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事件為真實事件稍加改編,但并非新聞,情節全來源官方媒體,為了內容通順,部分對話是根據內容延伸,并非真實記錄,請須知。
本文資料來源新聞報道:紅星新聞《廣西玉林通報一作坊非法煉油:已立案查處,未流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
第一章:村莊突現惡臭,村民無辜遭殃
七月的廣西玉林,暑氣像一張密不透風的網,將整個仁東鎮罩得嚴嚴實實。毒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路面被曬得滾燙,空氣仿佛都被扭曲了。
但是旺盧村的村民們卻覺得,與暑氣相比,還有更加讓人難以忍受的,是一股不知從何處飄來的惡臭,令人連連作嘔。
王建國坐在自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樹下,手里的蒲扇有氣無力地扇著。他皺著眉頭,使勁嗅了嗅,那股熟悉的、混合著腐爛和油膩的味道又飄了過來,像是有無數只腐爛的老鼠在身邊散發著氣息。
從清晨到深夜,幾乎無孔不入,尤其是到了晚上,那股味道像是被濃稠的夜色包裹著,更加濃烈,簡直讓人無法呼吸。
“他娘的,這到底是什么味兒啊?”王建國忍不住罵了一句,聲音里滿是煩躁和無奈。
旁邊正在擇菜的老伴也停下了手中的活計,用袖子捂住鼻子,眉頭擰成了一個疙瘩:“不知道啊,聞著就惡心,胃里直翻騰,這日子沒法過了。”她面前的竹籃里,新鮮的青菜被這股味道熏得似乎都變了味。
不僅是王建國一家,村里的很多人都深受這股惡臭的困擾。
有人說是附近的垃圾場飄來的,可垃圾場在鎮子的另一頭,距離這里少說也有十里地,怎么會飄到這兒來?
有人猜測是哪個工廠在偷偷排污,可周圍幾里地都沒有正經的工廠,只有一些零散的小作坊,也都沒聽說有排污的情況。
村里的老人說,這味道邪乎得很,帶著一股子死氣,聞多了怕是要生病,說不定是山里有什么不干凈的東西。
為了找到這股惡臭的源頭,村民們也曾結伴一起去尋找,但是一無所獲。
有一次,幾個年輕力壯的村民不甘心,拿著砍刀深入山林中,劈開路障往山里走,走了約莫一個多小時,卻迷了路,最后還是靠著太陽的位置才勉強走出來,弄得一身狼狽,也沒找到什么線索。
直到有一天,村里的一個年輕人趙亮,在進山砍柴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隱藏在密林深處的鐵棚。
第二章 隱秘鐵棚被發現,忍無可忍求調查
鐵棚是用生銹的鐵皮搭建的,周圍被高高的雜草和灌木叢掩蓋著,趙亮剛靠近鐵棚,就被一股濃烈的惡臭熏得差點吐出來,像是無數腐爛的尸體堆積在一起,又混合著燒焦的油脂味,直沖腦門。
他強忍著惡心,透過鐵棚的縫隙往里看,只見里面亂七八糟地堆著一些黑乎乎的東西,像是動物的內臟和骨頭,還架著一口巨大的鐵鍋,鍋里似乎在熬著什么,冒著渾濁的油煙,油煙中還夾雜著一些黑色的顆粒,飄到空中,落在周圍的樹葉上,把樹葉都染成了黑色。
趙亮心里咯噔一下,他隱約覺得,這就是那股惡臭的來源。
但趙亮沒敢聲張,他怕惹禍上身。回到村里后,他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幾個相熟的村民。
大家聽了都很氣憤,七嘴八舌地議論著,有人說要去把那鐵棚拆了,有人說要去報官。但冷靜下來后,又都有些害怕。
那鐵棚的位置那么隱蔽,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經地方,背后說不定有人撐腰,要是貿然行動,被報復了可怎么辦?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惡臭依舊,村民們的抱怨也越來越多。
王建國看著村里的孩子們一個個沒了往日的活力,村民們也每天心情煩躁無精打采,心里的火氣越來越大。
7月3日晚上,王建國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那股惡臭像一只無形的手,緊緊地扼住了他的喉嚨,心里像是有一團火在燃燒,讓他喘不過氣來。他起身打開窗戶,想透透氣,可窗外飄進來的空氣里,依舊彌漫著那股令人作嘔的味道。
“不行,我得去舉報。”王建國猛地停下腳步,眼神變得堅定起來,他對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的老伴說,“再這樣下去,咱們村的人都得被這味兒害死。”
老伴有些擔心,坐起身來,拉住他的胳膊:“老頭子,咱們斗得過他們嗎?那些干這種缺德事的人,心狠手辣的,萬一被報復怎么辦?咱們一把年紀了,可經不起折騰啊。”
王建國嘆了口氣,拍了拍老伴的手:“我也知道有風險,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大家受苦。大不了就是一條老命,怕什么!就算被報復,能換得村里人的安寧,也值了。”
說完,王建國走到桌前,拿起那部老舊的按鍵手機,手指因為激動有些顫抖。
從手機上翻找出鎮政府的舉報電話,深吸一口氣,毅然決然的按下了撥號鍵。
滴滴滴——電話接通了,他在電話里,把村里遭受的惡臭困擾,村民們的痛苦,以及趙亮發現鐵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聲音因為憤怒和激動而有些嘶啞。
接到舉報后,仁東鎮政府高度重視,鎮黨委書記當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連夜組織排查組前往現場。
第三章 深夜造訪無人山,探究惡臭尋來源
晚上八點多,排查組的車輛行駛在顛簸的山路上,車燈劃破漆黑的夜幕,周圍一片寂靜,只有蟲鳴聲和車輛發動機的轟鳴聲。
來到山腳下時,車輛無法再繼續前進,大家只能下車步行。趙亮拿著手電筒在前面帶路,山路陡峭濕滑,大家深一腳淺一腳地往上爬,手電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晃動,照出周圍猙獰的樹木影子。
走了大約一個多小時,趙亮停了下來,指著前方一片茂密的灌木叢說:“就在那里面了。”
排查組的人立刻警覺起來,放慢腳步,小心翼翼地撥開灌木叢往前走。
剛走沒幾步,那股令人作嘔的惡臭就撲面而來,大家都忍不住捂住了鼻子,強忍著惡心繼續前進。
很快,那個隱藏在密林深處的鐵棚就出現在眼前。
“咚咚咚”,在寂靜的山林里顯得格外響亮,排查組的人員敲響了腐朽的鐵門。
等待了好長時間,鐵棚的門才緩緩打開一條縫,一個身材矮胖的中年男人探出頭來。
他臉上沾滿了油污,頭發亂糟糟的,眼神里充滿了警惕和慌亂,看到排查組的人,先是一愣,隨即又強裝鎮定,問道:“你們是誰?來這兒干什么?”
“我們是鎮政府的排查組,接到舉報,說你這兒在非法煉油。”排查組的組長,鎮綜治辦主任嚴肅地說,目光緊緊盯著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也就是李某,連忙擺手,臉上擠出一絲僵硬的笑容:“誤會,誤會,我就是燒點柴火取暖,哪是什么煉油啊。”
排查組的工作人員推開他,徑直走進鐵棚。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都驚呆了,胃里一陣翻江倒海。
鐵棚里亂七八糟地堆著各種變質的動物內臟、腐爛的骨頭,有些上面還爬滿了白色的蛆蟲,散發出陣陣惡臭。
一口巨大的鐵鍋架在土灶上,鍋里還殘留著一些渾濁的油脂,顏色發黑,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在鐵棚的角落里,還堆放著幾十個藍色的塑料桶,里面裝滿了煉制好的豬油,桶口用塑料布蓋著,但依舊擋不住那股難聞的味道。
“你還敢說不是煉油?”組長厲聲質問道,聲音里充滿了憤怒。
李某的臉色變得煞白,像一張白紙,他低下頭,雙手不停地搓著衣角,不敢再說話。
排查組當即要求李某停止作業,并對現場進行了初步的勘查,拍照取證,封存了現場的豬油和相關設備。
7月4日上午,玉州區組織公安、市場監管和仁東鎮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再次來到這個鐵棚,進行聯合調查。市場監管局的小張,剛走進鐵棚,就被那股惡臭熏得差點吐出來,他趕緊從口袋里掏出紙巾捂住鼻子,臉色蒼白。
“太惡心了,這簡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小張小聲嘀咕著,一邊強忍著惡心,一邊拿出相機拍照取證。
經過仔細的調查,鐵棚不僅沒有任何營業執照,也沒有環保審批手續,屬于非法經營。
從4月上旬開始,李某在此處煉制豬油,生產原料多是從菜市場撿來的變質雞腿、腐爛豬骨,從屠宰場低價收購的廢棄內臟,甚至還有一些來源不明的病死動物殘骸。
這些骯臟的原料在大鍋里,通過柴火加熱熬制,鐵勺的攪拌,撇掉漂浮的雜質后,提取出里面的油脂。
這些油脂顏色發黑,質地粘稠,散發著難聞的氣味,但李某卻把它們裝進藍色的塑料桶里,賣給附近的一家油脂公司,聲稱是工業用油脂,每噸價格比正規的工業油脂低了近千元。
經過清點,現場一共發現了2540公斤非法煉制的豬油,裝滿了40多個塑料桶,涉案金額達到1.59萬元。
看著眼前這些黑乎乎的豬油,市場監管局的老周眉頭緊鎖,臉上的表情十分凝重。他用戴著手套的手指蘸了一點豬油,放在鼻子前聞了聞,一股刺鼻的腥臭味差點讓他吐出來,干嘔了好一會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