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警察用力踹開那扇已經布滿灰塵的門,刺鼻的異味撲面而來。
客廳里堆滿了各種奇怪的儀器和閃爍的屏幕,而那位據說六年未出門的女博士,正站在房間中央,面無表情地看著他們。
"你們來得正好,"她平靜地說,"我剛剛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警察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這位神情復雜的天才女子。
沒人知道,這個看似瘋狂的女人,即將改變整個世界的命運。
01:
林微雨從小就與眾不同。
在北京四中的校園里,當其他女孩討論偶像劇和明星八卦時,她總是一個人坐在實驗室里,對著顯微鏡和化學試劑著迷。十六歲那年,她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特等獎,成為當年最年輕的獲獎者。媒體爭相報道這個"天才少女",卻沒人注意到她眼中閃爍的孤獨。
"我不需要朋友,我只需要科學。"這是她面對父母關切的標準回答。
林微雨的父親是北京大學的物理教授,母親是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她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被精心培育,卻也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壓力。十八歲,她以全國第一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二十二歲,她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的全額獎學金;二十六歲,她以量子計算領域的突破性研究獲得博士學位,被譽為"華人科學界的新星"。
就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刻,一場意外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夜,林微雨在實驗室工作到深夜。當她駕車回家時,一輛失控的卡車撞向了她的車。醒來時,她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而她最引以為傲的大腦,受到了輕微的損傷。
"你的基本認知功能沒有問題,但可能會出現一些社交障礙和情緒波動。"醫生的話像一把鋒利的刀,刺進她的心臟。
康復期間,林微雨發現自己開始懼怕人群,甚至無法忍受陌生人的目光。曾經自信從容的她,變得敏感而脆弱。更可怕的是,她發現自己無法再像以前那樣高效地工作和思考。
"我失去了我最寶貴的東西。"林微雨對著鏡子里的自己低語。
回國后,林微雨婉拒了所有高校和研究所的邀請,選擇了一條出人意料的路——她用積蓄在北京郊區買了一套兩居室的公寓,開始了與世隔絕的生活。
六年時間,足以讓一個人被世界遺忘。
沒有人知道,在那扇緊閉的門后,林微雨究竟在做什么。鄰居們只知道這里住著一個很少出門的年輕女人,偶爾會有快遞員送來大包小包的物品。漸漸地,關于這位"怪人"的傳言開始在小區蔓延。
"聽說她是個科學家,得了什么奇怪的病。"
"我看她是個瘋子,整天對著電腦自言自語。"
"可憐的姑娘,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幸。"
而真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復雜。
02:
王阿姨住在林微雨的隔壁,是一位退休的小學教師。她是為數不多關心這位年輕女鄰居的人。
"小林啊,我做了些餃子,給你送來嘗嘗。"王阿姨第無數次敲響林微雨的門。
出乎意料的是,今天門開了一條縫。
"謝謝您,王阿姨。"林微雨的聲音沙啞,似乎很久沒有說話了。
王阿姨瞥見了門縫中的景象——雜亂的房間,墻上貼滿了奇怪的公式和圖表,地上堆著各種電子零件和工具。更讓她擔憂的是林微雨的樣子:蓬頭垢面,眼睛布滿血絲,瘦得只剩下皮包骨。
"孩子,你這是怎么了?生病了嗎?要不要去醫院看看?"
"我沒事,正在做一個重要的研究,不能中斷。"林微雨勉強擠出一個微笑,"謝謝您的關心。"
門再次關上,留下王阿姨站在走廊上,心中充滿疑惑和擔憂。
接下來的幾天,王阿姨注意到林微雨的房間里總是亮著燈,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有時候,她似乎聽到了奇怪的機器運轉聲和電流聲。更奇怪的是,小區里的電力似乎變得不穩定,時常跳閘。
一周后的深夜,一聲巨大的爆炸聲驚醒了整棟樓的居民。
"是林微雨家!"有人驚恐地喊道。
王阿姨顧不上穿外套,沖到林微雨的門前,瘋狂地敲門。
"小林!小林!你沒事吧?"
沒有回應。
小區的物業和幾位男住戶趕來,試圖破門而入,卻發現門被特殊的鎖具加固,無法打開。
"必須報警了!"王阿姨顫抖著拿出手機。
警察很快趕到現場。在確認情況緊急后,他們決定強行破門。
"砰!"門被踹開的瞬間,一股混合著焦糊味和化學藥劑味的氣體撲面而來。
警察們戴上口罩,小心翼翼地進入公寓。屋內的景象讓所有人震驚——這哪里是普通的家,分明是一個高科技實驗室!各種精密儀器占據了客廳的每一個角落,墻上的顯示屏閃爍著復雜的數據和圖表,一個巨大的金屬裝置占據了房間中央,周圍散落著燒焦的電線和碎裂的玻璃。
而林微雨就站在那臺機器旁邊,全身被一種奇怪的藍光籠罩。她的表情出奇地平靜,甚至帶著一絲微笑。
"你們來得正好,"她說,聲音中帶著久違的自信,"我剛剛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
警察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對這個看似瘋狂的女子。
"林女士,您這是在做什么實驗?這是違反居民區安全規定的。"為首的警官謹慎地說。
林微雨搖搖頭,仿佛在聽一個外星人說話。"你們不明白...沒人能明白..."她的目光越過警察,看向窗外的夜空,"六年了,整整六年...我終于做到了。"
就在這時,那臺機器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聲,房間里的燈光劇烈閃爍。林微雨的表情從自信變成了驚恐。
"不,不應該這樣!"她沖向控制臺,手指在鍵盤上飛速敲擊,"能量不穩定,要溢出了!"
警察們本能地后退,王阿姨卻鼓起勇氣上前一步:"小林,到底怎么回事?告訴我們啊!"
林微雨轉過身,臉上的表情復雜難辨。她深吸一口氣,像是做出了某種決定。
"我發明了一種能夠讀取和傳輸人類思維的設備。"她快速說道,"最初只是為了治療我自己的腦損傷,后來我發現它可以做到更多...可以連接不同人的大腦,可以存儲和分享記憶、知識、甚至情感..."
"這...這不可能。"一位警官下意識地說。
林微雨苦笑:"六年前,所有人都說這不可能。包括我自己的父母,他們都認為我瘋了,需要心理治療而不是繼續研究。"她的聲音帶著深深的傷痛,"你們知道被全世界懷疑自己的理智是什么感受嗎?你們知道被最親近的人放棄是什么感受嗎?"
03:
房間里的溫度似乎驟然下降。警察們不再急于行動,而是被林微雨的話吸引住了。王阿姨的眼中泛起了淚光,她第一次真正理解了這個年輕女子的孤獨。
林微雨輕輕撫摸著那臺機器,繼續說道:"事故后,我的大腦不再像以前那樣靈活。我失去了很多,但也獲得了新的視角。我發現,人類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或貧窮,而是無法真正理解彼此。"
她指向墻上的一幅大腦掃描圖:"看這里,當兩個人嘗試溝通時,他們的神經元活動模式。即使使用相同的語言,他們傳遞和接收的信息也存在巨大差異。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進入他人的世界,永遠孤獨。"
警察們開始意識到,眼前這位女博士可能并非瘋子,而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但這并不減輕他們的擔憂——如果她真的發明了能讀取人腦的設備,那將帶來多少倫理和安全問題?
"林女士,就算您的發明是真的,這種技術也太危險了。想象一下如果落入壞人之手..."警官試圖講道理。
"你以為我沒考慮過嗎?"林微雨突然提高了聲音,"正因為如此,我才選擇獨自完成這項研究!我設計了嚴格的安全協議和倫理限制。這不是武器,而是橋梁——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橋梁!"
就在爭論激烈之時,那臺機器的警報聲突然變得更加尖銳,藍光閃爍的頻率加快了。
"糟了,能量波動超出安全范圍了!"林微雨轉身沖向控制臺,"必須緊急切斷電源!"
但為時已晚。一道刺眼的光芒從機器中心爆發,瞬間籠罩了整個房間。警察們本能地閉上眼睛,感覺到一股奇怪的能量波穿透了他們的身體。
當光芒消退,房間里陷入了詭異的寂靜。所有人都站在原地,表情茫然,似乎經歷了某種無法言喻的體驗。
林微雨是第一個回過神來的人。她看著眼前的機器,眼中閃爍著淚光和驚喜。
"成功了..."她輕聲說,"它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