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臺,6月主動釋放訪華信號,此時節點,柯絲蒂·考文垂到底打著什么算盤?當真要讓中國承辦2036年奧運會?
奧委會的“中國情結”
國際奧委會新任主席柯絲蒂?考文垂在6月26日的線上發布會上,正式宣布她計劃在今年11月訪問中國!
今年3月20日,41歲的考文垂剛剛高票當選為奧委會主席,短短三個月后就盯上中國,還特意選在全運會期間來訪。
此時訪華,怕不只是對中國之旅期待這么簡單。
直白來說,便是中國的辦奧能力,在全球賽事組織上都是塊“金字招牌”,尤其是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
“零事故”的北京雙奧傳奇,讓國際奧委會將中國視作“最保險的選擇”。
從鳥巢、水立方的智能化改造,到賽事期間的高效組織,再到賽后場館轉型為演唱會場地、冰上運動中心的“可持續模式”,均被國際奧委會視為教科書級案例。
反觀其他國家賽事承辦狀況,差距立現。2010年印度英聯邦運動會上,場館倒塌、宿舍堆滿垃圾、預算超標15倍。巴西里約奧運會后更是背負十年財政赤字。
且中國自帶全球罕見的超強動員力與市場潛力。
杭州亞運會電競直播吸引3億年輕人圍觀,AR技術打造沉浸式觀賽。這種創新力恰是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難以復制的。
更關鍵的是,中國代表新興市場的未來。當歐美對奧運興趣消退,中國攜手“一帶一路”國家辦賽,可能打開全新格局。
只能說,考文垂的選擇顯然是經過仔細思考的。
但這2036年奧運會的申辦國家不少,怎么就說國際奧委會有意向中國?
國際奧委會“求人”
看上了中國,這原因之一,除去中國辦奧運會成為世界案例,中國市場大之外,主要一點還是看重了中國能夠帶來的經濟。
2025年全球經濟大盤子不穩,歐美通脹壓力山大,美國5月通脹率6.2%,歐元區5.8%,奧委會也發愁誰能接過來舉辦奧運會的攤子。
6月23日主席交接儀式,考文垂便夸贊“中國對奧運的熱情和期待一直高漲”。6月26日,她在就職后的首場線上發布會上,便大聊中國行計劃。
又特意挑在中國全運會期間訪華,很簡單,國際奧委會顯然想借機“搭順風車”。背后數據也支撐著,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體育消費市場增速達18%,遠超全球平均5%。
中國舉辦奧運會的“風光”和帶動周邊經濟,單這一點,考文垂在發布會上那句話:“感謝中國迷的熱情”,絕不只是客套話。
過去幾十年,國際奧委會被詬病“只跟美國混”,美國一聲令下,申辦事就定調。
但2025年風向變了,中國GDP已穩居全球第二,2024年中國體育產業規模超8000億美元,而考文垂的訪問就相當于一次“破冰外交”。
簡單說,奧委會沒得選了,如今舉辦奧運會,歐美國家紛紛當“縮頭烏龜”,英國退出2036競標,德國也只提“興趣不大”,剩下能扛盤子的,還能辦的漂亮的,也就只有中國。
畢竟中國2022年冬奧會證明,中國辦大賽不僅不虧,還能賺錢,北京冬奧盈利超10億美元。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考文垂火速行動,可以說,11月的訪華不是閑逛,是在給奧委會“找條活路”。
畢竟,奧運承辦成本就像無底洞,像2020東京奧運會巨虧130億美元,2032年布里斯班申辦時都差點沒人敢接盤。
所以考文垂的訪華,自然被看作是奧委會找“救星”的關鍵一步。
且考文垂如此熱情的原因之二在于,考文垂或要選邊站,從前,奧委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但現在,考文垂的年輕面孔代表著變革,她被選上的非洲背景,本身就在打破歐美壟斷,況且來中國“合縱連橫”符合新時代邏輯。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75%的奧運贊助資金來自亞太區,中國占了近一半。
考文垂此舉,其實是智慧一棋,把奧運交給中國,能吸引更多新興市場玩家入局,免得陷入“無人申辦”的循環。
面對奧委會的熱情,中國顯露罕見的戰略定力。
且經濟賬已然改變。2008年奧運投入428億美元拉動GDP增長0.3%的時代一去不返。
如今高鐵網絡貫通全國,免簽政策吸引外資游客,一線城市無需奧運助推升級。
但放棄不等于退縮。中國正悄然布局更高維度的奧運博弈,今年2月哈爾濱亞冬會期間,我方最高領導人會見巴赫時強調,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式現代化“高度契合”。也被外界解讀為中國有從“賽事承辦者”轉向“規則塑造者”的信號。
若接下2036奧運,中國必將改寫游戲規則。多城聯辦分攤成本,比如上海-新加坡聯辦,進而開發衍生消費鏈。
甚至國際協作也可能成為選項若奧委會開放跨國聯辦,中國可聯合東南亞國家,借賽事推進“一帶一路”文旅合作輕資產運營。
另外中國利用全國超100個萬人體育館,僅新建20%專用設施的方案,杭州亞運會經驗值得借鑒,亞運會共新建和改建場館56個,賽后利用率達到97.3%,高于歷史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
以電競入奧吸引Z世代,而這些創新一旦成功,或成拯救奧運的“中國方案”。
但國際奧委會副主席于再清曾明確表示:“雖然中國有多座城市具備申奧實力,但考慮到全球性目標,該機會應留給更多需要的國家,例如非洲國家。”這一表態與中國官方展現出的謹慎態度高度一致。
畢竟根據國際奧委會2025年1月發布的信息顯示,印度孟買、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卡塔爾多哈等城市已經表達了申辦意向。
但無論考文垂訪華能否促成中國承辦2036年奧運會,從如今態勢來看,顯然中國在全球體育治理中的角色已然改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