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周五下午5點,恒泰科技公司的會議室里。
HR經理何雨晴緊張地看著面前的文件,不敢抬頭看坐在對面的秦致遠。
新來的CEO何昀軒靠在椅背上,語氣冷淡地開口了:
"秦總監,公司決定對財務部進行結構調整,您的崗位將被優化。"
何昀軒的聲音里聽不出任何情感波動。
秦致遠愣了足足十秒鐘,然后緩緩抬起頭:"我在這里工作了16年,你們說優化就優化?"
何昀軒翻了翻桌上的文件:"這是公司的決定,沒有商量的余地。"
"補償金8萬元,按照法定標準執行,今天就辦理離職手續。"
秦致遠的手微微顫抖,他看著這個比自己小17歲的CEO,心里涌起一股巨大的憤怒。
16年的忠誠,換來的就是這樣一句輕描淡寫的"優化"。
他想起了家里還沒還完的房貸,想起了妻子昨天還在為生活費發愁。
"好,我明白了。"秦致遠的聲音很輕,但何雨晴能聽出其中的冰冷。
沒有人知道,這個看似溫和的52歲中年人,心里正在醞釀著一場風暴。
而這場風暴,將在幾天后徹底摧毀這家公司。
01
早上7點半,秦致遠準時出現在恒泰科技的辦公樓里。
這個習慣他保持了整整16年,從來沒有改變過。
他總是第一個到財務部,然后打開電腦,開始一天的工作。
秦致遠今年52歲,中等身材,頭發已經花白了一半。
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但那雙眼睛依然清澈明亮。
作為財務總監,他的工作總是做得非常嚴謹和細致。
恒泰科技是一家有著20年歷史的民營企業,主要從事電子設備的研發和銷售。
公司規模不大,員工300多人,但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名氣。
秦致遠從2007年入職,那時候他還是個36歲的中年人,帶著對新工作的熱情上班了。
那時候的恒泰還很小,只有50多個員工。
秦致遠從一個普通的會計做起,憑著專業能力和踏實的工作態度,一步步到了財務總監。
他親眼看著公司從小作坊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每筆賬目、每個財務流程,都有他的心血。
財務部的小李是個25歲的年輕人,剛畢業兩年,對秦致遠很尊敬。
他笑著打招呼:"老秦,今天又來這么早啊。"
秦致遠笑了笑:"習慣了,改不了了。"
這不僅僅是習慣,更是責任,作為財務總監,秦致遠深知自己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公司的每一分錢都要經過他的手,每一個財務決策都需要他的把關。
他不敢有絲毫馬虎,因為他知道,一個小小的失誤,可能就會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損失。
恒泰的財務系統是一套定制開發的軟件,當年就是秦致遠參與設計的。
這套系統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公司運轉的核心。
從員工工資發放到供應商付款,從銀行對賬到稅務申報,所有的財務流程都依賴這套系統。
而這套系統的很多關鍵環節,只有秦致遠一個人完全掌握。
這不是他故意要壟斷什么,而是客觀原因。
在十幾年的使用過程中,系統不斷升級改造,很多細節和操作技巧只有他最清楚。
"秦總,這個月的稅務申報有個數據對不上,你能幫我看看嗎?"小李拿著一份報表走過來。
秦致遠接過報表,掃了一眼就找到了問題所在:
"這里的進項稅額計算有誤,你把上個月的暫估入庫部分漏掉了。"
"哦,我怎么沒想到。"小李恍然大悟:"還是您經驗豐富。"
秦致遠擺擺手:"多做幾年就熟悉了。"
但他心里清楚,這不僅僅是經驗的問題,更是對整個公司業務流程的深度理解。
這種理解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傳授給別人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實踐的磨練。
上午10點,秦致遠接到了銀行客戶經理的電話。
電話里傳來年輕女性的聲音:"秦總,您好,我是工商銀行的小王。"
"關于貴公司的授信額度調整,有幾個問題需要確認一下。"
"好的,您說。"秦致遠一邊說話一邊打開電腦,調出相關資料。
"您司上個月的回款情況怎么樣?我們這邊看到有幾筆大額資金進賬,需要確認一下用途。"
秦致遠熟練地查看著銀行流水,確認后才回答道:
"這幾筆資金都是正常的貨款回收,我待會兒把相關的合同和發票發給您。"
掛斷電話后,秦致遠開始整理相關資料。
這種工作他已經做了無數次,每一個細節都爛熟于心。
他知道銀行需要什么資料,稅務局關心哪些數據,供應商的結算周期是怎樣的。
這些看似瑣碎的工作,構成了公司財務管理的核心。
下午2點,秦致遠正在處理月末結賬工作,財務部門的門被推開了。
進來的是公司的老板陳建華,一個50多歲的中年人,也是秦致遠的老朋友。
陳建華在秦致遠對面坐下:"老秦,忙著呢?"
"還好,這個月的賬基本理清了。"秦致遠抬起頭:"老板,有什么事嗎?"
陳建華的表情有些復雜:"老秦,我跟你商量個事。"
"公司最近資金有點緊張,我想把財務部的成本壓縮一下。"
秦致遠皺了皺眉頭:"怎么壓縮?"
"就是...能不能減少一些人員開支。"陳建華有些吞吞吐吐。
秦致遠明白了他的意思,但還是問道:"你的意思是裁員?"
陳建華連忙解釋:"不是裁員,是優化。"
"現在市場競爭激烈,我們必須降低成本才能生存下去,你說是不是?"
秦致遠沉默了一會兒:"財務部現在就5個人,再減下去工作量根本應付不了。"
"我知道你辛苦,但是......"陳建華嘆了口氣:"我也是沒辦法。"
這次談話讓秦致遠心里有了一絲不安,他能感覺到公司的變化。
但他相信憑著自己16年的資歷和不可替代的專業能力,應該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晚上7點,秦致遠才下班回家。
這是他的常態,作為財務總監,他總是最后離開辦公室的那個人。
家在城西的一個老小區里,是他2010年貸款買的,現在還欠銀行80多萬。
房子不大,兩室一廳,但對于他們一家三口來說已經足夠了。
這時,兒子秦浩從房間里走出來:"爸,你回來了。"
秦浩今年23歲,剛從大學畢業,正在找工作。
"嗯,找工作怎么樣了?"秦致遠換著鞋子問道。
"投了幾十份簡歷,回復的不多。"秦浩有些沮喪:"現在工作真的不好找。"
妻子李梅從廚房里出來,圍著圍裙:"趕緊洗手吃飯,菜都涼了。"
李梅今年49歲,三年前從紡織廠下崗后就一直在家。
她曾經想找點事情做,但年齡大了,學歷又不高,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
現在,家里的開支主要靠秦致遠一個人的工資。
他每個月1萬2的收入在這個城市算是中等水平,但扣除房貸、生活費后,剩不下多少錢。
"公司今天怎么樣?"李梅一邊盛飯一邊問。
"還行。"秦致遠沒有提下午和陳建華的談話,他不想讓家人擔心。
吃完飯,秦致遠坐在沙發上看新聞。
電視里正在播報關于中年人就業難的新聞,主持人說著"35歲現象"、"職場危機"之類的話題。
秦致遠換了個臺,他不愿意聽這些讓人沮喪的內容。
但是他心里明白,作為一個52歲的中年人,他已經站在了職場的懸崖邊上。
在這個崇尚年輕的時代,像他這樣的"老員工"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夜里,秦致遠躺在床上睡不著,他想起了16年前剛入職時的情景。
那時候他還年輕,充滿干勁,對未來滿懷希望。
他以為只要踏實工作,忠誠待公司,就能換來安穩的生活和體面的老年。
但現在,他開始懷疑這個想法是否正確。
02
2023年3月,一個消息在恒泰科技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公司被一家投資機構收購了。
收購方是一家專門投資科技企業的基金,他們看中的是恒泰在電子設備領域的技術積累。
但是,新的投資方顯然有著和老板陳建華完全不同的經營理念。
陳建華站在公司大會議室的講臺上,語氣有些僵硬:
"各位同事,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新CEO。"
會議室里坐著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秦致遠也在其中。
他看著坐在前排的幾個陌生面孔,心里有種不祥的預感。
"這位是何昀軒先生,哈佛商學院MBA,曾經在多家跨國公司擔任高級管理職務。"
陳建華介紹著身邊的一個年輕人,眾人都將目光看了過去。
何昀軒看起來35歲左右,穿著筆挺的西裝,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臉上帶著職業化的微笑。
他站起身來,用標準的普通話開始了他的講話:
"各位同事,很高興加入恒泰這個大家庭。"
"我知道大家對變化可能會有一些擔心,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變化就是機遇。"
何昀軒的聲音很有磁性,語調抑揚頓挫: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我們必須用現代化的管理理念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我們要擁抱變化,擁抱創新,用數字化轉型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秦致遠聽著這些聽起來很高大上的詞匯,心里卻沒有什么共鳴。
他見過太多這樣的新領導,總是喜歡用一些時髦的詞匯來包裝自己的想法。
何昀軒繼續說著:"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希望大家能夠以開放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我們會引入一些新的工作方法,目的就是讓我們的工作更加高效,更加現代化。"
會議結束后,秦致遠回到辦公室,心情有些沉重。
他能感覺到,一個新的時代即將來臨,而他這樣的"老員工"可能很難適應這種變化。
果然,何昀軒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新的辦公軟件。
這是一套號稱"智能化辦公"的系統,包括OA系統、項目管理、在線協作等各種功能。
何昀軒在部門經理會議上說道:"這套系統能夠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所有的工作流程都要在線上完成,這樣才能實現數字化管理。"
秦致遠看著演示PPT,感覺頭有些大。
他對電腦操作并不陌生,但這套新系統的界面設計和操作邏輯與他習慣的方式相差很大。
"秦總監,您有什么問題嗎?"何昀軒注意到了秦致遠的表情。
"這套系統和我們現在的財務系統怎么對接?"秦致遠問道。
何昀軒點點頭:"這個問題很好。"
"我們計劃在下個季度更換現在的財務系統,引入更加先進的ERP系統。"
秦致遠的心一沉:"更換財務系統?"
何昀軒語氣很肯定:"是的,現在的系統太落后了,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管理需求。"
"新的ERP系統不僅功能更強大,而且可以與我們的其他系統無縫對接。"
會議室里的其他人都在點頭表示贊同,只有秦致遠一個人臉色凝重。
他知道,一旦更換財務系統,自己16年來積累的專業優勢將蕩然無存。
會議結束后,秦致遠回到辦公室,坐在椅子上發呆。
財務部的小李走過來:"秦總,您怎么了?臉色不太好。"
"沒事,可能是有點累了。"秦致遠勉強笑了笑。
"那個新系統您會用嗎?我試了一下,感覺挺復雜的。"小李有些擔心。
"慢慢學吧。"秦致遠說道,但心里卻沒有底。
接下來的幾天,公司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數字化轉型"。
何昀軒請來了專業的培訓師,給員工們講解新系統的使用方法。
年輕員工們學得很快,但像秦致遠這樣的中年員工明顯有些吃力。
"秦總監,這個流程申請您還沒有提交呢。"
何雨晴是新來的HR經理,剛畢業兩年,對新系統運用得很熟練。
秦致遠看著電腦屏幕,有些無奈:"我在找提交按鈕,這個界面設計得......"
"在這里,右下角的藍色按鈕。"何雨晴走過來,幫秦致遠操作著。
這種場景在最近經常出現,秦致遠感覺自己在公司里的地位開始變得尷尬。
他是財務總監,但在新系統面前,他卻需要年輕下屬的幫助。
這種角色的顛倒讓他感到深深的挫敗感。
更讓秦致遠擔心的是,何昀軒開始頻繁地招聘年輕員工。
這些新員工大多是名校畢業,熟悉各種新技術和新工具,而且薪資要求比老員工低很多。
何昀軒在管理層會議上說道:"我們要建設一支年輕化、專業化的團隊。"
"現在的市場競爭很激烈,我們必須用最少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秦致遠明白這句話的潛臺詞:老員工薪資高,效率低,應該被淘汰。
一天下午,何昀軒把秦致遠叫到了辦公室。
"秦總監,坐下聊聊。"何昀軒的態度很和善。
秦致遠坐下來,心里有些緊張:"何總,有什么指示?"
何昀軒翻開一個文件夾:"也沒什么特別的,就是想了解一下財務部的情況。"
"我看了一下咱們的人員結構,財務部5個人,平均年齡44歲,這個數字有點高啊。"
"財務工作需要經驗,年紀大一點更穩重。"秦致遠為自己的團隊辯護。
"我理解您的想法,但現在的財務工作很多都可以自動化處理,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干預。"
何昀軒說道:"我在上家公司,財務部只有3個人,但效率比現在高很多。"
秦致遠心里一涼:"您的意思是......"
"我是想聽聽您的建議,看看怎樣能夠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
何昀軒的話聽起來很委婉,但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秦致遠據理力爭:"財務工作不能單純以人數來衡量效率。"
"每個人負責的模塊不同,都有存在的必要性。"
何昀軒合上文件夾:"那我們換個思路。"
"如果讓您重新設計財務部的架構,您會怎么安排?"
這是一個陷阱式的問題,秦致遠當然不會往里面跳:
"現在的架構是經過多年磨合形成的,比較適合公司的實際情況。"
"好吧,您先回去考慮考慮。"何昀軒站起身來:"我們下次再聊。"
走出何昀軒的辦公室,秦致遠感覺后背都濕了。
他知道,新老板已經開始對財務部動心思了。
當天晚上,秦致遠回到家,心情很沉重。
"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李梅關心地問道。
秦致遠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告訴妻子實情:"公司來了新老板,可能要裁員。"
"裁員?"李梅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他們敢裁你?你在那里工作了16年!"
秦致遠苦笑道:"現在不比以前了,沒有什么鐵飯碗。"
"那怎么辦?咱們還有房貸沒還清,浩浩還沒找到工作......"李梅越說越急。
"別急,事情還沒到那一步。"秦致遠安慰著妻子,但他自己心里也沒有底。
兒子秦浩從房間里走出來:"爸,要不我先找個臨時工作,幫家里減輕點負擔。"
"不用,你專心找正式工作就行。"秦致遠擺擺手:"爸爸這邊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但是他心里清楚,危機已經來臨了。
03
接下來的一個月,秦致遠明顯感覺到了公司氛圍的變化。
何昀軒的管理風格越來越強勢,對老員工的態度也越來越冷淡。
財務部新來了兩個年輕人,都是名校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一個叫秦朗,剛好也姓秦,28歲,清華大學會計碩士;
另一個叫張思雨,26歲,復旦大學金融碩士。
秦致遠在部門會議上介紹著兩個新人:"給大家介紹一下,這是我們財務部的新同事。"
"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秦朗長得很年輕,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說話很有條理:
"各位前輩好,我是秦朗,很高興能夠加入這個團隊。"
"雖然我剛畢業,但我會努力學習,盡快上手工作。"
張思雨也很有禮貌:"我是張思雨,希望能夠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快速成長。"
表面上看起來很和諧,但秦致遠心里明白,這兩個年輕人的到來絕不是什么好兆頭。
他們的薪資只有老員工的一半,但學歷和專業能力都不差。
果然,沒過幾天,何昀軒就開始讓秦朗和張思雨參與一些核心工作。
何昀軒在財務部說道:"秦朗,你來負責新系統的對接工作。"
"張思雨,你協助做數據分析。"
秦致遠想要發表意見:"何總,系統對接工作比較復雜,是否讓我來......"
何昀軒打斷了他的話:"秦總監,您負責把控大方向就行了。"
"具體操作讓年輕人來做,他們對新技術更敏感。"
這句話讓秦致遠很不舒服,但他也不好反駁什么。
更讓秦致遠擔心的是,何昀軒開始暗示一些老員工可以"考慮其他發展機會"。
何昀軒對采購部的老王說道:"老王,你在公司也干了十幾年了,有沒有想過換個環境?"
"外面現在機會挺多的,要不要出去闖闖?"
這些話聽起來很委婉,但用意很明顯:公司不需要這么多老員工了。
秦致遠知道自己遲早也會面臨同樣的"建議",但他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
2023年4月的最后一個周五,下午5點,何雨晴敲響了秦致遠辦公室的門。
何雨晴的表情有些不自然:"秦總監,何總想和您談談,您現在有時間嗎?"
秦致遠看了看手表,這個時間找他談話,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好的,我馬上過去。"
走進會議室,秦致遠看到何昀軒已經坐在那里,桌上放著一份文件。
而何雨晴跟在后面,關上了門。
"秦總監,請坐。"何昀軒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秦致遠坐下來,心里已經有了不祥的預感。
"秦總監,我們今天找您來,是想和您談一下財務部的調整計劃。
何昀軒的語氣很平靜,看不出任何情感波動。
"什么調整計劃?"秦致遠明知故問。
"公司決定對財務部進行結構優化,您的崗位將被...調整。"何昀軒用了一個很委婉的詞匯。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當這句話真正說出來的時候,秦致遠還是感覺大腦一片空白。
他盯著何昀軒的臉,努力想從中看出一絲開玩笑的意思,但對方的表情嚴肅得讓人絕望。
秦致遠的聲音有些顫抖:"我在這里工作了16年,你們說調整就調整?"
何昀軒翻開桌上的文件:"我理解您的感受,但這是公司的戰略決策。"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公司將給予您相應的經濟補償。"
"多少補償?"秦致遠問道,雖然他心里已經料到不會太多。
"8萬元。"何昀軒說得很輕松,就像在說一個很普通的數字。
秦致遠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8萬?我工作了16年,就值8萬塊錢?"
何雨晴在旁邊解釋道:"這是按照勞動法的標準計算的。"
"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您的月薪是5000元......"
"我的月薪是12000!"秦致遠憤怒地打斷了她的話。
"但是您的基本工資是5000,其他的都是績效和補貼。"
何雨晴看著手里的資料:"按照法律規定,經濟補償金是按基本工資計算的。"
秦致遠這才明白,公司早就在工資結構上做了手腳,就是為了在裁員時減少補償金。
他感到一陣深深的憤怒和無力感,而何雨晴還在計算著各種扣除項目:
"另外,您的年假還有15天沒休,加班費也有一些。"
"但是考慮到您這些年的工作表現,公司決定......"
"夠了!"秦致遠站起身來,拍了一下桌子:"不用算了,8萬就8萬!"
何昀軒和何雨晴都被這突然的爆發嚇了一跳。
秦致遠深深地看了何昀軒一眼,眼神中的憤怒和失望讓后者有些不自在。
"什么時候辦手續?"秦致遠冷冷地問道。
"最好是今天。"何昀軒說道:"您的工作需要盡快交接給秦朗。"
聽到這個名字,秦致遠心里更加憤怒了。
他們不僅要趕走他,還要讓一個剛畢業的小伙子來接替他的位置,這是多么諷刺。
"我需要時間整理工作資料。"秦致遠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
"三天時間夠嗎?"何昀軒問道:"下周一秦朗就要正式接手財務總監的工作了。"
"三天?"秦致遠苦笑了一聲:"16年的工作,3天就能交接完?"
"主要是交接一些關鍵的工作流程和系統操作。"何雨晴說道:"其他的可以慢慢熟悉。"
秦致遠沒有再說什么,他知道爭辯已經沒有意義了。
公司的決定已經做出,他只是一個被淘汰的棋子。
"那我先回去收拾東西。"秦致遠轉身向門口走去。
"秦總監。"何昀軒在后面叫住了他。
秦致遠停下腳步,但沒有回頭,何昀軒說道:
"希望您能夠理解公司的決定,這不是針對您個人的。"
"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每個人都要適應變化。"
秦致遠沒有回答,推門走了出去。
走廊里很安靜,同事們都已經下班了。
秦致遠一個人走回財務部的辦公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看著這張用了16年的辦公桌,他心里五味雜陳。
桌上放著他的工作照片,妻子和兒子的照片,還有一個"優秀員工"的獎杯。
這些東西見證了他在恒泰的16年時光,但現在卻要跟它們告別了。
他拿出手機,想給妻子打電話,但又不知道該怎么開口。
怎么告訴她,家里的經濟支柱突然倒塌了?怎么告訴兒子,爸爸被人嫌棄太老了?
秦致遠把手機放下,雙手抱著頭,感覺整個世界都塌陷了。
04
當晚,秦致遠是怎么回到家的,他自己都記不清楚了。
腦子里一直回響著何昀軒那句"這是時代發展的趨勢",每一個字都像釘子一樣扎在他心里。
李梅從廚房里走出來,看到丈夫的臉色不對,關心的追問道:
"怎么這么晚才回來?你怎么了?臉色這么難看?"
秦致遠坐在沙發上,沉默了很久,最后還是決定實話實說:"我被公司辭退了。"
"什么?"李梅手里的盤子差點掉在地上:"他們憑什么辭退你?"
"說是公司結構調整,要優化人員。"秦致遠的聲音很平靜,但這種平靜比憤怒更讓人心疼。
李梅的眼淚一下子就流出來了:"16年啊!你在那里工作了16年!他們就這么把你踢了?"
兒子秦浩從房間里跑出來:"爸,到底怎么回事?"
秦致遠把事情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包括8萬塊錢的補償金。
"8萬?"李梅簡直不敢相信:"你一年的工資都不止8萬,工作16年就給8萬補償?"
秦致遠苦笑道:"他們說是按法律標準執行的。"
"我們的工資結構被他們做了手腳,基本工資只有5000。"
"太過分了!"秦浩憤憤地說道:"爸,我們去告他們!"
"告有什么用?"秦致遠搖搖頭:"他們做得很聰明,在法律上找不到漏洞。"
李梅坐在秦致遠身邊,眼淚一直在流:
"都怪我沒用,這些年沒能幫上家里什么忙,現在你又......"
"別這么說,這不是你的錯。"秦致遠抱住妻子:"是我太天真了,以為忠誠就能換來安全。"
一家三口抱在一起,氣氛很沉重。
房貸還有80多萬沒還,兒子還沒找到工作,而家里的經濟支柱突然倒塌了。
"爸,要不我先找個臨時工作。"秦浩再次提議。
"不用,讓我先想想辦法。"秦致遠說道:"你的事業不能因為這個耽誤。"
但他心里其實很迷茫,52歲的中年人,在這個崇尚年輕的時代,還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呢?
第二天是周六,秦致遠沒有去公司。
他需要時間來消化這個打擊,也需要想清楚接下來該怎么辦。
下午,他接到了財務部小李的電話。
"秦總,您今天怎么沒來上班?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小李的聲音很關心。
秦致遠猶豫了一下:"小李,有件事我要告訴你。我被公司辭退了。"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然后傳來小李震驚的聲音:"什么?秦總,您開玩笑吧?"
"我沒有開玩笑,昨天下午,公司正式通知我的。"秦致遠說道。
"這...這怎么可能?您是我們的財務總監啊!"小李簡直不敢相信。
秦致遠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平靜:"公司要結構調整,我的崗位被優化了。"
"那我們怎么辦?"小李的聲音里帶著哭腔:"您走了,財務部就散了。"
"你們要堅強,適應新的變化。"秦致遠安慰著小李,但心里也很難受。
掛斷電話后,秦致遠的手機就沒停過,財務部的其他同事都打來電話,表達震驚和不舍。
這些電話讓秦致遠既感動又痛苦,他知道,很多人都要面臨和他一樣的命運。
周一上午,秦致遠來到公司開始交接工作。
辦公室里已經多了一張新的辦公桌,秦朗正坐在那里熟悉環境。
秦朗站起身來,很有禮貌地打招呼:
"秦總監,您來了,我是秦朗,接下來要向您學習。"
秦致遠點點頭,心里五味雜陳。
這個年輕人看起來很有教養,但他馬上就要取代自己的位置了。
秦致遠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打開電腦:
"那我們開始吧,財務系統的主要功能分為幾個模塊......"
接下來的兩天,秦致遠認真地向秦朗介紹著財務系統的操作方法。
但他很快發現,這個年輕人雖然學歷很高,但對實際業務的理解還很膚淺。
"這個銀行對賬功能為什么這么復雜?"秦朗看著電腦屏幕問道。
"因為我們和5家銀行有業務往來,每家銀行的數據格式都不一樣。"
秦致遠解釋道:"這個接口程序是我當年設計的,專門用來處理格式差異問題。"
"那能不能簡化一下?"秦朗問道。
"不能,銀行那邊的格式是固定的,我們只能適應。"秦致遠說道。
類似的對話進行了很多次,秦致遠逐漸意識到,這套財務系統的復雜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它不僅僅是一個軟件,更是16年來業務邏輯的沉淀。
"供應商付款為什么要分這么多步驟?"秦朗又問道。
秦致遠耐心解釋:"因為不同的供應商有不同的結算方式。"
"有些是月結,有些是季結,有些需要發票,有些不需要。"
"這些都要在系統里設置不同的流程。"
"這些規則有文檔記錄嗎?"秦朗問道。
秦致遠搖搖頭:"大部分都在我腦子里,形成習慣了。"
這句話讓秦朗有些擔心,但他沒有表現出來。
周二下午,秦致遠在整理自己的電腦文件時,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套財務系統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其中的很多關鍵環節都依賴于他的個人經驗和記憶。
如果他把所有的密碼和操作技巧都毫無保留地交給秦朗,那就真的沒有任何價值了。
但如果他不完全交接,新來的財務總監很可能無法勝任工作。
這時候,秦致遠心里產生了一個想法:
既然公司這么無情地對待他,他為什么要對公司仁慈呢?
于是,在接下來的交接過程中,秦致遠開始"保留"一些關鍵信息。
"這個數據庫的管理員密碼是多少?"秦朗問道。
"這個...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可能記在某個地方,你到時候慢慢找找。"秦致遠回答道。
"那這個稅務申報系統的操作流程呢?"
"這個比較復雜,需要先處理基礎數據,然后調整科目余額,最后才能生成報表。"
"具體的操作步驟...嗯,你們慢慢摸索吧,多試幾次就熟悉了。"
對于每一個關鍵問題,秦致遠都給出了似是而非的答案。
表面上看起來他在認真交接,但實際上很多核心信息都被他"遺忘"了。
更重要的是,秦致遠利用自己的管理員權限,對系統進行了一些"調整"。
他在關鍵的數據庫中設置了一些安全機制,一旦有人嘗試錯誤操作,系統就會自動鎖定。
這些設置都很隱蔽,短時間內不會被發現;
但一旦出現問題,就會讓整個財務系統陷入混亂。
周三下午,秦致遠完成了最后的交接工作。
他把自己的個人物品收拾好,準備離開這個工作了16年的地方。
秦朗很誠懇地說道:"秦總監,真的很感謝您這幾天的指導。"
"如果以后有什么問題,我能不能向您請教?"
秦致遠看著這個年輕人,心里有些復雜。
他知道這不是秦朗的錯,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秦致遠的語氣很平淡:"我以后就不是這里的員工了,有問題你們自己解決吧。"
"你們年輕人學習能力強,應該很快就能上手。"
何雨晴走過來,遞給秦致遠一個信封:"秦總監,這是您的補償金,請您點一下。"
秦致遠接過信封,沒有打開:"不用點了,我相信你們的計算能力。"
辦完最后的手續,秦致遠拿著自己的東西走向公司大門。
走到門口時,他回頭看了一眼這棟工作了16年的辦公樓,心里五味雜陳。
走到停車場,秦致遠坐進自己的車里,卻沒有立即開車離開。
他拿出手機,看著里面的各種工作群:財務部群、中層管理群、公司大群、行業交流群...
這些群見證了他在恒泰的16年職業生涯。
里面有工作交流,有節日祝福,有生活分享,但現在,這一切都要結束了。
秦致遠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后開始一個個地退出這些群聊。
第一個是財務部群,他看著群里同事們發的消息,心里一陣酸楚。
小李剛剛發了一條消息:"秦總今天最后一天上班,大家晚上一起聚個餐吧。"
但秦致遠已經沒有心情參加什么聚餐了,他點擊了"退出群聊"。
接著是中層管理群,這個群里有他認識多年的老同事,也有新來的年輕管理者。
何昀軒也在這個群里,剛剛發了一條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文章。
秦致遠沒有猶豫,點擊退出。
然后是公司大群,這里有300多個員工,是恒泰的官方交流平臺。
秦致遠在這個群里呆了5年,發過很多財務相關的通知和解答。
每退出一個群,秦致遠的心情就復雜一分。
有解脫,有憤怒,有不舍,也有報復的快感。
他知道,從今天開始,他和恒泰科技再無瓜葛。
最后一個是行業交流群,這是他和其他公司財務人員交流經驗的地方。
本來他想保留這個群,但想到自己已經"失業"了,留著也沒什么意義。
做完這一切,秦致遠感覺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
他啟動汽車,緩緩駛出公司停車場。
從后視鏡里,他看到恒泰科技的辦公樓越來越遠,心里暗暗想道:"游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