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一般只要清北畢業的,你這個背景不太符合。”會議室里,西裝筆挺的面試官吳強推了推眼鏡,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輕蔑。
王勉握緊了手中的簡歷,指尖微微發白。他看著面試官桌上那份熟悉的文檔,眼神閃爍了一下。
“貴公司現在用的系統,難道不是……”他話未說完,吳強已經擺手示意面試結束。
究竟王勉發現了什么?他能否憑借實力扭轉乾坤?
01
王勉站在高樓林立的寫字樓下,抬頭望著第37層的“智遠科技”標志。
七月的陽光毫不留情地炙烤著大地,他額頭上已經滲出細密的汗珠。
這是他這個月的第十四場面試,也是他最后的希望。
自從三個月前“天睿科技”大規模裁員,王勉就陷入了失業的困境。
三十五歲,在IT行業已經是中年危機的年紀,加上他只是普通二本學校畢業,求職之路格外艱難。
每天刷新招聘網站、投遞簡歷、等待回復,這樣的日子已經持續了整整九十天。
積蓄正在一天天減少,而賬單卻不斷增加。
母親的風濕性關節炎需要長期治療,每月的醫藥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昨天,他又去醫院陪母親復查,看著老人家吃力地挪動腳步,王勉心如刀絞。
“媽,您放心,我一定會找到好工作的。”他這樣安慰母親,卻不知道自己能否兌現這個承諾。
回到租住的小區,鄰居老李熱情地打招呼:“小王啊,找工作怎么樣了?”
王勉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還在找,應該快了。”
關上門,他靠在墻上,深深地嘆了口氣。
手機突然震動,是一條短信通知。
“尊敬的王先生,感謝您應聘智遠科技高級工程師一職,我們誠邀您明天上午10點參加面試,地址...”
王勉的眼睛一亮,智遠科技可是行業內數一數二的大公司。
他立刻打開電腦,開始搜索關于這家公司的一切信息。
創始人張濤,業內赫赫有名的技術大牛,從清華計算機系畢業后創立了這家公司。
八年時間,智遠科技已經成為國內領先的企業級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
如果能進入這樣的公司,不僅薪資待遇有保障,職業發展也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王勉的心臟開始加速跳動,這或許是命運給他的最后一次機會。
夜已經很深了,但王勉的房間里燈還亮著。
電腦屏幕的藍光映在他疲憊的臉上,他已經連續工作了五個小時。
簡歷被他修改了一遍又一遍,每一項工作經歷都被精心潤色。
十二年的工作經驗,參與過的大小項目不下三十個,他要把最出色的成果呈現出來。
“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系統”是他在上一家公司負責的核心項目,他在底層架構設計上做了創新。
這個創新使得系統運行效率提高了35%,為公司贏得了多個大客戶。
這是他最引以為豪的成就,他把這部分內容放在簡歷的最顯眼位置。
王勉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看了看時間,已經凌晨三點。
他又打開智遠科技的官網,仔細研究公司的產品線和技術棧。
智遠科技的主打產品“智能企業管理平臺”與他之前的工作領域有不少重合。
他甚至在一篇技術博客中找到了該平臺的部分技術細節,認真記錄下來。
王勉打開Word文檔,開始列出可能的面試問題并準備答案。
“請介紹一下你最得意的項目?”
“你認為一個優秀的系統架構應該具備哪些特點?”
“面對高并發場景,你會如何優化系統性能?”
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他詳細寫下自己的思路和答案。
天已經微微亮了,王勉站起來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身體。
他走到衣柜前,拿出那套很少穿的深藍色西裝,這是他唯一一套正裝。
西裝有些皺了,他細心地用熨斗把每一處褶皺都熨平。
領帶是三年前一個朋友送的,深紅色,很正式的款式。
他對著鏡子練習打領帶,手法有些生疏,試了好幾次才滿意。
隨后,他又擦亮了那雙黑色皮鞋,直到能在鞋面上看清自己的倒影。
“細節決定成敗。”王勉自言自語道。
沖了個澡,刮干凈胡子,王勉感覺自己煥然一新。
他給自己做了一份簡單的早餐,一邊吃一邊再次翻看智遠科技的信息。
母親推門進來,看到兒子穿戴整齊,面帶微笑:“今天有面試啊?”
“嗯,智遠科技,很好的公司。”王勉點點頭。
“一定會成功的。”母親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滿是信任。
王勉深吸一口氣,檢查了一遍隨身物品:簡歷、身份證、手機、錢包,一樣不少。
出門前,他最后看了一眼鏡子中的自己,眼神堅定。
今天,他一定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02
智遠科技的辦公樓氣派非凡,全玻璃幕墻設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王勉提前二十分鐘到達,安檢、登記、領取訪客卡,每一步都井然有序。
電梯直達37層,電梯門一開,寬敞明亮的接待區就映入眼簾。
簡約現代的裝修風格,處處彰顯著高科技企業的氣息。
“您好,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的?”前臺小姐微笑著問道。
“您好,我是來應聘高級工程師的,王勉。”他禮貌地回答。
前臺小姐核對了信息,撥打了內線電話:“李經理,王先生到了。”
很快,一位身著職業套裝的年輕女性走了過來:“王先生,您好,我是人力資源部的李晴。”
李晴帶著王勉穿過開放式辦公區,員工們正專注地工作,偶爾有低聲的討論。
會議室干凈整潔,一張長桌,幾把舒適的椅子,還有一塊電子白板。
“請坐,我們先聊一聊。”李晴示意王勉坐下。
人事面試進行得很順利,李晴主要詢問了王勉的工作經歷和職業規劃。
王勉條理清晰地介紹了自己的經歷,從第一份工作說起,重點突出了技術能力的成長。
“我們公司非常重視團隊協作能力,您能分享一下您在團隊中的角色嗎?”李晴問道。
王勉舉例說明了自己如何協調團隊成員完成項目,如何解決團隊中的技術分歧。
李晴不時點頭,偶爾記錄幾句,臉上的表情越來越滿意。
“王先生,從履歷來看,您的經驗非常豐富,接下來是技術面試,我們的技術主管鄭毅會和您交流。”
沒過多久,一位中年男性走了進來,樸素的著裝,略帶疲憊的眼神,顯然是常年與代碼打交道的工程師。
“王先生,久仰。我是鄭毅,負責公司的技術研發。”鄭毅伸出手。
王勉起身與他握手:“鄭主管好,很高興認識您。”
“直接叫我老鄭就行,咱們技術人不講究這些。”鄭毅擺擺手,語氣隨和。
技術面試開始了,鄭毅直接切入正題:“我看您簡歷上提到了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系統,能詳細說說嗎?”
王勉眼前一亮,這正是他最拿手的項目。
他從系統架構說起,詳細解釋了如何設計分層結構,如何處理海量數據,如何優化查詢性能。
鄭毅時不時插入幾個專業問題,王勉都對答如流。
“在處理高并發場景時,我們采用了異步處理和消息隊列相結合的方式...”王勉侃侃而談。
鄭毅明顯來了興趣,兩人的交流逐漸變成了技術討論,氣氛輕松而熱烈。
“您這個思路很獨特啊,我們之前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但解決方案和您的不太一樣。”鄭毅感嘆道。
王勉謙虛地說:“每個團隊的技術棧和業務場景不同,解決方案自然也會有差異。”
鄭毅又問了幾個算法題和系統設計問題,王勉思路清晰地解答。
他在白板上畫出了系統架構圖,解釋每個模塊的功能和交互方式。
鄭毅不斷點頭,顯然對王勉的專業能力感到滿意。
“王先生,從技術角度看,您確實是我們需要的人才。接下來,我們的技術總監吳強會和您進一步交流。”
王勉松了一口氣,前兩輪面試都很順利,最后一關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他看了看手表,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但他一點也不感到疲憊,反而更加期待最后的面試。
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一位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他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舉止優雅,氣場強大,與鄭毅的工程師風格截然不同。
“王先生,下午好,我是技術總監吳強。”他的聲音低沉有力。
王勉立刻站起來,伸出手:“吳總監好,很榮幸能有機會與您交流。”
吳強微微點頭,示意王勉坐下,自己則在對面的位置坐定。
他接過李晴遞來的簡歷,仔細翻看,不時皺眉或點頭。
“王先生,你的技術背景和項目經驗確實很豐富。”吳強終于開口。
王勉謙虛地回應:“謝謝吳總監,這些年一直在努力學習和實踐。”
吳強繼續翻看簡歷,突然停在了教育背景那一欄。
“嗯...林海大學,這是...”吳強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猶疑。
王勉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問題來了:“是的,我是林海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是一所二本院校。”
吳強的表情明顯變得冷淡,他推了推眼鏡:“王先生,坦白說,我們公司對人才的要求比較高。”
“我理解。”王勉點點頭,努力保持平靜。
“通常來說,我們招聘的技術人才基本都是清華、北大這樣的頂尖高校畢業的。”吳強直言不諱。
會議室里的氣氛突然變得凝重,李晴和鄭毅交換了一個眼神,都沒有說話。
王勉深吸一口氣:“吳總監,我明白學歷的重要性,但我認為實際工作能力更為關鍵。”
吳強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理論上是這樣,但頂尖高校的畢業生通常基礎更扎實,學習能力更強。”
“您看我的工作經歷和項目成果...”王勉試圖引導話題回到自己的優勢上。
吳強卻打斷了他:“這些我都看到了,確實不錯,但公司有公司的用人標準。”
王勉感到一陣失落,這種因學歷被否定的感覺似曾相識。
他想起畢業那年,多少知名企業的招聘啟事上都明確標注“985/211院校優先”。
即使后來憑借實力獲得了工作機會,每當有職業發展的關鍵節點,學歷這道坎總會出現。
吳強繼續翻看簡歷,但態度明顯敷衍,似乎已經在心里否決了這個候選人。
“王先生,您在上一家公司負責的是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系統?”吳強隨口問道。
“是的,我負責系統的整體架構設計和核心算法優化。”王勉回答。
“這個項目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吳強的語氣中帶著輕微的質疑。
王勉詳細介紹了項目的創新點和技術難點,但吳強似乎心不在焉。
“我們公司的技術要求很高,需要能夠快速適應新環境、新技術的人才。”吳強的話里有話。
王勉明白他的言下之意——學歷不夠,就懷疑能力不夠。
這種偏見他遇到過太多次,每次都讓他感到無力和憤怒。
多年來的努力和成就,在學歷面前似乎都變得黯淡無光。
吳強看了看手表:“今天的面試就到這里吧,我們會綜合考慮后通知您結果。”
這句話在求職者中間幾乎是眾所周知的委婉拒絕。
王勉的心沉了下去,但他仍然保持著職業的微笑:“謝謝吳總監的時間。”
李晴似乎有些不忍,插話道:“王先生的技術能力確實很強,鄭主管也很認可...”
吳強抬手制止了她:“李經理,公司的招聘標準你是清楚的。”
鄭毅欲言又止,最終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王勉明白,這場面試已經結束了,而結果幾乎可以確定是拒絕。
他開始收拾自己的材料,準備離開,心中五味雜陳。
03
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異常尷尬,連空氣似乎都凝固了。
王勉機械地將簡歷裝回文件袋,手指微微顫抖。
他能感覺到李晴和鄭毅投來的同情目光,但此刻這些反而讓他更加難堪。
吳強仍然坐在那里,不緊不慢地做著記錄,似乎在等待王勉主動告辭。
“謝謝各位的時間。”王勉站起身,盡量保持聲音的平穩。
李晴歉意地說:“王先生,我送您出去吧。”
吳強頭也不抬:“李經理,你留一下,我們還有其他事情要討論。”
王勉感到一陣羞辱,仿佛自己是個不值得任何人送別的失敗者。
他獨自朝門口走去,背后傳來吳強對鄭毅的低語:“這種簡歷以后直接篩掉,省得浪費時間。”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刺入王勉的心臟。
他的腳步微微一頓,但最終還是沒有回頭,繼續向前走。
走廊上,王勉的腳步越來越慢,心中的怒火和委屈交織在一起。
十二年的工作經驗,數不清的加班熬夜,一個個成功的項目,竟然抵不過一張名校文憑。
他想起剛畢業那年,被招聘官一次次婉拒的經歷。
“您的能力很不錯,但我們更傾向于招收知名高校的畢業生。”
“您可以先從基層做起,畢竟您的學校...”
“抱歉,這個職位已經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這些話語如同魔咒,伴隨了他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
后來,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一步步從初級程序員做到了技術主管。
他以為,隨著工作經驗的積累,學歷的枷鎖會逐漸松動。
然而今天,他再次被殘酷地提醒,在某些人眼中,他永遠都是那個“二本出身”的工程師。
王勉在衛生間洗了把臉,鏡子中的自己眼睛微紅,表情疲憊。
“就這樣認輸嗎?”他問自己。
離開,意味著又要回到無休止的投簡歷、等通知的循環中。
母親的病情還在惡化,醫藥費越來越高,積蓄已經所剩無幾。
他深吸一口氣,決定再爭取一次。
至少,他要讓那個高高在上的總監知道,學歷不等于能力。
王勉整理了一下衣著,重新回到會議室門口。
門微微虛掩著,他能聽到里面的談話聲。
“這個候選人的技術能力確實不錯,要不要再考慮一下?”鄭毅的聲音。
“老鄭,你太心軟了。技術能力只是基礎,我們需要的是全方位的人才。”吳強不容置疑地說。
“但他的項目經驗非常豐富,特別是那個智慧城市系統...”
“那種項目我們也做過,沒什么特別的。”吳強打斷道。
王勉握緊了拳頭,這種傲慢的態度讓他更加憤怒。
他正準備推門而入,卻聽到吳強繼續說道:“下周我們要啟動的企業管理平臺升級項目才是重點,要找最優秀的人才。”
王勉突然一愣,企業管理平臺?
他想起剛才在吳強桌上看到的一份文檔,那個熟悉的系統架構圖。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中閃過。
王勉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推開了會議室的門。
04
“抱歉打擾了。”王勉的聲音打斷了會議室內的談話。
吳強明顯露出不悅的表情:“王先生,面試已經結束了,有什么問題可以聯系人事部門。”
鄭毅和李晴都驚訝地看著王勉,不明白他為何會回來。
王勉沒有理會吳強的冷淡,直接走到會議桌前:“吳總監,我想再談一談。”
“我們公司需要的是更高素質的人才,非常感謝您的參與,但恐怕...”吳強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耐煩。
王勉的目光落在吳強桌上的一份文檔上,那是一張系統架構圖。
他平靜地指著那份文檔:“吳總監,我注意到您桌上的這份文檔,是貴公司的企業管理平臺系統架構圖?”
吳強微微皺眉,下意識地將文檔合上:“這是公司的內部資料,與面試無關。”
“恰恰相反,這與我非常相關。”王勉的聲音突然變得自信而堅定。
會議室里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鄭毅和李晴交換了一個疑惑的眼神。
王勉沉默片刻,似乎在組織語言,然后平靜地說出了那句改變一切的話。
這句話如同一顆炸彈,在會議室內爆炸開來。
吳強的表情瞬間凝固,不可置信地盯著王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