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萬事休,這是很多中年人的想法和狀態。
有的人追求物質享受和感官刺激,他們的邏輯是“再不享受就來不及了”,這也說得通,比如40歲的腸胃跟60歲的腸胃不一樣,所以不如活在當下,讓自己“活的夠本”。
有的人則想著物質簡配,斷舍離,積極調整心態,提高思想認識,磨礪能力,讓自己到了六七十歲還能意氣風發,有“老夫聊發少年狂”的本錢。
不一樣的觀念和選擇就決定了他們不同的道路和狀況。
這個世界的矛盾就在于,一心求樂的人往往吃苦更多,而能夠吃學習、上進之苦的人,反而吃苦更少。
中年人最怕就是這樣的情況:精神狀態堪憂卻渾然不覺!
21世紀最嚴重的問題其實是在于人的內心,而在不同階段的人里,中年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最危險的。
我自己有過生死難料的經歷,就知道周圍那些中年人的問題:他們的內心早已搖搖欲墜,不堪重負了,但看起來還是笑容滿面,一切如常。
真的,我沒有見過一個中年人的精神是健康的,可現實世界的麻煩就在于,如果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狀態,那好像也無所謂?
大家好像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逃避,要么在一起喝酒打牌,要么是裝作若無其事,一切很好。成年人就是這樣,以虛弱和痛苦為恥辱,唯恐讓別人知道了自己不好的一面。
在欺騙別人和自我欺騙方面,每個人都非常擅長。自我虧空,或許潛意識知道自己不對勁了,可還是不想求助,不知道怎么辦,實際上有諸內必行諸外,臉上的苦相總也掩藏不住。
對于內心的苦悶,一種人選擇自我消解,一種人選擇對外發泄!
前者還是善良的,他們不想傷害別人,他們內心敏感,哪怕看破了別人的虛偽、虛假之后還不忍拆穿,有什么壓力和痛苦都靠自己扛著。
但你要知道,哪怕是內心強大的人也難以靠自己走出困境,比如某著名企業家在中年抑郁的時候也需要經常打電話給同事求助,如果只靠自己消解,是扛不過去的。
精神世界真的險象環生,思想、內心一旦出了問題,很容易讓人徹底崩潰。不過還有一種人就特別壞,他們選擇了轉移壓力和痛苦,把自己內心的負面、消極能量盡可能地傳遞給周圍的人,下面我舉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