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故事創作,地名人名為化名,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滾!別再來了!"大兒子砰地關上鐵門。
劉桂蘭拖著行李,蹣跚走到馬路邊,雙腿一軟跌坐下去。
"老大老二都不要我了..."她捂臉痛哭。
刺耳的剎車聲響起,一輛黑色奔馳停在面前。
車門打開,一雙锃亮的皮鞋踏出。
"媽——" 那聲音,讓劉桂蘭猛地抬頭。
01
2024年臘月二十三,小年。
早上六點,天還沒亮,劉桂蘭就起床了。
她在村里那間老房子里轉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站在丈夫的遺像前。
"老頭子,我要去城里找兒子們了。"
她對著照片喃喃自語,"你別怪我,實在是...實在是過不下去了。"
半年前,老伴劉大海因為腦梗去世。
臨走前,他拉著劉桂蘭的手,斷斷續續地說:"桂蘭...我走了...你別怕...建國和建軍...會照顧你的..."
劉桂蘭含淚點頭:"你放心走吧,兒子們孝順著呢。"
可是老伴走后,兩個兒子除了葬禮那天回來了一趟,就再也沒露過面。
劉桂蘭今年72歲了,腿腳越來越不利索。
前些天下地摘菜,一個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三天才緩過來。
村里的老姐妹勸她:"桂蘭啊,你也該享享福了。去城里找兒子們吧,他們都有出息,還能虧待你?"
劉桂蘭猶豫了很久,終于下定決心。
她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衣服都裝進那個用了二十多年的蛇皮袋里。
又找出一個掉了輪子的行李箱,是大兒子結婚時用過的,里面裝上被褥和一些日用品。
臨走前,她去村衛生所開了些常用藥。
"劉大娘,您這是要出遠門?"村醫小王問。
"去城里住段時間。"劉桂蘭笑笑。
"那挺好,城里條件好,您也該享享福了。"
劉桂蘭沒說話,付了藥錢就走了。
村口等車的時候,遇到了鄰居張大媽。
"桂蘭,這是要去兒子家?"
"是啊。"
"哪個兒子?"
"先去老大那兒看看。"
張大媽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桂蘭啊,我可跟你說,城里的媳婦不比咱農村,你可得有個心理準備。"
劉桂蘭心里一沉,勉強笑道:"沒事,都是一家人。"
從村里到縣城要坐兩個小時的班車。劉桂蘭暈車,一路上吐了兩次。
司機不耐煩地說:"大娘,您這樣我可不敢拉您了。"
"對不起對不起。"劉桂蘭連忙道歉,強忍著惡心。
終于到了縣城汽車站。劉桂蘭拖著行李,打聽著路,走了半個多小時才找到大兒子劉建國家。
這是縣城的老小區,六層樓,沒電梯。
劉桂蘭拖著行李爬到四樓,已經氣喘吁吁,汗流浹背。
站在門口,她理了理頭發,拍了拍身上的土,這才敲門。
"誰???"里面傳來不耐煩的聲音。
"建國,是我,媽。"
里面安靜了幾秒,接著是窸窸窣窣的聲音,像是在商量什么。
過了好一會兒,門開了一條縫。
劉建國探出頭來,看到門外的母親和那一堆行李,臉色瞬間變了。
"媽,您怎么來了?也不提前打個電話。"
"我打了,你總說忙。"
劉桂蘭陪著笑臉,"我想著快過年了,來看看你們。"
劉建國的眼神躲躲閃閃:"媽,您先進來吧。"
客廳不大,擺設簡單。
劉建國的媳婦王翠花坐在沙發上,正在嗑瓜子看電視。
看到婆婆進來,她瞥了一眼,繼續看電視,連招呼都沒打。
"翠花,媽來了。"劉建國提醒道。
王翠花這才慢悠悠地站起來,上下打量著劉桂蘭:"喲,媽來了。"
那語氣,冷得像冰碴子。
劉桂蘭賠著笑:"翠花,你都快生了吧?"
王翠花挺著七個月的大肚子,摸了摸:"可不是嘛,再有兩個月就生了。"
"那得好好養著,我給你帶了些土雞蛋,都是自家雞下的,新鮮著呢。"劉桂蘭從蛇皮袋里掏出一籃雞蛋。
王翠花看都沒看:"媽,我們不缺雞蛋。超市里什么都有。"
氣氛一下子尷尬起來。
劉建國清了清嗓子:"媽,您先坐,我給您倒水。"
"不用不用。"劉桂蘭擺手,小心翼翼地坐在沙發邊上。
王翠花又坐回去繼續看電視,音量開得很大。
劉建國在旁邊來回踱步,幾次欲言又止。
終于,王翠花不耐煩了:"劉建國,有話就說,別在那兒轉悠。"
劉建國看了看母親,又看了看媳婦,咬咬牙說:"媽,您這次來...是想住幾天嗎?"
劉桂蘭心里咯噔一下,但還是說:"我...我想住久一點。你爸走了,我一個人在村里..."
"住久一點?"王翠花的聲音立刻尖銳起來,"多久是久?"
"我..."
"媽,我可跟您說清楚了。"
王翠花站起來,雙手叉腰,"我們這房子本來就小,統共就兩間臥室。我和建國一間,馬上孩子出生了還得騰一間出來。您說您住哪兒?"
"我可以睡客廳,沙發上就行。"劉桂蘭急忙說。
"睡客廳?"
王翠花冷笑,"媽,您這么大歲數了,睡沙發合適嗎?再說了,我們早出晚歸的,您在客廳,我們連個說話的地方都沒有。"
劉建國在旁邊小聲說:"翠花,媽難得來一次..."
"難得來一次?"
王翠花轉向丈夫,"劉建國,你是不是忘了?去年你媽來的時候,住了一個月,把我們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她那個作息時間,早上四點就起床,在廚房叮叮當當的,吵得我覺都睡不好。"
"我以后注意..."劉桂蘭連忙說。
"注意?"
王翠花聲音更高了,"媽,不是我說您。您那些農村習慣,真的不適合在城里。上次您非要在陽臺上種菜,搞得到處都是土,樓下鄰居都來投訴。還有,您老往家里撿破爛,什么紙箱子、塑料瓶都往家搬,我們家都快成廢品收購站了。"
劉桂蘭的臉漲得通紅:"那些能賣錢..."
"賣錢?"
王翠花嗤笑,"媽,我們不缺那幾個破爛錢。您知道這影響多不好嗎?人家還以為我們家窮得要撿垃圾呢。"
"翠花!"
劉建國終于忍不住了,"你怎么跟媽說話呢?"
王翠花一下子就炸了:"我怎么說話了?劉建國,你是不是忘了當初結婚的時候,你媽是怎么對我的?嫌我家彩禮少,嫌我是農村的,在婚禮上給我臉色看。現在知道來巴結我們了?"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劉建國無奈地說。
"過去的事?"
王翠花越說越激動,"過去的事就能一筆勾銷了?還有,當初分家的時候,你媽可是偏心眼偏到太平洋了。家里的存款、首飾,好東西都給了老二。給我們什么了?就幾件破家具!"
劉桂蘭想解釋:"那是因為老二在市里工作,需要..."
"夠了!"
王翠花打斷她,"反正我把話放這兒了。我們家住不下,您要住找老二去。他不是您的心肝寶貝嗎?他不是有出息嗎?讓他養您去!"
說完,王翠花挺著大肚子,氣呼呼地回了臥室,砰的一聲關上門。
客廳里只剩下劉桂蘭和劉建國。
母子倆相對無言。
過了好一會兒,劉建國才開口:"媽,您別生氣。翠花她懷孕了,脾氣不太好。"
劉桂蘭苦笑:"我知道。"
"要不這樣吧,"劉建國從錢包里掏出幾百塊錢,"您先拿著,去找個旅館住一晚。明天我勸勸翠花,看看能不能..."
"不用了。"
劉桂蘭推開錢,站起來,"我去老二那兒看看。"
"媽..."
劉桂蘭拎起行李往外走。劉建國跟在后面,想說什么又說不出口。
到了門口,劉桂蘭回過頭:"建國,媽問你一句話。"
"您說。"
"如果今天來的不是我,是翠花的媽,你會讓她走嗎?"
劉建國愣住了,臉漲得通紅,低下頭不說話。
劉桂蘭笑了,那笑容比哭還難看:"我知道了。"
她拖著行李出了門。
剛走到樓梯口,就聽到里面傳來王翠花的聲音:"劉建國,我告訴你,你要是敢背著我接她回來,我就回娘家,讓你一個人伺候她!"
"我沒說要接她回來..."
"那就好。反正我是不會伺候她的。憑什么?我又不是她親生的。"
劉桂蘭扶著樓梯扶手,一步一步地往下走。每一步都那么沉重,像是踩在心上。
樓下,幾個鄰居正在聊天??吹絼⒐鹛m拖著行李下來,都投來好奇的目光。
"這不是老劉家的嗎?"
"剛來就走?"
"看樣子是被趕出來了。"
"嘖嘖,這兒媳婦也太厲害了。"
劉桂蘭低著頭,裝作沒聽見,拖著行李快步離開。
出了小區,她在路邊的石凳上坐下,喘著粗氣。
剛才爬樓已經耗盡了她的力氣,現在又要拖著行李去找二兒子,她真的有些力不從心了。
歇了一會兒,她拿出手機,翻出二兒子的號碼。
猶豫了很久,還是沒有打。
她怕聽到的還是"忙"。
二兒子劉建軍在市里工作,是某單位的科長。
去年提拔的時候,劉桂蘭還特意殺了一只雞,坐車給他送去。
結果劉建軍很不高興:"媽,我都說了別來了。領導看見了影響不好。"
從那以后,劉桂蘭就很少去找二兒子了。
但是現在,她沒有別的選擇。
從縣城到市里還要坐一個小時的車。
劉桂蘭買了票,上了車。
這次她提前吃了暈車藥,但還是吐了。
旁邊的乘客紛紛躲開,有人小聲嘀咕:"這么大歲數了還坐什么車。"
劉桂蘭尷尬地道歉,拿出手帕擦嘴。
終于到了市里。
二兒子住在高檔小區里,從車站打車還要二十分鐘。
劉桂蘭舍不得打車,問了路,拖著行李走了一個多小時。
02
下午三點,劉桂蘭終于走到了二兒子的小區門口。
這個小區她來過一次,是二兒子剛買房的時候。
那時候兒媳婦張曉梅還算客氣,帶著她參觀了新房。
"媽,以后您來城里就住這兒。"張曉梅當時是這么說的。
可是后來,劉桂蘭再也沒有被邀請過。
小區門口的保安亭里,年輕的保安上下打量著她:"找誰?"
"我找2棟1單元801的劉建軍。"
"有預約嗎?"
"沒有...我是他媽媽。"
保安狐疑地看著她,那眼神仿佛在說:就你這樣子,是801業主的媽?
"等著。"
保安拿起電話,"喂,801嗎?門口有個老太太,說是你媽。"
電話那頭沉默了很久,久到劉桂蘭以為是不是信號不好。
終于,她聽到保安說:"好的,知道了。"
"上去吧。"保安指了指里面。
劉桂蘭道了謝,拖著行李進去。
小區很大,綠化很好。
三三兩兩的業主在散步,看到劉桂蘭這個陌生的老太太拖著破行李箱,都投來異樣的目光。
終于找到2棟,劉桂蘭已經累得直不起腰。
電梯間里,一個打扮時髦的女人捂著鼻子,離她遠遠的。
劉桂蘭這才意識到,自己出了一身汗,可能有味道。
她局促地往角落里縮了縮。
八樓到了。
劉桂蘭深吸一口氣,按下門鈴。
等了很久,門才開。
劉建軍穿著家居服站在門口,表情復雜:"媽,您怎么來了?"
"建軍..."劉桂蘭剛開口,眼淚就掉下來了。
"進來說吧。"劉建軍讓開身子。
客廳很大,裝修豪華。落地窗外是城市的天際線,陽光透過紗簾灑進來。
張曉梅坐在真皮沙發上,正在敷面膜。看到婆婆進來,她慢條斯理地撕下面膜,臉上的表情比面膜還要僵硬。
"媽來了?"
她皮笑肉不笑,"建軍,你怎么不提前跟我說一聲?"
"我也是剛知道。"劉建軍有些尷尬。
劉桂蘭局促地站在門口,不知道該不該進去。
她那雙沾滿泥土的布鞋,和客廳錚亮的地板格格不入。
"媽,您先坐。"劉建軍指了指沙發。
劉桂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又看了看那潔白的沙發,猶豫著沒動。
張曉梅冷眼旁觀,嘴角勾起一絲譏諷的笑:"媽,坐啊,別客氣。"
劉桂蘭這才小心翼翼地坐在沙發邊緣,雙手緊緊攥著衣角。
"媽,您怎么突然來了?"劉建軍給她倒了杯水。
"我..."
劉桂蘭接過水杯,手有些發抖,"你爸走了,我一個人在村里..."
"爸走了您不是還有大哥嗎?"張曉梅打斷她,"他離得近,照顧您方便。"
劉桂蘭低下頭:"我剛從你大哥那兒來。"
"哦?"
張曉梅挑眉,"大嫂沒留您?"
劉桂蘭不說話了。
劉建軍和張曉梅交換了一個眼神。
"媽,"劉建軍坐下來,"您這次來,是想小住還是..."
"我想...想在你們這兒住一段時間。"劉桂蘭鼓起勇氣說。
客廳里安靜下來。
張曉梅站起身,走到窗邊,背對著他們:"建軍,你不是說下個月要去北京出差嗎?"
"是有這個安排。"
"那正好,我也要回娘家住一段時間。我媽身體不好,需要人照顧。"
話里的意思,明白人都聽得出來。
劉建軍為難地看看母親,又看看妻子:"曉梅..."
"怎么?"張曉梅轉過身,"我回娘家照顧我媽,有問題嗎?"
"沒有,只是..."
"只是什么?"
張曉梅走到劉桂蘭面前,居高臨下地看著她,"媽,我就直說了吧。您也知道,現在城里生活成本高。我們兩個人的工資,要還房貸,要養孩子,還要給雙方父母養老金。壓力真的很大。"
"我有退休金的。"劉桂蘭小聲說。
"退休金?"
張曉梅笑了,那笑容里滿是嘲諷,"媽,您那點退休金,夠干什么的?在城里,隨便看個病都得上千塊。您這個年紀,三天兩頭得跑醫院吧?"
"我身體挺好的..."
"現在好不代表以后好。"
張曉梅打斷她,"再說了,我們兩邊老人都要照顧。我爸媽也七十多了,身體也不好。要是都接過來住,我們這房子雖然大,也住不下啊。"
劉建軍想說什么,被張曉梅瞪了一眼,又閉上了嘴。
"還有,"張曉梅繼續說,"媽,不是我說您。當初分家的時候,您可真是偏心。家里的存款都給了我們,說是因為建軍有出息,需要在城里買房??墒悄o了多少?五萬塊!五萬塊在這個城市能干什么?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劉桂蘭漲紅了臉:"那是我和你爸一輩子的積蓄..."
"一輩子的積蓄才五萬?"
張曉梅冷笑,"媽,您就別裝窮了。村里誰不知道,您家那幾畝地,一年收入不少吧?還有您養的雞鴨鵝,賣雞蛋都能賺不少錢。這些錢呢?是不是都貼補大哥了?"
"沒有,我..."
"行了媽,"張曉梅擺擺手,"我不想跟您算這些陳年舊賬。我就問您一句,您這次來,到底想干什么?"
劉桂蘭看著兒子:"建軍,我就是想...想跟你們住一段時間。等過了冬天,我就回去。"
劉建軍終于開口了:"媽,不是我們不孝順。您看,我工作真的很忙,經常要加班,出差。曉梅在醫院也是早出晚歸。家里經常沒人,您一個人在家也孤單。"
"我不孤單,我可以做飯,打掃衛生..."
"媽,"張曉梅打斷她,"您就別為難我們了。城里不比農村,鄰里關系復雜。您要是住在這兒,說話做事都得注意。萬一鬧出什么事,影響的是建軍的前途。"
"什么意思?"劉桂蘭不解。
"我就直說了吧。"
張曉梅冷著臉,"上次您來,在小區里跟人吵架,鬧得整棟樓都知道了。人家背地里怎么說建軍的?說他連自己親媽都管不好,這樣的人怎么能當領導?"
"那是因為他們說我..."
"我不管因為什么。"
張曉梅聲音尖銳起來,"反正您不能住在這兒。建軍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您要是真為他好,就別給他添麻煩。"
劉建軍坐在那里,一言不發。
劉桂蘭看著自己的兒子,這個她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兒子,這個她曾經引以為豪的兒子,現在卻連看都不看她一眼。
"建軍,"她顫聲問,"你也是這么想的嗎?"
劉建軍抬起頭,眼神躲閃:"媽,我...我確實壓力很大。您理解一下。"
"理解?"
劉桂蘭笑了,笑得很凄涼,"我理解你們,誰來理解我?"
"媽,您別這么說。"劉建軍有些心虛。
"夠了!"
張曉梅突然提高聲音,"劉建軍,你還要裝到什么時候?你就直接告訴她,我們不歡迎她,讓她走人!"
"曉梅!"
"怎么?我說錯了嗎?"
張曉梅雙手叉腰,"當初她是怎么對我的,你忘了?結婚的時候,嫌我家拿不出體面的嫁妝,在婚禮上給我臉色看。坐月子的時候,她來照顧了嗎?一天都沒有!現在老了,沒人要了,想起我們來了?"
劉桂蘭站起來:"我走。"
她轉身去拿行李,張曉梅一把抓住行李箱:"等等,我話還沒說完呢。"
"你還想說什么?"劉桂蘭回頭看她。
"我就想問問,您是不是覺得,生了兒子,兒子就該養您一輩子?"
張曉梅冷笑,"媽,時代變了?,F在講究的是自力更生。您看看人家城里的老人,誰不是自己照顧自己?實在不行就去養老院。"
"養老院?"
"對啊,養老院多好。有人照顧,有人聊天,比在兒女家里還自在。"張曉梅掏出手機,"我這就給您查查附近的養老院。"
"不用了。"劉桂蘭一把奪過自己的行李。
就在這時,張曉梅突然推了她一把:"您慢點,別摔了訛我們。"
劉桂蘭本來就站不穩,被這一推,整個人向后倒去。行李箱脫手飛出,順著玄關的臺階滾下去。
"媽!"劉建軍想去扶,被張曉梅攔住。
"你敢扶她,我們就離婚!"張曉梅厲聲說,"讓她自己起來!"
劉桂蘭扶著墻,艱難地站起來。她的腰扭了一下,疼得直不起身。
行李箱摔到樓道里,徹底散架了。衣服、藥品、日用品撒了一地。
"自己收拾!"張曉梅說完,砰地關上了門。
樓道里的聲控燈亮了。
劉桂蘭扶著墻,一步一步地挪到樓梯口。她蹲下身,開始撿東西。
隔壁的門開了,一個中年女人探出頭:"怎么了這是?"
看到是個老太太在撿東西,女人的表情變了:"哎呀,801家的?"
劉桂蘭沒有回答,繼續撿東西。
"需要幫忙嗎?"女人問。
"不用,謝謝。"劉桂蘭的聲音很小。
女人看了看,搖搖頭進去了。
很快,樓道里傳來竊竊私語聲。
"801家把老太太趕出來了。"
"真的假的?那不是劉科長家嗎?"
"可不是嘛,平時人模狗樣的,原來是這種人。"
"噓,小聲點。"
劉桂蘭裝作沒聽見,機械地撿著東西。
一件衣服,一瓶藥,一個老花鏡...每一樣都是她的全部家當。
終于撿完了,她抱著破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地下樓。
腰很疼,每走一步都鉆心地疼。但是更疼的是心。
走出小區大門,保安用異樣的眼光看著她:"這么快就走了?"
劉桂蘭沒有理他,徑直走了出去。
外面的天色已經暗下來,路燈次第亮起。
她不知道該去哪里。
03
傍晚五點半,雪花開始飄落。
劉桂蘭坐在縣城主干道邊的馬路牙子上,已經一個多小時了。
這里是縣城最繁華的地段,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但是沒有人多看她一眼,更沒有人停下腳步。
她試著站起來,腰上傳來一陣劇痛,又跌坐回去。
剛才在二兒子家摔的那一下,傷得不輕。
手機響了,是村里的老姐妹劉大娘。
"桂蘭啊,到了嗎?兒子們都好吧?"
劉桂蘭強忍著哽咽:"到了,都...都挺好的。"
"那就好。我就說嘛,建國和建軍都是孝順孩子。你就安心在城里享福吧。"
"嗯,謝謝你關心。"
"對了,你那幾只雞我幫你喂著呢,你放心。"
"麻煩你了。"
掛了電話,劉桂蘭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她不能告訴老姐妹真相。那太丟人了。
兩個兒子都不要她,這事要是傳回村里,她還怎么做人?
"老頭子啊..."她喃喃自語,"你說得對,養兒防老都是騙人的。早知道這樣,當初就不該..."
她想起了很多往事。
大兒子出生的時候,正趕上農忙。她在地里干活,肚子突然疼起來。硬撐著回到家,孩子就生在了炕上。
坐月子?那是什么?第三天她就下地做飯了。
二兒子出生的時候,家里更窮了。她坐月子吃的是玉米糊糊就咸菜,奶水不夠,孩子餓得直哭。
她就熬米湯喂孩子,自己餓著肚子。
為了供兩個兒子讀書,她和丈夫起早貪黑地干活。種地、養雞、養豬,什么賺錢干什么。
大兒子考上縣城的高中,學費生活費是一大筆錢。她把家里唯一的一頭牛賣了。
二兒子考上市里的大學,更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她去工地上給人做飯,一天掙二十塊錢,全都寄給兒子。
兒子們結婚的時候,她更是傾其所有。
大兒子結婚,她把攢了半輩子的金戒指金耳環都給了兒媳婦。
二兒子結婚,她把家里所有的存款都拿出來,給他在城里付首付。
她以為,她這樣對兒子,兒子們會記得她的好。
可是...
"媽媽!"
一個童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跑過來,后面跟著年輕的母親。
"慢點跑,小心摔倒。"年輕母親追上來,一把抱住孩子。
"媽媽,我愛你!"小男孩摟著母親的脖子。
"媽媽也愛你。"
看著這溫馨的一幕,劉桂蘭的眼淚又掉下來了。
曾幾何時,她的兒子們也是這樣摟著她的脖子說愛她的。
什么時候開始變了呢?
是他們結婚以后?還是有了自己的家以后?還是她老了以后?
一輛車停在她面前,車窗搖下來。
"阿姨,您沒事吧?"是個年輕女孩。
劉桂蘭趕緊擦擦眼淚:"沒事沒事。"
"這么冷的天,您一個人坐在這里...需要幫助嗎?"
"不用,謝謝你姑娘。"
女孩猶豫了一下,從包里掏出一百塊錢:"阿姨,這個您拿著,打車回家吧。"
劉桂蘭愣住了。
一個陌生人,都知道關心她。而她的親生兒子們...
"姑娘,我不要錢。"她把錢推回去,"我不是乞丐。"
"我知道,阿姨。"女孩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看您坐在這里,怕您冷。"
"謝謝你的好意。"劉桂蘭勉強笑笑,"我真的不需要。"
女孩還想說什么,后面的車按喇叭催促。她只好開車離開。
雪越下越大了。
劉桂蘭縮了縮身子。她的棉襖雖然厚,但是已經濕了,根本不保暖。
又有幾個人路過,有的看她一眼就匆匆走過,有的竊竊私語。
"這老太太怎么回事?"
"看樣子像是無家可歸的。"
"這么大歲數了,兒女呢?"
"誰知道呢,可能是不孝順吧。"
劉桂蘭聽著這些議論,心如刀割。
她想站起來離開這里,可是腰疼得厲害,腿也麻了。
這時,一個流浪漢走過來。
他披著破棉被,胡子拉碴,身上散發著難聞的味道。
"大姐,"他在劉桂蘭旁邊坐下,"這地方是我的地盤。"
劉桂蘭嚇了一跳:"對不起,我這就走。"
她掙扎著想站起來。
流浪漢擺擺手:"別別別,我不是趕你走。我是說,這地方風大,不避寒。那邊天橋底下好一些。"
劉桂蘭這才明白,這個流浪漢是在好心提醒她。
"謝謝。"她說。
"大姐,看您這樣子,是被兒女趕出來的吧?"流浪漢問。
劉桂蘭不說話。
"唉,現在這世道,養兒防老是指望不上了。"流浪漢嘆氣,"我也有兒子,三個呢??墒且粋€都不管我。"
"為什么?"
"我以前好賭,把家產都輸光了。老婆跟人跑了,兒子們恨我。"流浪漢苦笑,"不過我這是自作自受。您看著不像。"
劉桂蘭苦笑:"我沒賭博,沒做過對不起他們的事。我只是...老了。"
"老了就是罪啊。"流浪漢站起來,"大姐,天快黑了,真的勸您去天橋底下。那里至少能避雪。"
說完,他裹緊破棉被,一瘸一拐地走了。
劉桂蘭看著他的背影,突然意識到,在別人眼里,她和這個流浪漢沒什么區別。
都是被兒女拋棄的老人。
都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手機又響了。
是大兒子劉建國。
劉桂蘭猶豫了一下,接通了。
"媽,您在哪兒呢?"劉建國的聲音有些急。
"我..."
"您是不是去老二那兒了?他剛給我打電話,說您走了。"
"嗯。"
"媽,這大晚上的,您一個人在外面多危險啊。要不...要不您還是回來吧。"
劉桂蘭的心突然有了一絲暖意:"真的嗎?"
"真的。我剛才跟翠花商量了,她也覺得不妥。您畢竟是我媽,我們不能..."
后面傳來王翠花的聲音:"劉建國!你跟她說什么呢?"
"我就是問問她在哪兒..."
"問她干什么?讓她愛去哪兒去哪兒!"
劉建國壓低聲音:"媽,您先找個地方住下。等翠花氣消了,我再接您。"
"不用了。"劉桂蘭說,"建國,媽不怪你。你好好過日子吧。"
"媽..."
劉桂蘭掛斷了電話。
她知道,大兒子打這個電話,不是真的關心她,而是怕擔上不孝的名聲。
天完全黑了。
路燈下,雪花飛舞。
劉桂蘭想起了一首詩: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她苦笑。
詩人騙人。
寸草心報不了三春暉。
兒子們根本就不想報。
就在這時,一陣刺耳的剎車聲響起。
一輛黑色的奔馳轎車停在她面前。
車燈很亮,刺得她睜不開眼。
后座的車門打開了。
一雙锃亮的皮鞋踏上積雪的路面。
"媽!"男人快步上前,雙膝跪地。
劉桂蘭驚恐后退:"你...你認錯人了,我不認識你。"
男人眼眶通紅:"媽,是我啊!"
"我兒子只有兩個!"
老太太搖頭,"你到底是誰?"
男人哽咽著轉身:"老陳,把那張照片拿來。"
司機遞過一個舊信封。 男人顫抖著打開,一張泛黃的照片露出。
劉桂蘭接過照片,手指劇烈顫抖,淚水瞬間決堤:"這...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