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您這是瘋了嗎?八萬塊錢買張破桌子!"兒媳李梅的聲音在小院里炸開,鄰居們紛紛探出頭來看熱鬧。
老趙雙手叉腰,梗著脖子不服氣:"什么破桌子?這是紫檀木雕花八仙桌,你們懂什么!"
三輪車上,一張精美的雕花桌子在陽光下散發著淡淡的光澤,桌面上"八仙過海"的浮雕栩栩如生。
"八萬塊錢啊爸,我店里一年的純利潤!您怎么能這么沖動?"兒子趙建國捂著胸口,臉色發白。
老趙轉身撫摸著桌面,眼中閃爍著旁人看不懂的光芒:"你們現在嫌貴,總有一天會感謝我的。"
01
2024年3月的一個周六上午,春日暖陽透過梧桐葉的縫隙灑在城東古玩市場的青石板路上。
老趙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藍色中山裝,踏著一雙黑布鞋,在各個攤位間慢悠悠地踱步。
65歲的他退休已經五年,每月4000多的退休金讓生活過得還算寬裕,但平時連買菜都要討價還價的他,今天心情格外好。
"這個花瓶不錯啊。"老趙在一個古玩攤前停下腳步,拿起一只青花瓷瓶仔細端詳。
攤主是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見有人看貨,立刻熱情地介紹:"老哥您真有眼光,這是明代的青花瓷,傳世真品!"
老趙笑著搖搖頭,輕輕放下瓷瓶:"年份不對,胎質也不對,最多是民國的。"
攤主尷尬地笑了笑,不再糾纏。
老趙繼續往前走,忽然被一陣淡淡的檀香味吸引住了。
他循著香味走到一家名為"古韻軒"的店鋪門口,店面不大,但裝修得古色古香,門口擺放著幾件明清家具。
最引人注目的是店鋪中央的一張八仙桌,桌面呈暗紅色,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桌子四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正面是"八仙過海"的浮雕,側面則是祥云和海浪紋飾,每一處細節都精雕細琢。
老趙不由自主地走近,伸手輕撫桌面,感受著木材細膩的質感。
"老哥,您真是內行啊!"一個憨厚的聲音從背后傳來。
老趙回頭,看見一個50多歲的男人正笑瞇瞇地看著他,身材不高,穿著一件深藍色的唐裝,留著短胡子,看起來很和善。
"您好,我是這家店的老板,姓張。"男人主動伸出手,"看您這架勢,一定是行家里手。"
老趙握了握手,笑道:"談不上行家,就是喜歡老物件。"
張老板熱情地介紹:"您看中的這張桌子,可是我店里的鎮店之寶啊!"
"哦?說說看。"老趙來了興趣。
張老板走到桌子旁邊,輕撫著桌面說道:"這是正宗的紫檀木八仙桌,清代中期的東西,距今少說也有200多年的歷史。"
"您看這雕工,刀法精湛,線條流暢,這'八仙過海'的造型栩栩如生,每個神仙的表情都不一樣。"
老趙仔細觀察著雕刻細節,確實被精美的工藝所震撼。
"還有這包漿,"張老板指著桌面說,"自然形成的包漿溫潤如玉,這是時間沉淀的痕跡,現在的工藝根本做不出來。"
老趙聞到那股淡淡的檀香味,心中對這張桌子的喜愛之情越來越濃。
"這桌子...什么價位?"老趙試探性地問道。
張老板看了看老趙,猶豫了一下才說:"說實話,這桌子原本是不賣的,是某個大戶人家的傳家寶。"
"前幾天,原主人的后代從海外回來,說要移居國外,急需用錢,這才忍痛割愛。"
"按理說,這樣的紫檀家具在拍賣行至少要15萬起,但考慮到要快速出手,我給您個實價——12萬。"
老趙心頭一緊,12萬對他來說不是個小數目,幾乎是三年的退休金。
"能不能便宜點?"老趙試著討價還價。
張老板搖搖頭:"老哥,說實話,這個價格已經很實在了,我也就賺個辛苦錢。"
"您要是真心喜歡,我再讓點,10萬,不能再少了。"
老趙在店里轉了一圈,反復觀察這張桌子,越看越喜歡。
想到家里那張用了20多年的人造板餐桌,搖搖晃晃的樣子,再看看眼前這張結實精美的紫檀桌,他心中的天平開始傾斜。
"8萬,如果行,今天就成交。"老趙咬咬牙說道。
張老板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老哥,您這是要我血本無歸啊。"
"8萬真的不行,最少也要9萬。"
老趙轉身就要走:"算了,我再看看別家。"
"等等,等等!"張老板急忙拉住他,"老哥,您這是誠心要,我也不能讓您失望。"
"8萬就8萬,就當交個朋友了!"
老趙心中暗喜,但表面上還是很淡定:"那成交。"
兩個小時后,老趙蹬著三輪車,車上綁著那張心愛的紫檀八仙桌,慢悠悠地往家里騎去。
春風吹在臉上,他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溫暖,心情也格外愉快。
街上的行人看到三輪車上的古色古香的桌子,都忍不住多看幾眼。
老趙心中得意,覺得這8萬花得值。
騎到小區門口時,他特意放慢了速度,希望鄰居們都能看到他的"戰利品"。
果然,幾個老鄰居看到后都圍了過來。
"老趙,這桌子不錯啊,哪里買的?"王大媽好奇地問。
"古玩市場淘的,紫檀木的,清代的老物件。"老趙得意地介紹。
"多少錢啊?"另一個鄰居問道。
老趙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不貴,不貴。"
其實他心里清楚,如果說出8萬的價格,這些鄰居肯定會說他瘋了。
到了樓下,老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桌子抬上三樓。
當他氣喘吁吁地推開家門時,正在廚房做飯的兒媳李梅聽到動靜走了出來。
"爸,您這是...買桌子了?"李梅看著門口的桌子,眉頭皺了起來。
老趙擦了擦汗,滿臉興奮:"是啊,正宗的紫檀木八仙桌,清代的,工藝精湛著呢!"
李梅走近仔細看了看,發現桌面確實很精美,但想到家里的經濟狀況,心中有些不快。
"爸,咱家客廳就那么大點地方,放得下這么大的桌子嗎?"
老趙環顧了一下客廳,原來的餐桌確實要小很多:"放得下,放得下,大不了把沙發挪挪位置。"
這時,在建材店忙活了一天的兒子趙建國也回到了家。
看到客廳里多了一張古色古香的大桌子,他愣了一下:"爸,這哪來的?"
"我買的,紫檀木的,好東西!"老趙興奮地介紹著桌子的各種優點。
趙建國走近仔細看了看,確實做工精美,但想到父親平時節儉的性格,心中有些疑惑:"爸,這桌子...得不少錢吧?"
老趙從口袋里掏出發票,遞給兒子:"8萬,物有所值!"
趙建國看到發票上的數字,眼珠子差點瞪出來:"爸,您說什么?8萬?"
"您瘋了嗎?8萬塊錢買張桌子?"
李梅聽到這個數字,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爸,您知道8萬塊錢對咱家意味著什么嗎?"
"建國店里一年才能賺多少錢?您一下子就花了8萬!"
老趙見家人的反應這么激烈,心中也有些不安,但嘴上還是很硬:"這是紫檀木,真正的好木料,放在家里既實用又保值!"
"保值?"李梅冷笑道,"爸,您被人騙了!現在那些古玩商專門盯著您這樣的老年人下手。"
"什么古董啊、收藏啊,全是他們的套路!"
趙建國也氣得不行:"爸,咱家里現在正缺錢,明明考教師編制需要錢報班,店里的生意也不好做,您倒好,一下子花8萬買張桌子!"
"您這不是敗家是什么?"
老趙聽到兒子兒媳的指責,心中的喜悅一下子消失了:"我用自己的退休金買的,又沒花你們一分錢!"
"再說了,這桌子多實用,以后吃飯、喝茶、打牌都能用,比原來那張破桌子強多了!"
李梅越想越氣:"實用?爸,您知道8萬塊錢能買多少實用的家具嗎?"
"買個好點的冰箱洗衣機它不香嗎?非要買這種中看不中用的老古董!"
爭吵的聲音越來越大,連隔壁的鄰居都聽到了。
就在這時,從臥室里走出一個年輕人,正是老趙的孫子趙明。
22歲的趙明剛從師范大學歷史專業畢業,正在家里復習準備考教師編制。
聽到外面的爭吵聲,他揉了揉眼睛走了出來。
"怎么了這是?"趙明看到客廳里的桌子,眼睛一亮。
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他對古代文物有著天然的興趣。
"明明,你來評評理,你爺爺花8萬塊錢買了張破桌子!"李梅看到兒子,仿佛找到了援軍。
趙明走近仔細觀察這張桌子,發現雕工確實精美,木質也很不錯。
"爺爺,這桌子...確實挺漂亮的。"趙明誠實地說道。
李梅臉色更難看了:"明明,你不能幫你爺爺胡鬧啊!8萬塊錢呢!"
趙明看著爭吵中的家人,心中有些為難。
他知道8萬對家里來說確實是筆不小的開支,但這張桌子的工藝確實讓他印象深刻。
"先別吵了,桌子既然已經買回來了,再吵也沒用。"趙明試圖緩解氣氛。
老趙看到孫子沒有一味地指責自己,心中有些欣慰:"還是明明懂事,知道欣賞好東西。"
"你們現在覺得貴,等過幾年這桌子升值了,就知道我的眼光有多準了!"
李梅氣得直搖頭:"升值?爸,您想得倒美,別到時候連8萬都收不回來!"
02
接下來的幾天,老趙家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
李梅逢人就說老趙被古玩商騙了8萬塊錢,搞得整個小區的人都知道了這件事。
老趙每天出門買菜,都能感受到鄰居們異樣的眼光。
"老趙啊,聽說你花8萬買了張桌子?"王大媽在樓下攔住他,一臉同情的表情。
"現在這些古玩商啊,專門騙你們這些老年人,說什么古董啊、收藏啊,全是假的!"
老趙的臉漲得通紅:"不是假的,是真的紫檀木,清代的!"
王大媽搖搖頭:"老趙,你這是著了人家的道了,8萬塊錢啊,能買多少實用的東西!"
類似的對話每天都在重復,老趙感到壓力越來越大。
連退休前的老同事也打電話過來勸他。
"老趙,聽說你買古董被騙了?"老工友李師傅在電話里說,"你這是怎么想的,8萬塊錢買張桌子?"
"我沒被騙!"老趙在電話里大聲反駁,"這是真正的好東西,你們不懂!"
李師傅嘆了口氣:"老趙啊,咱們都是老實人,哪里斗得過那些奸商,他們就是看準了咱們老年人容易上當。"
"你趕緊想辦法把桌子退了吧,能要回多少是多少。"
掛了電話,老趙坐在那張心愛的紫檀桌前,心情五味雜陳。
家里的冷戰還在繼續。
李梅做飯時故意弄出很大的動靜,摔鍋摔碗的聲音傳遍整個屋子。
趙建國回到家也不和父親說話,臉色陰沉得像要下雨。
只有趙明偶爾會坐在桌前看書,但也不敢多說什么,生怕觸碰到敏感的話題。
為了證明自己沒有被騙,老趙決定把桌子搬到客廳最顯眼的位置。
他費了很大力氣,把原來的茶幾挪到陽臺上,將紫檀桌放在客廳正中央。
這樣一來,任何人進門都能第一眼看到這張精美的桌子。
老趙平時就在桌上喝茶、看報紙、下象棋,把它當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桌子確實很漂亮,在客廳燈光的照射下,紫檀木散發著溫潤的光澤。
"八仙過海"的雕刻栩栩如生,每一個神仙的表情都刻畫得惟妙惟肖。
來訪的客人看到這張桌子,都會忍不住多看幾眼,有些人還會伸手摸一摸光滑的桌面。
"這桌子不錯啊,做工挺精細的。"一位鄰居夸贊道。
老趙心中得意,正要詳細介紹,李梅卻在一旁冷冷地說:"8萬塊錢呢,要是不好看才怪。"
鄰居聽到這個價格,立刻露出了"老人家被騙了"的同情表情:"8萬?這...這也太貴了吧。"
這樣的場面讓老趙非常尷尬,也讓整個家庭更加難堪。
趙建國和李梅商量著要不要趁老趙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把桌子賣掉。
"咱們找個收廢品的,便宜處理了算了。"李梅氣呼呼地說。
"算了,爸知道了會和咱們拼命的。"趙建國搖搖頭,"就當花錢買個教訓吧。"
老趙仿佛感受到了家人的想法,對桌子看得更緊了。
白天他坐在桌前看報紙,晚上也要在客廳多待一會兒,生怕家人趁他不注意把桌子處理掉。
這種緊張的氣氛持續了大半個月,整個家庭的和諧被徹底打破。
03
在家庭冷戰持續的日子里,趙明成了唯一對桌子保持中立態度的人。
作為歷史專業的學生,他對古代文物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和判斷力。
每天晚上復習的間隙,他都會仔細觀察這張桌子。
桌子的雕工確實精湛,"八仙過海"的故事在桌面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鐵拐李拄著拐杖,神態自若;呂洞賓背著寶劍,英俊瀟灑;何仙姑手持荷花,飄逸優雅...
每一個細節都雕刻得栩栩如生,顯示出工匠高超的技藝。
木材的質感也很好,紫檀特有的細膩紋理清晰可見,散發著淡淡的香味。
趙明開始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想要了解紫檀家具的市場價格。
通過搜索,他發現真正的清代紫檀家具確實價值不菲,特別是工藝精湛的雕花家具,在拍賣市場上經常能賣出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高價。
"爺爺這張桌子的雕工確實不一般。"趙明心中暗想,"雖然不能確定是不是古董,但8萬的價格倒也不算太離譜。"
一天晚上,趙明在桌前看書時,忽然注意到桌子的一個細節。
在"八仙過海"的雕刻中,有一處圖案似乎與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他仔細觀察,發現在海浪紋飾中,隱約有一些特殊的紋路,像是某種符號或文字。
"這是什么?"趙明心中疑惑,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功能,仔細照射那個位置。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那些紋路變得稍微清晰了一些,但還是看不出具體是什么。
趙明想叫爺爺過來看看,但考慮到最近家里的緊張氣氛,還是決定先自己研究研究。
接下來的幾天,趙明一有空就研究桌子上的那些特殊紋路。
他發現這些紋路不是隨意雕刻的,而是有一定規律的,像是某種特殊的標記。
在網上查閱資料時,趙明了解到古代的貴重家具往往會有款識,即制作者或使用者的標記。
這些款識通常刻在不顯眼的地方,比如桌子底部或側面的隱蔽位置。
"會不會這張桌子也有款識?"趙明心中猜測。
一個周末的下午,家里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門鈴響起,李梅去開門,看到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子站在門外。
"請問您找誰?"李梅客氣地問道。
"您好,我叫劉建華,是師范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來訪者遞上名片,"我想看看您家的那張紫檀桌。"
李梅有些疑惑:"您怎么知道我們家有紫檀桌?"
劉教授笑了笑:"前幾天有朋友在朋友圈轉發了照片,我覺得很有研究價值,想來看看實物。"
這時,老趙聽到聲音走了過來:"您是?"
劉教授重新自我介紹了一遍,并說明來意。
老趙一聽是大學教授,而且專門研究歷史文物,立刻來了精神:"快請進,快請進!"
"終于來了個懂行的!"老趙心中暗喜,覺得這是證明自己眼光的好機會。
劉教授進門后,第一眼就被客廳中央的紫檀桌吸引了。
他緩緩走近,仔細觀察桌子的各個細節,表情越來越嚴肅。
"這張桌子的雕工確實不一般。"劉教授一邊觀察一邊說道,"特別是這個'八仙過海'的主題和雕刻手法,很有清代中期的特征。"
老趙聽到專業人士的肯定,心中大喜:"您看,我就說這是好東西吧!"
劉教授繼續觀察著桌子:"木材質地也很好,這種紫檀的色澤和紋理,確實像是年代久遠的老料。"
"包漿也很自然,不是人工做舊的痕跡。"
聽到教授的專業分析,連一直持反對態度的李梅也開始有些動搖。
"那您覺得這桌子值多少錢?"趙建國忍不住問道。
劉教授搖搖頭:"文物的價值不能簡單地用金錢來衡量,要看它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
"不過現在仿制品技術也很高超,要判斷真假還需要更仔細的檢查。"
這時,一直在旁邊聽著的趙明開口了:"劉教授,我想問一下,古代的貴重家具是不是都有款識?"
劉教授點點頭:"對,特別是宮廷用品或者名門望族的家具,往往都會有制作者或使用者的標記。"
"這些款識通常在不顯眼的地方,比如桌子底部。"
聽到這話,趙明心中一動:"劉教授,我們能不能看看這張桌子的底部?"
劉教授眼睛一亮:"好主意,底部往往隱藏著重要信息。"
老趙雖然有些不舍得翻動心愛的桌子,但既然是為了驗證真假,也只能同意。
"明明,你來幫忙。"老趙叫上孫子。
祖孫倆小心翼翼地將沉重的桌子翻過來,讓桌面朝下。
桌子底部呈現出一種深沉的暗紅色,木紋清晰可見。
劉教授拿出隨身攜帶的手電筒,仔細照射著桌子底部的每一個角落。
"這里的木質很好,沒有蟲蛀的痕跡。"劉教授一邊檢查一邊說道。
"榫卯結構也很結實,確實是傳統工藝。"
忽然,劉教授的手電筒照到桌子底部靠近一角的位置時,他停住了動作。
"等等...這里有字!"
所有人都緊張起來,紛紛湊過去看。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桌子底部隱約可見幾個用刀刻劃的字跡。
由于年代久遠和位置隱蔽,這些字跡已經很模糊,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
"能看清是什么字嗎?"老趙緊張地問道。
劉教授皺著眉頭,仔細辨認著:"字跡有些模糊,需要清理一下。"
他從包里拿出一條濕毛巾,輕輕地擦拭著那個位置。
隨著灰塵和污漬的清除,字跡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趙明也湊近觀看,在手電筒的照射下,四個字逐漸清晰地顯現出來。
當他看清那四個字的瞬間,整個人如遭雷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手開始不由自主地顫抖。
"這...這是..."趙明的聲音都在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