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憑什么不讓我上桌?這頓飯我出的錢!"我站在餐廳門口,看著滿桌豐盛的菜肴和圍坐一圈的親戚,心如刀割。
婆婆面無表情地瞥了我一眼,繼續招呼其他人:"來,都別客氣,今天我生日,大家隨意。"我的丈夫低著頭,不敢看我,手中還拿著我剛才交給他的紅包——整整一萬元。三年婚姻,我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花錢買羞辱"。
01:
我和李明相識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他是技術部門的主管,我是市場部的專員。那時的李明溫文爾雅,總是在我加班時默默地把晚餐放在我桌上,然后悄悄離開。他不像其他男生那樣高調追求,卻用細微的關懷打動了我。交往半年后,李明向我求婚,我欣然接受。
婚前我去李家拜訪,第一次見到了我未來的婆婆——周女士。她是一位退休教師,看起來優雅知性,但眼神中透著一絲審視。她熱情地招待我,但我能感覺到她的笑容下藏著一絲勉強。當時我以為只是初次見面的拘謹,并沒有太在意。
"小林啊,你在哪里工作?家里幾口人?"婆婆的問題像是普通寒暄,卻又像是一場隱秘的考核。
"我在藍天科技做市場專員,家里有父母和一個弟弟。"我如實回答。
"哦,你弟弟在做什么呢?"
"他剛大學畢業,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
婆婆點點頭,臉上看不出喜憂。后來我才知道,她其實更希望兒子找一個獨生女,最好是公務員家庭。在她眼里,有弟弟的女孩未來可能會分散精力照顧娘家,而非公務員家庭則缺乏她所看重的"穩定性"。
婚禮前,我聽李明說過,他父親早逝,婆婆一手把他拉扯大,為了給他創造好的教育條件,婆婆曾經同時做三份工作。李明對母親充滿感恩和愧疚,他常說:"媽媽為我付出太多,我這輩子都無法回報完。"
當時我心疼婆婆的不容易,也欽佩她的堅強。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孝順她,彌補她失去丈夫的遺憾。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婚后沒多久,問題就出現了。
02:
婚后我們住進了李明購買的新房,距離婆婆家只有三站地鐵。一開始,婆婆每周都會來我們家"幫忙"——她的幫忙卻讓我感到窒息。她會重新整理我已經收拾好的衣柜,嫌我疊的不夠整齊;會在我做好的菜里加調料,說是我做的太淡;甚至會在我不在家時,翻看我的私人物品。
"媽,您別總是重新整理小林收拾好的東西,她會不高興的。"李明小心翼翼地提醒。
"我這是在教她怎么做家務,你小時候衣服都是這樣疊的,整整齊齊,看著舒服。"婆婆理直氣壯,"再說了,我還不能進兒子家門了?"
李明立刻軟了下來:"我不是這個意思,您隨時可以來..."
面對婆婆的強勢,李明總是選擇妥協。我開始理解,為什么李明在外面是雷厲風行的主管,在家卻變成了一個唯唯諾諾的兒子。
矛盾逐漸積累。有一次,我做了一桌李明愛吃的菜,婆婆來了之后卻皺著眉頭:"這么油膩,對身體不好。明明,你不能總吃這些。"說完,她徑直走進廚房,重新做了幾道素菜。
我站在一旁,感覺自己的努力被完全否定。更讓我難過的是,李明居然附和道:"是啊,小林,我們確實應該注意健康。"那一刻,我感覺自己在這個家里是多余的。
婚后第二年,我懷孕了。原以為有了孩子,關系會改善,沒想到情況變得更糟。婆婆幾乎每天都來"照顧"我,卻處處否定我的做法。
"孕婦不能吃涼的,你怎么在喝冰水?"
"你怎么還在用電腦?輻射對胎兒不好!"
"這么晚還不睡,想要孩子畸形嗎?"
我嘗試過溝通,但每次都以爭吵告終。李明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最終總是偏向母親:"媽是為你好,你別太敏感了。"
孩子出生后,婆婆更是變本加厲,搬來和我們同住,美其名曰幫我們帶孩子。實際上,她幾乎剝奪了我作為母親的一切權利。
"你的奶水不夠營養,還是用配方奶吧。"
"你抱孩子的姿勢不對,會壓到孩子頭部的。"
"這么哄孩子是哄不好的,你沒經驗,看我的。"
每當我想抱抱自己的孩子,婆婆都會以各種理由阻止。我感覺自己只是一個生育工具,而不是孩子的母親。李明在這個問題上依然選擇沉默,他的沉默就是對婆婆的縱容。
我曾經嘗試和李明談心:"我們需要自己的空間,能不能請媽媽回去住?"
李明激動地回應:"我媽一把年紀了,為了我們操心勞力,你怎么能這么說?如果沒有她,你能照顧好孩子嗎?"
那一刻,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事實:在李明心里,我永遠比不上他母親。
03:
矛盾在婆婆的一次無心之言后達到頂點。那天,婆婆的一位老同事來訪,她得意洋洋地介紹:"這是我兒子,在大公司當主管。這是我的孫子,長得像不像我?"然后指著我,隨意地說了一句:"哦,這是我兒媳婦,幫我帶孩子的。"
幫她帶孩子的?我在她眼里就只是一個保姆嗎?我強忍著淚水,等客人離開后,終于忍不住質問婆婆。
"媽,我是您兒子的妻子,孩子的母親,不是您的保姆!"
婆婆愣了一下,隨即反擊:"你這是什么態度?我不過是隨口一說。再說了,孩子是我帶大的,有什么不對嗎?"
"孩子是我生的,我有權參與他的撫養和教育!"
"你懂什么?你有經驗嗎?我把明明撫養得這么好,難道不能證明我的能力嗎?"
爭吵越來越激烈,李明聽到聲音趕回來,卻只是不停地勸我:"小林,你太過分了,怎么能這樣對媽說話?她都是為了我們好啊!"
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認真考慮了離婚的可能性。但想到可愛的孩子,我又心軟了。我不能丟下孩子,也不能讓孩子失去父親。我決定再堅持一下,希望時間能改變一些事情。
一年后,我的堅持似乎有了一些回報。婆婆搬回了自己家,雖然仍然每天來"指導"我,但至少晚上我們有了自己的空間。我以為關系會慢慢改善,直到婆婆六十歲生日那天,一切希望都破滅了。
婆婆的生日宴定在一家高檔酒店,李明提前告訴我,讓我準備一份像樣的禮物。考慮到婆婆喜歡實際一點的東西,我決定包一個大紅包,金額定在一萬元——這幾乎是我兩個月的工資。
"媽,祝您生日快樂,身體健康!"我雙手遞上精心準備的紅包,臉上掛著真誠的笑容。
婆婆接過紅包,掂了掂重量,臉上露出滿意的表情:"謝謝,你有心了。"我心里終于松了一口氣,以為這次能得到婆婆的認可。
當所有親戚朋友到齊,準備入席時,婆婆卻突然對我說:"小林啊,今天來的都是我們老一輩的朋友,你可能會覺得無聊。要不你先回去照顧孩子吧,我讓明明帶些菜回去給你。"
我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是...孩子在您請的保姆家啊,我們說好今天一起慶祝的..."
婆婆臉色一沉:"那你就在外面的小桌等會兒吧,這里都是我的老朋友,你坐這兒多不自在。"
我看向李明,希望他能為我說句話,但他只是低著頭,假裝整理領帶。我的心一點一點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