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冪冪,把漢服融于日常。”近日,演員楊冪參加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時,身穿的一件漢服上衣在網絡走紅,短短幾天內,銷量從最初的幾十件到突破4萬件。“楊冪同款漢服賣爆了”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據商家“汀蘭頌”介紹,該上衣參考中國絲綢博物館中的北朝褶衣做復原設計,并表示“漢服今年不景氣”,突然涌入的大量訂單讓合作廠家都感嘆,“沒想到還能撐一把”。
褶衣在漢服圈中屬于小眾冷門形制,不少網友認為,楊冪能將該款服裝帶火,是因為她將其融入現代穿搭,讓漢服走入日常生活。
出圈在于讓漢服日常化
日前,楊冪身穿一件竹葉圖案的晉制漢服上衣搭配黑色闊腿褲參與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開幕彩排,混搭造型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時尚和松弛感,迅速走紅網絡。有網友發現,這件漢服單品來自原創漢服店鋪“汀蘭頌”,售價僅100余元,布料輕薄,適合當空調服或防曬衫。平價、實用又是明星同款,引發大眾購買興趣。
楊冪同款漢服引發網友熱捧
楊冪帶火傳統服飾已經不是第一次,此前她身穿馬面裙出行的照片就曾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此次楊冪能帶火冷門褶衣的原因“在于能跟常服搭配起來,讓漢服變得比較日常,比穿成套更加有利于推廣”。據商家“汀蘭頌”介紹,該上衣參考文物復原,“去中國絲綢博物館對著文物勾勒出來的”,為了更符合日常穿著,對袖長稍微做了一些改動。
“魏晉時期的服飾具有寬袍大袖、行云流水的特點,是‘魏晉風骨’的寫照,穿起來比較雅致、飄逸。”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漢服專委會會員、嚴陵漢學主理人方舟認為,楊冪穿著純正的褶衣出現,讓更多人看到漢服日常化的可能性,打破了漢服必須搭配相應梳妝造型的刻板印象。在她看來,每個時代的漢服都有不同的形制和特點,當下若要推廣漢服,就要使其更適應現代生活場景和穿著習慣,“比如這次褶衣的出圈,既能讓大家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漢服,也可以使大眾意識到漢服不僅可以像古代那么穿,也能進行日常搭配。”
楊冪同款漢服引發網友熱捧
身為漢服愛好者,方舟對漢服的創新與改良持開放態度。“可以在原來的基礎上為適應現代化生活場景做適當改動,但必須要遵循漢服最核心的文化內涵。”她舉例,“平中交右、寬褖合纓”是漢服的主流典型特征,“又如漢服講究平面裁剪,不像現在主流的西式裁剪,衣服會有肩縫、挖袖洞的版型。這些漢服特征背后有文化屬性,這是在改良時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件漢服的意外走紅,讓褶衣這一冷門形制走入大眾視線。褶有zhě、dié、xí三個讀音,以zhě最為常用,有網友科普,在褶衣一詞中應該讀xí,而不是zhě。方舟也認為,更嚴謹的讀音應該是xí。她介紹,《資治通鑒》中胡三省注:“褶,音習,布褶衣也,今之寬袖。”此處明確標注讀音為xí。《中國古代服飾史》也提到,北族“褲褶服”傳入中原后,南人將其上衣稱為“褶衣”(xí yī),并改良袖管。
方舟目前專職從事漢服文化推廣,她認為,影視劇的熱播能夠帶動大家對漢服的興趣,很多初級漢服愛好者會帶著角色幻想去買漢服。比如《國色芳華》《錦繡芳華》等讓觀眾領略到唐代復原服飾;《清平樂》《夢華錄》讓大家了解宋代的服飾,“褶衣之所以在漢服圈中屬于冷門形制,或許與近期影視市場沒有出現演員身著魏晉復原服飾的爆款劇有關。”
褶衣以“時尚單品”的方式出圈,讓人聯想起此前馬面裙的爆火。不過,正如“汀蘭頌”在聲明中所言,“漢服今年不景氣”,近期漢服市場有一定降溫。
“以童裝類漢服為例,今年跟去年同期比,大概降幅在20%-30%。”專門從事原創童裝漢服銷售的旗鉑旗艦店掌柜賀成勇告訴記者,早幾年漢服大火,消費者有新鮮感,但風口過后,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有明星或有影響力的人帶頭穿漢服,對于漢服市場肯定是有幫助的”。
出圈后,如何維護版權
褶衣火爆出圈后,商家接單不暇,目前預售工期已從45天延遲到60天。不少網友擔心,很多人只是為了擁有偶像同款一時興起購買,或者僅僅被楊冪的穿搭圖種草,并非漢服愛好者,熱度過后,可能會引起退貨潮。
面對“潑天的流量”,“汀蘭頌”在社交平臺發布聲明表示,會保證質量,不會漲價。與此同時,有關這件服裝的山寨潮很快襲來。在購物平臺搜索“楊冪漢服”,能看到大量售賣店鋪,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標簽包括“碎花新中式外套”“新中式國風開衫”等。有店鋪將其從晉制改為宋制,照賣不誤,還有店家標榜自己是“高價購入原版”,十幾天內就可發貨,銷售已超過300件。
商家標注的文物原圖
記者發現,這些店鋪大部分為預售,但發貨時間大多比原版要快,還有商家承諾48小時內發貨。面對這些打著“原版”甚至“高端版”“高性價比版”旗號的商品鏈接,消費者難免誤入圈套,也有人因為原版工期太長,選擇發貨更快的山寨版嘗鮮。
山寨版為何比原版工期更短?“據我了解,漢服工期長是因為很多漢服商家都是用定制的面料來制作,這一批賣完,再定制下一批,甚至很多面料做完這一批,下一批就沒有了,于是衣服就絕版了。山寨版用市面上已有的相似花紋的成品面料做,甚至有些之前就有相似款型的開衫,改個名字直接賣。”方舟說,如果是主打復原的漢服形制,大部分商家會依托博物館數據,再根據現代工藝、客群身材數據做適當調整。“調整之后就是源于文物但并非和文物1∶1復刻的版了,相當于各家店都有自己的版型。真正要維權是很難的。”
賀成勇介紹,在漢服市場上,工期較長是正常現象,比如一款原創的童裝漢服,從購買面料到大批量出貨,基本需要25-30天的生產周期。相比之下,山寨款由于對面料、細節要求不高,能以更快的速度生產出來。“原創漢服商家更在意顏色、繡花的細節,山寨款只要用類似的現成面料做出一件相似的漢服就行,也不需要設計團隊。”他認為,這也是市場競爭的一部分,“但山寨始終是山寨,做品牌、高品質服飾的商家,不會去做仿的產品。做仿的只能賣低價,對品質有要求的消費者也不會去買。”
作為童裝漢服市場知名商家之一,旗鉑每年上新超150款童裝漢服,皆以原創款式為主。“我們團隊里有10來個設計師,在漢服版型的基礎上,會參考博物館的服飾照片,在圖案、色彩搭配上做創新。”賀成勇發現,在漢服市場上,抄襲現象屢見不鮮,往往店里哪幾款產品爆火了,其他商家便跟風推出相似款式,甚至打上店鋪的旗號,“我們每年都在維權、打官司。現在抄襲的水平越來越高,對方會在一些細節的地方做微調,盡管遠看一模一樣,但在法律上很難界定。而且從取證到上訴、開庭,整個環節都是以年為單位”。
7月6日,面對山寨潮,“汀蘭頌”再度發聲明表示,要將褶衣的版免費發給原創漢服店家,“我們一起做,一起保護原創。”
在方舟看來,楊冪帶火冷門褶衣,對于漢服文化的傳播推廣或許是一柄“雙刃劍”。一方面,當廠家發現做日常版的漢服能賺錢,就會出現更多做日常漢服的品牌,有利于漢服的推廣。另一方面,市場魚龍混雜,不排除有人趁機渾水摸魚,把西式裁剪制作的服裝當漢服賣,完全忽視了漢服的內涵,也會讓消費者產生誤解。如何做好傳統文化推廣,保護原創設計,還有許多問題值得思考。
原標題:《楊冪帶火小眾褶衣讓漢服圈“起死回生”,帶來哪些思考?》
欄目主編:施晨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鐘菡 張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