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安全之“治”促產業之“興”看湖南最大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如何蝶變
2025年7月7日發表于《中國應急管理報》
以安全之“治”促產業之“興”
——看湖南最大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如何蝶變
“空中飛線”不見了,逃生通道安裝了,消防設施配全了……記者近日走進湖南省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株洲市荷塘區月塘街道合泰、富家垅片區,所到之處,面貌煥然一新。
面積僅1.22平方公里的合泰、富家垅片區,生產著全國近三分之一的女褲。產業發展既帶來了人口和效益增長,也滋生了風險和隱患,尤其是消防安全經常亮“紅燈”,這里一度被掛上重大火災隱患“紅牌”。安全問題不僅威脅該片區10余萬人的生命安全,也制約著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
從曾經的治理短板變身為如今的治理“樣板”,安全狀況“由亂到治”,合泰、富家垅片區有何秘訣,又是如何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的?
除頑疾——以黨建促除患
合泰、富家垅片區的居民因服飾產業而喜,也因安全問題而憂。經過30余年野蠻、粗放發展,生產、吃飯、住宿混雜的“三合一”場所,在這里遍地開花。這個原本只有1.1萬原住居民的城中村,衍生出1800余家服飾加工廠和800余家家庭作坊,人口增加到13萬。由此帶來的私搭亂建、下店上宅、人貨混居等現象導致的安全問題越積越多,安全態勢愈發復雜。
2022年,湖南省安全生產委員會、省消防安全委員會曾因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消防設施缺東少西、房屋功能性質混亂等問題,對該片區實行掛牌督辦。然而,30余年積攢的“頑瘴痼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清除的。株洲市、區兩級黨委政府下定決心,荷塘區幾番探索,決定以黨建領航,開展系統性綜合治理。
該區成立了由區委書記為第一組長,區委副書記、區長為組長,其他區委班子成員及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整治工作專班,統籌推進綜合治理。
2024年2月,荷塘區6個街道黨工委選派450余名黨員干部,組建6支援建工作隊,進駐合泰、富家垅片區開展系統性綜合治理。工作隊將該片區劃分為16片,分片包干,在挨家挨戶摸底的基礎上,又把片區劃分成20余個網格,將基層治理融入安全隱患整治。
在以黨建引領開展安全隱患整治過程中,荷塘區“地毯式”摸排流動黨員情況,以此壯大隱患整治力量。
吳孔軍是一位流動黨員,也是一家服裝加工廠的負責人。工作隊“發現”他后,將其選為富家垅A區和C區網格黨支部書記,并讓其擔任小區物管會主任。上任后,吳孔軍帶頭從自家自建房、加工廠開始,推進隱患整治。很多流動黨員看到身邊的安全狀況明顯好轉后,自發加入隊伍,積極查隱患、保安全。
工作隊共“發現”了378名流動黨員,推動24個網格成立了黨支部,設立黨群服務站。網格黨支部以“懇談會”“觀摩會”等形式,推動房東、老板主動做好安全工作,實現安全自治。
“在黨員帶動下,1816名加工廠業主、房東、安全員分別擔任片長、組長、鄰長(即‘三長’),成為片區治理核心力量。”荷塘區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郭維介紹,合泰、富家垅片區建立了以網格黨支部為“頭”、“三長”和業主委員會為“肩”的“頭肩型”議事協商機制,推動在2024年底實現了房屋結構安全隱患銷號摘牌、重大消防隱患降級為一般消防隱患。
煥新顏——聚合力攻難題
新建的停車場、充電樁解決了電動自行車無處停放充電問題,自建房完成了“功能分區、業態分棟”的劃定,加工樓實現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全覆蓋……這個湖南省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基地的變化,既源自工作隊的努力、黨員的擔當,更與發動群眾群防群治密不可分。
曾經,加工廠沒有防火分隔,布匹原料占滿疏散通道。株洲市消防救援部門在一次消防演練中,消防車拐一個彎,竟花了21分鐘。
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痛下決心,開展合泰、富家垅片區消防安全隱患整治,督促指導每個加工廠配齊消防設施,定期上門宣傳消防安全知識,讓每月一次的消防演練成為慣例。
“沒想到整改后招工更容易了,果然安全才是最大的效益。”吳孔軍笑著說。
然而,并非所有的隱患整治都如此順利。最難的是將家庭作坊進行功能性分區,將加工區域、住宿區域“剝離”。“很多自建房內,房東住樓上,樓下租給小作坊。‘剝離’意味著小作坊要搬離,或者房東要搬離,這項工作推進起來很難。”月塘街道黨工委書記羅銘感慨道,在前期摸底中,被甩臉子、拍桌子是常態,工作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整合資源,幫助從住宿區搬走的加工廠盡快找到新廠房,問題才得以解決。
湖南長沙“4·29”特別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發生后,湖南省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合泰、富家垅片區是重點整治區域。株洲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顏文明?表示,為鏟除該片區自建房“年年查、年年改、年年有”的根源,該局動員片區先做房屋鑒定,再安裝消防設施,并將住宿區、工廠依次分開,從“治”和“防”兩方面筑牢自建房安全屏障。
將住宿區和廠房分開后,安裝消防設施又遭到了一些加工廠老板的抵制。“我要花4倍的錢,才能租到同樣面積的房子,消防設施配備還需要我掏錢,怎么算都劃不來。”加工廠老板單福元的話,道出了消防設施安裝遇阻的根本原因。
月塘街道派出消防專干,一次次上門和單福元講道理,幫他算清“安全賬”“效益賬”,拿已安裝消防設施的加工廠做對比,終于讓單福元認識到安全才是保障企業長遠發展的根基。
不厭其煩、反復宣傳,利用“熟人社會”引發連鎖效應,是促使自建房房東、加工廠老板對安全隱患整治從“漠視抵制”轉向“自覺主動”的關鍵。
在株洲市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部門合力推動下,合泰、富家垅片區實現“問題房屋”應拆盡拆、消防設施應補盡補。安全治理人人參與,也讓個個受益。裁剪工小謝指著窗外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這片的加工樓都有了雙逃生通道。安全有保障,我們干活時心里踏實多了。”
防反彈——強意識建機制
“工作隊遲早要撤離,安全隱患長效治理要有牽頭人,更要有可持續的保障機制。”荷塘區區長羅鵬程坦言,在安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情況下,從業人員尤其是企業主要負責人的安全意識有待加強。
安全意識的增強不像硬件設施提升那樣“快捷”,有的加工廠仍然存在占用疏散通道、堵塞逃生窗口等行為,有的加工廠老板甚至認為現在的安全水平比以前已經提高很多了,沒必要“精益求精”。
“安全意識上不來,硬件設施也可能成為擺設。”羅鵬程表示,當前,合泰、富家垅片區自建房整治工作已進入“后半程”,要從完善安全硬件設施轉向增強全員安全意識,從而鞏固整治成效,防止隱患反彈。
荷塘區綜合采取加大資金投入、創新安全宣傳培訓方式、推動服飾加工產業轉型升級等措施,強化“隱患即事故”的意識,帶動全員成為安全員,自覺把安全生產工作抓牢抓實。
為確保安全隱患整治工作持續推進,株洲市安排工作隊進駐合泰、富家垅片區,成立由應急管理、消防救援、住建等6個部門組成的56人常駐綜合執法隊伍,合力推動隱患治理。
每天晚上,荷塘區市場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胡震宇都會匯總當天常態化執法工作動態,并在工作微信群中進行通報。“通過制定‘巡查—反饋—交辦—處置—回頭看’的安全隱患閉環管理流程,引導群眾做到消防安全共防、環境衛生共治、小區事務共商。”胡震宇說,隨著群眾安全意識的增強,帶來的變化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群眾發現安全隱患后,會主動聯系物業、物管會或社區干部處理,形成便捷高效的反饋處理機制。
此外,該片區還創新推出“黨建引領聯建共治”長效機制,引入18家物業公司,形成“黨支部+物管會+工作隊+鄰長(樓棟長)”協調管理模式,先后成立服飾協會、房東協會、加工廠協會、物流協會,讓行業人員成為片區自治人員,實現安全治理從“要我做”到“一起做”。
長治久安,離不開一套完善的消防安保體系。株洲市消防救援支隊支隊長謝智勇介紹,株洲消防指導合泰、富家垅片區在每棟服飾加工樓內都設立了消防安全公示欄,并以網格為單位,組建由社區工作人員、居民、房東和加工廠老板共同組成的消防志愿巡防隊,開展常態化巡邏,確保隱患“隨現隨消”。
“最難的是改變觀念,最欣慰的是群眾參與。”羅鵬程感慨,曾經的合泰、富家垅片區,既書寫過“叫響全國女褲”的產業輝煌,也因安全隱患令人“談虎色變”;現在的合泰、富家垅片區,積極探索區域治理升級,正一步步實現從“治亂”到“興業”的跨越。
來源丨 中國應急管理報
審核丨劉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