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怎么會是這樣......"
王強顫抖著雙手,淚水瞬間模糊了視線。豪華辦公室里,這個叱咤商場的成功人士,此刻卻像個孩子般哭得不能自已。
七年前,戰友李濤的兒子滿月,王強咬牙送了五萬的金鎖。而當自己女兒滿月時,李濤卻只送了一袋紅棗——就一袋破紅棗!
"我當他是親兄弟,他把我當冤大頭!"王強當時憤怒地咆哮,從此斷絕了聯系。
可是現在,當他拆開包裹,看到里面的東西時,整個人如遭雷擊
"怎么會是這樣......"王強顫抖著雙手,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手中的文件紙張幾乎被他抓皺。
七年前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那些曾經堅信的友情,那些誤會,那些憤怒,如今都在這個樸素的快遞包裹面前化為烏有。
01
2003年的夏天,王強正式成為一名軍人,告別了父母和女友小玲,他帶著滿腔熱血踏入了軍營的大門。
對于這個從小生活在商人家庭的年輕人來說,軍營的生活遠比他想象的要艱苦。
凌晨四點半,尖銳的哨音撕破了夜的寂靜。
"五分鐘集合!動作快!"
王強猛地坐起,腦袋撞在了上鋪的床板上。
"嘶——"他倒吸一口涼氣,頭上瞬間起了個包。
"新兵蛋子,別磨蹭了!"班長的聲音如雷貫耳。
王強慌忙套上軍裝,但越急越亂,扣子怎么也扣不上。
就在他手忙腳亂時,一雙有力的手伸了過來。
"別急,我來幫你。"
王強抬頭,看見一張剛毅的臉龐。
那人動作熟練地幫他整理著軍裝,動作輕柔得像個大哥哥。
"謝謝,我叫王強。"
"李濤,東北的。走,別讓班長發火。"
那是王強第一次見到李濤,也是他在軍營里聽到的第一句溫暖的話。
軍營的訓練強度遠超王強的想象。
五公里長跑,他才跑到一半就喘成了風箱;單杠引體向上,他一個都拉不上去;射擊訓練,他的手抖得像篩糠。
"王強,你這樣不行啊!"排長皺著眉頭,"明天開始,你晚上加練!"
那天晚上,當其他戰友都在休息時,王強獨自一人在訓練場上揮汗如雨。
月光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
"一、二、三..."他咬牙堅持著,汗水模糊了雙眼。
"四、五、六..."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王強轉頭,看見李濤正在他旁邊做著同樣的動作。
"你怎么來了?"
"陪你練啊,一個人多沒意思。"李濤咧嘴一笑,"咱們東北有句話,叫'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兄弟,我幫你!"
從那天起,每個夜晚的訓練場上,總有兩個身影在默默堅持。
秋季拉練,五十公里山路,全副武裝。
第三十公里處,王強的腳踝突然一陣劇痛,整個人踉蹌著倒了下去。
"啊——"他痛苦地叫了一聲,腳踝已經腫得像饅頭。
"王強!"李濤急忙跑過來,"怎么樣?"
"完了,這次訓練我要掉隊了。"王強絕望地看著遠去的隊伍。
李濤二話不說,蹲下身子:"上來!"
"你瘋了?你背著我,自己的訓練怎么辦?"
"少廢話!我說了,兄弟的事就是我的事!"
李濤把王強的裝備和自己的一起背上,然后用肩膀架起王強。
每走一步,他都要咬牙堅持,汗水如雨下。
"放下我吧,李濤,你會累死的。"
"閉嘴!"李濤喘著粗氣,"我媽說過,軍營里的兄弟,比親兄弟還親。今天我就讓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兄弟!"
二十公里的路程,李濤硬是背著王強走完了。
當他們到達終點時,李濤直接癱倒在地,但臉上卻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我們...我們做到了!"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說。
王強看著眼前這個為了自己幾乎虛脫的兄弟,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在部隊第二年的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封鎖了軍營。
補給延遲,取暖設備故障,整個連隊陷入了困境。
正當大家愁眉不展時,王強想起了家里經商的父親。
一個電話后,三天內,一批嶄新的取暖設備和足夠的補給品送到了軍營。
"你小子有兩下子啊!"連長拍著王強的肩膀,難得地露出笑容。
那天晚上,戰友們聚在一起,享用著王強從家里捎來的零食和水果。
李濤卻把王強拉到了一邊。
"謝謝你,兄弟。"李濤難得嚴肅地說。
"謝什么?應該的。"王強不以為然。
"不,你不明白。"李濤深吸一口氣,"我家里條件不好,從小到大,我都是被別人幫助的那個。今天我才發現,原來我也可以交到一個能夠幫助整個連隊的朋友。"
王強笑著錘了一下李濤的肩膀:"少來這套。我們是兄弟,這些都是小事。以后有什么困難,兄弟我都會盡力而為。"
"說定了!"李濤抓住王強的手,用力握了握,"這輩子,我李濤認定你這個兄弟了!"
兩人相視一笑,在寒冷的冬夜里,這份承諾似乎比任何誓言都要堅定。
軍營的三年時光轉瞬即逝。
在這三年里,王強和李濤并肩作戰,共同成長,從懵懂的少年逐漸蛻變為真正的軍人。
他們一起經歷了數不清的訓練、演習和任務,一起品嘗了成功的喜悅和挫折的苦澀。
在這個封閉而又單純的環境中,他們的友誼如同鋼鐵般堅不可摧。
02
2006年夏天,退伍的日子終于到來。
脫下軍裝的那一刻,王強和李濤都紅了眼眶。
"兄弟,回去后有什么打算?"李濤問道。
"回家幫我爸管理公司吧。"王強說,"你呢?"
"我準備去深圳打拼,那邊機會多。"李濤的眼中閃爍著憧憬,"聽說那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夢想。"
分別前的最后一晚,兩人坐在軍營外的小山坡上,看著遠處連隊的燈火,各自沉默。
"無論以后怎樣,我們都要保持聯系。"最終,王強打破了沉默。
李濤點點頭:"那是當然。軍營的情誼,不會因為我們脫下軍裝而改變。"
"說好了,以后有什么大事,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對方。結婚也好,生子也罷,都要讓兄弟參與。"王強認真地說。
"一言為定!"李濤伸出了小拇指。
兩人如同孩子般勾住小指,在星空下許下了這個看似簡單卻意義非凡的承諾。
第二天,他們各自踏上了回家的列車,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盡管方向不同,但他們堅信,那份在軍營中鍛造的友誼將會伴隨他們一生。
退伍后,王強如愿回到了家族企業。
他的父親王建國經營著一家中型建材公司,年營業額近千萬。
看到兒子從軍歸來,舉止沉穩,思維清晰,王建國欣慰不已,很快將公司的部分業務交給了他打理。
軍旅生活培養了王強嚴謹的工作態度和出色的組織能力。
短短兩年內,他就將父親交給他的建材分公司營業額提升了近四成。
王建國看在眼里,喜在心頭,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兒子接班。
與此同時,李濤的生活卻沒那么順利。
他確實去了深圳,但現實比他想象的要殘酷得多。
沒有學歷,沒有背景,沒有資金,李濤只能從最基礎的工廠工人做起。
每天十二小時的流水線工作,換來的卻只是勉強糊口的薪水。
但李濤不是輕言放棄的人。
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他自學電腦技術,周末還去電子市場幫人組裝電腦賺取外快。
盡管生活艱辛,兩人依然保持著定期聯系。
每個月,他們都會通一次電話,分享各自的生活和工作。
王強得知李濤的處境后,多次提出要幫助他,但都被李濤婉拒了。
"兄弟,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我想靠自己的努力闖出一片天。"李濤在電話那頭笑著說,"別擔心,東北爺們有的是辦法!"
王強理解李濤的自尊心,沒有強求,但還是時不時地給李濤寄去一些生活用品和家鄉特產,表達著自己的關心。
2008年春節,王強帶著女友小玲回到老家過年。
恰好李濤也回東北老家探親,兩人便約定見面。
多年未見的戰友重逢,兩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又回到了軍營的日子。
李濤看起來比退伍時瘦了一圈,但眼神依然堅定。
他向王強介紹了自己的女友趙麗,一個在深圳服裝廠工作的姑娘,溫柔賢惠,善解人意。
四人一起吃了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聊起了各自的生活和未來的規劃。
席間,李濤透露自己打算今年向趙麗求婚,并準備在深圳開一家小型電腦維修店。
"兄弟,恭喜啊!"王強舉杯祝賀,"開店需要資金,這次我一定要幫你,不許再拒絕!"
李濤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頭接受了王強的好意:"那我就不客氣了,等店開起來,第一個維修的電腦一定是免費給你修!"
兩人相視大笑,那一刻,軍營里的情誼仿佛從未遠去。
分別時,王強塞給李濤一個信封:"這是我的一點心意,給你和趙麗的新生活添置些東西。"
李濤沒有推辭,緊緊握住王強的手:"謝謝兄弟。等我店子開起來,一定請你來剪彩!"
"那是必須的!"王強笑著應允。
回到深圳后,李濤用王強給的錢和自己這些年的積蓄,在一個小區附近租了個店面,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王強則回到公司,繼續擴展業務,同時準備與小玲的婚事。
03
2009年秋,李濤如愿向趙麗求了婚。
婚禮定在年底,地點選在了趙麗的老家湖南。
收到請柬的第一時間,王強就給李濤打了電話,表示一定會參加。
可計劃趕不上變化。
就在婚禮前兩周,王強父親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往醫院。
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醫生嚴令臥床休養。
作為獨子,王強不得不留在父親身邊照顧,同時處理公司的各項事務。
"李濤,對不起,我可能去不了你的婚禮了。"電話那頭,王強的聲音充滿歉意。
"兄弟,別這么說,叔叔的身體要緊。"李濤理解地說,"婚禮只是個形式,我們的情誼不在于此。"
盡管不能親自參加,王強還是派人送去了一份厚重的禮金和一對精心挑選的金鐲子作為新婚賀禮。
李濤在電話中連聲道謝,承諾等蜜月回來一定去看望王強父親。
婚禮如期舉行,王強通過李濤發來的照片看到了這對新人幸福的笑容。
盡管內心有些遺憾,但看到李濤終于有了自己的家庭,王強由衷地感到高興。
新婚后的李濤事業逐漸步入正軌。
他的電腦維修店因為技術過硬,服務周到,很快在當地有了不錯的口碑。
隨后,他又開始涉足電腦配件批發業務,生意逐漸擴大。
王強這邊也喜事連連。
2010年春,他和小玲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李濤專程從深圳趕來參加。
婚禮上,李濤作為王強最重要的朋友之一,全程陪在他身邊,幫忙招待客人,處理各種突發狀況。
"兄弟,祝你們白頭偕老,早生貴子!"李濤舉杯祝福。
王強摟著李濤的肩膀,感動地說:"謝謝你能來,這是我最大的心愿。"
"說什么呢,當年咱們可是約定好的,這種大事怎么能缺席?"李濤笑著說,眼中滿是真誠。
婚后,王強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在他的帶領下,家族企業開始向多元化發展,涉足房地產、酒店等多個領域,規模不斷擴大。
與此同時,他也開始籌備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希望能夠早日為王家添丁。
李濤和趙麗的生活也漸入佳境。
電腦店的生意越來越好,他們開始考慮在深圳買房定居。
兩家人雖相隔千里,但依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逢年過節必定互致問候,重要時刻也會第一時間分享。
在這段各自忙碌卻又彼此牽掛的日子里,他們似乎找到了維系軍營友誼的最佳方式。
兩個曾經并肩作戰的年輕軍人,如今已成為各自家庭的頂梁柱,肩負著不同的責任,卻依然記得那個在星空下的約定。
2011年的春天,李濤打來電話,聲音中透著掩飾不住的興奮。
"兄弟,我要當爸爸了!趙麗懷孕三個月了!"
"太好了!恭喜恭喜!"王強由衷地為好友高興,"是咱們當年說好的,有喜事第一個通知對方!"
"那是!"李濤笑道,"醫生說是個小子,我打算取名李剛,寓意剛強,就像我們在軍營里一樣!"
"好名字!"王強贊同道,"兄弟,這次滿月酒你一定要提前通知我,我一定親自去祝賀!"
"那是必須的!到時候你可得當干爹啊!"李濤半開玩笑地說。
"這是我的榮幸!"王強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
掛斷電話后,王強立刻告訴了妻子小玲這個好消息。
小玲也很高興,當即表示要親手準備一些嬰兒用品作為禮物。
王強卻搖了搖頭:"不,我要準備一份特別的禮物,畢竟這是我兄弟的第一個孩子,也是我的第一個干兒子!"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王強一邊處理公司事務,一邊密切關注李濤家的情況。
每個月,他都會給李濤打電話,詢問趙麗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的發育情況。
同時,他也在精心挑選滿月禮物,希望能送上最好的祝福。
04
2011年10月15日,李剛如期降生,足足有八斤重,是個健康的男孩。
李濤第一時間給王強發了短信,附上了孩子的照片。
王強看著手機上那個紅撲撲的小生命,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動。
"滿月酒定在11月15日,就在我們深圳的家里,簡單辦一下。"李濤在電話中說,"兄弟,你一定要來啊!"
"放心,我絕對不會缺席!"王強鄭重承諾。
為了這次滿月禮,王強特意去了省城最好的珠寶店。
他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最終選定了一套足足價值五萬多元的純金嬰兒首飾,包括金鎖、金鐲、金項鏈等,每一件都雕刻著精美的圖案和祝福的話語。
"先生,這套首飾是我們店里最貴的兒童套裝了。"店員驚訝地說,"您是給自己的孩子準備的嗎?"
"不,是給我兄弟的兒子,也是我的干兒子。"王強微笑著回答。
11月14日,王強帶著精心準備的禮物,獨自一人飛往深圳。
李濤親自到機場接機,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兄弟,這次真是太感謝你了!"
王強拍了拍李濤的肩膀:"說什么呢,這是應該的!快帶我去看看我干兒子!"
李濤的家是一套位于深圳郊區的小兩居室,雖然不大,但收拾得干凈整潔。
趙麗抱著小李剛在客廳里迎接他們。
看到王強,趙麗感激地說:"王哥,真是太謝謝你了,專程過來參加滿月酒。"
王強連忙擺手:"別這么說,我可是干爹,這次來就是要好好看看我干兒子的!"
說著,他湊近看了看熟睡中的小李剛,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臉蛋,"真可愛,像他爸!"
當晚,三人坐在一起吃了一頓簡單的家常飯,聊起了各自的近況。
李濤的電腦店已經小有規模,還開始代理一些品牌的電腦配件,生意越來越紅火。
王強也分享了自己公司的最新發展,以及他和小玲也在計劃要孩子的消息。
第二天,滿月酒在附近的一家中檔餐廳舉行。
來的人不多,主要是李濤在深圳的一些朋友和同事,大約二十多人。
王強作為唯一的親友代表,自然成為了宴會的焦點。
席間,李濤鄭重地向大家介紹:"這位是我的軍營戰友王強,也是小剛的干爹。我們在部隊的情誼,比親兄弟還親!"
輪到送禮環節,王強將精心準備的禮盒遞給了趙麗。
趙麗打開盒子,看到里面閃閃發光的金飾,驚訝得說不出話來。
"這...這也太貴重了吧?"李濤看到禮物,臉上既驚訝又有些不安。
王強笑著擺擺手:"這有什么,小剛是我干兒子,這點心意是應該的!"
李濤深深地看了王強一眼,眼中滿是感動:"兄弟,真的太感謝了。這份情,我李濤記在心里了!"
滿月酒結束后,王強又在深圳住了兩天,幫李濤處理了一些生意上的問題,還利用自己的關系為他聯系了幾個潛在的大客戶。
臨走前,他再次叮囑李濤:"有任何需要,隨時聯系我。別客氣,咱們是兄弟!"
回到家后,王強向小玲詳細描述了滿月酒的情況,還給她看了小李剛的照片。
小玲聽后若有所思:"你送的禮也太貴重了吧?畢竟你們現在各有各的家庭,沒必要這樣破費。"
王強卻不以為然:"你不明白軍營里的兄弟情誼。李濤當年在部隊幫了我很多,這點心意算不了什么。要是我們有了孩子,他肯定也會這么做的!"
小玲沒再多說什么,但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作為妻子,她自然希望丈夫的熱情和資源更多地投入到自己的家庭中,而不是一個已經各自成家的戰友身上。
接下來的日子里,王強忙于公司的擴張計劃,而李濤也專注于自己的生意和照顧新生兒。
兩人的聯系不如從前頻繁,但每逢重要節日,都會互致問候。
李濤時常發送小李剛的照片給王強,分享孩子成長的點滴。
05
2012年夏天,王強接到了一個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小玲懷孕了。
這個消息讓整個王家欣喜若狂,尤其是王強的父親,終于要當爺爺了,整天樂得合不攏嘴。
王強第一時間給李濤打了電話,分享這個喜訊。
電話那頭,李濤也為他高興:"恭喜兄弟!這下咱們都是當爹的人了!"
"是啊,真希望能生個女兒,和你兒子湊個'好'字!"王強半開玩笑地說。
"那敢情好!到時候咱們就是親家了!"李濤也笑著附和。
接下來的幾個月,王強忙得不可開交。
一方面是公司業務的拓展,另一方面是照顧孕期的妻子。
小玲的孕期反應比較嚴重,整日嘔吐不止,胃口極差,體重不增反減,這讓王強心疼不已。
他幾乎每天都要往醫院跑,咨詢最好的婦產科專家,購買各種營養品和補品。
家里的保姆換了好幾個,只為找到最適合照顧孕婦的人選。
王強甚至推掉了幾個重要的商業會議,只為陪小玲去做產檢。
"你太緊張了,"小玲有時會心疼地說,"我沒事的,你應該多關注你的事業。"
但王強總是搖頭:"什么事業都沒有你和孩子重要。"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玲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胎兒也發育良好。
B超顯示,正如王強所愿,腹中的是個女孩。
這個消息讓王強更加興奮,開始精心籌備嬰兒房和各種嬰兒用品。
2013年3月20日,在經歷了近十小時的艱難產程后,王強的女兒終于呱呱墜地,重六斤三兩。
看著襁褓中的小生命,王強激動得熱淚盈眶。
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女兒,輕聲說道:"歡迎來到這個世界,我的小公主!"
王強為女兒取名王悅,寓意給家里帶來歡樂。
當天,他就給李濤發了短信,告知喜訊并附上女兒的照片。
李濤很快回復了祝賀,并表示會來參加滿月酒。
王強特意選了個吉日,在城里最好的酒店訂了宴席,準備大辦特辦。
畢竟,這是他們家的第一個孩子,也是王家的獨苗。
滿月前一周,王強再次確認了李濤的行程。
李濤說會和趙麗一起來,但可能只能待很短的時間,因為剛接了一個大單子,工期很緊。
"沒關系,能來就好。"王強理解地說,心里還是有些失落。
滿月酒當天,酒店大廳布置得喜氣洋洋,粉色的氣球和彩帶隨處可見。
王強穿著正裝,站在門口迎接每一位來賓。
他的父母、親戚、朋友、商業伙伴紛紛到場,送上祝福和厚重的禮金。
李濤和趙麗是下午才到的,比預定時間晚了近兩小時。
王強看到他們匆匆忙忙的樣子,心里明白他們確實很忙,也沒多說什么。
"兄弟,恭喜啊!"李濤熱情地擁抱了王強,然后遞上一個袋子,"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希望小侄女喜歡。"
王強接過袋子,發現里面是一袋進口奶粉和一些嬰兒服裝。
說不上貴重,但也算用心。
他笑著道謝:"謝謝,太客氣了!"
李濤四處張望了一下:"孩子在哪?我想看看這個小公主!"
王強帶他們去了隔壁的休息室,小王悅正在那里由保姆照看。
李濤看了看熟睡中的嬰兒,笑著說:"真漂亮,像她媽媽。"
趙麗也湊過來看了看,輕聲說:"真可愛,祝她健康成長。"
短暫的寒暄后,李濤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兄弟,不好意思,我們真的很忙,可能不能久留了。那個客戶還在等我的方案..."
王強雖然心里有些失望,但表面上還是理解地點點頭:"沒事,工作要緊。改天有空再聚。"
李濤夫婦連酒席都沒吃,就匆匆離開了。
這一幕被王強的父母和一些親友看在眼里,不少人私下議論紛紛。
"這就是你常說的那個好戰友?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連杯酒都不喝?"王強的母親有些不滿地說。
"媽,他們確實很忙。"王強為李濤辯解,但心里也不禁有些疑惑。
當初李濤兒子滿月,他可是專程飛去深圳,住了好幾天,還送了那么貴重的禮物。
小玲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安慰道:"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別多想。至少他們還是來了。"
王強點點頭,沒再多說什么。
滿月酒如期舉行,賓客盡歡而散,只是王強心中那股淡淡的失落感始終揮之不去。
06
第二天,王強收到了李濤的短信:"兄弟,昨天真是不好意思,走得太匆忙。希望沒有影響你們的心情。等我忙完這陣子,一定登門拜訪,好好陪小侄女玩。"
看到這條短信,王強心里好受了些。
他回復道:"理解,工作要緊。有空再聚。"
接下來的日子里,王強全身心投入到了照顧女兒和公司業務中。
小王悅很健康,很少生病,但卻對市面上常見的奶粉過敏,這讓全家人都很著急。
多方嘗試后,他們發現只有一款特定的進口奶粉適合她,而這款奶粉價格不菲,還經常斷貨。
有一次閑聊時,王強向李濤提起了這事。
讓他意外的是,李濤竟然說:"那袋奶粉就是這個牌子!我當時特意去香港買的,聽說很多嬰兒對普通奶粉過敏,就選了這個。"
王強這才恍然大悟,再次檢查那袋奶粉,確實是女兒唯一不過敏的那款。
他內疚不已,當初竟然沒有好好看禮物,還在心里對李濤有些怨言。
"謝謝你,兄弟。這奶粉真的幫了大忙。"王強誠懇地說。
"小事一樁,"李濤笑道,"對了,最近我又托人從香港帶了幾罐,改天寄給你。"
這個小插曲讓王強重新審視了自己對友情的期待。
也許,友情的表達方式各有不同,不該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情誼。
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這段看似重歸于好的友誼再次蒙上陰影。
2014年初,中國的房地產市場開始走向低迷。
作為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建材行業,王強的家族企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幾個大型項目接連延期或取消,公司的現金流開始緊張。
更糟糕的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王強的一個重要客戶突然宣布破產,拖欠了公司近五百萬貨款。
這個打擊幾乎讓王強的公司陷入崩潰邊緣。
"我們需要立即籌集資金,否則無法支付供應商和員工工資。"財務總監在緊急會議上報告,"至少需要三百萬應急。"
王強嘗試了各種途徑:銀行貸款、民間借貸、甚至變賣部分個人資產,但都無法在短時間內籌集足夠的資金。
眼看公司危在旦夕,他想到了李濤。
近年來,李濤的事業發展得相當不錯。
他的電腦配件批發業務逐漸擴大,還涉足了電子產品代理和軟件開發,年營業額已過千萬。
王強曾在電話中得知,李濤剛剛完成了一筆大額回款,手頭應該比較寬裕。
經過一番思想斗爭,王強最終撥通了李濤的電話。
"李濤,兄弟,我有點事想請你幫忙。"王強直截了當地說。
"什么事?盡管說。"李濤的語氣很輕松。
王強簡要地解釋了公司的困境,然后開口道:"我想借三百萬周轉一下,最多三個月就能還上,還會支付合理的利息。"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后李濤的聲音傳來,明顯低沉了許多:"兄弟,實在不好意思,我最近也有點緊張,手頭沒有這么多現金..."
王強心里一沉,但還是盡量保持語氣平和:"沒關系,我知道這個數目不小。如果有困難,一百萬也行,剩下的我再想辦法。"
"這個...真的不行,我剛買了新房,又添置了一些設備,基本上都花出去了。"李濤的聲音中帶著明顯的歉意,但王強總覺得有些言不由衷。
"好吧,我理解。"王強強忍失望,"那就不麻煩你了,我再想其他辦法。"
"兄弟,真的抱歉。等我手頭寬裕了,一定第一個借給你。"李濤急忙說道。
掛斷電話后,王強坐在辦公室里,心情低落到了極點。
他不是因為李濤沒借錢而生氣,而是對方那種明顯在推脫的態度讓他心寒。
他們可是生死與共的戰友啊,當年在軍營里的那些誓言和承諾難道都是虛假的嗎?
07
就在王強陷入絕望的時候,他偶然在一個商業朋友的社交媒體上看到了一條消息,配圖是一張銀行轉賬截圖。
上面清楚地顯示著:李濤向某科技公司轉賬五百萬元,日期就在昨天。
看到這張圖片,王強如遭雷擊。
李濤明明有錢,卻對自己這個"兄弟"撒謊!
這個發現讓他的心瞬間冰涼。
接下來的幾天,王強通過各種關系和手段,終于勉強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渡過了公司的危機。
但這件事在他心中留下的傷痕卻難以愈合。
一個月后,李濤打來電話,語氣輕松地寒暄,似乎完全忘記了之前的事情。
王強強忍怒意,簡短地應付了幾句就找借口掛斷了電話。
小玲看出了丈夫的異常,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她坐到王強身邊,輕聲問道:"是不是和李濤有關?"
王強沉默片刻,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妻子。
小玲嘆了口氣:"我早就覺得你們之間的友情有些不對等。你總是傾其所有地對他好,他卻......"
"軍營里的情誼,我以為是一輩子的。"王強苦笑道,"看來是我太天真了。"
"也許他有自己的難處?"小玲試圖安慰丈夫,盡管她自己也不太相信這個可能性。
王強搖搖頭:"不會的,我已經查清楚了,他確實有錢,只是不愿意借給我。這就是現實,我接受了。"
從那以后,王強再也沒有主動聯系過李濤。
每當李濤打來電話或發來信息,他都只是簡短地回應,再也沒有往日的熱情和真誠。
李濤似乎察覺到了什么,幾次試圖挽回兩人的友誼,但王強已經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墻。
那個曾經愿意為戰友兩肋插刀的熱血青年,如今已經被現實的冰水澆滅了滿腔熱忱。
2015年春節,往年兩家必定會互致問候的日子,王強沒有給李濤發任何祝福短信。
李濤倒是照常發來了拜年信息,但王強只回了一個簡單的"新年快樂",再無下文。
就這樣,曾經堅若磐石的戰友情誼,在現實的洪流中漸漸淡化,最終幾乎消失不見。
轉眼間,六年過去了。
2021年的王強已經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的公司不僅渡過了危機,還在他的帶領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了行業內的翹楚。
王悅也已經八歲了,是個聰明伶俐的小姑娘,成績優異,多才多藝,是父母的驕傲。
至于李濤,王強已經很久沒有他的消息了。
自從那次借錢事件后,兩人的聯系越來越少,最終完全斷了往來。
偶爾,王強會從共同認識的朋友那里聽到一些關于李濤的只言片語,知道他的生意做得還不錯,兒子李剛也已經上小學了。
這一天,王強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秘書敲門進來,手里拿著一個快遞包裹。
"王總,您的包裹。"秘書將包裹放在桌上,"是從深圳寄來的,沒有寫具體的寄件人。"
王強皺了皺眉,他在深圳并沒有什么業務往來。
出于謹慎,他讓秘書先離開,然后仔細檢查了包裹。
包裹很普通,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只是在寄件人一欄寫著"故人"二字。
帶著疑惑,王強拆開了包裹。
里面是一個精致的盒子,盒子上沒有任何標記。
打開盒子,映入眼簾的是一疊文件和一個信封。
王強先拿起了那疊文件,當他看清文件的內容時,整個人如遭雷擊,手不自覺地顫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