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媽,醫生說需要二十萬。"林小滿握著電話,聲音在醫院走廊里顯得格外微弱。
她看著手中那張塵封五年的銀行卡,上面的灰塵像是時間留下的痕跡。"我知道還有一個地方......"她停頓了一下,"但我發誓過絕不會碰那筆錢。"
母親虛弱的咳嗽聲從電話那頭傳來,林小滿閉上眼睛,指尖顫抖著撫過銀行卡的邊緣...
01
民政局的大廳里,空調的嗡嗡聲掩蓋不了那種令人窒息的安靜。林小滿坐在椅子上,手里攥著剛剛辦完的離婚證書,紅色的封皮在燈光下顯得刺眼。
陸沉舟坐在她旁邊,西裝筆挺,神情淡漠,仿佛剛才簽字的不是結束一段三年婚姻的文件,而是一份普通的商業合同。
"手續都辦完了。"陸沉舟站起身,從西裝內兜里掏出一張銀行卡,隨手放在林小滿面前的桌子上。"密碼是你的生日,里面有兩萬,這些年就當買個教訓。"
林小滿抬起頭看著他,眼睛里涌出淚水。她用力將銀行卡推回去,聲音顫抖:"我不會要你的臟錢!"
陸沉舟沒有伸手去接,只是看了她一眼,轉身朝門口走去。他的背影筆直,步伐堅定,仿佛這里發生的一切都與他無關。
"陸沉舟!"林小滿站起來喊道,但他沒有回頭。
大廳里的其他人投來異樣的目光,林小滿感到臉頰發燙。她重新坐下,盯著桌上的銀行卡,淚水滴在上面,模糊了卡面上的數字。
那天晚上,林小滿回到他們曾經共同的家。房子還是那個房子,但陸沉舟的所有東西都不見了,就像這個人從來沒有在這里生活過一樣。她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著茶幾上空蕩蕩的煙灰缸,突然想起陸沉舟抽煙時專注的神情。
手提包里傳來輕微的響聲。林小滿打開包,發現那張銀行卡靜靜地躺在里面。她愣了一下,想起陸沉舟的助理小李在民政局門口和她擦肩而過時,似乎撞了她一下。
"混蛋。"她罵了一句,但聲音很輕,像是在和自己說話。
林小滿走到臥室,打開梳妝臺最下面的抽屜,將銀行卡扔了進去,然后用力關上。抽屜發出悶響,就像關上了一扇通往過去的門。
那一夜,她坐在床邊到天亮,沒有哭,也沒有睡。只是看著窗外的夜色慢慢褪去,看著第一縷陽光照進房間,照在地板上陸沉舟曾經放拖鞋的地方。
02
離婚后的第三個月,房東李姨突然上門。她穿著花格子圍裙,臉上堆著不太自然的笑容。
"小滿啊,你看這房租......"李姨搓著手,"現在這片區域都漲價了,我們家這套房子,人家中介說至少要三千五。"
林小滿放下手中的碗,看著李姨。"李姨,我們簽的合同還有一年到期,房租是兩千八。"
"哎呀,合同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李姨的笑容更加勉強,"你看,我也不容易,老頭子住院花了不少錢。要不然,你下個月開始按三千五交?"
林小滿沒有立即回答。她知道這個理由是借口,李姨的老伴身體一直很好,經常在小區里打太極拳。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有人出了更高的價錢,或者李姨覺得一個剛離婚的女人好欺負。
"我給你一周時間考慮。"李姨站起身,"小滿啊,你也別怪李姨心狠,這年頭誰都不容易。"
李姨走后,林小滿站在客廳里,看著這個她已經住了三年的地方。陽臺上的綠蘿還是她親手種的,廚房里的調料罐還按照她的習慣擺放著。但現在,這一切都可能要失去了。
她在房屋租賃網站上搜索附近的房源,價格都比現在高出不少。最便宜的也要三千二,而且條件遠不如現在的房子。林小滿算了算自己的工資,扣除生活費,每個月能存下的錢很有限。
第二天在公司,林小滿無精打采地坐在工位上。她所在的廣告公司最近業務不太好,老板經常陰沉著臉在辦公室里踱步。同事們也都小心翼翼,生怕成為下一個被裁員的人。
"小滿,你怎么了?看起來心情不太好。"坐在旁邊的陳姐關切地問道。
陳姐是公司的資深員工,四十出頭,為人熱心直爽。林小滿剛進公司時,多虧了陳姐的照顧才能快速適應工作環境。
"房東要漲房租。"林小滿苦笑著說,"從兩千八漲到三千五。"
"這些房東啊,就是欺負我們這些打工的。"陳姐憤憤不平,"你不同意呢?"
"不同意就得搬家,但我看了看,周圍的房子都差不多這個價。"
陳姐想了想,"要不你搬到城中村去?那邊便宜一些。"
城中村。林小滿知道那個地方,狹窄的巷子,老舊的房子,嘈雜的環境。但現在看來,她別無選擇。
周末,林小滿去城中村看房。房東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滿嘴的煙味。房子在三樓,面積很小,只有一個房間、一個衛生間和一個簡陋的廚房。墻壁有些發霉,窗戶朝向巷子,采光很差。
"一千五一個月,水電費另算。"房東點燃一根煙,"要租就交三押一,不租別浪費我時間。"
林小滿看著這個小得像鴿子籠一樣的房間,咬了咬牙。"我租。"
搬家那天,陳姐幫她搬東西。看著林小滿小心翼翼地收拾著每一件物品,陳姐忍不住說:"小滿,你為什么不找你前夫要點錢?離婚了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林小滿手中的動作停了一下,然后繼續收拾東西。"我不要他的錢。"
"何必這么犟呢?"陳姐嘆了口氣,"錢又沒有味道,能解決問題就行。"
"有些錢真的有味道。"林小滿輕聲說道,"聞起來像屈辱。"
03
城中村的生活比想象中還要艱難。樓下的麻將聲會持續到深夜,隔壁住著一家四口,小孩經常哭鬧。最讓林小滿難以忍受的是衛生間,馬桶經常堵塞,下水道散發著難聞的味道。
但她沒有選擇。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擠公交車上班。晚上回到家,在昏暗的燈光下吃簡單的晚餐,然后躺在硬板床上聽樓下傳來的各種噪音。
公司的情況也不太好。項目經理王總是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肚子圓滾滾的,喜歡在女同事面前展示他的"幽默感"。林小滿剛好是他經常"開玩笑"的對象。
"小滿啊,你這個文案寫得不行啊。"王總拿著林小滿剛交上去的策劃案,搖著頭,"客戶要的是年輕化,有活力,你這個太老氣了。"
林小滿看著自己花了三天時間完成的方案,"王總,您覺得哪里需要修改?"
"你自己琢磨琢磨。"王總將文件扔回她桌上,"年輕人就要有年輕人的想法,不要整天愁眉苦臉的。"
那份策劃案最終被王總拿去,稍微修改了一下就提交給了客戶。客戶很滿意,王總在會議上接受了老板的表揚,而林小滿只能坐在角落里,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占有。
陳姐看不過去,"小滿,你應該去找老板說清楚。"
"沒用的。"林小滿收拾著桌上的文件,"王總在公司時間長,老板信任他。"
"你這樣下去不行,會被他們欺負死的。"
林小滿沒有回答。她知道陳姐說得對,但她現在沒有資本去反抗。工作難找,尤其是對一個剛離婚的女人來說。她需要這份工作,需要每個月那點可憐的工資來維持生活。
為了增加收入,林小滿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兼職送外賣。她買了一輛二手電動車,每天下班后換上外賣員的制服,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那是一個雨夜,林小滿接到一個訂單,送到市中心的一棟寫字樓。雨下得很大,她的雨衣破了一個洞,雨水順著洞口流進衣服里。電動車在積水的路面上行駛得很不穩定,她小心翼翼地控制著方向。
快到目的地時,一輛轎車突然從側面駛出,林小滿急忙剎車避讓,但還是失去了平衡。她連人帶車摔倒在積水里,膝蓋和手掌擦破了皮,鮮血混合著雨水流下來。
更糟糕的是,她的手機掉在積水里,屏幕一片漆黑。
林小滿坐在水里,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車輛和行人。沒有人停下來詢問她是否需要幫助,大家都匆匆忙忙地趕著各自的路。她努力站起來,一瘸一拐地扶起電動車,檢查外賣是否完好。
幸運的是,外賣袋子是防水的,食物沒有受損。她忍著疼痛,推著車繼續前行。
送完最后一單外賣,已經是晚上十一點。林小滿回到城中村的小房間,在昏暗的燈光下清洗傷口。傷口很疼,但她沒有哭。她只是機械地重復著清洗、上藥、包扎的動作。
手機修好花了三百塊錢,這讓她本就緊張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那個月底,她只剩下不到五十塊錢,連買菜的錢都沒有。
"小滿,要不你先找家里借點?"陳姐建議道。
林小滿搖搖頭。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母親前幾年下崗后身體一直不好,父親的工資剛夠維持家里的開銷。她不想給已經很困難的家里增加負擔。
那幾天,她靠著家里僅有的一袋掛面度過。每天只吃一頓,煮一小把面條,加一個荷包蛋。餓了就喝水,告訴自己這是在減肥。
04
轉機出現在一個意外的時刻。那天下班后,林小滿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女孩戴著很漂亮的手鐲,是用彩色的繩子編成的,上面還有幾顆小珠子,看起來很有設計感。
"這個手鐲在哪里買的?"林小滿忍不住問道。
女孩笑著說:"這是我自己做的,我在網上賣手工飾品。"
林小滿突然想起,她小時候很喜歡做手工,各種編織、串珠都很拿手。后來忙于學習和工作,就再也沒有碰過這些東西。
回到家,她在網上搜索手工飾品的制作方法和銷售平臺。網上有很多教程,她花了幾個晚上學習各種編織技巧和設計理念。
第一次投資用了她僅有的一百塊錢,買了一些基礎材料:彩繩、珠子、小飾件。她在城中村狹小的房間里,在昏暗的臺燈下,開始制作她的第一批產品。
陳姐知道后很支持她,"這個想法不錯,現在年輕人都喜歡這種個性化的東西。"
林小滿做了十幾個手鐲和項鏈,拍了照片上傳到網店。她給店鋪起名叫"小滿手作",寫了很用心的產品描述,還制作了精美的包裝。
但現實很殘酷。第一個月,她只賣出去三件商品,賺了不到二十塊錢。扣除材料成本和平臺費用,幾乎沒有什么利潤。
更讓她沮喪的是,有客戶給了惡意差評。那個客戶收到貨后,說顏色和圖片不符,要求退款。林小滿仔細對比了照片和實物,顏色明明是一樣的。她嘗試和客戶溝通,但對方態度很惡劣,最終給了一星差評,還寫了很難聽的評價。
"不要灰心,剛開始都是這樣的。"陳姐安慰她,"你的東西做得很好,只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客戶群體。"
林小滿沒有放棄。她開始研究什么樣的款式更受歡迎,什么樣的價格更合理。她在社交平臺上關注了很多時尚博主,學習她們的搭配方法和審美理念。
漸漸地,她發現復古風格的飾品很受歡迎,特別是那種帶有民族元素的設計。她開始嘗試在傳統編織技法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元素,創造出獨特的風格。
那是一個周末的晚上,林小滿剛做完一款新的手鏈。這款手鏈用的是深藍色和金色的繩子,編織成復雜的花紋,中間穿插著幾顆仿古的銅珠。整體看起來既古典又時尚。
她拍了幾張照片上傳到社交平臺,配文寫道:"深夜手作,復古與現代的碰撞。"
第二天早上醒來,她發現這條動態被轉發了上百次,有很多人在評論區詢問購買方式。她的網店一下子涌入了大量訂單,那款復古手鏈被搶購一空。
接下來的幾天,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林小滿幾乎沒有時間休息,白天上班,晚上制作飾品到深夜。她的手指被細繩磨得生疼,但她心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充實感。
陳姐看著她忙碌的樣子,開玩笑說:"小滿,你現在可是網紅店主了。"
"還差得遠呢。"林小滿笑著說,但眼里閃著光。
05
生活似乎開始有了起色。手工飾品的生意越來越好,林小滿每個月能有幾千塊的額外收入。她搬出了城中村,租了一個條件稍好一點的一居室。雖然房租貴了一些,但至少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采光也好得多。
在公司里,王總還是那副德性,但林小滿不再像以前那樣忍氣吞聲。有了經濟來源的她,底氣足了一些。當王總再次試圖搶奪她的勞動成果時,她選擇了據理力爭。
"王總,這個創意是我想出來的,策劃案也是我寫的。"林小滿站在王總面前,聲音平靜但堅定。
"小林,你這話就不對了。"王總臉色有些難看,"我是項目負責人,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我的指導下完成的。"
"但您從頭到尾都沒有參與創意過程,甚至連我寫好的策劃案都沒有認真看過。"
辦公室里其他同事都停下手頭的工作,看著這難得的"好戲"。王總的臉漲得通紅,他沒想到一向溫順的林小滿會突然反抗。
"你什么意思?想造反嗎?"
"我只是在爭取自己應得的認可。"林小滿沒有退縮,"如果您覺得我不適合這個崗位,我可以申請調到其他部門。"
最終,這件事驚動了老板。在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后,老板批評了王總,并在全公司會議上表揚了林小滿的創意和執行能力。
陳姐悄悄給她豎了個大拇指,"這才像話,有些人就是欺軟怕硬。"
但林小滿知道,這樣的勝利是有代價的。王總雖然表面上沒有說什么,但她能感覺到他對自己的敵意。在接下來的工作中,王總開始有意無意地給她制造困難,分配給她的任務越來越重,要求也越來越苛刻。
不過,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在意了。手工飾品的生意給了她另一條路,即使哪天真的離開公司,她也有信心靠自己的手藝生活下去。
那段時間,林小滿的日子過得充實而忙碌。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制作飾品,周末發貨和處理客戶咨詢。她的網店已經有了幾千個粉絲,每個月的銷售額穩定在一萬多。
她開始考慮是否要辭職專門做手工飾品。但這個想法還沒有成熟,命運就給了她一個沉重的打擊。
那天晚上,她正在家里制作一款新的耳環,手機突然響了。是父親打來的電話,聲音里帶著掩飾不住的焦急。
"小滿,你媽媽突然暈倒了,現在在醫院里。"
林小滿手中的工具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怎么回事?嚴重嗎?"
"醫生說是腦部有個腫瘤,需要馬上手術。"父親的聲音在顫抖,"手術費要二十萬,我們家里......"
林小滿閉上眼睛,感覺天旋地轉。二十萬,對于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天文數字。
"爸,你別著急,我馬上回來。"
她放下電話,坐在床邊,腦子里一片空白。二十萬,她的存款加起來也不到五萬,手工飾品生意雖然不錯,但想在短時間內湊到這么多錢根本不可能。
她想到了銀行貸款,但以她的收入和信用狀況,很難貸到這么多錢。她想到了向朋友借錢,但認識的人里沒有誰能拿出這么大一筆錢。
就在這時,她想起了那張塵封在抽屜里五年的銀行卡。
林小滿走到梳妝臺前,顫抖著打開最下面的抽屜。銀行卡靜靜地躺在那里,就像五年前那個痛苦的夜晚一樣。她拿起卡片,上面已經蒙了一層灰塵。
她曾經發誓絕不會碰這筆錢,曾經把它當作屈辱的象征。但現在,面對母親的生命危險,她不得不重新考慮這個選擇。
"媽,我知道還有一個地方......"她對著電話說道,"但我發誓過絕不會碰那筆錢。"
母親虛弱的咳嗽聲從電話那頭傳來,林小滿閉上眼睛,指尖顫抖著撫過銀行卡的邊緣。
最終,她還是走出了家門,朝最近的銀行走去。
06
銀行的ATM機在深夜的燈光下顯得格外孤獨。林小滿站在機器前,手里握著那張銀行卡,心跳得很快。
她插入卡片,屏幕提示輸入密碼。陸沉舟說過,密碼是她的生日。她慢慢輸入六個數字,每按一個鍵,就感覺像是在撕開一道舊傷疤。
密碼正確。
屏幕顯示:"請選擇服務"。
林小滿選擇了"余額查詢",然后等待著那個她已經知道的數字——20000。
但當數字出現在屏幕上時,她瞬間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