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內容純屬虛構,所配圖片來自網絡,僅用于增強表現力。愿通過分享傳遞溫暖,共同營造和諧社會氛圍。
秋日的夕陽透過百葉窗的縫隙,在林韻芳的書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73歲的她正伏案整理著一疊疊泛黃的教學筆記,每一頁都承載著她四十年教書生涯的心血。忽然,客廳里傳來孫女思雨的哭聲,那種絕望而尖銳的哭聲讓林韻芳心頭一緊。
她放下手中的鋼筆,緩緩起身。關節間傳來的疼痛提醒著她歲月的無情,但更讓她憂心的是,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五次聽到孫女因為"游戲時間結束"而崩潰大哭了。
走向客廳的短短幾步路,林韻芳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那個曾經能夠專心看書三小時、畫畫兩小時的乖巧孫女,什么時候變成了這樣?
她知道,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是時候站出來說些什么了。
林韻芳走進客廳時,看到八歲的思雨正趴在茶幾上嚎啕大哭,她的父親陳建華正無奈地收起平板電腦。母親王美玲則在廚房里忙碌,對女兒的哭聲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又是因為游戲?"林韻芳輕聲問道。
"媽,您別管了。現在的孩子都這樣,不玩這些游戲反而跟不上同齡人。"陳建華有些煩躁地說著,顯然這樣的爭論在這個家里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林韻芳沒有立即回應,而是走到孫女身邊,輕撫著她的后背。思雨的哭聲漸漸小了下來,但眼中仍然帶著不甘和憤怒。
"奶奶,爸爸不讓我玩'超級戰車'了,我就差一點就能升到金級了!"思雨抽泣著說道。
林韻芳心中一沉。她記得兩年前,思雨還會因為看到美麗的蝴蝶而興奮地追逐半天,會因為聽到好聽的故事而安靜地坐在她身邊一個下午。而現在,這個小女孩的眼中只有對虛擬世界等級和排名的渴望。
"思雨,你還記得上次我們一起拼的那個一千片拼圖嗎?"林韻芳溫和地問道。
思雨停止了哭泣,茫然地看著奶奶:"什么拼圖?"
這個回答讓林韻芳的心徹底沉了下去。那個拼圖是今年春節時她特意買來的,描繪著美麗的山水畫面。她原本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孫女的耐心和專注力,兩人曾經花了整整三天時間才完成。那時的思雨是那樣專注,眼神中閃爍著探索和發現的光芒。
"沒關系,我們可以重新拼一遍。"林韻芳說著,但思雨已經不感興趣了,她的目光又飄向了父親手中的平板電腦。
晚飯時間,林韻芳觀察著這個家庭的互動。陳建華忙著回復工作消息,王美玲在刷短視頻,思雨則心不在焉地扒拉著碗里的米飯,時不時偷瞄一眼茶幾上的平板電腦。整個餐桌上幾乎沒有真正的交流。
"建華,你小時候最喜歡的游戲是什么?"林韻芳突然問道。
陳建華抬起頭,似乎被這個問題問住了:"小時候?我記得是...彈珠?還有那種鐵環?"
"那時候你能玩彈珠玩多久?"
"有時候能玩一整個下午吧,和小伙伴們比賽,看誰的彈珠打得最準。"陳建華的眼中閃過一絲懷念。
"你覺得那時候的你專注嗎?"
"當然專注,為了練好彈珠技術,我可以一個人練習好幾個小時。"陳建華說完,似乎意識到了什么,看了看正在偷瞄平板電腦的女兒。
林韻芳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么。她知道,直接的說教往往適得其反,特別是對于已經成年的兒子。
飯后,林韻芳回到自己的房間,打開了久未使用的筆記本電腦。作為一名有著四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她決定認真研究一下現在孩子們癡迷的這些游戲到底是什么。
在網上搜索了一個小時后,林韻芳被眼前的信息震驚了。思雨經常玩的"超級戰車"是一款競技類游戲,畫面刺激,需要快速反應,每局游戲時間很短但勝負刺激。"糖果消除"表面上看起來很可愛,但設計了復雜的獎勵機制,讓孩子不斷想要獲得更多星星。"無盡跑酷"更是典型的成癮性設計,永遠沒有終點,只有不斷刷新的高分記錄。
更讓她擔憂的是,她發現了大量關于這些游戲對兒童注意力影響的研究報告。有一篇文章特別引起了她的注意:《快餐式娛樂對兒童深度專注能力的影響》。文章中提到,這種追求即時滿足的游戲模式正在重塑孩子們的大腦獎勵機制,讓他們越來越難以忍受需要長時間專注的活動。
林韻芳想起了自己多年的教學觀察。在她的教學生涯中,她見證了太多孩子因為專注力不足而學習困難,而現在,這種情況似乎變得更加普遍和嚴重。
第二天是周末,林韻芳決定做一個實驗。她約思雨一起去附近的公園散步,想要重新觀察孫女的行為模式。
走在公園的小徑上,林韻芳注意到思雨的表現確實與兩年前有了明顯的不同。以前,思雨會被路邊的花朵吸引,會停下來觀察螞蟻搬家,會興奮地指著天空中的云朵說它們像什么動物。而現在,思雨雖然在走路,但眼神渙散,明顯心不在焉,走了不到十分鐘就開始抱怨無聊,要求回家玩游戲。
"思雨,你看那只蝴蝶。"林韻芳指著花叢中的一只花蝴蝶說道。
思雨匆匆看了一眼,"嗯,看到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嗎?"
林韻芳的心再次沉了下去。這種對周圍世界漠不關心的態度,這種無法從簡單事物中獲得快樂的狀態,不正是她在教學中見過的那些專注力受損的孩子的典型表現嗎?
回到家后,林韻芳找到了自己的老同事李校長的電話。李校長比她小三歲,去年剛剛退休,對現在的教育狀況更加了解。
"老李,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現在學校里孩子們的專注力情況怎么樣?"林韻芳開門見山地問道。
電話那頭傳來李校長的嘆息聲:"別提了,韻芳。這個問題現在是我們最頭疼的。你知道嗎,現在的孩子上課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來越短。以前一節課45分鐘,孩子們基本能堅持下來,現在很多孩子連15分鐘都堅持不了。家長會上,我們經常要討論這個問題。"
"你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
"手機、平板、各種電子游戲。"李校長毫不猶豫地回答,"這些東西就像毒品一樣,一旦孩子沉迷進去,就很難再對需要長時間專注的事情產生興趣。我們班上有個孩子,聰明得很,但就是坐不住,家長說他在家玩游戲可以玩好幾個小時,但讓他寫作業半個小時都堅持不了。"
這番話證實了林韻芳的擔憂。她想起了自己四十年的教學生涯,想起了那些專注力受損的孩子后來的發展軌跡,心中的憂慮更加深重。
掛了電話后,林韻芳決定深入了解思雨平時玩的具體游戲。她仔細觀察了思雨玩"超級戰車"的過程,發現這個游戲每局只有3-5分鐘,但節奏極快,畫面刺激,音效震撼。思雨在游戲中表現出了極度的專注,但這種專注完全不同于她以前看書或拼圖時的那種平靜專注,而是一種緊張、興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狀態。
更重要的是,林韻芳發現思雨在游戲結束后總是異常興奮或者異常沮喪,情緒波動很大。而且,一旦游戲結束,思雨就立即要求開始下一局,完全無法忍受任何間隙。
當天晚上,林韻芳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她要寫一篇文章,把自己的觀察和研究整理出來,以一個退休教師的身份,向所有的家長發出警告。
深夜,林韻芳坐在書桌前,面前攤開著密密麻麻的筆記。作為一名教過上千名學生的資深教師,她已經確定了那五種最具破壞性的游戲類型:快節奏競技類、無限獎勵類、無盡挑戰類、社交攀比類和暴力刺激類。
她的筆尖停在紙上,想起了今天下午發生的一件事:思雨因為游戲角色"死亡"而歇斯底里地大哭,甚至開始攻擊想要安慰她的爺爺。那一刻,林韻芳在孫女眼中看到了一種她從未見過的狠戾。
窗外傳來夜鳥的啼鳴,林韻芳的心情卻比夜色更加沉重。她知道,明天她必須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這個決定可能會讓整個家庭陷入前所未有的風波。
但是,還有時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