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從我臉頰滑落,當表妹林小雨站在婚禮現(xiàn)場,看著我和妻子,輕輕喚出那兩個字"爸媽"時,全場瞬間寂靜。
十年前那個滿臉淚痕的小女孩,如今穿著潔白婚紗,在人生最重要的時刻,終于放下了所有心結(jié)。我看到妻子緊緊抓住我的手,顫抖著唇說不出話,而我們的親友們早已泣不成聲。那兩個字,承載了太多復雜情感,道盡了我們這個特殊家庭十年的酸甜苦辣。
01:
十年前的那個雨夜,改變了我們所有人的命運。電話鈴聲在深夜響起時,我和妻子李雯都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噩耗——我的舅舅和舅媽在一場車禍中雙雙離世,只留下了他們16歲的女兒林小雨。
"怎么辦?小雨才16歲啊..."李雯握著電話,聲音顫抖。
那時我們結(jié)婚才兩年,正籌備著自己的小家庭,計劃著要孩子。我和妻子對視一眼,沒有絲毫猶豫就決定收養(yǎng)小雨。我們開車連夜趕到醫(yī)院,看到的是一個蜷縮在角落里的瘦小身影,眼睛紅腫得幾乎睜不開。
"小雨..."我輕聲呼喚。
她抬起頭,眼神空洞而絕望。那一刻,我的心如刀絞。她只是木然地點點頭,沒有任何語言,仿佛整個靈魂都隨父母而去了。
帶小雨回家的路上,車內(nèi)異常安靜。她像個提線木偶,全程沒說一句話,只是偶爾發(fā)出幾聲幾乎不可聞的抽泣。李雯幾次想要安慰她,都不知如何開口。
"小雨,以后就和我們一起生活,好嗎?"到家后,我小心翼翼地問。
她只是麻木地點點頭,然后默默走進我們?yōu)樗郎蕚涞姆块g,輕輕關上門。那一晚,我和李雯靠在門外,聽著里面斷斷續(xù)續(xù)的哭聲,無能為力的感覺讓我們心碎。
接下來的日子充滿挑戰(zhàn)。小雨把自己封閉起來,除了必要的上學和吃飯,基本不與我們交流。她在學校的成績直線下滑,老師頻繁打來電話,說她常常一個人發(fā)呆,不與同學互動。
"我不想去學校了。"三個月后的一天,小雨突然對我們說出了自從來到我家后的第一句完整的話。
"為什么?"李雯關切地問。
"他們都用異樣的眼光看我,我聽到他們在背后議論..."小雨聲音很小,"說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
那一刻,我和李雯心如刀割。我們決定幫小雨轉(zhuǎn)學,給她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李雯辭去了工作,全心全意陪伴小雨。
"小雨,你不是沒人要的孩子,你有我們。"李雯把她緊緊抱在懷里,"我們會一直在你身邊。"
02:
轉(zhuǎn)學后的小雨依然沉默寡言,但至少開始慢慢適應新環(huán)境。李雯每天接送她上下學,無微不至地照顧她的生活,細心了解她的喜好。發(fā)現(xiàn)小雨對繪畫有興趣后,李雯立即為她報名了美術班。
"這個給你。"一天放學后,小雨突然遞給李雯一張畫。那是一幅簡單的家庭畫像,三個人手牽手站在陽光下。雖然筆觸稚嫩,卻讓李雯淚如雨下。
"真漂亮,我太喜歡了!"李雯小心翼翼地將畫收好,那晚她激動得幾乎沒睡。
小雨17歲生日那天,我們精心準備了驚喜派對。看著滿屋的裝飾和蛋糕,小雨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謝謝..."她輕聲說道,嘴角微微上揚。那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她笑。
"許個愿吧。"李雯溫柔地說。
小雨閉上眼睛,沉思片刻后吹滅了蠟燭。我們沒有追問她的愿望,但那晚過后,她開始偶爾叫我們一聲"叔叔"、"阿姨",這微小的進步讓我們欣喜若狂。
高中畢業(yè)那年,小雨考上了省內(nèi)一所不錯的美術學院。我至今記得她拿著錄取通知書,第一次主動擁抱了我和李雯。
"沒有你們,我不可能走到今天..."她的聲音哽咽。
送她去大學報到的路上,我和李雯都有些不舍。這三年來,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有她在家的日子。
"記得常回家,這永遠是你的家。"我拍拍她的肩膀。
李雯則悄悄塞給她一個信封:"里面有一張銀行卡,密碼是你的生日。有什么需要就用它,別客氣。"
小雨接過信封,眼眶紅了:"你們已經(jīng)為我付出太多..."
"傻孩子,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李雯抱住她,"你就是我們的女兒。"
這句話一出口,氣氛突然凝固。我看到小雨的身體明顯僵硬了一下,然后快速退出李雯的懷抱。
"我...我不是你們的女兒。我有自己的父母。"她聲音發(fā)顫,眼中流露出復雜的情緒。
李雯像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臉色瞬間蒼白。我急忙解圍:"小雨,阿姨不是那個意思..."
小雨搖搖頭,眼淚在眼眶中打轉(zhuǎn):"我知道你們對我很好,但...我永遠忘不了我的爸爸媽媽。"
那天之后,小雨與我們的關系出現(xiàn)了微妙的變化。她在大學期間很少回家,即使回來也是匆匆離去。電話聯(lián)系也變得生疏,往往是我們主動打去,她簡短應答后就掛斷。我能感覺到她在刻意保持距離。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她大三那年春節(jié)。除夕夜,她終于回家吃年夜飯。席間,她看起來心事重重,幾次欲言又止。
"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說,我們是一家人。"我鼓勵道。
李雯輕輕碰了我一下,顯然是在提醒我注意用詞。小雨放下筷子,深吸一口氣:"叔叔阿姨,我...我談戀愛了。"
"真的嗎?太好了!"李雯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什么時候帶回來給我們看看?"
小雨的表情更加復雜了:"他...他叫周陽,是我們學校藝術系的學長。已經(jīng)工作了,在一家設計公司..."
"聽起來不錯啊。"我點點頭,"成熟穩(wěn)重是好事。"
"但是..."小雨猶豫了一下,"他父母知道我的情況后,有些顧慮。他們覺得我...我沒有正常的家庭背景..."
李雯的臉色瞬間變了:"什么叫沒有正常的家庭背景?你有我們啊!"
小雨低下頭:"我知道,但在別人眼里,我畢竟是..."
"是什么?"我感到一陣憤怒,"你是我們的家人,任何人都不能質(zhì)疑這一點!"
"可我連你們的姓氏都沒有..."小雨的聲音幾乎微不可聞。
餐桌上陷入了沉默。是啊,我們雖然收養(yǎng)了小雨,但從未考慮過正式的收養(yǎng)手續(xù)和改姓的問題。我們一直認為給她空間保留原生家庭的記憶是尊重她,卻沒想到這反而成了她身份認同的困擾。
"小雨,明天我們就去辦手續(xù)。"我堅定地說,"如果你愿意,可以改隨我們的姓,或者保留你父母的姓,都隨你。但無論如何,我們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你就是我們的女兒。"
03:
辦理收養(yǎng)手續(xù)的過程并不順利。由于小雨已經(jīng)成年,法律程序變得復雜。但我們還是堅持走完了全部流程。最終,小雨選擇保留了父母的姓,但在戶口本上,她正式成為了我們的女兒。
周陽果然如小雨所說,是個穩(wěn)重踏實的年輕人。在確認了小雨的家庭狀況后,他帶著小雨正式拜訪了我們。
"叔叔阿姨好,我是周陽。"他禮貌地遞上精心準備的禮物,"謝謝你們培養(yǎng)了這么優(yōu)秀的小雨。"
李雯仔細打量著這個未來可能成為女婿的年輕人:"小雨是我們的寶貝,你可要好好對她。"
那天的談話很愉快,周陽坦誠地分享了他的家庭背景、工作規(guī)劃以及對未來的期望。他提到想在小雨畢業(yè)后就結(jié)婚,在城市里安家。
"是不是太快了?"我有些擔憂,"小雨還年輕,可以多體驗一下生活。"
周陽笑了笑:"叔叔,我理解您的顧慮。但我們已經(jīng)認真考慮過了,我們希望能早點組建自己的家庭。"
他的眼神真誠堅定,讓我很難反對。小雨在一旁緊張地看著我們,眼中充滿期待。
"只要小雨喜歡,我們都支持。"最終,李雯代表我們做了決定。
小雨畢業(yè)后,婚禮籌備迅速展開。周陽家境不錯,父母提出承擔大部分婚禮費用,但我堅持表示作為小雨的養(yǎng)父,這是我應盡的責任。這個問題一度引發(fā)了一些不愉快,最終我們各退一步,共同分擔。
婚禮前一周,我無意中聽到小雨和周陽在陽臺低聲爭執(zhí)。
"為什么邀請函上要寫'養(yǎng)女'?直接寫女兒不行嗎?"小雨的聲音帶著委屈。
"親愛的,這只是為了避免賓客疑惑。畢竟你們的年齡差距不大..."周陽似乎在解釋。
"所以你也覺得我和他們不是真正的父女關系?"小雨的聲音提高了。
我悄悄退開,心里五味雜陳。小雨的身份認同問題,始終是我們避而不談的心結(jié)。
婚禮前夜,李雯進入小雨的房間,幫她整理嫁妝。我在門外聽到她們的對話。
"阿姨,明天...你們會把我當作親生女兒送出去嗎?"小雨的聲音里帶著猶豫。
"傻孩子,在我心里,你早就是我的女兒了。"李雯的聲音微微發(fā)顫。
"那我能不能...在婚禮上..."小雨似乎在斟酌用詞。
"你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完全按照你的心意來。"李雯溫柔地說。