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6月23日下午2點,查分系統剛剛開放。
李家客廳里,空調嗡嗡作響,茶幾上擺著剛泡好的茶,還冒著熱氣。李建國坐在沙發上,雙手緊握,比兒子還要緊張。王梅在廚房忙著準備慶祝晚餐,不時探頭張望。
電腦屏幕閃爍著,李明顫抖著手指輸入準考證號。幾秒鐘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個世紀。
"爸,我考了698分。"李明盯著屏幕,聲音有些顫抖。
李建國瞬間從沙發上彈起來,茶杯險些被撞翻:"什么?!698?太好了!兒子你太爭氣了!全市前十啊!我這就給你爺爺奶奶打電話,給你大伯二叔報喜!"
他激動得在客廳里來回踱步,臉漲得通紅,仿佛中了彩票大獎。
"可是爸...我想要700分..."李明的聲音越來越小,像是犯了什么錯誤。
李建國的腳步戛然而止,轉身瞪著兒子:"698分還不夠?你知道多少人羨慕你嗎?別矯情了!這么好的成績,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李明看著父親激動得通紅的臉,緩緩放下手機,眼中的光芒一點點熄滅。客廳里的空調聲突然顯得格外刺耳,那個跳動的698分數字,在他眼中變得模糊起來。
那一刻,698分不再是驕傲,而是壓在心頭的巨石。
01
李明是某中學高三(3)班的學生,父親李建國在當地一家國企工作,母親王梅是小學老師。這個普通的三口之家,因為李明的優異成績而在親戚朋友中頗有威望。
李建國是個要強的男人。年輕時因為文化程度不高吃了不少苦頭,所以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從小學開始,李明的成績就必須保持在班級前三,稍有下滑,李建國就會板著臉訓話。
"咱們家就你一個孩子,你不爭氣誰爭氣?"這句話李明從小聽到大。
高三這一年,李建國更是把李明看得比自己的眼珠子還緊。每天晚上都要檢查作業,周末陪著去圖書館,連李明的零花錢都要精確到每一分——"把心思都用在學習上,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李明也確實爭氣。從高一到高三,他的成績一直穩定在年級前五,模擬考試最高考過701分。那次考試后,李建國高興得一晚上沒睡著,逢人便說:"我兒子考了701分!上清華北大沒問題!"
"700分,一定要考700分以上。"這成了李建國嘴邊的口頭禪,也成了李明心中的緊箍咒。
高考前一個月,李明的壓力越來越大。不只是學習壓力,更多的是心理壓力。每當看到父親期待的目光,他就感到喘不過氣來。
"爸,萬一我考不到700分怎么辦?"一次晚飯時,李明忍不住問道。
李建國立刻放下筷子,嚴肅地看著兒子:"不許說這種話!你模擬考試都考過701分,高考怎么可能考不到700?再說了,考不到700分,那些重點大學怎么辦?"
"可是高考和模擬考試不一樣..."
"沒什么不一樣的!"李建國打斷了兒子的話,"你就是想太多了。好好復習,別胡思亂想。"
王梅在一旁看著,想說什么又咽了回去。她知道丈夫的脾氣,也知道兒子的壓力,但在這個家里,李建國的話就是圣旨。
高考結束后,李明感覺發揮得還不錯,但心里總有種不踏實的感覺。特別是數學最后一道大題,他只寫了一半就沒時間了。
"感覺怎么樣?"李建國迫不及待地問。
"還行吧,應該能上700。"李明違心地回答。
李建國這才放心地笑了:"我就知道我兒子最棒!等成績出來,咱們全家去旅游慶祝!"
02
6月23日,高考成績公布的日子。
一大早,李建國就守在電腦前,比李明還緊張。
"快查快查!"他催促著兒子。
李明深吸一口氣,輸入準考證號碼,點擊查詢。
幾秒鐘的等待,仿佛過了一個世紀。
"698分!"李明盯著屏幕上的數字,聲音有些顫抖。
李建國瞬間從椅子上跳了起來:"多少?698?太好了!太好了!兒子你太爭氣了!"
他激動得在房間里來回踱步,拿出手機就要給所有親戚朋友報喜。
"等等爸..."李明想說什么,但李建國已經撥通了第一個電話。
"大哥!我兒子考了698分!全市前十!"
"二叔!告訴你個好消息,李明考了698分!"
"老王!698分啊!清華北大隨便挑!"
一個接一個的電話,李建國的聲音越來越興奮,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
李明坐在電腦前,看著屏幕上的698分,心情卻越來越沉重。
698分,確實是個好成績。按照往年的錄取線,上個不錯的985大學應該沒問題。可是,這不是他想要的700分。
差2分,就差2分!
"兒子,你怎么了?怎么不高興?"王梅走過來,輕撫著李明的頭發。
"媽,我想要700分..."李明的聲音很輕,輕得只有王梅能聽見。
"698分已經很好了,媽媽為你驕傲。"王梅安慰道。
"可是爸爸說要700分的..."
"你爸爸就是太激動了,698分和700分有什么區別?都是好成績。"
李建國打完電話回來,看到母子倆在小聲說話,立刻走過來:"說什么呢?這么好的日子,應該高興才對!"
"爸,我..."李明想解釋自己的心情。
"我什么我?698分你還不滿意?你知道你們班第二名考了多少分嗎?673分!你比他高了25分!"李建國越說越興奮,"明天我就去學校感謝班主任,這樣的好老師真是難得!"
李明低著頭,不知道該說什么。在父親眼里,698分是完美的成績,是全家的驕傲。可在他心里,698分就是失敗,就是讓父親失望。
晚飯時,李建國破例買了瓶紅酒慶祝。
"來,為我們的大學生干杯!"李建國舉起酒杯。
"爸,我還沒上大學呢。"李明勉強笑道。
"遲早的事!698分,清華北大隨便挑!"
"其實,我覺得某師范大學也不錯..."李明試探性地說。
李建國臉色一變:"師范大學?你開什么玩笑?698分上師范大學,那不是浪費分數嗎?必須上最好的大學!"
"可是我喜歡當老師..."
"當什么老師?當老師有什么出息?"李建國放下酒杯,"你必須學最好的專業,將來找最好的工作,這樣才對得起這698分!"
李明不說話了。他發現,即使考了698分,父親還是在為他安排一切,從來不問他自己想要什么。
飯后,親戚朋友們陸續來家里祝賀。客廳里熱鬧非凡,所有人都在夸贊李明,夸贊李建國教子有方。
李明坐在人群中,聽著那些贊美的話,心里卻越來越空虛。這些人關心的只是分數,只是他能上什么大學,從來沒人問過他開不開心,累不累。
"李明真是我們小區的驕傲啊!"
"這孩子從小就聰明,跟他爸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698分,我們家那孩子要是能考一半就好了!"
聽著這些話,李明感到窒息。他想逃離這個充滿贊美聲的客廳,逃離這個只關心分數的世界。
03
深夜11點,客人們終于離開了。
李建國還沉浸在興奮中,拉著妻子規劃著兒子的未來:"你說咱們是報清華還是北大?我覺得清華更好一些,理工科強..."
"你問問兒子的意見吧。"王梅提議。
"他懂什么?還是我們做父母的有經驗。"李建國擺擺手,"明天我就去找老師,問問怎么報志愿。"
李明在房間里聽著父母的對話,心里五味雜陳。698分,在別人眼里是成功,在他心里卻是巨大的失敗。
他想起高考前的那個晚上,他對著星空許愿,一定要考700分以上,一定要讓父親真正為他驕傲。可現在,698分讓父親興奮,卻讓他自己失望。
更讓他難受的是,沒有人理解他的感受。在所有人眼里,698分已經足夠好了,他應該感到滿足,應該感到高興。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這2分的差距有多重要。
李明打開抽屜,拿出一張白紙,開始寫字:
"爸爸媽媽,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698分不是我想要的成績,我需要一個人靜靜想想。不用擔心我,我會照顧好自己的。李明。"
寫完這張紙條,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解脫。他收拾了幾件換洗衣物,裝進書包里,然后輕手輕腳地走出房間。
客廳里,父母還在商量著報志愿的事情。
"我覺得計算機專業不錯,現在互聯網發展這么快..."
"還是金融吧,賺錢多..."
聽著這些話,李明更加堅定了離開的決心。他們討論的是他的人生,可從來沒有問過他的想法。
凌晨2點,李明悄悄打開家門,走進了夜色中。
街道上很安靜,只有偶爾經過的車輛發出微弱的聲響。李明漫無目的地走著,不知道要去哪里,只是想離開那個充滿期待和壓力的家。
他在一個24小時便利店里買了瓶水,然后坐在附近的公園里。夜風有些涼,但他不想回家。
"698分..."他對著夜空自言自語,"為什么就不能是700分呢?"
04
第二天上午,某中學高三(3)班的班主任張老師正在整理學生的成績單。作為一名有著2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她對每個學生的情況都了如指掌。
"李明698分,不錯,應該能上個好大學。"張老師在成績單上做著標記。
上午第三節課,張老師發現李明沒有來上學。這很不正常,李明是班里最聽話的學生,從來沒有無故缺席過。
"李明呢?有人知道嗎?"張老師問其他同學。
"老師,昨天李明查分后心情不太好,可能是在家休息吧。"班長回答。
"心情不太好?他考了698分啊,全班第一!"張老師有些不解。
"可能是因為沒考到700分吧,李明一直想考700分以上的。"同桌小王說道。
張老師愣了一下。作為老師,她太了解這些優秀學生的心理了。有時候,最優秀的孩子承受的壓力也是最大的。
中午時分,張老師決定給李明家里打個電話詢問情況。
"喂,您好,是李明家長嗎?"
"是的,我是他爸爸李建國。張老師您好!"李建國的聲音很興奮,"正想感謝您呢,李明考了698分,全靠您教得好!"
"李明今天沒來上學,是身體不舒服嗎?"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
"沒來上學?不可能啊,他早上明明出門了..."李建國的聲音開始有些慌亂。
"您確定嗎?我這里點名他缺席..."
"我馬上回去看看!"
電話掛斷后,李建國急匆匆趕回家。家里很安靜,李明的房間門關著。
"李明?李明?"他推開房門,房間里空無一人。
書桌上放著一張紙條。李建國拿起來一看,手開始發抖。
"爸爸媽媽,對不起,我讓你們失望了..."
李建國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腦子里一片空白。兒子走了?為什么?698分不是很好的成績嗎?
他立刻給妻子打電話:"梅子,李明不見了!他留了張紙條說讓我們失望了!"
"什么?!"王梅在學校接到電話,整個人都懵了,"698分怎么會讓我們失望?他是不是想太多了?"
"我也不明白!698分已經很好了啊!"李建國急得在房間里來回踱步,"我們該怎么辦?要不要報警?"
"先找找看,可能就在附近。"
李建國和王梅分頭尋找,把李明可能去的地方都找了一遍——學校、圖書館、書店、同學家...都沒有。
下午3點,張老師再次打來電話:"李建國,找到李明了嗎?"
"還沒有,我們找遍了所有能想到的地方。"李建國的聲音已經帶著哭腔。
"您別著急,我也在幫忙找。有消息我立刻通知您。"
張老師掛斷電話后,心情也很沉重。她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對學生的關注還不夠?李明這樣的好學生,為什么會因為698分而選擇離家出走?
她想到了李明平時的表現,總是默默承受著壓力,從來不在老師和同學面前表現出脆弱。也許,正是因為他太"懂事"了,所以所有人都忽略了他的內心感受。
傍晚時分,張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是李明同桌小王打來的。
"老師,我在河邊公園看到李明了!"
張老師立刻趕到現場。河邊公園的一個角落里,李明縮成一團坐在長椅上,眼睛紅腫,顯然哭過。
"李明!"張老師快步走過去。
李明抬起頭,看到班主任,眼淚又涌了出來:"老師,我是不是讓您失望了?"
這句話讓張老師心中一震。一個698分的孩子,問她是不是讓她失望了?
"孩子,你怎么會這樣想呢?698分是多么好的成績啊!"
"可是我想要700分..."李明的聲音很小,像是在為自己的"貪心"道歉。
"那又怎樣呢?699分、700分、701分,有什么本質區別嗎?"張老師坐在李明身邊,"你知道嗎?分數只是一個數字,它不能代表你這個人的價值。"
"可是我爸爸說,要考700分以上,說只有這樣才能上好大學,才能有出息..."
張老師明白了。這不是一個關于分數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于期望和壓力的問題。
"李明,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自己覺得698分怎么樣?"
李明想了想:"其實...其實我知道698分已經很好了。可是,可是我總覺得對不起爸爸媽媽,對不起他們對我的期望。"
"可是孩子,你有沒有想過,你父母真正的期望是什么?是698分、700分,還是希望你健康快樂?"
李明愣住了。這個問題他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
"而且,"張老師繼續說,"你覺得現在你父母的心情怎么樣?你覺得他們是在為你的698分高興,還是在為你的失蹤擔心?"
李明低下了頭。他想到父母此刻一定急瘋了,心里涌起一陣愧疚。
"老師,我不想回家了。"李明說出了那句讓他糾結了一整天的話,"我覺得我永遠達不到他們的期望,永遠不夠好。"
張老師看著眼前這個優秀卻迷茫的孩子,心情復雜。她知道,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李明回家,讓這個家庭重新審視他們對"成功"的定義。
但是,她也知道,僅僅讓李明回家是不夠的。這個家庭需要一次深刻的對話,需要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期望和愛。
張老師拿出手機,準備給李建國打電話。她知道,接下來的這個電話,可能會改變這個家庭對教育和成功的全部認知。
但是,第二天下午那個電話響起時,李爸爸做夢也想不到,電話那頭的班主任會說出讓他終生難忘的八個字。
這八個字,將徹底顛覆他對698分的所有認知,讓他明白自己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
那一刻,這個一向堅強的父親,這個在單位里雷厲風行的中年男人,這個昨天還在為兒子的成績而驕傲的爸爸,會在電話里失聲痛哭,后悔得恨不得抽自己耳光。
當張老師在電話里一字一句說出真相時,聽筒那頭傳來的,不再是李建國往日的豪言壯語,而是一個父親撕心裂肺的哭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