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軒軒,姑姑求你了,就五十萬,救救志豪吧!"電話里傳來林雅琴顫抖的聲音。
林軒看著窗外上海陸家嘴的璀璨夜景,嘴角揚起一絲冷笑。
這個女人,十八個月來第一次主動聯系他,開口就是要錢。
"你配嗎?"三個字吐出,林軒直接掛斷了電話。
這簡單的三個字背后,藏著二十一年來無法磨滅的痛苦記憶。
01
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四十二層,林軒正在主持產品研發會議。
作為公司最年輕的產品總監,他的每一個決策都關系著千萬級的項目投資。
會議室里,十幾名下屬正聚精會神地聽他分析市場數據。
"根據用戶反饋,我們的新產品在年輕用戶群體中的留存率達到了85%,這個數據..."林軒的話被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斷。
看到屏幕上顯示的號碼,林軒愣了一下。
那是一個他熟悉卻又陌生的號碼,十八個月來從未主動撥通過的號碼。
"抱歉,會議暫停五分鐘。"林軒對著會議室的同事說道,走到窗邊接起電話。
"軒軒,是我,你姑姑。"電話那頭的聲音小心翼翼,帶著明顯的顫抖。
林軒沒有回應,只是靜靜地聽著。
"軒軒,姑姑知道這些年我們聯系少了,可是...可是現在真的有急事。志豪他...他創業失敗了,欠了別人五十萬,那些人天天上門要債,姑姑實在是沒辦法了。"
林雅琴的聲音越來越急切,"軒軒,你現在混得這么好,年薪上百萬,就幫幫志豪吧,救救我們一家。"
林軒望著窗外黃浦江上來往的游船,那些童年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
儲物間里的咸菜配白米飯,深夜里偷偷流下的眼淚,還有那個女人偽善的面孔。
"你配嗎?"林軒的聲音平靜得可怕。
電話那頭瞬間安靜了下來。
"軒軒,你...你怎么能這樣說話?姑姑好歹把你養大了,沒有姑姑,你哪有今天?"林雅琴的聲音提高了八度,透著不敢置信。
林軒沒有再說話,直接掛斷了電話。他關掉手機,重新坐回會議桌前。
"林總,您沒事吧?臉色看起來不太好。"助理小張關切地問道。
"沒事,我們繼續。"林軒調整了一下情緒,可是心中的波瀾卻再也無法平靜。
二十一年前的那個雨夜,改變了他的整個人生軌跡。
02
1995年10月,林軒七歲。
那是一個普通的秋日午后,小軒軒正在家里的客廳看動畫片,等著爸爸媽媽下班回家。
傍晚時分,門鈴急促地響起。
林軒跑去開門,看到門口站著兩個穿制服的叔叔,他們的表情很嚴肅。
"小朋友,你的爸爸媽媽呢?"其中一個叔叔蹲下來問道。
"爸爸媽媽還沒下班,他們說六點就回來了。"林軒天真地回答。
兩個叔叔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拿出手機撥打了一個號碼。
很快,姑姑林雅琴就趕了過來。
那天晚上,林軒才知道爸爸媽媽再也不會回來了。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走了他最親的兩個人。
葬禮過后,林雅琴把林軒帶到了她家。
在所有親戚面前,她拍著胸脯說:"孩子放心,姑姑一定會把你當親兒子養,絕不會讓你受委屈。"
親戚們都夸她善良,有責任心。
林軒當時還小,真的以為找到了新的依靠。
可是現實很快就給了他當頭一棒。
林雅琴家是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主臥住著她和姑父,次臥給了比林軒小三歲的表弟林志豪,而林軒被安排在了一個不到八平米的儲物間里。
房間里只有一張小床和一個破舊的衣柜,墻上的漆都已經脫落,冬天冷得透骨,夏天熱得喘不過氣。
更讓林軒難受的是飲食的差別。
每天早上,林志豪吃的是煎蛋配牛奶面包,而林軒只能吃咸菜配白米粥。中午林志豪有肉有菜,林軒還是咸菜配白米飯。
"小軒,你要知道,姑姑家條件有限,能收留你已經很不容易了。"林雅琴經常這樣對他說,"你要懂得感恩,不能和志豪比,他是姑姑的親兒子。"
八歲那年春天,林軒生日那天,他小心翼翼地提醒姑姑:"姑姑,今天是我生日。"
林雅琴正在廚房給林志豪準備愛吃的紅燒肉,頭也不回地說:"知道了,晚上多給你炒個青菜。"
而兩個月后林志豪五歲生日時,林雅琴請了十幾個親戚朋友來家里,買了大蛋糕,準備了一桌豐盛的菜肴。
林軒坐在角落里,看著大家圍著林志豪唱生日歌,心里涌起一陣說不出的酸楚。
03
日子一天天過去,林軒漸漸習慣了這種差別待遇,也明白了自己在這個家中的地位。
九歲那年冬天,林軒在學校和同學發生了沖突。
那個同學罵他是"沒爹沒媽的野種",年幼的林軒憤怒地沖上去打了對方。
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林雅琴。
當天晚上,林雅琴把林軒叫到客廳,當著林志豪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一個耳光。
"跪下!"林雅琴厲聲喝道,"我告訴你,你在這個家就是寄人籬下,沒有資格和別人打架!你爸媽死了,是我好心收留你,你還敢給我惹事?"
林軒跪在冰涼的地板上,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林志豪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看著,還故意大聲說:"媽媽,哥哥好可憐啊,沒爸沒媽的。"
從那天起,林軒明白了一個道理:在這個家里,他永遠都得不到真正的關愛,也永遠不會被當作家人對待。
既然如此,他只能靠自己。
林軒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每天放學后,當林志豪在客廳看電視吃零食的時候,林軒就在儲物間里點著臺燈做作業。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寒風刺骨,他都咬牙堅持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軒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試都是班級前三名,各種獎狀貼滿了儲物間的墻壁。
可是林雅琴從來不表揚他,甚至連看都不看一眼。
她總是說:"讀書好有什么用?以后還不是要打工掙錢。"
相反,林志豪成績平平,每次考試都在班級后半段,林雅琴卻總是安慰他:"沒關系寶貝,分數不重要,快樂就好。"
這種雙重標準深深刺痛著林軒的心,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要靠自己闖出一片天地的決心。
04
高中三年,林軒的成績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十。
高三那年,他的目標是考取上海的重點大學,遠離這個讓他感到窒息的家。
可是當他把想法告訴林雅琴的時候,卻遭到了強烈的反對。
"上海?你瘋了嗎?那么遠,學費那么貴,我們家哪有那個條件?"林雅琴一臉不悅,"就在本地上個大學就行了,畢業了也好照顧家里。"
"姑姑,我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不用家里出錢。"林軒小心翼翼地說道。
"不行就是不行!"林雅琴斷然拒絕,"你別忘了,是我把你養大的,你就有義務留在這里照顧我們。志豪以后還要結婚買房子,需要你這個哥哥幫忙。"
林軒聽了這話,心中涌起一陣憤怒。
憑什么?憑什么他要為林志豪的未來買單?憑什么他的人生要被別人安排?
那天晚上,林軒躺在儲物間的小床上,看著墻上的獎狀,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他要偷偷申請助學貸款,考取上海的大學,追求屬于自己的人生。
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和努力,林軒成功地被上海一所知名大學的計算機專業錄取,并且申請到了助學貸款。
當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里的時候,林雅琴暴跳如雷。
"你這個白眼狼!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就是這樣報答我的?"她指著林軒的鼻子罵道,"好,你要走是吧?走了就別想再回來!我當沒有你這個侄子!"
林軒平靜地看著她,心中反而感到了一種解脫。
"姑姑,謝謝你這些年的收留。"他說完,轉身回到儲物間收拾行李。
九月的那個早晨,林軒拖著一個破舊的行李箱,獨自走出了這個住了十一年的家。
林雅琴站在門口,冷冷地看著他離開,沒有說一句挽留的話。
林志豪趴在窗戶上,好奇地看著這一切,還對林軒做了個鬼臉。
林軒沒有回頭,他知道,從今以后,他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未來了。
05
大學四年,林軒過得異常充實。
白天上課,晚上打工,周末做家教,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
他在學校食堂洗過盤子,在網吧做過網管,在書店當過店員,在快遞公司分揀過包裹。
每一份工作都很辛苦,但林軒從不抱怨,因為這是他自由選擇的生活。
四年里,林軒只回過家兩次,都是過年的時候。
每次回去,林雅琴都是一副勉強的樣子,仿佛他是個外人。
而林志豪已經長成了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變得更加任性和自私。
大學畢業后,林軒順利找到了一份互聯網公司的工作,起薪不高,但他看中的是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
從最基層的程序員做起,林軒憑借出色的技術能力和勤奮的工作態度,很快得到了上司的認可。
工作第二年,他被提升為項目經理;第四年,成為了部門主管;第七年,晉升為產品總監。
如今28歲的林軒,年薪已經達到了一百萬,在上海黃浦區買了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豪華公寓,開著一輛奔馳車,過著很多人羨慕的生活。
這十一年來,林軒和林雅琴的聯系越來越少。偶爾逢年過節會發個短信問候一下,但從來不主動打電話。
林軒以為這樣的生活會一直平靜下去,直到今天接到那個電話。
06
掛斷林雅琴的電話后,林軒心情一直很糟糕。
那些被埋藏多年的痛苦記憶重新涌現,讓他整個周末都心神不寧。
周日下午,林軒在整理書房的時候,意外地在一個舊紙箱里發現了一個鐵盒子。
這個盒子他從來沒見過,上面還貼著一張發黃的紙條,寫著"軒軒重要物品",字跡是爸爸的。
林軒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開了盒子,里面裝著一些文件和證書。
當他看清楚這些文件的內容時,整個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