么事情嗎?"
"不是做了什么事情,而是他的表現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齊教授笑著說,"墨軒在家嗎?"
"在的,我這就叫他。"我轉身喊道,"墨軒,有客人找你。"
墨軒從房間里出來,看到齊教授時,臉上并沒有太多驚訝,反而顯得很平靜。這讓我更加困惑了。
"齊教授,您好。"墨軒禮貌地打招呼。
"你們...認識?"我看看齊教授,再看看墨軒,感覺自己像是局外人一樣。
齊教授笑著解釋:"我們之前通過電話聯系過幾次。關于墨軒的數學建模競賽作品,我有一些問題想當面向他請教。"
"請教?"我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一個重點大學的博士生導師,要向我兒子"請教"問題?這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
"墨軒,你什么時候跟齊教授聯系過?"我問,語氣中帶著一絲責備,"你怎么沒跟我說過?"
"就是全國賽結束后,齊教授給我打過幾次電話。"墨軒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他說對我的參賽作品很感興趣,想進一步了解我的想法。"
"我想著反正高考要緊,等高考結束再說。"墨軒補充道,"沒想到齊教授今天會親自來。"
我完全愣住了。一個考了336分的"差學生",居然被重點大學的教授"感興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齊教授這時候開口了:"林先生,是這樣的。墨軒在數學建模競賽中的表現確實很出色,雖然最終沒有獲得全國獎項,但他的解題思路和創新能力引起了我們數學系多位教授的關注。"
"出色?"我還是不太明白,"可是他連省級都只得了三等獎啊。"
"獎項等級不能完全說明問題。"齊教授認真地說,"在數學建模這個領域,有時候一個創新的想法比標準的解答更有價值。"
我聽得云里霧里,完全不明白他們在說什么。
06
齊教授在沙發上坐下,我給他倒了杯茶。整個客廳里的氣氛有些緊張,我不知道這位教授的來訪意味著什么。
"林先生,您知道墨軒在參賽作品中使用了什么方法嗎?"齊教授問道,他的語氣很平和,但眼神中透出一種我讀不懂的期待。
我搖搖頭:"我也看不懂,就是一些圖形和符號。我問過他,他說是什么交通流量優化,但具體的我不太理解。"
齊教授轉向墨軒:"墨軒,你能向你父親簡單解釋一下你的研究思路嗎?"
墨軒猶豫了一下,然后說:"就是用微分方程組來建立交通流模型,通過分析車輛密度、速度和流量之間的關系,然后用拉格朗日乘數法求最優化解決方案。"
我聽得一頭霧水:"什么微分方程?什么拉格朗日?這些都是什么東西?"
齊教授的眼中閃過一絲贊賞:"這些都是大學高等數學和運籌學的內容,一般本科生要到大二大三才會接觸到。但墨軒不僅能理解這些概念,還能熟練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這非常難得。"
我看著墨軒,突然感覺眼前的這個孩子很陌生。他什么時候學會了這些深奧的東西?
"墨軒,你這些知識是從哪里學的?"我忍不住問。
"主要是自學的。"他低著頭說,"我覺得高中的數學內容對我來說比較簡單,就自己買了一些大學的教材來看。"
"簡單?"我差點被這句話噎死,"你高考數學才考了70分,還說簡單?"
"爸,高考數學和我說的簡單不是一個概念。"墨軒認真地解釋,"高考數學主要考查計算速度和題型熟練度,而我擅長的是概念理解和模型建立。"
齊教授點點頭:"墨軒說得很對。這正是我要強調的重點。墨軒在標準化考試中表現不佳,但在創新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方面卻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天賦。"
"超乎尋常的天賦?"我重復著這個詞,仍然覺得難以置信。
"是的。"齊教授拿出一個文件夾,"這是我們數學系幾位教授對墨軒參賽作品的評價報告。雖然他的作品在全國賽中沒有獲獎,但我們認為這是評選標準的問題,而不是作品質量的問題。"
我接過文件夾,里面有幾頁打印的評價報告。雖然里面有很多專業術語我看不懂,但我能看出來這些評價都很正面,用詞也很高。
"林先生,我今天來的目的很簡單。"齊教授站起身,"我想邀請墨軒到我們學校進行一次全面的能力測試。如果測試結果滿意,我們愿意破格錄取他進入數學系的特殊人才培養項目。"
"破格錄取?"我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他只考了336分啊!"
"分數不能說明一切,林先生。"齊教授認真地說,"我們國家現在最缺乏的就是創新型人才。有些人才是無法用標準化考試來衡量的,他們需要特殊的培養方式。"
我坐在沙發上,感覺腦子有些轉不過彎來。我的兒子,一個考了336分的"差學生",居然被重點大學的教授認為是"創新型人才"?這一切都太不真實了。
"齊教授,您確定沒有搞錯?"我小心翼翼地問,"墨軒他...他真的有您說的那種天賦?"
"我非常確定。"齊教授的語氣很堅定,"事實上,墨軒的參賽作品已經引起了我們整個數學系的關注。我們認為他具備了成為優秀數學家的潛質。"
我看向墨軒,他的眼中閃爍著我從未見過的光芒。那是一種期待,一種渴望,一種我從未在他臉上看到過的激動。
"墨軒,你怎么想?"我問。
"我想試試。"他的聲音很輕,但很堅定,"爸,我知道這聽起來不太可能,但我真的很想試試。"
齊教授繼續說道:"這個特殊人才培養項目是我們數學系的重點項目,專門針對在某些方面有特殊天賦但在傳統考試中表現不佳的學生。我們有專門的導師團隊,采用個性化的培養方案。"
"那...那具體是怎么培養的?"我問。
"主要是研究導向的學習模式,讓學生直接參與到前沿的數學研究中。同時也會補齊基礎知識,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齊教授解釋道。
我的心情復雜極了。一方面,我為墨軒能有這樣的機會感到高興;另一方面,我又擔心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齊教授,如果測試結果不理想怎么辦?"我問出了心中的擔憂。
"那我們會如實告訴您,不會耽誤墨軒的正常升學。"齊教授說,"不過根據我們的初步判斷,這種可能性很小。"
我看看齊教授,再看看墨軒,心中五味雜陳。作為父親,我當然希望孩子能有好的發展機會,但這一切來得太突然,太不真實了。
"爸,我想去試試。"墨軒走到我面前,眼神中滿含著懇求,"即使失敗了,我也不會后悔。至少我嘗試過了。"
看著兒子堅毅的表情,我的心軟了。也許,我真的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這個孩子。也許,老爸說得對,墨軒確實有我看不見的才能。
"好,你去吧。"我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不管結果如何,爸爸都支持你。"
墨軒興奮地跑進房間收拾東西,很快拿著一個背包出來,手里還拿著那個我見過無數次的文件袋。
"這是什么?"齊教授指著文件袋問。
"一些我平時亂畫的東西。"墨軒說,"可能...可能沒什么用,但我想帶著。"
我在一旁搖頭:"就是一些亂七八糟的涂鴉,從小就喜歡瞎畫。"
齊教授接過文件袋,隨手打開看了一眼。下一秒,他的表情突然變了,眼睛瞪得大大的,手微微顫抖著。
他快速翻了幾頁,眼中的震驚越來越明顯,甚至有些難以置信。
"墨軒,這些...這些都是你自己畫的?"齊教授的聲音有些顫抖。
"是的,從小就喜歡亂畫這些。"墨軒點點頭,"我知道看起來很奇怪,但我就是忍不住想畫。"
齊教授又看了幾頁,然后緩緩合上文件袋。他看向我的眼神充滿了一種我完全讀不懂的震撼和敬畏。
"林先生,您知道您兒子在這個文件袋里畫了什么嗎?"齊教授的聲音還在顫抖。
我搖搖頭:"不知道,都是一些我看不懂的圖案和符號。從小到大他就喜歡畫這些,我一直以為是在亂涂亂畫。"
齊教授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那么,三天后,當我們回來的時候,我會向您詳細解釋這一切。但現在,我可以告訴您的是,您的兒子...他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特殊。"
說完,他轉向墨軒:"走吧,我們該出發了。我們需要立即回到學校,讓更多的專家看看你的這些作品。"
墨軒走到我面前,深深鞠了一躬:"爸,謝謝您相信我。"
我看著兒子堅毅的表情,心中涌起一陣莫名的感動。也許,這真的是墨軒人生的轉折點。
當齊教授和墨軒的身影消失在樓道里時,我還站在門口發呆。老爸從房間里出來,走到我身邊。
"建軍,你現在知道我為什么總說墨軒這孩子不一般了吧?"老爸說。
"爸,您早就知道會有今天?"我轉過頭看著老爸。
"我不知道具體會發生什么,但我知道這孩子有他獨特的地方。"老爸說,"雖然成績不好,但他一直很用功,很認真。"
"那您為什么總是護著他?"我問。
老爸笑了笑:"因為我覺得這孩子心里明白著呢,只是表達方式跟別人不一樣。"
"到底哪里不一樣?"我急切地問。
"三天后你就知道了。"老爸拍拍我的肩膀,"建軍啊,有時候我們以為很了解一個人,其實我們什么都不知道。"
我站在窗前,看著遠去的汽車,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期待。三天,只需要等三天,我就能知道齊教授為什么會對墨軒如此重視。
這三天里,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待。我試圖回想墨軒從小到大的種種表現,想要找出一些線索,但越想越困惑。一個考了336分的孩子,憑什么讓重點大學的教授如此看重?
鄰居們聽說墨軒被大學教授帶走了,都很好奇,紛紛來打聽情況。我只能模糊地說是去參加什么測試,具體的我也不清楚。
"老林,墨軒這是要轉運了?"李大媽問。
"不知道,還要看測試結果。"我如實回答。
但在我心里,始終有個聲音在說:這一切會不會只是一場誤會?
這三天,我幾乎是在煎熬中度過的。白天在工廠里忙活,但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師傅們問我怎么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
到了第三天下午,齊教授終于打來電話:"林先生,測試結果出來了,您方便到學校來一趟嗎?我們需要當面跟您詳細說明情況。"
我緊張地問:"墨軒怎么樣?測試通過了嗎?"
"您來了就知道了。"齊教授的語氣聽不出喜怒。
我放下手頭的工作,立即開車趕往省城。一路上,我的心七上八下,既期待又害怕。如果測試不通過,墨軒會不會很失落?如果通過了,這一切又意味著什么?
到了省城大學,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里,我見到了墨軒。他看起來精神不錯,但表情有些嚴肅。
"林先生,請坐。"齊教授指了指椅子,桌上擺著一疊厚厚的測試資料。
我緊張地問:"教授,我兒子到底怎么了?他就是個普通孩子啊。"
齊教授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桌上拿起墨軒那個文件袋,緩緩打開。當他看到里面的內容時,整個人愣住了,手微微顫抖著。
"墨軒,這些圖案...你是什么時候開始畫的?"
"從小就畫。"墨軒平靜地回答。
我湊過去想看個究竟,但齊教授迅速將文件袋合上,眼中閃過一絲我從未見過的震撼。他轉身對著門外喊道:"快!馬上聯系院長!還有,通知數學系所有教授,立即到會議室!"
我看到齊教授額頭上滲出了汗珠,他的聲音都在顫抖:"林先生,您知道您兒子在這個文件袋里畫了什么嗎?"
然而,當我伸手想要打開那個文件袋時,齊教授卻死死按住了我的手,眼神中滿含著一種近乎恐懼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