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故事人物、時間、地點、情節、配圖均為虛構,與現實無關,請理性閱讀!
60歲的林阿姨是小區出了名的'拼命三娘'。
雖然她每月三千多元退休金準時到賬,銀行卡里還躺著15萬養老錢,卻堅持每天打三份工。
清晨賣水果,深夜理貨架,周末洗碗到手指發白。
“您說您這是圖啥?”鄰居看不下去了,主動勸林阿姨。
但是林阿姨卻總望著遠處推嬰兒車的年輕夫妻喃喃自語:“兒子快當爹了...”
直到后來發生一件事,才讓林阿姨徹底改變了……
01
早春的陽光暖洋洋地照在小區的長椅上,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唯獨林阿姨一個人坐在角落里,臉上掛著疲憊。
"林姐,今天怎么又黑眼圈了?"住在對門的王大姐端著剛買的早點,坐到林阿姨身邊。
林阿姨輕聲嘆氣道:"別提了,昨晚又去超市幫忙到十一點,腰都直不起來了。"
今年六十歲的林阿姨,是小區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雖然每月有三千多的退休金,還有十五萬存款,可她依然每天奔波于各種兼職之間——白天在小區門口擺攤賣水果,晚上到超市幫忙整理貨架,周末還去餐廳洗碗。
"你這身體,哪經得起這么折騰?上次不是還暈倒了嗎?"王大姐心疼地說。
"哎,不干活心里不踏實。"林阿姨揉著發酸的肩膀,眼神卻落在不遠處推著嬰兒車的年輕父母身上,"我兒子馬上也要當爸爸了,我得多攢點錢,萬一以后孩子生病了,或者兒子買房子缺錢了..."
王大姐搖搖頭:"林姐,你兒子在外企工作,兒媳婦也是白領,他們不缺這點錢。再說了,你的退休金夠花,還有存款,何必這么拼命?"
林阿姨的兒子林浩是一名工程師,三十五歲,婚后與妻子趙曉芳住在市中心的商品房里,小兩口收入不菲。
"那不一樣,"林阿姨執拗地說,"我們這一輩子沒享過什么福,就是為了下一代能過得好點。我那十五萬存款算什么?人家買套房首付都不夠。"
正說著,林阿姨的手機響了,是兒子打來的。
"媽,我剛給您轉了五千塊錢,您別再去超市上夜班了,身體要緊。"電話那頭,林浩的聲音充滿了擔憂。
"不用不用,我不缺錢。"林阿姨連忙拒絕,"你們年輕人花銷大,自己留著用吧。"
"媽,我和曉芳月收入加起來近四萬,不差這點錢。您就安心在家養老,別再累壞了身體。"林浩接著說。
掛了電話,林阿姨的眼眶有些濕潤,但很快又搖搖頭:"兒子有孝心是好事,但我怎么能伸手向孩子要錢呢?老了還得靠自己。"
王大姐聽完忍不住說道:"林姐,你這想法可就錯了。人到我們這年紀,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快樂,再拼命攢錢有什么意義呢?"
林阿姨沒有回答,只是低頭看了看自己粗糙的雙手,深深地嘆了口氣。
02
周末,林阿姨照例去了超市的夜班。
剛忙了一個小時,腰就開始隱隱作痛。
"林阿姨,您歇會兒吧,這邊我來。"年輕的同事小李關切地說。
"沒事,我還行。"林阿姨勉強笑了笑,卻在彎腰時一陣暈眩,差點摔倒。
小李趕緊扶住她:"您臉色很差,我送您去醫院看看吧。"
"不用不用,休息一下就好。"林阿姨擺擺手,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當晚下班后,林阿姨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才發現兒子和兒媳婦正坐在客廳里等她。
"媽!"林浩一看見母親蹣跚的步伐和蒼白的臉色,立刻迎了上去,"我們等您半天了,怎么還去上班?"
兒媳婦趙曉芳也連忙倒了杯熱水遞過來:"媽,您這樣太拼了,我們真的很擔心。"
林阿姨勉強笑道:"我這不是好好的嘛,你們年輕人瞎操什么心。"
林浩嘆了口氣,從包里拿出一個信封:"媽,這是體檢單,我給您預約了明天的全身檢查。超市那邊我已經打電話請好假了。"
"胡鬧!我好好的檢查什么?那多浪費錢啊!"林阿姨連忙推辭。
"媽,您都六十歲了,再這么拼命工作,身體遲早會垮的。"林浩語氣中帶著哽咽,"我和曉芳商量好了,以后每個月給您三千塊零花錢,您就安心在家享清福吧。"
林阿姨聽后,眼眶頓時濕潤了:"我...我不能要你們的錢,我自己還有退休金,還有存款..."
"媽,您知道嗎?"兒媳婦趙曉芳握住林阿姨的手,"我們最怕的不是沒錢,而是有一天您因為這些兼職累垮了身體,到時候再多的錢又有什么用呢?"
林阿姨沉默了,她望著兒子憔悴的臉和兒媳婦擔憂的眼神,心里一陣酸楚。
多年來,她拼命攢錢的初衷,不就是為了讓兒子過上好日子嗎?
可如今兒子事業有成,卻因為擔心她而憔悴不堪,這是她想要的結果嗎?
夜深人靜,林阿姨躺在床上,回想起鄰居王大姐的話:"人到我們這年紀,最重要的是健康和快樂,再拼命攢錢有什么意義呢?"
窗外,月光灑在她那裝滿錢的存折上,卻照不亮她內心的迷茫。
03
第二天一早,林阿姨被兒子和兒媳婦帶去了醫院做全面體檢。
"肝功能輕度異常,腰椎間盤突出,頸椎有輕微增生..."醫生念著檢查報告,眉頭越皺越緊,"林女士,您這身體狀況需要好好調養了,不能再這么操勞了。"
林浩和趙曉芳聽完,臉色都變了。
"醫生,我媽這情況嚴重嗎?需要住院嗎?"林浩焦急地問。
醫生搖搖頭:"暫時不需要住院,但必須注意休息,不能再干重活,否則很容易引發更嚴重的問題。"
從醫院出來,林阿姨默默無言。
雖然檢查結果不算太嚴重,但她也知道自己的身體確實大不如前了。
"媽,聽到醫生說的了吧?您必須好好休息。"林浩堅定地說,"從今天起,您不用再去做那些兼職了。"
林阿姨嘆了口氣,沒有反駁。
多年來的辛苦打拼,如今換來的卻是一身病痛,這真的值得嗎?
回到家,林阿姨躺在沙發上休息,兒媳婦趙曉芳正在廚房忙碌。
不一會兒,趙曉芳端著一碗冒著熱氣的雞湯走了過來。
"媽,喝點雞湯,補補身體。"趙曉芳細心地吹涼湯面,小心翼翼地喂給林阿姨。
看著兒媳婦關切的眼神,林阿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這些年來,她一直擔心錢不夠,擔心將來有困難,卻忽略了身邊人對她的關愛。
"曉芳啊,媽這些年太固執了..."林阿姨握住兒媳婦的手,聲音有些哽咽。
趙曉芳微笑著說:"媽,您知道嗎?我們最羨慕的,不是誰家有多少錢,而是像您這樣有愛心的長輩。但我們更希望您能照顧好自己,享受生活。"
當天晚上,小區舉行了一場文藝匯演,往日林阿姨都因為要去兼職而錯過了這些活動。
今天在兒子和兒媳婦的陪伴下,她終于有機會參加。
匯演上,退休老教師張叔叔帶領大家唱起了《夕陽紅》,鄰居王大姐跳起了廣場舞,甚至平時沉默寡言的李大爺都表演了一段二胡獨奏。
看著這些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林阿姨突然意識到,自己這些年一直在為未知的將來擔憂,卻錯過了本該享受的美好時光。
"林姐,下周我們要組織去郊外踏青,你一定要來啊!"王大姐興高采烈地說。
林阿姨點點頭,第一次感到了久違的輕松與期待。
匯演結束后,林浩收到了一個電話,臉色突然變得凝重。
他對林阿姨和趙曉芳說:"公司有急事,我得趕回去一趟。你們先回家,我晚點回來。"
看著兒子匆忙離去的背影,林阿姨心中涌起一絲不安。
這么晚了,公司能有什么急事?
回到家后,林阿姨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總覺得有什么事情要發生。
直到凌晨兩點,她才聽到大門開啟的聲音,兒子終于回來了。
04
第二天早晨,林阿姨剛走出臥室,就聽見兒子和兒媳婦在小聲交談。
"怎么辦?公司突然要裁員,我很可能在第一批..."林浩的聲音充滿了憂慮。
趙曉芳安慰道:"沒關系,我的工作還穩定,咱們還有積蓄,撐一段時間不成問題。"
"但是,房貸還有兩萬多,再加上寶寶快出生了,醫院的費用、育兒的開銷..."林浩的聲音越來越低,"我怕媽知道了會擔心,她這么辛苦攢錢,就是怕我們有困難..."
林阿姨站在門口,心如刀割。
她一直擔心的事情,終于還是發生了。
推開門,林阿姨裝作若無其事地走進客廳:"你們倆起這么早啊,在聊什么呢?"
林浩和趙曉芳對視一眼,趕緊換上笑臉:"沒什么,媽,就是在商量周末去哪里玩。"
林阿姨心里明白,兒子是不想讓她擔心。
想到自己存折上的十五萬存款,她內心掙扎起來——這錢是她多年來省吃儉用、起早貪黑攢下的,原本是打算留作養老和應急之用,但如今兒子遇到了困難...
"對了媽,今天我約了產檢,您要不要一起去看看寶寶?"趙曉芳轉移話題道。
林阿姨點點頭,強忍著沒把昨晚聽到的事情說出來。
在醫院的產科門診,林阿姨看著B超屏幕上那個小生命的輪廓,心中百感交集。未來的孫子或孫女,正在一天天長大,但他們的父親卻可能面臨失業的風險。
"恭喜您啊,是個健康的男孩,各項指標都很正常。"醫生微笑著說。
趙曉芳欣喜若狂,拉著林阿姨的手說:"媽,您聽到了嗎?是個小男孩!"
林阿姨強顏歡笑,但心里卻更加擔憂了。
如果林浩真的失業,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會不會受到影響?
回家的路上,林阿姨一直沉默不語。
到了家門口,她忍不住問道:"浩子,公司最近怎么樣?"
林浩一愣,隨即笑道:"挺好的,媽,您怎么突然問這個?"
"沒什么,就是隨便問問。"林阿姨沒有拆穿兒子的謊言,心里卻下定了決心。
當晚,林浩和趙曉芳出門采購嬰兒用品,林阿姨獨自在家,拿出了那本存折。
十五萬,這是她這些年的全部積蓄,也是她安身立命的保障。
但如今,兒子和未出生的孫子可能更需要這筆錢。
想到這里,林阿姨撥通了銀行的電話:"您好,我想把存折里的錢轉到我兒子的賬戶上..."
正當林阿姨準備操作轉賬時,門鈴突然響了。
她掛斷電話,去開門,看到門口的人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